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權 第五

關燈
[說明]本篇鄭重論述了進攻的權謀問題。

    作者強調作戰将士要齊心協力,戰前要分析研究敵情,進行充分準備。

     兵以靜勝,國以專勝①。

    力分者弱,心疑者背。

    夫力弱,故進退不豪,縱敵不擒。

    将吏士卒,動靜一身。

    心既疑背,則計決而不動,動決而不禁。

    異口虛言,将無修容②,卒無常試③,發攻必衄④。

    是謂疾陵之兵⑤,無足與鬥⑥。

     将帥者心也,群下者支節也。

    其心動以誠⑦,則支節必力;其心動以疑,則支節必背。

    夫将不心制,卒不節動,雖勝,幸勝也,非攻權也。

     夫民無兩畏也。

    畏我侮敵,畏敵侮我。

    見侮者敗,立威者勝。

    凡将能其道者,吏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敵畏其民也。

    是故知勝敗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權。

    夫不愛說其心者⑧,不我用也;不嚴畏其心者,不我舉也。

    愛在下順,威在上立。

    愛故不二,威故不犯。

    故善将者愛與威而已。

     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

    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不然,雖刑賞不足信也占信在期前,事在未兆。

    故衆已聚不虛散,兵已出不徒歸,求敵若求亡子,擊敵若救溺人。

    分險者無戰心⑨,挑戰者無全氣,鬥戰者無勝兵。

     凡挾義而戰者,貴從我起。

    争私結怨,應不得已。

    怨結雖起,待之貴後。

    故争必當待之,息必當備之。

     兵有勝于朝廷,有勝于原野,有勝于市井⑩。

    鬥則[得,服則]失?,幸以不敗,此不意彼驚懼而曲勝之也。

    曲勝言非全也,非全勝者無權名。

    故明主戰攻[之]日?,合鼓合[角]?,節以兵刃,不求勝而勝也。

     兵有去備撤威而勝者,以其有法故也。

    有器用之早定也,其應敵也周,其總率也極。

    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人而将,已(用)[用]已極?。

    朝死則朝代,暮死則暮代。

    權敵審将而後舉兵。

     故凡集兵,千裡者旬日,百裡者一日,必集敵境。

    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錯絕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

    男女數重,各逼地形而攻要塞。

    據一城邑而數道絕,從而攻之。

    敵将帥不能信,吏卒不能和,刑有所不從者,則我敗之矣。

    敵救未至,而一城已降。

     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答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

    遠堡未入,戍客未歸,則雖有人無人矣。

    六畜未聚,五谷未收,财用未斂,則雖有資無資矣。

    夫城邑空虛而資盡者,我因其虛而攻之,法日:“獨出獨入?,敵不接刃而緻之。

    ”此之謂也。

     注釋 ①兵以靜勝,國以專勝——簡本作:“[□□]□固,以榑勝。

    ”疑宋本有誤,以作“兵以靜固,以專勝”較長,本書戰威篇亦有“靜能守其所固”語。

     ②修容——講究軍容風紀,這裡指威嚴。

     ③試——試驗,這裡指訓練和演習。

     ④衄(nǜ女去聲)——戰敗。

     ⑤疾陵——嫉視輕蔑上級和不守紀律。

    疾,通嫉。

     ⑥與(yù玉)—一參與。

     ⑦誠——誠信,專一。

     ⑧說(yuè月)——同悅。

     ⑨分險者無戰心——簡本作“囚險者無戰心”。

    囚險,陷入不利地形。

     ⑩市井——指城市。

     ?得服則——原脫,從鄂局本補。

     ?之——原脫,從鄂局本補。

     ?角——原脫,從鄂局本補。

     ?率——同帥。

     ?周——原作用,從鄂局本改。

     ?發——同伐,拆毀。

     ?渠答——鐵蒺?,古時守城用的障礙物。

     ?獨出獨入——指乘虛奇襲,無人抵擋,如入無人之境。

     譯文 用兵靠集中待敵取勝,靠将領專一指揮取勝。

    兵力分散就勢弱,将領猶豫不決,士兵就會離心離德。

    兵力弱則進攻退守就沒有氣勢,就會放走敵人而不能殲滅它。

    将領和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