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歌

關燈
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

    這是古人從牽牛星和織女星而演繹出來的故事,傳統詩文裡大量使用此典,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唐杜甫《牽牛織女》“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宿,星宿,我國古代指某些星的集合體。

    虛傳,就是空傳的意思,今本多作“浪傳”,與“虛傳”同義,如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詩之二“浪傳烏鵲喜,深負鹡鸰詩”,仇兆鳌注“弟不能歸,空傳烏鵲之喜”。

    漫,随意、胡亂,如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投梭,織布時來回投射梭子,指織布。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織,《廣韻》“之翼切”,入聲。

    語法上,“月本陰精”對“星為夜宿”,是主謂結構,表判斷。

    “豈有羿妻曾竊藥”“虛傳織女漫投梭”是對“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兩個傳說的否定,都是狀中結構:“豈”“虛”作狀語;謂語中心“有羿妻曾竊藥”“傳織女漫投梭”是動賓結構。

    對仗工整。

     【譯文】 小和大相對,少和多相對。

     挺直的樹幹和橫平的樹枝相對。

     蜂為媒和蝶作使相對,鬥笠和蓑衣相對。

     娥眉淡掃,面頰微紅。

     美妙的舞姿和清亮的歌聲相對。

     輕衫乃由夏葛裁成,薄袂是用春羅剪成。

     文武雙全還得推唐代李靖為第一,霸道王道并用是漢代蕭何的策略。

     月亮本是陰氣的精華,哪裡會有什麼後羿的妻子嫦娥偷藥變成月中之神的事情;織女是二十八宿之一,她為了和牛郎相會投梭織布的故事原是荒誕虛無的傳說。

     其二 慈對善,虐對苛①。

     缥缈對婆娑②。

     長楊對細柳,嫩蕊對寒莎③。

     追風馬,挽日戈④。

     玉液對金波⑤。

     紫诏銜丹鳳,黃庭換白鵝⑥。

     畫閣江城梅作調,蘭舟野渡竹為歌⑦。

     門外雪飛,錯認空中飄柳絮;岩邊瀑響,誤疑天半落銀河⑧。

     【注釋】 ①慈對善,虐對苛:慈,上愛下、父母愛子女,即所謂父慈子孝之“慈”。

    善,吉祥,美好。

    今“慈”“善”常并提,有“慈善”一詞,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意思。

    虐,殘害、殘暴的意思。

    苛,狠虐、嚴厲的意思。

    兩組詞語,第一組是褒義,第二組是貶義。

    平仄上,“慈”“苛”是平聲,“善”“虐”是仄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形容詞。

     ②缥缈對婆娑:缥缈,形容高遠隐約貌。

    婆娑,一般形容舞姿的優美。

    平仄上,“缥缈”是平仄,“婆娑”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形容詞,且都為聯綿詞,其内部結構不可拆分。

     ③長楊對細柳,嫩蕊對寒莎(suō):長楊,長楊宮的省稱,《三輔黃圖&bull秦宮》“長楊宮,在今盩厔縣東南三十裡,本秦舊宮,至漢修飾之以備行幸。

    宮中有垂楊數畝,因為宮名,門曰射熊館。

    秦漢遊獵之所”。

    細柳,此為“細柳營”的簡稱。

    據《史記&bull绛侯周勃世家》載,“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當時周亞夫駐軍細柳營,文帝去勞軍,結果被細柳營的各種軍令所限。

    對此,文帝稱賞不已,感歎“嗟乎,此真将軍矣”,拜亞夫為中尉。

    嫩蕊,含苞欲放的花,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莎,草名,即莎草,南唐李中《安福縣秋吟寄陳銳秘書》有“卧聽寒蛩莎砌月,行沖落葉水村風”。

    平仄上,“長楊”是平平,“細柳”是仄仄;“嫩蕊”是仄仄,“寒莎”是平平。

    語法上,“長楊”“細柳”皆為地名的簡稱,定中結構;“嫩蕊”“寒莎”也是定中結構,形容詞修飾植物名詞。

     ④追風馬,挽日戈:“追風”本是形容足力強、速度快,比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然則千裡之路,往還八反,車率日行一百六十裡,計則一萬六千裡,雖追風逐日之足,猶将不逮于此”;後來作為駿馬的名稱,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bull法雲寺》“琛在秦州,多無政績,遣使向西域求名馬,遠至波斯國,得千裡馬,号曰‘追風赤骥’”。

    挽日戈,出自魯陽公的典故,《論衡&bull對作篇》曰“《淮南書》言共工與颛顼争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

    堯時十日并出,堯上射九日。

    魯陽戰而日暮,援戈麾日,日為卻還”,據說魯陽作戰的時候太陽下山了,他就拿起戈把太陽給挽回來了。

    有大量詩詞贊美魯陽的勇武,唐岑參《送裴侍禦赴歲入京》“惜别津亭暮,揮戈憶魯陽”,明馮琦《送操江張中丞二首》“練甲含江動,雕戈挽日回”。

    平仄上,“追風馬”是平平仄,“挽日戈”是仄仄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其定語“追風”“挽日”都是動賓結構。

     ⑤玉液對金波:玉液,比喻美酒。

    金波,亦泛指酒。

    二者經常并提,或作“玉液金波”,或作“金波玉液”,比如《西廂記&bull崔莺莺夜聽琴》“他其實咽不下玉液金波。

    誰承望月底西廂,變做了夢裡南柯”。

    平仄上,“玉液”是仄仄,“金波”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紫诏銜丹鳳,黃庭換白鵝:上聯說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典故,《今本竹書紀年&bull周武王》載:“文王夢日月著其身,又鳴于岐山。

    孟春六旬,五緯聚房。

    後有鳳凰銜書,遊文王之都。

    書又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

    星命已移,不得複久。

    靈祇遠離,百神吹去。

    五星聚房,昭理四海。

    ’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

    ”傳說有鳳凰銜着诏書遊于文王之都,昭示殷商快要滅亡的預言。

    後來果然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朝。

    《宋書&bull符瑞上》亦有類似的記載。

    紫诏,又叫“紫泥诏”“紫泥書”,指皇帝诏書,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诏書則用紫泥,故名。

    唐李白《玉壺吟》有“鳳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稱觞登禦筵”。

    丹鳳,頭和翅膀上的羽毛為紅色的鳳鳥,比喻下達诏書的使者,唐黃滔《賀清源仆射新命》“二天在頂家家詠,丹鳳銜書歲歲來”,明高明《琵琶記&bull春宴杏園》“九重天上聲名重,紫泥封已傳丹鳳”。

    下聯說的是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寫經換鵝有兩次,《七修類稿&bull辯證類&bull換鵝經》有詳細的解說:“羲之書經換鵝事,張漢《雲谷雜記》辨之甚明,但文多而難備錄,蓋以羲之兩次事也,今予略具辨,直著其義于左。

    一書《道德經》,是偶悅山陰道士之鵝,求市不得,因為之寫換也。

    此出傳中所謂‘寫畢,欣然籠鵝而歸’。

    一書《黃庭經》,亦山陰道士好黃庭,又知羲之愛白鵝,逆以數頭贈之,得其妙翰。

    俱緣以寫經換鵝,故後人指為一事,辯之紛紛也。

    獨李太白于《右軍》詩曰:‘右軍本清真,潇灑在風塵,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德,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别主人?’又《送賀賓客歸越》詩:‘鏡湖秋水漾晴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此可知矣。

    至若衍極之論固精,恐白不至如此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