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宋 學
關燈
小
中
大
主要是僧侶。
很明顯,佛教是高級種姓特意造出一大套謊話用以欺騙廣大群衆,特别是欺騙下層的被壓迫者——首陀羅的。
佛教不準殺生,誰殺生誰就得入地獄。
種地的農民在地裡勞動,總是會殺死些小生物的,因此,農民死後一定要入地獄的。
唐僧義淨到印度去,寫了一本《南海寄歸内法傳》,這書極可笑。
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義淨看到印度的大寺廟和尚自己不種地,把地交給農民種,然後與農民對分糧食。
他不懂寺廟為什麼自己都不直接經營土地,便問大和尚。
大和尚說,種地必定會殺生,而殺生是會入地獄的,因此和尚不種地。
這樣,既可以有吃的,又可以不殺生。
義淨認為這個辦法很了不起。
佛教的教規極繁瑣,甚至連上廁所都有嚴格的規定。
如果都按照那些規定辦,那些拉肚子的人肯定會入地獄。
和尚要出家,他和中國儒家的忠孝思想是對立的。
孟子說:“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儒家罵和尚是“無父無君”,是禽獸。
道教,它是調和佛、儒的一種思想。
東漢琅邪人宮崇,他拿了一部《太平清領經》,據說是他的老師于吉傳給他的天書,其宗旨是“奉天地,順五行”。
道教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儀式,去掉佛教與忠孝思想矛盾的東西而形成的。
道教為了擡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編造了一個謠言,說老子入夷狄而為浮屠,說釋迦(即佛)是老子的兒子。
道家罵和尚是“髡徒”(光頭)。
實在說,道教本是沒有什麼獨創的東西。
《抱樸子》這是一本著名的道家書,《内篇》講煉丹,《外篇》講的全是儒家道理。
儒釋道三教鬥争,儒道往往聯合起來共同反佛。
佛教在開始時也曾受到歧視和壓迫,但是,很快統治階級就認識到它的欺騙作用了。
佛教是編造謊言的能手。
西晉末年從印度來了一個和尚,名叫佛圖澄。
他說自己已經有四百多歲了。
他來到洛陽後,取得了後趙的皇帝石勒、石虎的尊重。
石勒的侄子石虎是個野蠻透頂的皇帝。
他信佛,為的是打勝仗。
有一次,他打敗了,發怒說,我奉佛供僧,卻被打敗了,佛有什麼用?佛圖澄便對石虎說,你前生是個大商人,曾在佛寺設大會,預會的有60個羅漢,我是其中之一。
現在你做了皇帝,就是你前生奉佛供僧的緣故。
石虎聽了就不再責怪佛教了。
所以胡說八道的本領,佛教是第一。
佛教影響越來越大。
東漢時隻準外國人來傳教,而不許中國人當和尚。
和尚地位很低,被稱為“乞胡”。
嵇康曾說,人們肚痛都到“乞胡”那裡求佛,其實隻要買一服藥吃就行了。
可見當時佛教的影響。
儒道是中國的土産,佛教是外來的。
三教之争往往成了華、夷之争。
胡人奉胡教,拜佛。
但是,有些入據中國的胡人,為了要統治中國,便不信佛教。
北魏是鮮卑人,姓拓跋氏。
他們為了要統治中國,說拓跋就是土,土姓就是黃帝的子孫。
拓跋焘(太武帝)信道滅佛。
北魏皇帝即位,都受道教的符篆,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是黃帝子孫。
北周武帝原是鮮卑族的宇文部。
他也主張滅佛。
和尚對他說,反對佛教,死後要進阿鼻地獄(即無間地獄,意思是受苦是不間斷的)。
周武帝說,到阿鼻地獄也不怕。
和尚說,你是胡人,應該信佛教。
他說,我是中國人。
不久,周武帝病死了,佛沒有滅成。
隋文帝是最信佛的人。
唐朝姓李,與鮮卑族關系密切,他們特别要表示自己是漢族人,唐太宗把道教奉為第一。
隋文帝是佛第一、道第二、儒第三;唐朝則是道第一、佛第二、儒第三。
佛是不拜君父的。
按照佛教的規定,人做了和尚之後,國王、父母都得拜他。
據說,釋迦成了佛之後,他的父親去見他,還是向他下拜的。
因此,佛教最受攻擊的是這個“無父無君”的思想。
儒家攻擊佛家是“不忠不孝,削發而抑君親”,是“以匹夫而抗夫子,無父之教,非孝者”。
這個問題對佛教來說,是非常尖銳的。
因此,和尚們極力想編一些理由替自己辯護。
據《盂蘭盆經》說,佛的大弟子目蓮,他看到自己的亡母在地獄受苦,請問佛怎麼辦。
佛告訴他,廣為布施,就可把他亡母救出來。
目蓮按照佛的話去做,終于救出了自己的母親。
佛教還傳說,佛(釋迦)的父親淨飯王死,佛親自去擡棺材送葬。
他們編出這些故事,就是要證明佛教也是要父母的,也是講孝的。
但是,這些論據是極其軟弱無力的。
佛、儒鬥争中,和尚在忠孝方面是最講不出道理來的。
在經濟上,佛教寺院占的土地很多。
周武帝滅佛時,廢大寺院凡4600多座,令和尚尼姑26萬多人還俗,收回寺廟的田有數十萬頃,奴婢10餘萬人。
寺廟都占有大量土地,都是地主。
當然,并不是所有和尚都是地主。
一般和尚,雖然逃避了國家的賦稅,但他仍是被壓迫、被剝削者。
大和尚對小和尚的壓迫是極殘暴的。
