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文學
關燈
小
中
大
,善曰:老子曰: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
) 功既成矣,世既貞矣。
(王元長《曲水詩序》注,善曰:老子曰:王侯得一,而天下貞。
) 居厚者不矜其多,居薄者不怨其少。
(任彥升《王文憲集序》注,善曰:老子曰: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厚不處薄。
) 恢恢廣野,誕節令圖。
(陸士衡《漢高祖功臣頌》注,善曰:老子曰:天網恢恢。
) 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夏侯孝若《東方朔畫贊》注,善曰: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
(袁彥伯《三國名臣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 謀解時紛,功濟宇内。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解其紛。
) 謀甯社稷,解紛挫銳。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挫其銳,解其紛。
) 浮沉交錯,庶類混成。
(班孟堅《典引》注,善曰: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來舊矣。
将以其體非全氣,情志專良,通關中人,易以役養乎?(範蔚宗《宦者傳論》注,善曰:老子曰: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 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
(班叔皮《王命論》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也。
) 豈非深根固蒂,不拔之道乎?(曹元首《六代論》注,善曰:老子曰: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 愛憎不栖于情,憂喜不留于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嵇叔夜《養生論》注,善曰:老子曰:我獨泊然而未兆。
) 鹹歎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衆險于未兆。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未兆易謀。
) 今以躁競之心,涉希靜之塗。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聽之不聞,名曰希。
) 善養生者則不然,清虛靜泰,少私寡欲。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少私寡欲。
) 無為自得,體妙心玄。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道德玄同,曲折合符。
(李蕭遠《運命論》注,善曰: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是為玄同。
) 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脫遺。
其言曰:名與身孰親也?得與失孰賢也?榮與辱孰珍也?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眽眽然自以為得矣。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名與身孰親?得與亡孰病也?) 譬猶衆目營方,則天網自昶。
(陸士衡《五等諸侯論》注,善曰:目,網目也。
老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柱按:據注引《老子》,則本文當作天網,注文亦當作網目。
) 皇統幽而不辍,神器否而必存者,豈非置勢使之然欤?(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 夫道生萬物,則謂之道。
生而無主,謂之自然。
(劉孝标《辨命論》注,善曰:老子曰:大道氾兮,萬物得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之主。
) 生之無亭毒之心,死之豈虔劉之志。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亭之,毒之,蓋之,覆之。
) 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
(同上注,善曰:老子:不召而自來。
)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
(崔子玉《座右銘》注,善曰:老子曰: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
又曰:柔弱勝剛強。
)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
) 暑來寒往,地久天長。
(陸佐公《石阙銘》注,善曰:老子曰:天長地久。
) 矧乃今日,慎終如始。
(潘安仁《楊仲武诔》注,善曰:老子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也。
) 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辍塗殊軌者多矣。
(顔延年《陶征士诔》注,善曰: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塵。
) 孰雲與仁,實疑明智。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塵。
)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王仲寶《褚淵碑文》注,善曰:老子曰:功成而弗居。
) 惟恍惟惚,不皦不昧。
莫系于去來,複歸于無物。
(王簡栖《頭陀寺碑》注,善曰:老子曰:道之為物,為恍為惚。
又曰: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
鐘會曰:光而不耀,濁而不昧。
繩繩兮其無系,泛泛乎其無薄也,微妙難名,終歸于無物。
) 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視之不見,名之曰夷。
聽之不聞,名之曰希。
) 撫同上德,綏用中典。
(沈休文《齊故安陵昭王碑文》注,善曰: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鐘會曰:體神妙以存化者,上德也。
) 從谏如順流,虛己若不足。
(任彥升《文宣王行狀》注,善曰:老子曰:太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 舉修網之絕紀,紐大音之解徽。
(陸士衡《吊魏武帝文》注,善曰:老子曰:大音希聲。
) 此《文選》諸篇引用老子之大略也。
