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文學
關燈
小
中
大
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稽叔夜《幽憤詩》注,善曰:老子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君子敬止,慎爾所主。
(王仲宣《贈文叔良詩》注,善曰:老子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衰疾近辱殆,庶幾并懸輿。
(張茂先《答何劭詩》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明暗信異姿,靜躁亦殊形。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詠之彌廣,挹之彌沖。
(潘正叔《贈陸機詩》注,善曰:老子曰:大盈若沖。
) 刍狗之談,其最得乎。
(劉越石《答盧谌詩》注,善曰: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結刍為狗也,言天地不愛萬物,類祭祀之棄刍狗也。
然此與談老者不同,彼美而此怨耳。
) 殊方鹹成貸,微物豫采甄。
(謝靈運《還舊園詩》注,善曰:老子曰:夫惟道,善貸且成。
) 蓄寶每希聲,雖袐猶彰徹。
(顔延年《贈王太常詩》注,善曰:老子曰:大音希聲。
) 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潘安仁《在懷縣作詩》注,善曰:老子曰:寵辱若驚,何謂也?辱為下,得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 小國寡民務,終日寂無事。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小國寡民。
)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迹拘。
(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注,善曰: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謝靈運《七裡濑詩》注,善曰:老子曰:湛兮,似或存。
王弼曰:和光而不污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
不亦湛兮,似或存兮。
)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鮑明遠《出自薊北門行》注,善曰:老子曰:國家昏亂,有忠臣焉。
) 流詠太素,俯贊玄虛。
(嵇叔夜《雜詩》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形變随時化,神感因物作。
(盧子諒《時興詩》注,善曰:老子曰:萬物并作,吾以觀其複。
) 寡欲不期勞,即事罕人功。
(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注,善曰:老子曰:少松寡欲。
柱按:松,當為私之形誤。
) 一朝許人諾,何能坐相捐。
(袁陽源《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注,善曰:老子曰:輕諾者,必寡信。
) 莊生悟無為,老氏守其真。
(江文通《雜體詩》注,善曰:老子曰:見素抱樸。
) 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枚叔《七發》注,善曰:《呂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務以相強,命曰腐腸之食。
高誘注:老子曰:五味實曰爽傷,故謂之爛腸之食。
) 怳兮忽兮,聊兮慓兮,混汩汩兮。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 遊心于浩然,玩志乎衆妙。
(張景陽《七命》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耽口爽之馔,甘臘毒之味。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 卻馬于糞車之轅,銘德于昆吾之鼎。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林無被褐,山無韋帶。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聖人被褐懷玉。
) 向子誘我以聾耳之樂,栖我以蔀家之屋。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
) 田遊馳蕩,利刃駿足。
既老氏之攸戒,非吾人之所欲。
(同上注,向曰:老子雲:五音令人耳聾,馳騁曰獵令人心發征。
柱按:向注:曰當作畋,征當作狂,皆形誤。
) 自氓俗澆弛,法令滋彰。
(王元長《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善曰:老子曰:法令滋章,盜賊多有也。
) 神器流離,再辱荒逆。
(劉越石《勸進表》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韋昭曰:神器,天子玺符服禦之物也。
) 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庾元亮《讓中書令表》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雖太上至公,聖德無私。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
) 匡複社稷,大弘善貸。
(殷仲文《解尚書表》注,善曰:老子曰:夫惟道,善貸且成。
) 道隐旒纩,信充符玺。
(任彥升《為蕭揚州作薦士表》注,善曰:老子曰:大象無形,道隐無名。
) 鄙情贅行,造次以之。
(沈休文《奏彈王源》注,善曰:老子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
其在道,曰餘食贅行。
) 非夫體通性達,受之自然,其孰能至于此乎?(楊德祖《答臨淄侯箋》注,善曰: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
) 愛民治國,道家所尚。
(孫子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注,善曰:老子曰:愛人治國,能無知乎?) 立功立事,開國稱孤。
(丘希範《與陳伯之書》注,善曰:老子曰:王侯自稱孤、寡、不榖。
) 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
(孔德璋《北山移文》注,翰曰:玄玄,謂玄之又玄也,道流謂老子也。
) 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陳孔璋《為袁紹檄豫州》注,善曰:老子曰:天下之大器也。
) 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
爰清爰靜,遊神之庭。
(楊子雲《解嘲》注,善曰:老子曰:知清知靜,為天下正。
) 廣樹恩不足以敵怨,勤興利不足以補害。
故曰:代大匠斫者,必傷其手。