小和尚有病,就給他吃黃龍湯。
很明顯,佛教是高級種姓特意造出一大套謊話用以欺騙廣大群衆,特别是欺騙下層的被壓迫者——首陀羅的。
佛教不準殺生,誰殺生誰就得入地獄。
種地的農民在地裡勞動,總是會殺死些小生物的,因此,農民死後一定要入地獄的。
唐僧義淨到印度去,寫了一本《南海寄歸内法傳》,這書極可笑。
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義淨看到印度的大寺廟和尚自己不種地,把地交給農民種,然後與農民對分糧食。
他不懂寺廟為什麼自己都不直接經營土地,便問大和尚。
大和尚說,種地必定會殺生,而殺生是會入地獄的,因此和尚不種地。
這樣,既可以有吃的,又可以不殺生。
義淨認為這個辦法很了不起。
佛教的教規極繁瑣,甚至連上廁所都有嚴格的規定。
如果都按照那些規定辦,那些拉肚子的人肯定會入地獄。
和尚要出家,他和中國儒家的忠孝思想是對立的。
孟子說:“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儒家罵和尚是“無父無君”,是禽獸。
道教,它是調和佛、儒的一種思想。
東漢琅邪人宮崇,他拿了一部《太平清領經》,據說是他的老師于吉傳給他的天書,其宗旨是“奉天地,順五行”。
道教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儀式,去掉佛教與忠孝思想矛盾的東西而形成的。
道教為了擡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編造了一個謠言,說老子入夷狄而為浮屠,說釋迦(即佛)是老子的兒子。
道家罵和尚是“髡徒”(光頭)。
實在說,道教本是沒有什麼獨創的東西。
《抱樸子》這是一本著名的道家書,《内篇》講煉丹,《外篇》講的全是儒家道理。
儒釋道三教鬥争,儒道往往聯合起來共同反佛。
佛教在開始時也曾受到歧視和壓迫,但是,很快統治階級就認識到它的欺騙作用了。
佛教是編造謊言的能手。
西晉末年從印度來了一個和尚,名叫佛圖澄。
他說自己已經有四百多歲了。
他來到洛陽後,取得了後趙的皇帝石勒、石虎的尊重。
石勒的侄子石虎是個野蠻透頂的皇帝。
他信佛,為的是打勝仗。
有一次,他打敗了,發怒說,我奉佛供僧,卻被打敗了,佛有什麼用?佛圖澄便對石虎說,你前生是個大商人,曾在佛寺設大會,預會的有60個羅漢,我是其中之一。
現在你做了皇帝,就是你前生奉佛供僧的緣故。
石虎聽了就不再責怪佛教了。
所以胡說八道的本領,佛教是第一。
佛教影響越來越大。
東漢時隻準外國人來傳教,而不許中國人當和尚。
和尚地位很低,被稱為“乞胡”。
嵇康曾說,人們肚痛都到“乞胡”那裡求佛,其實隻要買一服藥吃就行了。
可見當時佛教的影響。
儒道是中國的土産,佛教是外來的。
三教之争往往成了華、夷之争。
胡人奉胡教,拜佛。
但是,有些入據中國的胡人,為了要統治中國,便不信佛教。
北魏是鮮卑人,姓拓跋氏。
他們為了要統治中國,說拓跋就是土,土姓就是黃帝的子孫。
拓跋焘(太武帝)信道滅佛。
北魏皇帝即位,都受道教的符篆,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是黃帝子孫。
北周武帝原是鮮卑族的宇文部。
他也主張滅佛。
和尚對他說,反對佛教,死後要進阿鼻地獄(即無間地獄,意思是受苦是不間斷的)。
周武帝說,到阿鼻地獄也不怕。
和尚說,你是胡人,應該信佛教。
他說,我是中國人。
不久,周武帝病死了,佛沒有滅成。
隋文帝是最信佛的人。
唐朝姓李,與鮮卑族關系密切,他們特别要表示自己是漢族人,唐太宗把道教奉為第一。
隋文帝是佛第一、道第二、儒第三;唐朝則是道第一、佛第二、儒第三。
佛是不拜君父的。
按照佛教的規定,人做了和尚之後,國王、父母都得拜他。
據說,釋迦成了佛之後,他的父親去見他,還是向他下拜的。
因此,佛教最受攻擊的是這個“無父無君”的思想。
儒家攻擊佛家是“不忠不孝,削發而抑君親”,是“以匹夫而抗夫子,無父之教,非孝者”。
這個問題對佛教來說,是非常尖銳的。
因此,和尚們極力想編一些理由替自己辯護。
據《盂蘭盆經》說,佛的大弟子目蓮,他看到自己的亡母在地獄受苦,請問佛怎麼辦。
佛告訴他,廣為布施,就可把他亡母救出來。
目蓮按照佛的話去做,終于救出了自己的母親。
佛教還傳說,佛(釋迦)的父親淨飯王死,佛親自去擡棺材送葬。
他們編出這些故事,就是要證明佛教也是要父母的,也是講孝的。
但是,這些論據是極其軟弱無力的。
佛、儒鬥争中,和尚在忠孝方面是最講不出道理來的。
在經濟上,佛教寺院占的土地很多。
周武帝滅佛時,廢大寺院凡4600多座,令和尚尼姑26萬多人還俗,收回寺廟的田有數十萬頃,奴婢10餘萬人。
寺廟都占有大量土地,都是地主。
當然,并不是所有和尚都是地主。
一般和尚,雖然逃避了國家的賦稅,但他仍是被壓迫、被剝削者。
大和尚對小和尚的壓迫是極殘暴的。
小和尚有病,就給他吃黃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