雖或有一二為注家所附會,然其衣被文人之廣亦可概見矣。
(以上所引均據上海商務印書館景宋六臣本。
)
) 功既成矣,世既貞矣。
(王元長《曲水詩序》注,善曰:老子曰:王侯得一,而天下貞。
) 居厚者不矜其多,居薄者不怨其少。
(任彥升《王文憲集序》注,善曰:老子曰: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厚不處薄。
) 恢恢廣野,誕節令圖。
(陸士衡《漢高祖功臣頌》注,善曰:老子曰:天網恢恢。
) 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夏侯孝若《東方朔畫贊》注,善曰: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
(袁彥伯《三國名臣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 謀解時紛,功濟宇内。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解其紛。
) 謀甯社稷,解紛挫銳。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挫其銳,解其紛。
) 浮沉交錯,庶類混成。
(班孟堅《典引》注,善曰: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來舊矣。
将以其體非全氣,情志專良,通關中人,易以役養乎?(範蔚宗《宦者傳論》注,善曰:老子曰: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 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
(班叔皮《王命論》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也。
) 豈非深根固蒂,不拔之道乎?(曹元首《六代論》注,善曰:老子曰: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 愛憎不栖于情,憂喜不留于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嵇叔夜《養生論》注,善曰:老子曰:我獨泊然而未兆。
) 鹹歎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衆險于未兆。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未兆易謀。
) 今以躁競之心,涉希靜之塗。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聽之不聞,名曰希。
) 善養生者則不然,清虛靜泰,少私寡欲。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少私寡欲。
) 無為自得,體妙心玄。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道德玄同,曲折合符。
(李蕭遠《運命論》注,善曰: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是為玄同。
) 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脫遺。
其言曰:名與身孰親也?得與失孰賢也?榮與辱孰珍也?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眽眽然自以為得矣。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名與身孰親?得與亡孰病也?) 譬猶衆目營方,則天網自昶。
(陸士衡《五等諸侯論》注,善曰:目,網目也。
老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柱按:據注引《老子》,則本文當作天網,注文亦當作網目。
) 皇統幽而不辍,神器否而必存者,豈非置勢使之然欤?(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 夫道生萬物,則謂之道。
生而無主,謂之自然。
(劉孝标《辨命論》注,善曰:老子曰:大道氾兮,萬物得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之主。
) 生之無亭毒之心,死之豈虔劉之志。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亭之,毒之,蓋之,覆之。
) 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
(同上注,善曰:老子:不召而自來。
)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
(崔子玉《座右銘》注,善曰:老子曰: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
又曰:柔弱勝剛強。
)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
) 暑來寒往,地久天長。
(陸佐公《石阙銘》注,善曰:老子曰:天長地久。
) 矧乃今日,慎終如始。
(潘安仁《楊仲武诔》注,善曰:老子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也。
) 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辍塗殊軌者多矣。
(顔延年《陶征士诔》注,善曰: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塵。
) 孰雲與仁,實疑明智。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和其光而同其塵。
)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王仲寶《褚淵碑文》注,善曰:老子曰:功成而弗居。
) 惟恍惟惚,不皦不昧。
莫系于去來,複歸于無物。
(王簡栖《頭陀寺碑》注,善曰:老子曰:道之為物,為恍為惚。
又曰: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
鐘會曰:光而不耀,濁而不昧。
繩繩兮其無系,泛泛乎其無薄也,微妙難名,終歸于無物。
) 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視之不見,名之曰夷。
聽之不聞,名之曰希。
) 撫同上德,綏用中典。
(沈休文《齊故安陵昭王碑文》注,善曰: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鐘會曰:體神妙以存化者,上德也。
) 從谏如順流,虛己若不足。
(任彥升《文宣王行狀》注,善曰:老子曰:太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 舉修網之絕紀,紐大音之解徽。
(陸士衡《吊魏武帝文》注,善曰:老子曰:大音希聲。
) 此《文選》諸篇引用老子之大略也。
雖或有一二為注家所附會,然其衣被文人之廣亦可概見矣。
(以上所引均據上海商務印書館景宋六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