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麻

關燈
【題解】 “麻”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六韻部。

     “麻”在《廣韻》中作“莫霞切”,平聲,麻韻。

     《笠翁對韻》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嘉、誇、牙、槎、華、砂、笳、家、衙、霞、茶、花、涯、葭、斜、嗟、蛇、沙、紗、鴉、麻、叉、嘩、瓜等24個,《聲律啟蒙》所用到的韻腳字有麻、衙、鴉、茶、笳、花、紗、琶、凹、涯、沙、瓜、巴、霞、槎、砂等16個。

    其中兩書共用的韻腳字有13個:槎、砂、笳、衙、霞、茶、花、涯、沙、紗、鴉、麻、瓜。

    《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未用的有11個,嘉、誇、牙、華、家、葭、斜、嗟、蛇、叉、嘩;《聲律啟蒙》用到而《笠翁對韻》未用到的有琶、凹、巴3個。

     其一 清對濁,美對嘉①。

     鄙吝對矜誇②。

     花須對柳眼,屋角對檐牙③。

     志和宅,博望槎④。

     秋實對春華⑤。

     乾爐烹白雪,坤鼎煉丹砂⑥。

     深宵望冷沙場月,絕塞聽殘野戍笳⑦。

     滿院松風,魚聲隐隐為僧舍;半窗花月,鶴影依依是道家⑧。

     【注釋】 ①清對濁,美對嘉:“清”“濁”是一對反義詞,可以表示清水、濁水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品性的高低、還可以表示聲音的清濁等等。

    “美”“嘉”都是好的意思,褒義詞。

    平仄上,“清”“嘉”是平聲,“濁”“美”是仄聲。

    濁,《廣韻》作“直角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形容詞。

     ②鄙吝對矜誇:鄙吝,形容心胸狹窄,也形容過分愛惜錢财。

    矜誇,誇耀。

    二者都是貶義詞。

    平仄上,“鄙吝”是仄仄,“矜誇”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形容詞,都是并列結構。

     ③花須對柳眼,屋角對檐牙:花須,就是花蕊,蕊在花心内,形如觸須一般。

    柳眼,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故稱,唐元稹《生春》“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檐牙,檐際翹出如牙的部分,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

    屋角,屋檐如角的部分,宋辛棄疾《滿江紅》“雲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

    四個詞語中的“須”“眼”“角”“牙”皆用于比喻義。

    平仄上,“花須”是平平,“柳眼”是仄仄;“屋角”是仄仄,“檐牙”是平平。

    屋,《廣韻》“烏谷切”,入聲;角,《廣韻》“古嶽切”,入聲。

    語法上,“花須”“柳眼”都是與植物有關的名詞,二者都是定中結構;“屋角”“檐牙”都是與建築相關的名詞,也是定中結構。

     ④志和宅,博望槎(chá):上聯說的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典故,他浪迹江湖,隐居不仕,《新唐書&bull隐逸傳&bull張志和》載:“張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

    始名龜齡。

    ……十六擢明經,以策幹肅宗,特見賞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因賜名。

    後坐事貶南浦尉,會赦還,以親既喪,不複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兄鶴齡恐其遁世不還,為築室越州東郭,茨以生草,椽棟不施斤斧。

    豹席椶,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

    ……觀察使陳少遊往見,為終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

    以門隘,為買地大其闳,号回軒巷。

    ……顔真卿為湖州刺史,志和來谒,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從“浮家泛宅”可見,“志和宅”指的是隐士張志和所渴望的浮蹤浪迹、超然物外的生活,不是指某個現實的宅院,如明祝允明《家藏劉松年小方》有“湖上煙波志和宅,山陰風雪戴逵家”。

    下聯說的是西漢博望侯張骞的典故,《史記&bull衛将軍骠騎列傳》“張骞從大将軍,以嘗使大夏,留匈奴中久,導軍,知善水草處,軍得以無饑渴,因前使絕國功,封骞博望侯”。

    博望槎,宋胡仔《苕溪漁隐叢話前集&bull杜少陵六》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張華《博物志》雲:漢武帝令張骞窮河源,乘槎經月而去,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

    骞問雲:‘此是何處?’答曰:‘可問嚴君平。

    ’織女取支機石與骞而還。

    ”漢武帝喜歡求仙訪道,有一次他派張骞去黃河的源頭,乘坐木筏,來到一處。

    在那裡,張骞遇到一個女子在室内織布,還見到一個男子牽着牛在河裡飲水。

    槎,木筏,晉張華《博物志》卷三“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張骞槎說的是神仙故事,象征的是古人對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平仄上,“志和宅”是仄平仄,“博望槎”是仄仄平。

    宅,《廣韻》“場伯切”,入聲;博,《廣韻》“補各切”,入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⑤秋實對春華:秋實,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實;春華,春天的花。

    “秋實”常與“春華”相對: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bull勉學》“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平仄上,“秋實”是平仄,“春華”是平平。

    實,《廣韻》“神質切”,入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乾爐烹白雪,坤鼎煉丹砂:清代道士傅金铨《丹道呂洞賓》曰:“安爐立鼎譬内外,兩個乾坤,煉己築基,固彼我一身邦國。

    ”又曰:“鼎器法天象地,因而有乾爐坤鼎之喻,有内鼎外鼎之稱。

    ”乾爐、坤鼎,是道家用來煮茶煉丹的器皿,亦可作“坤爐”“乾鼎”。

    烹白雪,是指用雪水煮茶,唐喻凫《送潘鹹》有“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

    煉丹砂,道教法術,源于古代方術,指置朱砂于爐中煉制。

    漢劉向《列仙傳》:“主柱者,不知何所人也。

    與道士共上宕山,言此有丹砂,可得數萬斤。

    宕山長吏,知而上山封之。

    砂流出,飛如火,乃聽柱取。

    為邑令章君明餌砂,三年得神砂飛雪,服之,五年能飛行,遂與柱俱去雲。

    主柱同窺,道士精徹。

    玄感通山,丹砂出穴。

    熒熒流丹,飄飄飛雪。

    宕長悟之,終然同悅。

    ”道家認為服用丹砂可以長生或飛升。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深宵望冷沙場月,絕塞聽殘野戍笳:上聯化用唐王昌齡《出塞二首》(或作李白詩)的“戰罷沙場月色寒”。

    深宵,深夜。

    沙場,戰場,唐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下聯化用明劉基《殺氣》中的“夜哭城笳裡,朝煙野戍傍”。

    絕塞,指極邊遠的塞外。

    野戍,指野外駐防之處;戍,戍守,守邊。

    笳,就是胡笳,漢時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傳說是漢張骞從西域傳入,其音悲涼;魏晉以後成為軍樂,三國魏杜摯《笳賦》“羁旅之士,感時用情,乃命狄人,操笳揚清”。

    月、關、笳,是古代邊塞詩詞中常見的意象,皆有凄清、寒冷的意境。

    如唐孟浩然《涼州詞》“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絕,《廣韻》“情雪切”,入聲。

    “沙場”之“場”今讀上聲,chǎng;《廣韻》“直良切”,平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