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康橋
關燈
小
中
大
徐志摩
[1]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
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河水。
河身多的是曲折。
上遊是有名的拜倫潭,當年拜倫常在那裡玩的。
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骞斯德,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這是上遊,下遊是從骞斯德頓下去,河面展開,那是春夏間競舟的場所。
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水流得很急。
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刍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甯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
[2]這河身的兩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蔥翠的草坪。
從校友居的樓上望去,對岸草場上,不論早晚,永遠有數十匹黃牛與白馬,胫蹄沒在恣蔓的草叢中,從容的在咬嚼。
星星的黃花在風中動蕩,應和着它們尾鬃的掃拂。
橋的兩端有斜倚的垂柳與椈蔭護住。
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勻勻的長着長條的水草。
這岸邊的草坪又是我的愛寵,在清晨,在傍晚,我常去這天然的織錦上坐地,有時讀書,有時看水,有時仰卧着看天空的行雲,有時反仆着摟抱大地的溫軟。
[3]但河上的風流還不止兩岸的秀麗。
你得買船去玩。
船不止一種:有普通的雙槳劃船,有輕快的薄皮舟,有最别緻的長形撐篙船。
最末的一種是别處不常有的:約莫有二丈長,三尺寬,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長竿撐着走的。
這撐是一種技術。
我手腳太蠢,始終不曾學會。
你初起手嘗試時,容易把船身橫住在河中,東颠西撞的狼狽。
英國人是不輕易開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們不出聲的皺眉!也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來悠閑的秩序叫我這莽撞的外行給搗亂了。
我真的始終不曾學會。
每回我不服輸跑去租船再試的時候,有一個白胡子的船家往往帶譏諷的對我說:“先生,這撐船費勁,天熱累人,還是拿個薄皮舟溜溜吧!”我哪裡肯聽話,長篙子一點就把船撐了開去,結果還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斬了去! [4]你站在橋上去看人家撐,那多不費勁,多美!尤其在禮拜天,有幾個專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風前悠悠的飄着,戴一頂寬邊的薄紗帽,帽影在水草間顫動,你看她們出橋洞時的姿态,撚起一根竟像沒分量的長竿,隻輕輕的不經心的往波心裡一點,身子微微的一蹲,這船身便波的轉出了橋影,翠條魚似的向前滑了去。
她們那敏捷,那閑暇,那輕盈,真是值得歌詠的。
[5]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隻小船,劃去橋邊蔭下躺着,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飄浮,魚群的唼喋聲在你的耳邊挑逗。
或是在初秋的黃昏,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靜處遠去。
愛熱鬧的少年們攜着他們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雙雙的東洋彩紙燈,帶着話匣子,船心裡用軟墊鋪着,也開向無人迹處去享他們的野福——誰不愛聽那水底翻的音樂在靜定的河上描寫夢意與春光! [6]住慣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變遷。
看見葉子掉知道是秋,看見葉子綠知道是春,天冷了裝爐子,天熱了拆爐子,脫下棉袍,換上夾袍,脫下夾袍,穿上單袍:不過如此罷了!天上星鬥的消息,地上泥土裡的消息,空中風吹的消息,都不關我們的事。
忙着哪,這樣那樣事情多着,誰耐煩管星星的移轉,花草的消長,風雲的變幻?同時我們抱怨我們的生活,苦痛、煩悶、拘束、枯燥,誰肯承認做人是快樂?誰不多少間咒詛人生? [7]但不滿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
我是一個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絕不是我們大多數人僅僅從自身經驗推得的那樣暗慘。
我們的病根,是在“忘本”。
人是自然的産兒,就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産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的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
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
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
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
不必一定與鹿逐遊,不必一定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隻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
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松了去的。
[8]這是極膚淺的道理,當然。
但我要沒有過過康橋的日子,我就不會有這樣的自信。
我這一輩子就隻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
就隻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雖則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時期)。
我那時有的是閑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獨的機會。