(陸士衡《豪士賦序》注
) 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稽叔夜《幽憤詩》注,善曰:老子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君子敬止,慎爾所主。
(王仲宣《贈文叔良詩》注,善曰:老子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衰疾近辱殆,庶幾并懸輿。
(張茂先《答何劭詩》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明暗信異姿,靜躁亦殊形。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詠之彌廣,挹之彌沖。
(潘正叔《贈陸機詩》注,善曰:老子曰:大盈若沖。
) 刍狗之談,其最得乎。
(劉越石《答盧谌詩》注,善曰: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結刍為狗也,言天地不愛萬物,類祭祀之棄刍狗也。
然此與談老者不同,彼美而此怨耳。
) 殊方鹹成貸,微物豫采甄。
(謝靈運《還舊園詩》注,善曰:老子曰:夫惟道,善貸且成。
) 蓄寶每希聲,雖袐猶彰徹。
(顔延年《贈王太常詩》注,善曰:老子曰:大音希聲。
) 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潘安仁《在懷縣作詩》注,善曰:老子曰:寵辱若驚,何謂也?辱為下,得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 小國寡民務,終日寂無事。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小國寡民。
)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迹拘。
(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注,善曰: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謝靈運《七裡濑詩》注,善曰:老子曰:湛兮,似或存。
王弼曰:和光而不污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
不亦湛兮,似或存兮。
)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鮑明遠《出自薊北門行》注,善曰:老子曰:國家昏亂,有忠臣焉。
) 流詠太素,俯贊玄虛。
(嵇叔夜《雜詩》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形變随時化,神感因物作。
(盧子諒《時興詩》注,善曰:老子曰:萬物并作,吾以觀其複。
) 寡欲不期勞,即事罕人功。
(謝靈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注,善曰:老子曰:少松寡欲。
柱按:松,當為私之形誤。
) 一朝許人諾,何能坐相捐。
(袁陽源《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注,善曰:老子曰:輕諾者,必寡信。
) 莊生悟無為,老氏守其真。
(江文通《雜體詩》注,善曰:老子曰:見素抱樸。
) 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枚叔《七發》注,善曰:《呂氏春秋》曰:肥肉厚酒,務以相強,命曰腐腸之食。
高誘注:老子曰:五味實曰爽傷,故謂之爛腸之食。
) 怳兮忽兮,聊兮慓兮,混汩汩兮。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 遊心于浩然,玩志乎衆妙。
(張景陽《七命》注,善曰: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耽口爽之馔,甘臘毒之味。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 卻馬于糞車之轅,銘德于昆吾之鼎。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林無被褐,山無韋帶。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聖人被褐懷玉。
) 向子誘我以聾耳之樂,栖我以蔀家之屋。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
) 田遊馳蕩,利刃駿足。
既老氏之攸戒,非吾人之所欲。
(同上注,向曰:老子雲:五音令人耳聾,馳騁曰獵令人心發征。
柱按:向注:曰當作畋,征當作狂,皆形誤。
) 自氓俗澆弛,法令滋彰。
(王元長《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善曰:老子曰:法令滋章,盜賊多有也。
) 神器流離,再辱荒逆。
(劉越石《勸進表》注,善曰: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韋昭曰:神器,天子玺符服禦之物也。
) 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庾元亮《讓中書令表》注,善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雖太上至公,聖德無私。
(同上注,善曰: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
) 匡複社稷,大弘善貸。
(殷仲文《解尚書表》注,善曰:老子曰:夫惟道,善貸且成。
) 道隐旒纩,信充符玺。
(任彥升《為蕭揚州作薦士表》注,善曰:老子曰:大象無形,道隐無名。
) 鄙情贅行,造次以之。
(沈休文《奏彈王源》注,善曰:老子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
其在道,曰餘食贅行。
) 非夫體通性達,受之自然,其孰能至于此乎?(楊德祖《答臨淄侯箋》注,善曰: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
) 愛民治國,道家所尚。
(孫子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注,善曰:老子曰:愛人治國,能無知乎?) 立功立事,開國稱孤。
(丘希範《與陳伯之書》注,善曰:老子曰:王侯自稱孤、寡、不榖。
) 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
(孔德璋《北山移文》注,翰曰:玄玄,謂玄之又玄也,道流謂老子也。
) 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陳孔璋《為袁紹檄豫州》注,善曰:老子曰:天下之大器也。
) 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
爰清爰靜,遊神之庭。
(楊子雲《解嘲》注,善曰:老子曰:知清知靜,為天下正。
) 廣樹恩不足以敵怨,勤興利不足以補害。
故曰:代大匠斫者,必傷其手。
(陸士衡《豪士賦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