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卒令 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說明]本篇叙述金、鼓、鈴、旗四種指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強調軍事訓練和正确指揮的重要性,指出作戰計劃的制定和靈活指揮的必要性。
金、鼓、鈴、旗①,四者各有法:鼓之則進,重鼓則擊②。金之則止,重金則退。鈴傳令也。旗麾之左則左⑧,麾之右則右。奇兵則反是。一鼓一擊而左,一鼓一擊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趨鼓也④。音不絕,骛鼓也⑤。商,将鼓也⑥。角⑦,帥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則将帥伯其心一也。奇兵則反是。鼓失次者有誅,喧嘩者有誅,不聽金鼓鈴旗而動者有誅。
百人而教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萬人;萬人教成,會之于三軍。三軍之衆,有分有合,為大戰之法。教成試之以閱。方亦勝,圓亦勝,錯(邪)[斜]亦勝⑧,臨險亦勝。敵在山,緣而從之;敵在淵,沒而從之⑨。求敵若求亡子,從之無疑,故能敗敵而制其命。
夫蚤決先(敵)[定]⑩。若計不先定,慮不蚤決,則進退不定,疑生必敗。故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敵者也。世将不知法者,專命而行,先擊而勇,無不敗者也。
其舉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緻有遲疾而不遲疾?,是三者,戰之累也。
注釋
①金——見制談第三注①。
②重(chóng蟲)——再。
③麾——同揮。
④趨鼓——催促快速前進的鼓聲。
⑤骛(wù務)鼓——急催跑步前進的鼓聲。骛,馬奔跑的意患,這裡借指跑步。
⑥商一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一個音。古代五音宮、商、角、徵(zhǐ止)、羽,相當于、2、3、5、6五個音。
⑦角——五音之一。
⑧錯斜——指錯綜複雜的地形。斜,原作邪,據鄂局本改。
⑨沒(mò末)——沉沒。
⑩蚤——同早。定——原作敵,從鄂局本改。
?緻——緻師,挑戰的意思,這裡可引申為進攻。
譯文
金、鼓、鈴、旗,這四種,東西這四種東西各有各的用法:擊鼓就前進,再擊鼓就發起攻擊;鳴金則停止戰鬥,再鳴金就後退;鈴,是傳達命令的;旗,指揮向左部隊就向左,指揮向右部隊就向右。使用奇兵則與此相反。有時一鼓一擊部隊就向左,有時一鼓一擊部隊就向右。一步一擊鼓,這是慢步前進的信号。走十步一擊鼓,這是快步前進的信号。鼓音不斷,這是跑步前進的信号。發出商音,這是将的鼓。發出角音,這是帥的鼓。小鼓的音,就是伯的鼓。這三種鼓音同時響起,表明将、帥、伯的指揮意圖是一緻的。使用奇兵則與此相反。擊鼓指揮出了差錯的要殺掉,高聲吵嚷的要殺掉,不聽金、鼓、鈴,旗指揮而随意行動的要殺掉。
一百人教戰(一人教十人),教成後合起來就是一千人;一千人教成後,合起來就是一萬人;一萬人教成後,會合起來就成三軍。三軍在一起訓練,有分有合,這是訓練打大仗的方法。訓練好了進行檢閱。這樣,方陣能勝利,圓陣能勝利,錯綜複雜的地形能勝利,面臨險境也能勝利。敵人在山上,就攀山而攻;敵人在深水中,就能下水去擒。追殲敵人就象尋找丢失的孩子那樣心切,緊迫毫不遲疑。這樣就能打敗敵人而制其死命。
作戰計劃要在事前做好。如果計劃不先決定,考慮的問題不早解決,那麼部隊進退不定,疑惑産生必然會招緻失敗。一般地說,正兵應先行動,奇兵後行動。究竟哪個先行動哪個後行動,總是以能戰勝敵人為依據。現在的庸将不懂得用兵的方法,獨斷專行,恃勇輕進,這樣沒有不失敗的。
