八 庚

關燈
是主謂結構。

    主語“隋珠”“和璧”都是定中結構,謂語“光照乘”“價連城”是主謂結構,陳述主語的珍貴程度。

     ⑦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鶴趙公清:上聯說的是薛仁貴的故事。

    《舊唐書&bull薛仁貴傳》載,“薛仁貴,绛州龍門人。

    貞觀末,太宗親征遼東,仁貴谒将軍張士貴應募,請從行。

    至安地,有郎将劉君昂為賊所圍甚急,仁貴往救之,躍馬徑前,手斬賊将,懸其頭于馬鞍,賊皆懾伏,仁貴遂知名”。

    高宗的時候,“又領兵擊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貴試之。

    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劄者,卿且射五重。

    ’仁貴射而洞之,高宗大驚,更取堅甲以賜之。

    時九姓有衆十餘萬,令骁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

    仁貴恐為後患,并坑殺之。

    更就碛北安撫餘衆,擒其僞葉護兄弟三人而還。

    軍中歌曰:‘将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九姓自此衰弱,不複更為邊患”。

    薛仁貴非常神勇,在天山攻打九姓突厥的時候,三箭射殺三人。

    其餘的人吓得趕緊下馬請降。

    下聯的典故出自《宋史&bull趙抃傳》:“趙抃,字閱道,衢州西安人。

    進士及第,為武安軍節度推官。

    ……神宗立,召知谏院。

    故事,近臣還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為谏官。

    大臣以為疑,帝曰:‘吾賴其言耳,苟欲用之,無傷也。

    ’及謝,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随,為政簡易,亦稱是乎?’未幾,擢參知政事。

    抃感顧知遇,朝政有未協者,必密啟聞,帝手诏褒答。

    ”趙抃為人清廉,為政簡易,隻帶一琴一鶴去蜀地上任。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不過,主語“三箭三人”與“一琴一鶴”在語義關系上不甚對仗,“三箭三人”是用三箭射中三人的省說;“一琴一鶴”是趙公所擁有的兩件物品,是并列結構。

     ⑧漢帝求賢,诏訪嚴灘逢故舊;宋廷優老,年尊洛社重(zhòng)耆(qí)英:上聯說的是漢光武帝劉秀和嚴子陵的故事。

    據《後漢書&bull逸民列傳》載:“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餘姚人也。

    少有高名,與光武同遊學。

    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隐身不見。

    ……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複特征,不至。

    年八十,終于家。

    帝傷惜之,诏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嚴子陵和漢光武帝劉秀年輕時候交好。

    後來光武帝即位,嚴子陵就隐居不見。

    後人把他隐居垂釣的地方叫嚴陵濑。

    嚴灘就是嚴陵濑。

    下聯說的是文彥博等人的故事,據《宋史&bull文彥博傳》記載:“彥博雖窮貴極富,而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恐不及。

    其在洛也,洛人邵雍、程颢兄弟皆以道自重,賓接之如布衣交。

    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用白居易九老會故事,置酒賦詩相樂,序齒不序官,為堂,繪像其中,謂之‘洛陽耆英會’,好事者莫不慕之。

    ”文彥博等人,效法唐詩人白居易的“九老會”,在洛陽聚集了一些人,重視年長而不重視高位,一起置酒賦詩相樂。

    優老,優待老人,宋陸遊《拜敕口号》“恭惟優老政,千古照青編”,宋代重視優老政策,所謂“尊老尚齒”。

    耆英,年高望重者,明方孝孺《休日奉陪蜀府諸公宴集》“群公盡耆英,過從恨殊晚”;耆,古稱六十歲為耆,後來泛指老者、長者。

    下聯的“年尊洛社重耆英”在“重老”這一語義上有重複之嫌。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漢帝求賢”“宋廷優老”相對,是主謂結構;“诏訪嚴灘逢故舊”“年尊洛社重耆英”相對,皆由兩個動詞結構組成,“诏訪嚴灘”與“逢故舊”是連謂結構,“年尊洛社”和“重耆英”是并列結構。

     【譯文】 功和業相對,性和情相對。

     月亮上升和白雲飄浮相對。

     乘飛龍和附骥尾相對,阆風之苑和蓬萊仙山相對。

     孔子的春秋筆法,許劭的月旦品評。

     春天耕種和秋天收獲相對。

     隋侯珠能照亮車馬,和氏之璧價值連城。

     唐朝大将薛仁貴三箭射死三個敵人,宋代趙抃去蜀地赴任隻帶一琴一鶴。

     漢帝诏令使者訪求自己的舊日好友嚴子陵于嚴灘,洛陽賢老因為宋廷優老政策而受尊于洛陽耆英會。

     其三 昏對旦,晦對明①。

     久雨對新晴②。

     蓼灣對花港,竹友對梅兄③。

     黃石叟,丹丘生④。

     犬吠對雞鳴⑤。

     暮山雲外斷,新水月中平⑥。

     半榻清風宜午夢,一犁好雨趁春耕⑦。

     王旦登庸,誤我十年遲作相;劉下第,愧他多士早成名⑧。

     【注釋】 ①昏對旦,晦對明:昏,天剛黑的時候,傍晚;旦,天亮的時候,早晨。

    晦,昏暗、不明亮;明,光線比較亮。

    平仄上,“昏”“明”是平聲,“旦”“晦”是仄聲。

    語法上,“昏”“旦”是時間名詞;“晦”“明”是形容詞,形容光線的不同。

     ②久雨對新晴:久雨與新晴語義相對。

    平仄上,“久雨”是仄仄,“新晴”是平平。

    語法上,兩者都是狀中結構。

     ③蓼(liǎo)灣對花港,竹友對梅兄:蓼灣,長有許多蓼草的水灣,宋張詠《過武陵溪二首》“武陵山下水沖溶,往事追尋興莫窮。

    欲就漁人問閑趣,葉舟齊過蓼灣東”;蓼,水草名;灣,水流彎曲之處。

    港,與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西湖勝景中有“花港觀魚”,宋王镃《花港觀魚》“桃花落盡杏花嫣,碧港紅沉水底天。

    山雨忽晴風亦退,釣魚人在小湖船”。

    竹友、梅兄,是對“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