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陽

關燈
端公》“論文征賈馬,述隐許求羊”。

    平仄上,“讀班馬”是仄平仄,“識求羊”是仄平平。

    讀,《廣韻》“徒谷切”,入聲;識,《廣韻》“賞職切”,入聲。

    上下聯第二字平仄相同,失對。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賓結構,賓語“班馬”“求羊”都是并列結構。

     ⑤水色對山光:此聯琅環閣藏本作“山色對江光”,此從今本。

    平仄上,“水色”是仄仄,“山光”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⑥仙棋藏綠橘,客枕納黃粱:上聯出自明張岱《夜航船&bull荒唐部》引《幽怪錄》所載:“巴邛人剖橘而食,橘中有二叟弈棋。

    一叟曰:‘橘中之樂,不減商山。

    ’一叟曰:‘君輸我瀛洲玉塵九斛,龍缟襪八輛,後日于青城草堂還我。

    ’乃出袖中一草,食其根,曰:‘此龍根脯也。

    ’食訖,以水噴其草,化為龍,二叟騎之而去。

    ”故事說有個巴邛人剖開橘子吃的時候,發現橘子中有兩位老人在下棋。

    他們還從袖子裡拿出一根草,吃了草根。

    之後噴了一口水,草化為龍,兩人騎龍而去。

    下聯本自唐沈既濟的傳奇《枕中記》,記叙落第的盧生遇到道士呂翁,後來盧生覺得很困。

    “時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适如志’”,主人正在蒸黍,給了他一個枕頭,讓他睡覺去。

    盧生在夢中官運亨通,子孫滿堂,一生享盡榮華富貴。

    臨終之時,“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于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

    生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生怃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

    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夜航船&bull九流部》也有類似的記載,隻不過主人公則換成了漢鐘離和呂純陽(即呂洞賓)。

    呂純陽也是夢到自己享盡榮華富貴。

    夢醒之時,“黃粱猶未熟”,故謂之黃粱夢。

    明湯顯祖的戲劇《邯鄲記》也是根據類似的故事寫成。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橘,《廣韻》“居聿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池草入詩因有夢,海棠帶恨為無香:上聯出自《南史&bull謝惠連傳》:“(謝方明)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雲‘每有篇章,對惠連辄得佳語’。

    嘗于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

    常雲‘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名句,據說是因夢見族弟謝惠連而得。

    下聯出自北宋惠洪的《冷齋夜話》卷九:“(劉淵材)嘗曰:‘吾平生無所恨,所恨者五事耳。

    ’人問其故。

    淵材斂目不言,久之曰:‘吾論不入時聽,恐汝曹輕易之。

    ’問者力請說,乃答曰:‘第一恨鲥魚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

    ’聞者大笑,而淵材瞠目曰:‘諸子果輕易吾論也。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為表示因果關系的句子。

    “池草入詩”“海棠帶恨”是果,“因有夢”“為無香”是因。

    細究起來,上下聯在主語問題上也有不對仗之處。

    上聯“入詩”的主語是“池草”,“有夢”的主語當為謝靈運;下聯“帶恨”和“無香”的主語都是“海棠”。

    其實從典故上看,“無香”的是海棠,“帶恨”的卻是劉淵材其人,對聯把“海棠”移到前面,是為了構成對仗;即便如此,仍然留下了結構上的漏洞。

    可見在創作對聯時,運用典故、安排文字和結構,有時很難兩全其美。

     ⑧風起畫堂,簾箔(bó)影翻青荇(xìng)沼;月斜金井,辘轳(lú)聲度碧梧牆:上聯當化用了唐韓偓《秋雨内宴(乙卯年作)》中的“一帶清風入畫堂,撼真珠箔碎玎珰”。

    畫堂,古代宮中有彩繪的殿堂,也用來泛指華麗的堂舍。

    簾箔,簾子;箔,也是簾子的意思。

    青荇,即荇菜,是一種可以食用和入藥的水生植物,《詩經&bull周南&bull關雎》有“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下聯當化用唐陸龜蒙《井上桐》“美人傷别離,汲井長待曉。

    愁因辘轳轉,驚起雙栖鳥。

    獨立傍銀床,碧桐風袅袅”。

    金井,井欄雕飾華美的井。

    辘轳,古代一種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

    金井與辘轳是常常一起在詩中出現的意象,宋蘇轼《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雙猊蟠礎龍纏棟,金井辘轳鳴曉甕”。

    碧梧牆,或作“碧桐牆”,從語義、語法、平仄上看,二者皆可。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箔,《廣韻》“傍各切”,入聲。

    語法上,“風起畫堂”對“月斜金井”,都是主謂結構;“簾箔影翻青荇沼”“辘轳聲度碧梧牆”相對,也是主謂結構,其中的“簾箔”和“辘轳”嚴格說來不甚相對,前者是并列結構,後者則是聯綿詞。

     【譯文】 衰和壯相對,弱和強相對。

     濃豔的裝飾和新潮的打扮相對。

     禦龍氏和司馬氏相對,劈開竹子和射穿楊柳相對。

     閱讀班固和司馬遷的史書,結識求仲和羊仲兩位隐士。

     水色和山光相對。

     有人剖開橘子發現裡面竟藏着兩個下棋的仙人,客人夢見一生榮華的時間裡其實黃粱都沒煮熟。

     謝靈運夢裡得到“池塘生春草”的佳句,劉淵材平生有遺憾乃是因為“海棠無香”。

     微風吹動簾箔,映照在滿是青荇的池塘中的影子也在輕輕搖曳;月影斜掠井欄,辘轳的聲音也悄悄越過碧綠的梧桐傳到了牆外。

     其四 臣對子,帝對王①。

     日月對風霜②。

     烏台對紫府,蔀屋對岩廊③。

     香山社,晝錦堂④。

     雪牖對雲房⑤。

     芬椒塗内壁,文杏飾高梁⑥。

     貧女幸分東壁影,幽人高卧北窗涼⑦。

     繡閣探春,麗日半籠青鏡色;水亭醉夏,薰風常透碧筒香⑧。

     【注釋】 ①臣對子,帝對王:平仄上,“臣”“王”是平聲,“子”“帝”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名詞。

     ②日月對風霜:“日月”包括太陽和月亮,引申指時光;“風霜”指風和霜,引申指艱辛。

    平仄上,“日月”是仄仄,“風霜”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都是名詞,且都是并列結構。

     ③烏台對紫府,蔀(bù)屋對岩廊:烏台,指禦史台;紫府,道教稱仙人所居。

    蔀屋,草席蓋頂之屋,一般指貧窮簡陋的房子,宋王安石《寄道光大師》“秋雨漫漫夜複朝,可嗟蔀屋望重霄”;蔀,覆蓋于棚架上遮蔽陽光的草席。

    岩廊,高峻的廊庑,是富貴之人的居所;岩,表示崖岸,山或高地的邊,引申為高的意思。

    平仄上,“烏台”是平平,“紫府”是仄仄;“蔀屋”是仄仄,“岩廊”是平平。

    屋,《廣韻》“烏谷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