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我能忘記那初春的睥眤嗎?曾經有多少個清晨,我獨自冒着冷去薄霜鋪地的林子裡閑步——為聽鳥語,為盼朝陽,為尋泥土裡漸次蘇醒的花草,為體會最微細最神妙的春信。
啊,那是新來的畫眉在那邊凋不盡的青枝上試它的新聲!啊,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掙出了半凍的地面!啊,這不是新來的潮潤沾上了寂寞的柳條? [9]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隻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
順着這大道走去,走到盡頭,再轉入林子裡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着漠楞楞的曙色。
再往前走去,走盡這林子,當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見了村舍,初青的麥田,更遠三兩個饅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條通道。
天邊是霧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
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這一帶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裡的輕波,默沉沉的起伏。
山嶺是望不見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與沃腴的田壤。
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橋隻是一帶茂林,擁戴着幾處娉婷的尖閣。
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見蹤迹,你隻能循着那錦帶似的林木想像那一流清淺。
村舍與樹木是這地盤上的棋子,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
這早起是看炊煙的時辰:朝霧漸漸的升起,揭開了這灰蒼蒼的天幕(最好是微霞後的光景),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卷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慘白的,在靜定的朝氣裡漸漸的上騰,漸漸的不見,仿佛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的翳入了天聽。
朝陽是難得見的,這初春的天氣。
但它來時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
頃刻間這田野添深了顔色,一層輕紗似的粉糁上了這草,這樹,這通道,這莊舍。
頃刻間這周遭彌漫了清晨富麗的溫柔。
頃刻間你的心懷也分潤了白天誕生的光榮。
“春!”這勝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邊私語。
“春!”你那快活的靈魂也仿佛在那裡回響。
[10]伺候着河上的風光,這春來一天有一天的消息。
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花鮮,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
怯憐憐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
鈴蘭與香草是歡喜的初聲。
窈窕的蓮馨,玲珑的石水仙,愛熱鬧的克羅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與雛菊——這時候春光已是缦爛在人間,更不煩殷勤問訊。
[11]瑰麗的春光!這是你野遊的時期。
可愛的路政!這裡不比中國,那一處不是坦蕩蕩的大道。
徒步是一個愉快,但騎自轉車是一個更大的愉快。
在康橋,騎車是普遍的技術,婦人,稚子,老翁,一緻享受這雙輪舞的快樂(在康橋,聽說自轉車是不怕人偷的,就為人人都自己有車,沒人要偷)。
任你選一個方向,任你上一條通道,順着這帶草味的和風,放輪遠去,保管你這半天的逍遙是你性靈的補劑。
這道上有的是清蔭與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
你如愛花,這裡多的是錦繡似的草原。
你如愛鳥,這裡多的是巧啭的鳴禽。
你如愛兒童,這鄉間到處是可親的稚子。
你如愛人情,這裡多的是不嫌遠客的鄉人,你到處可以“挂單”借宿,有酪漿與嫩薯供你飽餐,有奪目的果鮮恣你嘗新。
你如愛酒,這鄉間每“望”都為你儲有上好的新釀,黑啤如太濃,蘋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潤肺的。
……帶一卷書,走十裡路,選一塊清淨地,看天,聽鳥,讀書。
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你能想像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嗎? [12]陸放翁有一聯詩句:“傳呼快馬迎新月,卻上輕輿趁晚涼。
”這是做地方官的風流。
我在康橋時雖沒馬騎,沒轎子坐,卻也有我的風流:我常常在夕陽西曬時,騎了車迎着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
日頭是追不到的,我沒有誇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裡偷嘗了不少。
有三兩幅畫圖似的經驗至今還是栩栩的留着。
隻說看夕陽,我們平常隻知道登山或臨海,但實際隻須遼闊的天際,平地上的晚霞有時也是一樣的神奇。
有一次我趕到一個地方,手把着一家村莊的籬笆,隔着一大田的麥浪,看西天的變幻。
有一次是正沖着一條寬廣的大道,過來一大群羊,放草歸來的,偌大的太陽在它們後背放射着萬縷的金輝,天上卻是烏青青的,隻剩這不可逼視的威光中的一條大路,一群生物!我心頭頓時感着神異性的壓迫,我真的跪下了,對着這冉冉漸翳的金光。
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
那是臨着一大片望不到頭的草原,滿開着豔紅的罂粟,在青草裡,亭亭的像是萬盞的金燈,陽光從褐色雲裡斜着過來,幻成一種異樣的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視,刹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 [13]一别二年多了,康橋,誰知我這思鄉的隐憂!也不想别的,我隻要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裡,看第一個大星在天邊出現! 指導大概 這一篇是叙述景物的文字。
要叙述景物,作者先得熟悉那景物。
不然,材料就沒有了。
叙述什麼呢?
