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微

關燈
【題解】 “微”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五韻部。

     在宋本《廣韻》中“微”作“無非切”,平聲,微韻。

     《笠翁對韻》“五微”部分所用的韻腳字有非、微、扉、飛、肥、歸、危、圍、帏、巍、薇、旂、玑、威、稀、衣、闱、矶、輝、妃、龜等21個,《聲律啟蒙》所用的韻腳字有稀、飛、微、肥、矶、玑、衣、歸、非、依、饑、旂、巍、威等14個。

    其中《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沒有用到的有扉、危、圍、帏、薇、闱、輝、妃、龜等9個字;《聲律啟蒙》用到而《笠翁對韻》沒有用到的有依、饑2個字。

    《笠翁對韻》所用到的韻腳字危、龜屬于“四支”韻部。

     其一 賢對聖,是對非①。

     覺奧對參微②。

     魚書對雁字,草舍對柴扉③。

     雞曉唱,雉朝飛④。

     紅瘦對綠肥⑤。

     舉杯邀月飲,騎馬踏花歸⑥。

     黃蓋能成赤壁捷,陳平善解白登危⑦。

     太白書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廟,老柏參天四十圍⑧。

     【注釋】 ①賢對聖,是對非:“賢”“聖”語義相類:賢,賢能,也可以用來指賢人;聖,聰明睿智,也可以用來指聖人。

    “是”“非”語義相反,一表正确、肯定,一表錯誤、否定。

    平仄上,“賢”“非”是平聲,“聖”“是”是仄聲。

    語法上,“賢”“聖”都是形容詞,也可以用來作名詞。

    “是”“非”是形容詞相對。

     ②覺奧對參微:覺奧,領悟深奧之理。

    參微,探究微妙之處。

    平仄上,“覺奧”是仄仄,“參微”是平平。

    “覺”《廣韻》作“古嶽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賓結構。

     ③魚書對雁字,草舍對柴扉:魚書,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古人把書信放在雕刻或彩繪成魚形的兩塊木闆中,合攏以後,用細繩在線槽中圍繞三圈,然後再穿過一個方孔綁縛好,在繩頭或交叉之處,用黏土封上,蓋好印章。

    這種信封就是所謂“雙鯉魚”了,裡面是用生絲絹寫的書信,謂之“尺素”。

    将尺素放在魚形的木制信封裡,大概是漢代貴族們的一種習慣。

    後人以此為典,信封雖非鯉魚之形,亦稱為“鯉魚”“雙魚”“雙鯉魚”等,如唐羅隐《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的“水寒不見雙魚信,風便唯聞五袴讴”等。

    雁字,成列而飛的雁群,群雁飛行時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稱;此處也是表書信的含義,典出《漢書&bull蘇武傳》:“昭帝即位。

    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

    後漢使複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西漢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多年。

    昭帝即位以後,匈奴與漢和親。

    漢使請求放歸蘇武,匈奴騙他們說蘇武已死。

    後來漢使再去匈奴的時候,得知蘇武沒死,就對匈奴單于假稱漢天子在上林苑中射中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綁有帛書,說蘇武在某澤之中。

    單于隻好把蘇武放了。

    古代經常“魚”“雁”并稱,皆表書信,如“魚雁往來”。

    “草舍”“柴扉”都是指農家簡陋的房屋。

    柴扉,是柴門的意思。

    平仄上,“魚書”是平平,“雁字”是仄仄;“草舍”是仄仄,“柴扉”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都是定中結構。

     ④雞曉唱,雉朝飛:雉朝飛,東漢蔡邕有《琴操》二卷,介紹了許多古代的琴曲,其中有一曲名《雉朝飛操》,雲:“《雉朝飛操》者,齊獨沐子所作也。

    獨沐子年七十無妻,出薪于野,見飛雉雄雌相随,感之,撫琴而歌曰:‘雉朝飛,鳴相和,雌雄群遊于山阿。

    我獨何命兮未有家。

    時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獨沐子(或作“牧犢子”)是齊國人,七十歲了還沒有娶妻,在野外打柴的時候看到雉鳥雌雄相随,感歎自己不如雉鳥,作了這首琴曲。

    雉,鳥名,因呂後名雉,後來人們便稱“雉”為野雞。

    平仄上,“雞曉唱”是平仄仄,“雉朝飛”是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⑤紅瘦對綠肥:“綠肥紅瘦”出自宋李清照《如夢令》詞:“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意思是經過一夜風雨之後綠葉繁茂、紅花凋謝,“綠”借指綠葉,“紅”借指紅花。

    平仄上,“紅瘦”是平仄,“綠肥”是仄平。

    語法上,兩個詞都是主謂結構。

     ⑥舉杯邀月飲,騎馬踏花歸:上聯語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是唐李白《月下獨酌》中的句子。

    下聯與宋徽宗有關。

    徽宗建國子監畫學,常以古人詩句命題考試畫家,如“竹鎖橋邊賣酒家”“踏花歸去馬蹄香”之類,讓應考的畫家按題作畫。

    有一畫師但畫幾隻蝴蝶翩翩飛舞,追逐馬蹄,以此來表現“踏花歸去馬蹄香”的詩題,匠心獨運。

    平仄上,“舉杯邀月飲”是仄平平仄仄,“騎馬踏花歸”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狀中結構,“舉杯邀月”“騎馬踏花”一表方式,一表伴随狀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飲”和“歸”。

     ⑦黃蓋能成赤壁捷,陳平善解白登危:黃蓋,字公覆,東漢末年孫吳名将。

    《三國志&bull吳書&bull周瑜傳》載,赤壁之戰時,“瑜部将黃蓋曰:‘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久。

    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