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江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江”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三韻部。
在宋本《廣韻》中“江”作“古雙切”,平聲,江韻。
平水韻中江韻字比較少,《笠翁對韻》這一部分内容所用到的江韻字有雙、江、缸()、窗、腔、逄、降、邦、龐、杠、幢、艭、尨,共13個。
《聲律啟蒙》所用的韻腳字有窗、江、、幢、缸、邦、逄、淙、撞、降、雙、、龐,共13個;其中“淙”屬于“二冬”,故《聲律啟蒙》中用的“三江”韻共12個字。
其中《笠翁對韻》有而《聲律啟蒙》無的韻腳字有腔、杠、艭、尨等4個,後者有而前者無的有撞、2個字。
《笠翁對韻》中的“缸”,有的版本作“”,二者皆可。
其一 奇對偶,隻對雙①。
大海對長江②。
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缸③。
朱漆檻,碧紗窗④。
舞調對歌腔⑤。
興劉推馬武,谏夏著龍逄⑥。
四收列國群王伏,三築高城衆敵降⑦。
跨鳳登台,潇灑仙姬秦弄玉;斬蛇當道,英雄天子漢劉邦⑧。
【注釋】 ①奇(jī)對偶,隻對雙:奇,單數的意思。
隻,繁體作“隻”,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鳥一枚也,從又持隹”;許慎還說“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今天寫作雙)”,二者後來引申為單與雙的對立。
晉代潘嶽《悼亡詩》三首之一的“如彼翰林鳥,雙栖一朝隻”,以本來雙宿雙飛的林中鳥忽然有一天變得形單影隻,來比喻自己失去妻子後孤獨凄涼的心情。
平仄上,“奇”“雙”是平聲,“偶”“隻”是仄聲。
“隻(隻)”《廣韻》作“之石切”,入聲。
語法上,“奇”“偶”指奇數、偶數,都是名詞;“隻”“雙”本來是指稱鳥一隻、鳥二隻的意思,亦皆可用作量詞,故可相對。
②大海對長江:大海,琅環閣藏本作“巨海”,今本多作“大海”。
平仄上,“大海”是仄仄,“長江”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缸:“銀缸”或“銀”都是指“銀白色的燈盞、燭台”,字形“缸”或“”皆可。
平仄上,“金盤”是平平,“玉盞”是仄仄;“寶燭”是仄仄,“銀缸”是平平。
“燭”《廣韻》作“之欲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定中結構。
④朱漆檻,碧紗窗:朱漆檻,當為漆了朱色的欄杆。
古代詩句中常見“朱檻”一詞,是富貴人家的房屋建築裝飾,宋晏殊就很喜歡用“朱檻”入詞,如《鳳銜杯》中“憑朱檻,把金卮。
對芳叢、惆怅多時”,《少年遊》中“前歡往事,當歌對酒,無限到心中。
更憑朱檻憶芳容。
腸斷一枝紅”。
碧紗窗,就是蒙着綠色薄紗的窗戶,古人常以此入詩,如唐李冶《薔薇花》中的“最好淩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宋蘇轼《阮郎歸》中的“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朱漆檻”和“碧紗窗”常出現在貴族的生活場景中,在詩詞文中多傳達一種情絲纏綿的悠遠懷思。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
“漆”《廣韻》作“親吉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都是定中結構。
⑤舞調對歌腔:舞調,跳舞的曲子;歌腔,唱歌的調子。
“調”和“腔”意思相近。
平仄上,上下聯分别是仄仄和平平。
語法上,都是定中結構。
⑥興劉推馬武,谏夏著龍逄(pánɡ):興劉,今本多作“興漢”,語義相近,但“漢”與下聯的“夏”平仄不相對。
馬武,字子張,東漢中興名将。
王莽末年,他參加了綠林起義軍;後來歸附劉秀,打敗河北尤來、五幡等部;劉秀當皇帝之後,馬武擔任侍中、騎都尉等職,又擊敗了劉永等割據勢力,戰功累累;後封楊虛侯,死于漢明帝永平四年。
《後漢書&bull馬武傳》中對他的事迹有詳細的記載。
龍逄,亦作“龍逢”,即關龍逢,是夏末時人,《韓詩外傳》卷四載:“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裡,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關龍逢進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禮義,愛民節财,故國安而身壽。
今君用财若無窮,殺人若恐弗勝。
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
君其革之。
’立而不去朝。
桀囚而殺之。
”夏桀荒淫無道,關龍逢勸谏他要愛民節用,桀不聽,殺死了他。
故關龍逢被後世視為忠臣的典範,《舊唐書》中有“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幹是也”的話,可見龍逢在古人心目中是和比幹并稱的。
推,推重、推崇;著,彰顯、昭顯。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興,表“興起”“創辦”等動詞意義時當讀平聲。
語法上,“興劉”“谏夏”都是動賓結構,是兩句的話題主語;謂語“推馬武”和“著龍逄”也都是動賓結構。
兩句對仗很工整。
⑦四收列國群王伏,三築高城衆敵降:“四收列國”指的是宋代大将曹彬的故事。
根據《宋史&bull曹彬傳》的記載,“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他先後平定南唐、後蜀、南漢、北漢。
“諸将鹹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戢下,所至悅服”,曹彬所到之處,皆收斂其部下,嚴禁燒殺搶掠,故而各地都心悅誠服,即所謂“群王伏”。