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河水。
河身多的是曲折。
上遊是有名的拜倫潭,當年拜倫常在那裡玩的。
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骞斯德,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這是上遊,下遊是從骞斯德頓下去,河面展開,那是春夏間競舟的場所。
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水流得很急。
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刍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甯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
[2]這河身的兩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蔥翠的草坪。
從校友居的樓上望去,對岸草場上,不論早晚,永遠有數十匹黃牛與白馬,胫蹄沒在恣蔓的草叢中,從容的在咬嚼。
星星的黃花在風中動蕩,應和着它們尾鬃的掃拂。
橋的兩端有斜倚的垂柳與椈蔭護住。
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勻勻的長着長條的水草。
這岸邊的草坪又是我的愛寵,在清晨,在傍晚,我常去這天然的織錦上坐地,有時讀書,有時看水,有時仰卧着看天空的行雲,有時反仆着摟抱大地的溫軟。
[3]但河上的風流還不止兩岸的秀麗。
你得買船去玩。
船不止一種:有普通的雙槳劃船,有輕快的薄皮舟,有最别緻的長形撐篙船。
最末的一種是别處不常有的:約莫有二丈長,三尺寬,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長竿撐着走的。
這撐是一種技術。
我手腳太蠢,始終不曾學會。
你初起手嘗試時,容易把船身橫住在河中,東颠西撞的狼狽。
英國人是不輕易開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們不出聲的皺眉!也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來悠閑的秩序叫我這莽撞的外行給搗亂了。
我真的始終不曾學會。
每回我不服輸跑去租船再試的時候,有一個白胡子的船家往往帶譏諷的對我說:“先生,這撐船費勁,天熱累人,還是拿個薄皮舟溜溜吧!”我哪裡肯聽話,長篙子一點就把船撐了開去,結果還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斬了去! [4]你站在橋上去看人家撐,那多不費勁,多美!尤其在禮拜天,有幾個專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風前悠悠的飄着,戴一頂寬邊的薄紗帽,帽影在水草間顫動,你看她們出橋洞時的姿态,撚起一根竟像沒分量的長竿,隻輕輕的不經心的往波心裡一點,身子微微的一蹲,這船身便波的轉出了橋影,翠條魚似的向前滑了去。
她們那敏捷,那閑暇,那輕盈,真是值得歌詠的。
[5]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隻小船,劃去橋邊蔭下躺着,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飄浮,魚群的唼喋聲在你的耳邊挑逗。
或是在初秋的黃昏,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靜處遠去。
愛熱鬧的少年們攜着他們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雙雙的東洋彩紙燈,帶着話匣子,船心裡用軟墊鋪着,也開向無人迹處去享他們的野福——誰不愛聽那水底翻的音樂在靜定的河上描寫夢意與春光! [6]住慣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變遷。
看見葉子掉知道是秋,看見葉子綠知道是春,天冷了裝爐子,天熱了拆爐子,脫下棉袍,換上夾袍,脫下夾袍,穿上單袍:不過如此罷了!天上星鬥的消息,地上泥土裡的消息,空中風吹的消息,都不關我們的事。
忙着哪,這樣那樣事情多着,誰耐煩管星星的移轉,花草的消長,風雲的變幻?同時我們抱怨我們的生活,苦痛、煩悶、拘束、枯燥,誰肯承認做人是快樂?誰不多少間咒詛人生? [7]但不滿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
我是一個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絕不是我們大多數人僅僅從自身經驗推得的那樣暗慘。
我們的病根,是在“忘本”。
人是自然的産兒,就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産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的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
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
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
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
不必一定與鹿逐遊,不必一定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隻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
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松了去的。
[8]這是極膚淺的道理,當然。
但我要沒有過過康橋的日子,我就不會有這樣的自信。
我這一輩子就隻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
就隻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雖則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時期)。
我那時有的是閑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獨的機會。
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我能忘記那初春的睥眤嗎?曾經有多少個清晨,我獨自冒着冷去薄霜鋪地的林子裡閑步——為聽鳥語,為盼朝陽,為尋泥土裡漸次蘇醒的花草,為體會最微細最神妙的春信。
