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陽
關燈
小
中
大
,如唐李白《邺中贈王大》“紫燕枥下嘶,青萍匣中鳴”。
下聯化用了宋朱敦儒《浪淘沙》中的“擁被換殘香。
黃卷堆床。
開愁展恨翦思量”。
黃卷,書籍,晉葛洪《抱樸子&bull疾謬》“雜碎故事,蓋是窮巷諸生,章句之士,吟詠而向枯簡,匍匐以守黃卷者所宜識”,楊明照校箋“古人寫書用紙,以黃蘗汁染之防蠹,故稱書為黃卷”。
因佛道兩家寫書用黃紙,因此也指道書或佛經。
薜荔床,隐士們所用的草木之床;薜荔,香草名。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匣,《廣韻》“胡甲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謂語“夜嘯芙蓉匣”“時攤薜荔床”都是狀中結構,“夜”“時”充當狀語。
⑧元亨利貞,天地一機成化育;仁義禮智,聖賢千古立綱常:元亨利貞,出自《周易&bull乾》“乾,元亨利貞”,孔穎達疏曰:“元亨利貞者,是《乾》之四德也。
《子夏傳》雲:‘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
’”天地一機成化育,與宋代理學家程頤的理念有關,其《程氏易傳》曰:“元亨利貞,謂之四德。
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
”可見元、亨、利、貞就是天地造化萬物的四種德行。
仁義禮智,出自《孟子&bull公孫醜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從孟子起,儒家多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生而固有的道德。
綱常,“三綱五常”的簡稱:“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上聯上半句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平聲,失替;下聯上半句的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仄聲,亦失替。
語法上,上下聯兩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元亨利貞”“仁義禮智”,皆為四個詞語并列的結構;謂語部分“天地一機成化育”“聖賢千古立綱常”,也是主謂結構,對其主語進行陳述。
【譯文】 高台和樓閣相對,沼澤和池塘相對。
朝雨和夕陽相對。
遊人和隐士相對,謝道韫和杜秋娘相對。
三寸不爛之舌,多次翻轉愁腸。
玉液和瓊漿相對。
秦始皇留下的照膽鏡,徐肇所用到的返魂香。
青萍劍夜晚在芙蓉匣中作龍虎之吟,黃卷書寫的經書時時放在薜荔床上。
元亨利貞,天地以此化生天下萬物;仁義禮智,聖賢立下人世千古綱常。
其二 紅對白,綠對黃①。
晝永對更長②。
龍飛對鳳舞,錦纜對牙樯③。
雲弁使,雪衣娘④。
故國對他鄉⑤。
雄文能徙鳄,豔曲為求凰⑥。
九日高峰驚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⑦。
僧占名山,雲繞雙林藏古殿;客栖勝地,風飄萬葉響空廊⑧。
【注釋】 ①紅對白,綠對黃:平仄上,“紅”“黃”是平聲,“白”“綠”是仄聲。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顔色名詞。
②晝永對更長:晝永,白晝漫長。
更長,以更鼓聲長形容夜晚漫長,唐蔣贻恭《詠蠶》“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缫絲恨更長”;更,更鼓。
平仄上,“晝永”是仄仄,“更長”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永”“長”是形容詞充當謂語。
③龍飛對鳳舞,錦纜對牙樯:龍飛,出自《周易&bull乾》“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來以“龍飛”為帝王的興起或即位。
鳳舞,琅環閣藏本作“鯉躍”,今本多作“鳳舞”,龍、鳳都是傳說中的神奇動物,二者常相并舉,今有成語“龍飛鳳舞”。
故本書取“鳳舞”。
錦纜,錦制的纜繩。
牙樯,象牙裝飾的桅杆;一說桅杆頂端尖銳如牙,故名。
後為桅杆的美稱。
“錦纜”“牙樯”二者經常并提,如唐杜甫《城西陂泛舟》“春風自信牙樯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平仄上,“龍飛”是平平,“鳳舞”是仄仄;“錦纜”是仄仄,“牙樯”是平平。
語法上,“龍飛”“鳳舞”都是主謂結構,“錦纜”“牙樯”都是定中結構。
④雲弁(biàn)使,雪衣娘:雲弁使,一般認為是指蜻蜓,大約因為蜻蜓頭部形如古人所戴之弁帽。
《恒春縣志》卷九雲:“蜻蜓:《爾雅》疏‘一名負勞,一名桑根。
《方言》謂之螂蛉’,《呂覽》注‘謂之白宿’,《古今注》‘謂之青亭,又名赤衣使者’,又曰‘赤弁丈人’。
”弁,一種帽子,通常是禮儀場合時使用。
雪衣娘,指白鹦鹉。
