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機第八

關燈
[舊題解]兵機者,用兵之機括(1)也。

    上篇言軍勢,所以壯我之勢。

    勢顯于外,雖足以壓敵,苟無機以運量其間,則淺露而易見,何以收萬全之勝。

    故以《兵機》次子《軍勢》(2),為第八篇。

     [注釋](1)機,弩的發矢器;括箭之末端。

    (2)底本脫“軍”字。

     [譯文]兵機,就是用兵的機巧。

    上篇論述軍勢,為了壯大我軍的勢力。

    勢力表現出來,雖然能壓制敵人,如果在運用實力中沒有機巧,(一切行動)都容易被人看透,怎能取得萬全的勝利呢。

    所以把《兵機》列在《軍勢》之後,作為第八篇。

     67.凡用兵之法,主客無常态,戰守無常形,分合無常制,進退無常度,動靜無常期,伸縮無常勢,出沒變化,敵不可測,此之謂兵機。

     [譯文]用兵的法則,主與客沒有一定的形态,攻與守、沒有一定的形式,分散集中沒有一定的規則,前進後退沒有定的标準.行動靜止沒有一定的期限,展開和收縮兵力沒有一定的态勢。

    出沒無常,使敵無法判斷,這就叫做“兵機”。

     [舊注解]惟無常,則運用之妙存于心矣,故曰機。

     68.故以奇為奇,以正為正者,膠柱調瑟(1)之士也。

    以奇為正,以正為奇者,臨書模畫之徒也。

    我奇而示敵以正,我正而示敵以奇者,知勝者也。

    我奇而敵不知其為奇,我正而敵不知其為正者,知勝之勝者也。

    凡兵之所交,辟之所向,勝負決于斯須(2),存亡辨于頃刻者,無非奇正形之也。

     [注釋](1)膠柱調瑟,即“膠柱鼓瑟”。

    見《達權第三》“舊題解”注(2)。

    (2)斯須,瞬間。

    一刹那。

     [譯文]因此,隻知道把奇兵當作奇兵使用,把正兵當作正兵使用,是不懂得變化的人。

    隻知道把奇兵變為正兵,把正兵變為奇兵,是不善于變化的人。

    我用奇兵而對敵人顯示是正兵,我用正兵而對敵人顯示是奇兵,這就是懂得打勝仗的人了。

    我用奇兵而敵人不知道這是奇兵,用正兵而敵人不知道這是正兵,這就是懂得為什麼會打勝仗的人了。

    凡是軍隊與敵接觸,兩陣相對,在短時間内決定勝負,是頃刻之間判明生死,無非是運用奇正迷惑敵人的結果。

     [舊注解]此概論奇正之用。

    膠柱調瑟,不合變者也。

    臨書模畫,不善變者也。

    惟奇示之正,正示之奇,則能變矣。

    我之奇正,敵皆不知,則變而神矣。

    能之者勝而存,不能者負而亡,皆奇正使然也。

     69.故善制敵者,愚之使敵信之,诳之使敵疑之,韬其所長而使之玩(1),暴其所短而使之惑,謬其号令而使之聾,變其旗章而使之瞽,秘其所忌以疏其防,投其所欲以昏其志,告之以情以款其謀,惕之以威以奪其氣。

     [注釋](1)玩,不認真,疏忽的意思。

     [譯文]善于制服敵人的,愚弄敵人,使它信以為真.欺騙敵人,使它産生懷疑。

    隐匿我軍的長處。

    使它疏忽。

    暴露我黴的短處,使它迷惑。

    假傳号令,使它瞬不到我軍的實情。

    改變旗章,使它看不清我軍的虛實。

    把敵人害怕的隐藏起來,使它防範公懈。

    迎合敵人的心理,使它意志昏亂。

    把軍力強大之情告知敵人。

    以挫敗它的讨謀。

    用威力震駭敵人,以沮喪它的士氣。

     [舊注解]此十事乃藏機而用處,愚之使信,诳之使疑,如陳平易太牢以惡草,愚诳項羽,羽即信之而疑範增。

    (1)韬長使玩,暴短使惑,如韓信潛遣赤幟,而故陳背水,使趙人玩惑之底于敗亡。

    (2)謬其号令,如武穆得曹成之諜,佯洩食盡,縱之而誘其來攻。

    (3)變其旗章,如馮異與赤眉戰久,變服與同,亂之而緻其莫識。

    (4)秘忌琉防,投欲昏志,如越王隐其教訓複仇之志,陽為恭順獻納之勤,俾吳王日肆驕淫而忘備。

    (5)告情款謀,如華元登子反之床,直陳宋之困餒而楚師果退。

    (6)惕威奪氣,如寇恂集諸縣之兵,大呼劉公兵到,而蘇茂胯動。

    (7)此皆機之所在也。

     [注釋]見第22條“舊注解”注(17)。

    (2)見第22條“舊注解”注(4)。

    (3)見第46條“舊注解”注(2)。

    (4)見第52條“舊注解”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