啊,那是新來的畫眉在那邊凋不盡的青枝上試它的新聲!啊,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掙出了半凍的地面!啊,這不是新來的潮潤沾上了寂寞的柳條? [9]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隻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
順着這大道走去,走到盡頭,再轉入林子裡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着漠楞楞的曙色。
再往前走去,走盡這林子,當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見了村舍,初青的麥田,更遠三兩個饅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條通道。
天邊是霧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
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這一帶是此邦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裡的輕波,默沉沉的起伏。
山嶺是望不見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與沃腴的田壤。
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橋隻是一帶茂林,擁戴着幾處娉婷的尖閣。
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見蹤迹,你隻能循着那錦帶似的林木想像那一流清淺。
村舍與樹木是這地盤上的棋子,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
這早起是看炊煙的時辰:朝霧漸漸的升起,揭開了這灰蒼蒼的天幕(最好是微霞後的光景),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卷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慘白的,在靜定的朝氣裡漸漸的上騰,漸漸的不見,仿佛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的翳入了天聽。
朝陽是難得見的,這初春的天氣。
但它來時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
頃刻間這田野添深了顔色,一層輕紗似的粉糁上了這草,這樹,這通道,這莊舍。
頃刻間這周遭彌漫了清晨富麗的溫柔。
頃刻間你的心懷也分潤了白天誕生的光榮。
“春!”這勝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邊私語。
“春!”你那快活的靈魂也仿佛在那裡回響。
[10]伺候着河上的風光,這春來一天有一天的消息。
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裡的花鮮,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
怯憐憐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
鈴蘭與香草是歡喜的初聲。
窈窕的蓮馨,玲珑的石水仙,愛熱鬧的克羅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與雛菊——這時候春光已是缦爛在人間,更不煩殷勤問訊。
[11]瑰麗的春光!這是你野遊的時期。
可愛的路政!這裡不比中國,那一處不是坦蕩蕩的大道。
徒步是一個愉快,但騎自轉車是一個更大的愉快。
在康橋,騎車是普遍的技術,婦人,稚子,老翁,一緻享受這雙輪舞的快樂(在康橋,聽說自轉車是不怕人偷的,就為人人都自己有車,沒人要偷)。
任你選一個方向,任你上一條通道,順着這帶草味的和風,放輪遠去,保管你這半天的逍遙是你性靈的補劑。
這道上有的是清蔭與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
你如愛花,這裡多的是錦繡似的草原。
你如愛鳥,這裡多的是巧啭的鳴禽。
你如愛兒童,這鄉間到處是可親的稚子。
你如愛人情,這裡多的是不嫌遠客的鄉人,你到處可以“挂單”借宿,有酪漿與嫩薯供你飽餐,有奪目的果鮮恣你嘗新。
你如愛酒,這鄉間每“望”都為你儲有上好的新釀,黑啤如太濃,蘋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潤肺的。
……帶一卷書,走十裡路,選一塊清淨地,看天,聽鳥,讀書。
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你能想像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嗎? [12]陸放翁有一聯詩句:“傳呼快馬迎新月,卻上輕輿趁晚涼。
”這是做地方官的風流。
我在康橋時雖沒馬騎,沒轎子坐,卻也有我的風流:我常常在夕陽西曬時,騎了車迎着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
日頭是追不到的,我沒有誇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裡偷嘗了不少。
有三兩幅畫圖似的經驗至今還是栩栩的留着。
隻說看夕陽,我們平常隻知道登山或臨海,但實際隻須遼闊的天際,平地上的晚霞有時也是一樣的神奇。
有一次我趕到一個地方,手把着一家村莊的籬笆,隔着一大田的麥浪,看西天的變幻。
有一次是正沖着一條寬廣的大道,過來一大群羊,放草歸來的,偌大的太陽在它們後背放射着萬縷的金輝,天上卻是烏青青的,隻剩這不可逼視的威光中的一條大路,一群生物!我心頭頓時感着神異性的壓迫,我真的跪下了,對着這冉冉漸翳的金光。
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
那是臨着一大片望不到頭的草原,滿開着豔紅的罂粟,在青草裡,亭亭的像是萬盞的金燈,陽光從褐色雲裡斜着過來,幻成一種異樣的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視,刹那間,在我迷眩了的視覺中,這草田變成了……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 [13]一别二年多了,康橋,誰知我這思鄉的隐憂!也不想别的,我隻要那晚鐘撼動的黃昏,沒遮攔的田野,獨自斜倚在軟草裡,看第一個大星在天邊出現! 指導大概 這一篇是叙述景物的文字。
要叙述景物,作者先得熟悉那景物。
不然,材料就沒有了。
叙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