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陽
關燈
小
中
大
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
’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司馬相如在臨邛的時候,曾以豔曲追求卓文君,最終促使文君與他一起私奔。
豔曲,愛情歌曲,後多帶貶義。
據《樂府詩集&bull琴曲歌辭四》,司馬相如所彈之曲為:“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迩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颉颃兮共翺翔。
鳳兮鳳兮從我栖,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此曲即名為“鳳求凰”,司馬相如利用此曲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⑦九日高峰驚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shāng):上聯講的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典故,據《晉書&bull桓溫傳》載:“孟嘉,字萬年,江夏鄳人,吳司空宗曾孫也。
……後為征西桓溫參軍,溫甚重之。
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僚佐畢集。
時佐吏并着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覺。
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
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
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歎。
”九月九日,桓溫在龍山宴請諸吏,風吹落了孟嘉的帽子。
桓溫故意命人寫文章嘲諷他,孟嘉也寫文章酬答之,且文辭甚美,在座之人都覺歎服。
下聯說的是曲水流觞的典故,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曰:“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古人夏曆三月初三到水邊洗濯沐浴,以驅除不祥,謂之“修禊”。
王羲之、謝安等在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聚會于山陰蘭亭,進行修禊。
他們在曲繞的水流中放置酒杯,臨流取飲。
王羲之還創作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從此人們就以為習俗,謂之“曲水流觞”。
觞,一種酒杯。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為狀中結構。
“九日”對“暮春”,作時間狀語;“高峰”對“曲水”,作處所狀語。
中心語“驚落帽”“喜流觞”是動賓結構,“驚”“喜”都是動詞用于為動,“為……驚”“為……喜”的意思,“落帽”“流觞”是動賓結構充當賓語。
⑧僧占名山,雲繞雙林藏古殿;客栖勝地,風飄萬葉響空廊:上聯典出唐吳融《題越州法華寺》“寺在五峰陰,穿緣一徑尋。
雲藏古殿暗,石護小房深。
宿鳥連僧定,寒猿應客吟。
上方應見海,月出試登臨”。
下聯典出宋王镃《宿香嚴院》的“地爐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
山近白雲歸古殿,風高黃葉響空廊”。
清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彙》所收賈田祖的《落葉》詩,與下聯意境類似:“西風吹敗葉,半夜響空廊。
似我無依客,終年辭故鄉。
暫謀栖息地,狼藉避繁霜。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僧占名山”對“客栖勝地”,是主謂結構;“雲繞雙林”對“風飄萬葉”,也是主謂結構;“藏古殿”對“響空廊”,前者為動賓結構,後者為動補結構。
其中對聯的下半句所包含的兩個結構是相扣的,即:雲繞雙林,(雙林)藏古殿;風飄萬葉,(萬葉)響空廊。
【譯文】 紅和白相對,綠和黃相對。
白晝漫漫和更鼓綿長相對。
龍飛和鳳舞相對,錦緞做的纜繩和象牙做的桅杆相對。
雲弁使,雪衣娘。
故國和他鄉相對。
韓愈在潮州作《祭鳄魚文》能讓鳄魚遷走,司馬相如在臨邛彈奏《鳳求凰》追求文君。
重陽九月九登高,人們為吹落孟嘉之帽而驚訝;暮春三月三修禊,王羲之在蘭亭曲水流觞為樂。
僧人住在名山上,雲霧缭繞樹林茂密掩藏着古老的寺廟;遊人栖息于勝地,風吹落葉的聲音回響在空寂的長廊裡。
其三 衰對壯,弱對強①。
豔飾對新妝②。