部隊行動因情況不明有可疑之處而輕信不疑,部隊前進情況明了可信而又疑惑不定,發動進攻該遲的不遲,該快的不快三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成為作戰的累贅。
金、鼓、鈴、旗①,四者各有法:鼓之則進,重鼓則擊②。金之則止,重金則退。鈴傳令也。旗麾之左則左⑧,麾之右則右。奇兵則反是。一鼓一擊而左,一鼓一擊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趨鼓也④。音不絕,骛鼓也⑤。商,将鼓也⑥。角⑦,帥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則将帥伯其心一也。奇兵則反是。鼓失次者有誅,喧嘩者有誅,不聽金鼓鈴旗而動者有誅。
百人而教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萬人;萬人教成,會之于三軍。三軍之衆,有分有合,為大戰之法。教成試之以閱。方亦勝,圓亦勝,錯(邪)[斜]亦勝⑧,臨險亦勝。敵在山,緣而從之;敵在淵,沒而從之⑨。求敵若求亡子,從之無疑,故能敗敵而制其命。
夫蚤決先(敵)[定]⑩。若計不先定,慮不蚤決,則進退不定,疑生必敗。故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敵者也。世将不知法者,專命而行,先擊而勇,無不敗者也。
其舉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緻有遲疾而不遲疾?,是三者,戰之累也。
注釋
①金——見制談第三注①。
②重(chóng蟲)——再。
③麾——同揮。
④趨鼓——催促快速前進的鼓聲。
⑤骛(wù務)鼓——急催跑步前進的鼓聲。骛,馬奔跑的意患,這裡借指跑步。
⑥商一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一個音。古代五音宮、商、角、徵(zhǐ止)、羽,相當于、2、3、5、6五個音。
⑦角——五音之一。
⑧錯斜——指錯綜複雜的地形。斜,原作邪,據鄂局本改。
⑨沒(mò末)——沉沒。
⑩蚤——同早。定——原作敵,從鄂局本改。
?緻——緻師,挑戰的意思,這裡可引申為進攻。
譯文
金、鼓、鈴、旗,這四種,東西這四種東西各有各的用法:擊鼓就前進,再擊鼓就發起攻擊;鳴金則停止戰鬥,再鳴金就後退;鈴,是傳達命令的;旗,指揮向左部隊就向左,指揮向右部隊就向右。使用奇兵則與此相反。有時一鼓一擊部隊就向左,有時一鼓一擊部隊就向右。一步一擊鼓,這是慢步前進的信号。走十步一擊鼓,這是快步前進的信号。鼓音不斷,這是跑步前進的信号。發出商音,這是将的鼓。發出角音,這是帥的鼓。小鼓的音,就是伯的鼓。這三種鼓音同時響起,表明将、帥、伯的指揮意圖是一緻的。使用奇兵則與此相反。擊鼓指揮出了差錯的要殺掉,高聲吵嚷的要殺掉,不聽金、鼓、鈴,旗指揮而随意行動的要殺掉。
一百人教戰(一人教十人),教成後合起來就是一千人;一千人教成後,合起來就是一萬人;一萬人教成後,會合起來就成三軍。三軍在一起訓練,有分有合,這是訓練打大仗的方法。訓練好了進行檢閱。這樣,方陣能勝利,圓陣能勝利,錯綜複雜的地形能勝利,面臨險境也能勝利。敵人在山上,就攀山而攻;敵人在深水中,就能下水去擒。追殲敵人就象尋找丢失的孩子那樣心切,緊迫毫不遲疑。這樣就能打敗敵人而制其死命。
作戰計劃要在事前做好。如果計劃不先決定,考慮的問題不早解決,那麼部隊進退不定,疑惑産生必然會招緻失敗。一般地說,正兵應先行動,奇兵後行動。究竟哪個先行動哪個後行動,總是以能戰勝敵人為依據。現在的庸将不懂得用兵的方法,獨斷專行,恃勇輕進,這樣沒有不失敗的。
部隊行動因情況不明有可疑之處而輕信不疑,部隊前進情況明了可信而又疑惑不定,發動進攻該遲的不遲,該快的不快三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成為作戰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