“三築高城”指的是唐神
在宋本《廣韻》中“江”作“古雙切”,平聲,江韻。
平水韻中江韻字比較少,《笠翁對韻》這一部分内容所用到的江韻字有雙、江、缸()、窗、腔、逄、降、邦、龐、杠、幢、艭、尨,共13個。
《聲律啟蒙》所用的韻腳字有窗、江、、幢、缸、邦、逄、淙、撞、降、雙、、龐,共13個;其中“淙”屬于“二冬”,故《聲律啟蒙》中用的“三江”韻共12個字。
其中《笠翁對韻》有而《聲律啟蒙》無的韻腳字有腔、杠、艭、尨等4個,後者有而前者無的有撞、2個字。
《笠翁對韻》中的“缸”,有的版本作“”,二者皆可。
其一 奇對偶,隻對雙①。
大海對長江②。
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缸③。
朱漆檻,碧紗窗④。
舞調對歌腔⑤。
興劉推馬武,谏夏著龍逄⑥。
四收列國群王伏,三築高城衆敵降⑦。
跨鳳登台,潇灑仙姬秦弄玉;斬蛇當道,英雄天子漢劉邦⑧。
【注釋】 ①奇(jī)對偶,隻對雙:奇,單數的意思。
隻,繁體作“隻”,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鳥一枚也,從又持隹”;許慎還說“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今天寫作雙)”,二者後來引申為單與雙的對立。
晉代潘嶽《悼亡詩》三首之一的“如彼翰林鳥,雙栖一朝隻”,以本來雙宿雙飛的林中鳥忽然有一天變得形單影隻,來比喻自己失去妻子後孤獨凄涼的心情。
平仄上,“奇”“雙”是平聲,“偶”“隻”是仄聲。
“隻(隻)”《廣韻》作“之石切”,入聲。
語法上,“奇”“偶”指奇數、偶數,都是名詞;“隻”“雙”本來是指稱鳥一隻、鳥二隻的意思,亦皆可用作量詞,故可相對。
②大海對長江:大海,琅環閣藏本作“巨海”,今本多作“大海”。
平仄上,“大海”是仄仄,“長江”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缸:“銀缸”或“銀”都是指“銀白色的燈盞、燭台”,字形“缸”或“”皆可。
平仄上,“金盤”是平平,“玉盞”是仄仄;“寶燭”是仄仄,“銀缸”是平平。
“燭”《廣韻》作“之欲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定中結構。
④朱漆檻,碧紗窗:朱漆檻,當為漆了朱色的欄杆。
古代詩句中常見“朱檻”一詞,是富貴人家的房屋建築裝飾,宋晏殊就很喜歡用“朱檻”入詞,如《鳳銜杯》中“憑朱檻,把金卮。
對芳叢、惆怅多時”,《少年遊》中“前歡往事,當歌對酒,無限到心中。
更憑朱檻憶芳容。
腸斷一枝紅”。
碧紗窗,就是蒙着綠色薄紗的窗戶,古人常以此入詩,如唐李冶《薔薇花》中的“最好淩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宋蘇轼《阮郎歸》中的“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朱漆檻”和“碧紗窗”常出現在貴族的生活場景中,在詩詞文中多傳達一種情絲纏綿的悠遠懷思。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
“漆”《廣韻》作“親吉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都是定中結構。
⑤舞調對歌腔:舞調,跳舞的曲子;歌腔,唱歌的調子。
“調”和“腔”意思相近。
平仄上,上下聯分别是仄仄和平平。
語法上,都是定中結構。
⑥興劉推馬武,谏夏著龍逄(pánɡ):興劉,今本多作“興漢”,語義相近,但“漢”與下聯的“夏”平仄不相對。
馬武,字子張,東漢中興名将。
王莽末年,他參加了綠林起義軍;後來歸附劉秀,打敗河北尤來、五幡等部;劉秀當皇帝之後,馬武擔任侍中、騎都尉等職,又擊敗了劉永等割據勢力,戰功累累;後封楊虛侯,死于漢明帝永平四年。
《後漢書&bull馬武傳》中對他的事迹有詳細的記載。
龍逄,亦作“龍逢”,即關龍逢,是夏末時人,《韓詩外傳》卷四載:“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裡,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關龍逢進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禮義,愛民節财,故國安而身壽。
今君用财若無窮,殺人若恐弗勝。
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
君其革之。
’立而不去朝。
桀囚而殺之。
”夏桀荒淫無道,關龍逢勸谏他要愛民節用,桀不聽,殺死了他。
故關龍逢被後世視為忠臣的典範,《舊唐書》中有“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幹是也”的話,可見龍逢在古人心目中是和比幹并稱的。
推,推重、推崇;著,彰顯、昭顯。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興,表“興起”“創辦”等動詞意義時當讀平聲。
語法上,“興劉”“谏夏”都是動賓結構,是兩句的話題主語;謂語“推馬武”和“著龍逄”也都是動賓結構。
兩句對仗很工整。
⑦四收列國群王伏,三築高城衆敵降:“四收列國”指的是宋代大将曹彬的故事。
根據《宋史&bull曹彬傳》的記載,“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他先後平定南唐、後蜀、南漢、北漢。
“諸将鹹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戢下,所至悅服”,曹彬所到之處,皆收斂其部下,嚴禁燒殺搶掠,故而各地都心悅誠服,即所謂“群王伏”。
“三築高城”指的是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