禦龍對司馬,破竹對穿楊③。
讀班馬,識求羊④。
水色對山光⑤。
仙棋藏綠橘,客枕納黃粱⑥。
池草入詩因有夢,海棠帶恨為無香⑦。
風起畫堂,簾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聲度碧梧牆⑧。
【注釋】 ①衰對壯,弱對強:平仄上,“衰”“強”是平聲,“壯”“弱”都是仄聲。
語法上,兩組詞語是兩對反義形容詞。
②豔飾對新妝:豔飾,裝扮得很濃豔;新妝,打扮裝飾得新穎别緻。
平仄上,“豔飾”是仄仄,“新妝”是平平。
語法上,可以理解為狀中結構,動詞;也可以理解為定中結構,即濃豔、新穎的打扮方式。
③禦龍對司馬,破竹對穿楊:禦龍,官名,帝王近衛官卒,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三“仗馬每面三疋,每疋禦龍官四人”;複姓,《左傳&bull昭公二十九年》載“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
司馬,官名,掌軍旅之事;也是複姓。
破竹,是劈開竹子的意思,比喻循勢而下,順利無阻,《晉書&bull杜預傳》“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并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着手處也”。
今有“勢如破竹”一詞。
穿楊,指射箭能于遠處命中楊柳的葉子,出自《戰國策&bull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今有“百步穿楊”形容射箭技術高超。
平仄上,“禦龍”是仄平,“司馬”是平仄;“破竹”是仄仄,“穿楊”是平平。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
語法上,“禦龍”對“司馬”,都是官名、複姓名詞相對,其内部結構都是動賓結構。
“破竹”“穿楊”都是動賓結構,“破”“穿”在這裡都是使動用法。
④讀班馬,識求羊:班馬,指的是班固和司馬遷;此指二人的著作班固的《漢書》和司馬遷的《史記》,故曰“讀班馬”。
下聯說的是東漢隐士蔣诩的典故。
李善注《文選&bull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時,引《三輔決錄》曰:“蔣诩,字元卿,隐于杜陵。
舍中三徑,惟羊仲、求仲從之遊。
”蔣诩品格廉潔正直,王莽篡位以後,他告病返鄉,終身不仕。
他庭院中有三條小路,隻與羊、求二位隐士來往。
求羊,指漢代隐士求仲與羊仲,唐皎然《因遊支硎寺寄邢
’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司馬相如在臨邛的時候,曾以豔曲追求卓文君,最終促使文君與他一起私奔。
豔曲,愛情歌曲,後多帶貶義。
據《樂府詩集&bull琴曲歌辭四》,司馬相如所彈之曲為:“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迩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颉颃兮共翺翔。
鳳兮鳳兮從我栖,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此曲即名為“鳳求凰”,司馬相如利用此曲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⑦九日高峰驚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shāng):上聯講的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典故,據《晉書&bull桓溫傳》載:“孟嘉,字萬年,江夏鄳人,吳司空宗曾孫也。
……後為征西桓溫參軍,溫甚重之。
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僚佐畢集。
時佐吏并着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覺。
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
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
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歎。
”九月九日,桓溫在龍山宴請諸吏,風吹落了孟嘉的帽子。
桓溫故意命人寫文章嘲諷他,孟嘉也寫文章酬答之,且文辭甚美,在座之人都覺歎服。
下聯說的是曲水流觞的典故,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曰:“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古人夏曆三月初三到水邊洗濯沐浴,以驅除不祥,謂之“修禊”。
