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歌

關燈
【題解】 “歌”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五韻部。

     “歌”在《廣韻》中作“古俄切”,平聲,歌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多、柯、蓑、酡、歌、羅、何、梭、苛、娑、莎、戈、波、鵝、河、荷、蘿、坡、磨、窩、囮、科、和、娥等24個,《聲律啟蒙》所用到的韻腳字有河、蘿、歌、磨、荷、搓、柯、波、多、駝、鵝、科、頗、和、何、蓑等16個。

    其中有13個韻腳字兩書都有用到,分别是多、柯、蓑、歌、何、波、鵝、河、荷、蘿、磨、科、和。

    《笠翁對韻》中用到而《聲律啟蒙》沒用到的有11字:酡、羅、梭、苛、娑、莎、戈、坡、囮、窩、娥。

    《聲律啟蒙》用到而《笠翁對韻》中沒用到的有3字:搓、駝、頗。

     其一 微對巨,少對多①。

     直幹對平柯②。

     蜂媒對蝶使,雨笠對煙蓑③。

     眉淡掃,面微酡④。

     妙舞對清歌⑤。

     輕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羅⑥。

     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雜用漢蕭何⑦。

     月本陰精,豈有羿妻曾竊藥;星為夜宿,虛傳織女漫投梭⑧。

     【注釋】 ①微對巨,少對多:微,少、小的意思。

    巨,大的意思。

    平仄上,“微”“多”是平聲,“巨”“少”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形容詞。

     ②直幹對平柯:直幹,挺直的樹幹,常與“曲枝”“旁枝”相對,南朝梁丘遲《題琴材奉柳吳興》“清心有素體,直幹無曲枝”。

    平柯,指橫平的樹枝,明孫緒《寒鴉萬點圖二絕》“高樹平柯滿上林,夕陽未下晝陰陰”。

    “平”在這裡是“橫”的意思,故而與“直”語義相反;“幹”“柯”則是樹幹和樹枝相對。

    平仄上,“直幹”是仄仄,“平柯”是平平。

    直,《廣韻》“除力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蜂媒對蝶使,雨笠對煙蓑:蜂媒,即指蜜蜂,以花為生,采摘花粉、花蜜,在花間穿梭。

    蝶使,指蝴蝶,蝴蝶經常吸食花蜜,翩跹于花間。

    因為二者都經常在花間飛來飛去,故也比喻為男女雙方的媒人使者。

    “蜂媒”“蝶使”經常并提,如宋王之道《宴山亭&bull海棠》“曾約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為傳芳信”。

    雨笠,遮雨的笠帽。

    煙蓑,指擋雨的蓑衣,二者是農夫漁父的打扮,也經常并提,表示隐逸情懷。

    宋張元幹《八聲甘州&bull西湖有感寄劉晞顔》“問蒼顔華發,煙蓑雨笠,何事重來”。

    平仄上,“蜂媒”是平平,“蝶使”是仄仄;“雨笠”是仄仄,“煙蓑”是平平。

    蝶,《廣韻》“徒協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眉淡掃,面微酡:眉淡掃,指女子畫眉,詩文中多有此語,宋晏幾道《生查子》“輕勻兩臉花,淡掃雙眉柳”,宋歐陽修《玉樓春》“金雀雙鬟年紀小,學畫蛾眉紅淡掃”。

    酡,飲酒臉紅貌,也泛指臉紅。

    平仄上,“眉淡掃”是平仄仄,“面微酡”是仄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

     ⑤妙舞對清歌:清歌,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也指清亮的歌聲,此當指後者。

    “清歌”“妙舞”經常并提,晉葛洪《抱樸子&bull知止》“輕體柔聲,清歌妙舞”。

    平仄上,“妙舞”是仄仄,“清歌”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⑥輕衫裁夏葛(gé),薄袂剪春羅:衫,一般指單衣。

    夏葛,指夏天穿的葛衣,唐薛能《水簾吟》“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檐”;葛,指草木纖維制成的織物。

    袂,衣袖。

    春羅,絲織品的一種,元吳當《潘子華畫上都花鳥》“不知天上寒多少,誰剪春羅作舞衣”。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葛,《廣韻》“古達切”,入聲;薄,《廣韻》“傍各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主語“輕衫”“薄袂”是受事,是謂語動詞“裁”“剪”的結果;“夏葛”“春羅”皆表裁剪所用的材料,充當賓語。

     ⑦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雜用漢蕭何:上聯說的是唐初軍事家李靖的典故,《舊唐書&bull王珪傳》載:“後嘗侍宴,太宗謂珪(王珪)曰:‘卿識鑒清通,尤善談論,自房玄齡等,鹹宜品藻,又可自量,孰與諸子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理劇,衆務必舉,臣不如戴胄;以谏诤為心,恥君不及于堯、舜,臣不如魏征。

    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于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王珪是初唐名相,他對房玄齡、李靖、溫彥博、戴胄、魏征等人一一進行了點評,認為自己在“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方面比不上李靖,當是“将相兼行唐李靖”的出處。

    李靖,本名藥師,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人,精熟兵法。

    高祖時,任行軍總管;太宗時,曆任兵部尚書、尚書右仆射等職。

    将相,将帥和丞相,将是武官,相是文官,“将相兼行”是形容李靖文武雙全。

    下聯說的是漢初名相蕭何的典故,蕭何,沛縣(今屬江蘇)人,曾為沛縣吏。

    秦末時輔佐劉邦起義。

    後封酂侯,位次第一。

    《史記&bull高祖本紀》載劉邦之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饷,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霸王,指的是霸道和王道:霸道,指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

    “霸道”與“王道”常常相對,唐張九齡《應道侔伊呂科對策》之二“王道務德,不來不強臣;霸道尚功,不伏不偃甲”。

    蕭何鞏固劉邦的大後方,提供武力所必需的糧饷,這是“霸”;但同時他又在後方安撫百姓,推行德政,這是“王”。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雜,《廣韻》“徂合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有判斷的意味。

    “将相兼行”者,乃“唐李靖”也;“霸王雜用”者,則“漢蕭何”也。

    主語部分“将相兼行”“霸王雜用”也是主謂結構,謂語“唐李靖”“漢蕭何”是定中結構。

     ⑧月本陰精,豈有羿妻曾竊藥;星為夜宿(xiù),虛傳織女漫投梭:上聯說的是後羿和嫦娥的傳說,典出《淮南子&bull覽冥訓》:“譬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怅然有喪,無以續之。

    ”高誘注“姮娥”也說:“姮娥,羿妻。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姮娥,後常作嫦娥,唐李商隐《嫦娥》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羿從西王母那裡求得不死之藥,結果被姮娥偷了,飛升到月亮上去,成了月中女神。

    羿,傳說中善于射箭的人,《孟子&bull離婁下》“逄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于是殺羿”。

    下聯也是一個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出自《月令廣義&bull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

    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

    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