《太平禦覽》卷九二四引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曰:“開元中,嶺南獻白鹦鹉,養之宮中……忽一日,飛上貴妃鏡台,語曰:‘雪衣娘昨夜夢為鸷鳥所搏,将盡于此乎?’”平仄上,“雲弁使”是平仄仄,“雪衣娘”是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皆為定中結構。
蜻蜓本為“赤弁使”,為了與“雪”構成對仗,換為“雲弁使”。
實際上“雪衣娘”之“雪”表顔色,與“赤”相對更佳。
⑤故國對他鄉:平仄上,“故國”是仄仄,“他鄉”是平平。
國,《廣韻》“古或切”,入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雄文能徙鳄,豔曲為求凰:上聯說的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典故。
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
據《新唐書&bull韓愈傳》記載:“初,愈至潮,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鳄魚,食民畜産且盡,民以是窮。
’”韓愈剛到潮州的時候,都說惡溪的鳄魚危害百姓甚多,“數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
“今與鳄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
不然,則是鳄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
刺史則選材技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鳄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過了幾天,韓愈就親自去了解情況,他令屬下把一頭羊一頭豬扔到溪水裡,并且向神禱告。
他和鳄魚約定,限鳄魚三天之内遷徙到南海去,最多寬限到七日。
如果七日之内不走,那就是冥頑不靈。
到時官吏們就會準備好強弓毒箭,殺盡不肯遷徙的鳄魚。
當晚電閃雷鳴,幾天之内溪水幹涸了,鳄魚全都遷走了。
“雄文”就是指韓愈的《祭鳄魚文》。
下聯是說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典故。
據《史記&bull司馬相如列傳》載:“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
至日中,谒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
下聯化用了宋朱敦儒《浪淘沙》中的“擁被換殘香。
黃卷堆床。
開愁展恨翦思量”。
黃卷,書籍,晉葛洪《抱樸子&bull疾謬》“雜碎故事,蓋是窮巷諸生,章句之士,吟詠而向枯簡,匍匐以守黃卷者所宜識”,楊明照校箋“古人寫書用紙,以黃蘗汁染之防蠹,故稱書為黃卷”。
因佛道兩家寫書用黃紙,因此也指道書或佛經。
薜荔床,隐士們所用的草木之床;薜荔,香草名。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匣,《廣韻》“胡甲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謂語“夜嘯芙蓉匣”“時攤薜荔床”都是狀中結構,“夜”“時”充當狀語。
⑧元亨利貞,天地一機成化育;仁義禮智,聖賢千古立綱常:元亨利貞,出自《周易&bull乾》“乾,元亨利貞”,孔穎達疏曰:“元亨利貞者,是《乾》之四德也。
《子夏傳》雲:‘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
’”天地一機成化育,與宋代理學家程頤的理念有關,其《程氏易傳》曰:“元亨利貞,謂之四德。
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
”可見元、亨、利、貞就是天地造化萬物的四種德行。
仁義禮智,出自《孟子&bull公孫醜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從孟子起,儒家多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生而固有的道德。
綱常,“三綱五常”的簡稱:“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上聯上半句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平聲,失替;下聯上半句的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仄聲,亦失替。
語法上,上下聯兩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元亨利貞”“仁義禮智”,皆為四個詞語并列的結構;謂語部分“天地一機成化育”“聖賢千古立綱常”,也是主謂結構,對其主語進行陳述。
【譯文】 高台和樓閣相對,沼澤和池塘相對。
朝雨和夕陽相對。
遊人和隐士相對,謝道韫和杜秋娘相對。
三寸不爛之舌,多次翻轉愁腸。