王羲之、謝安等在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聚會于山陰蘭亭,進行修禊。
他們在曲繞的水流中放置酒杯,臨流取飲。
王羲之還創作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從此人們就以為習俗,謂之“曲水流觞”。
觞,一種酒杯。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為狀中結構。
“九日”對“暮春”,作時間狀語;“高峰”對“曲水”,作處所狀語。
中心語“驚落帽”“喜流觞”是動賓結構,“驚”“喜”都是動詞用于為動,“為……驚”“為……喜”的意思,“落帽”“流觞”是動賓結構充當賓語。
⑧僧占名山,雲繞雙林藏古殿;客栖勝地,風飄萬葉響空廊:上聯典出唐吳融《題越州法華寺》“寺在五峰陰,穿緣一徑尋。
雲藏古殿暗,石護小房深。
宿鳥連僧定,寒猿應客吟。
上方應見海,月出試登臨”。
下聯典出宋王镃《宿香嚴院》的“地爐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
山近白雲歸古殿,風高黃葉響空廊”。
清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彙》所收賈田祖的《落葉》詩,與下聯意境類似:“西風吹敗葉,半夜響空廊。
似我無依客,終年辭故鄉。
暫謀栖息地,狼藉避繁霜。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僧占名山”對“客栖勝地”,是主謂結構;“雲繞雙林”對“風飄萬葉”,也是主謂結構;“藏古殿”對“響空廊”,前者為動賓結構,後者為動補結構。
其中對聯的下半句所包含的兩個結構是相扣的,即:雲繞雙林,(雙林)藏古殿;風飄萬葉,(萬葉)響空廊。
【譯文】 紅和白相對,綠和黃相對。
白晝漫漫和更鼓綿長相對。
龍飛和鳳舞相對,錦緞做的纜繩和象牙做的桅杆相對。
雲弁使,雪衣娘。
故國和他鄉相對。
韓愈在潮州作《祭鳄魚文》能讓鳄魚遷走,司馬相如在臨邛彈奏《鳳求凰》追求文君。
重陽九月九登高,人們為吹落孟嘉之帽而驚訝;暮春三月三修禊,王羲之在蘭亭曲水流觞為樂。
僧人住在名山上,雲霧缭繞樹林茂密掩藏着古老的寺廟;遊人栖息于勝地,風吹落葉的聲音回響在空寂的長廊裡。
其三 衰對壯,弱對強①。
豔飾對新妝②。
禦龍對司馬,破竹對穿楊③。
讀班馬,識求羊④。
水色對山光⑤。
仙棋藏綠橘,客枕納黃粱⑥。
池草入詩因有夢,海棠帶恨為無香⑦。
風起畫堂,簾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聲度碧梧牆⑧。
【注釋】 ①衰對壯,弱對強:平仄上,“衰”“強”是平聲,“壯”“弱”都是仄聲。
語法上,兩組詞語是兩對反義形容詞。
②豔飾對新妝:豔飾,裝扮得很濃豔;新妝,打扮裝飾得新穎别緻。
平仄上,“豔飾”是仄仄,“新妝”是平平。
語法上,可以理解為狀中結構,動詞;也可以理解為定中結構,即濃豔、新穎的打扮方式。
③禦龍對司馬,破竹對穿楊:禦龍,官名,帝王近衛官卒,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三“仗馬每面三疋,每疋禦龍官四人”;複姓,《左傳&bull昭公二十九年》載“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
司馬,官名,掌軍旅之事;也是複姓。
破竹,是劈開竹子的意思,比喻循勢而下,順利無阻,《晉書&bull杜預傳》“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并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着手處也”。
今有“勢如破竹”一詞。
穿楊,指射箭能于遠處命中楊柳的葉子,出自《戰國策&bull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今有“百步穿楊”形容射箭技術高超。
平仄上,“禦龍”是仄平,“司馬”是平仄;“破竹”是仄仄,“穿楊”是平平。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
語法上,“禦龍”對“司馬”,都是官名、複姓名詞相對,其内部結構都是動賓結構。
“破竹”“穿楊”都是動賓結構,“破”“穿”在這裡都是使動用法。
④讀班馬,識求羊:班馬,指的是班固和司馬遷;此指二人的著作班固的《漢書》和司馬遷的《史記》,故曰“讀班馬”。
下聯說的是東漢隐士蔣诩的典故。
李善注《文選&bull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時,引《三輔決錄》曰:“蔣诩,字元卿,隐于杜陵。
舍中三徑,惟羊仲、求仲從之遊。
”蔣诩品格廉潔正直,王莽篡位以後,他告病返鄉,終身不仕。
他庭院中有三條小路,隻與羊、求二位隐士來往。
求羊,指漢代隐士求仲與羊仲,唐皎然《因遊支硎寺寄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