玉液和瓊漿相對。
秦始皇留下的照膽鏡,徐肇所用到的返魂香。
青萍劍夜晚在芙蓉匣中作龍虎之吟,黃卷書寫的經書時時放在薜荔床上。
元亨利貞,天地以此化生天下萬物;仁義禮智,聖賢立下人世千古綱常。
其二 紅對白,綠對黃①。
晝永對更長②。
龍飛對鳳舞,錦纜對牙樯③。
雲弁使,雪衣娘④。
故國對他鄉⑤。
雄文能徙鳄,豔曲為求凰⑥。
九日高峰驚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⑦。
僧占名山,雲繞雙林藏古殿;客栖勝地,風飄萬葉響空廊⑧。
【注釋】 ①紅對白,綠對黃:平仄上,“紅”“黃”是平聲,“白”“綠”是仄聲。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顔色名詞。
②晝永對更長:晝永,白晝漫長。
更長,以更鼓聲長形容夜晚漫長,唐蔣贻恭《詠蠶》“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缫絲恨更長”;更,更鼓。
平仄上,“晝永”是仄仄,“更長”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永”“長”是形容詞充當謂語。
③龍飛對鳳舞,錦纜對牙樯:龍飛,出自《周易&bull乾》“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來以“龍飛”為帝王的興起或即位。
鳳舞,琅環閣藏本作“鯉躍”,今本多作“鳳舞”,龍、鳳都是傳說中的神奇動物,二者常相并舉,今有成語“龍飛鳳舞”。
故本書取“鳳舞”。
錦纜,錦制的纜繩。
牙樯,象牙裝飾的桅杆;一說桅杆頂端尖銳如牙,故名。
後為桅杆的美稱。
“錦纜”“牙樯”二者經常并提,如唐杜甫《城西陂泛舟》“春風自信牙樯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平仄上,“龍飛”是平平,“鳳舞”是仄仄;“錦纜”是仄仄,“牙樯”是平平。
語法上,“龍飛”“鳳舞”都是主謂結構,“錦纜”“牙樯”都是定中結構。
④雲弁(biàn)使,雪衣娘:雲弁使,一般認為是指蜻蜓,大約因為蜻蜓頭部形如古人所戴之弁帽。
《恒春縣志》卷九雲:“蜻蜓:《爾雅》疏‘一名負勞,一名桑根。
《方言》謂之螂蛉’,《呂覽》注‘謂之白宿’,《古今注》‘謂之青亭,又名赤衣使者’,又曰‘赤弁丈人’。
”弁,一種帽子,通常是禮儀場合時使用。
雪衣娘,指白鹦鹉。
《太平禦覽》卷九二四引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曰:“開元中,嶺南獻白鹦鹉,養之宮中……忽一日,飛上貴妃鏡台,語曰:‘雪衣娘昨夜夢為鸷鳥所搏,将盡于此乎?’”平仄上,“雲弁使”是平仄仄,“雪衣娘”是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皆為定中結構。
蜻蜓本為“赤弁使”,為了與“雪”構成對仗,換為“雲弁使”。
實際上“雪衣娘”之“雪”表顔色,與“赤”相對更佳。
⑤故國對他鄉:平仄上,“故國”是仄仄,“他鄉”是平平。
國,《廣韻》“古或切”,入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雄文能徙鳄,豔曲為求凰:上聯說的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典故。
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
據《新唐書&bull韓愈傳》記載:“初,愈至潮,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鳄魚,食民畜産且盡,民以是窮。
’”韓愈剛到潮州的時候,都說惡溪的鳄魚危害百姓甚多,“數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
“今與鳄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
不然,則是鳄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
刺史則選材技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鳄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過了幾天,韓愈就親自去了解情況,他令屬下把一頭羊一頭豬扔到溪水裡,并且向神禱告。
他和鳄魚約定,限鳄魚三天之内遷徙到南海去,最多寬限到七日。
如果七日之内不走,那就是冥頑不靈。
到時官吏們就會準備好強弓毒箭,殺盡不肯遷徙的鳄魚。
當晚電閃雷鳴,幾天之内溪水幹涸了,鳄魚全都遷走了。
“雄文”就是指韓愈的《祭鳄魚文》。
下聯是說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典故。
據《史記&bull司馬相如列傳》載:“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
至日中,谒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