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食療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薛寶钗在勸林黛玉注意身體時,就曾告訴林黛玉一句古代名言:“食谷者生。
”這雖是一句普通典故,卻關系到我國一種特殊的文化傳統,即“食療法”。
我國的食療有很久的曆史,《周禮》有“食醫”,掌調和飲食,是司天子食療保健專職的官醫。
在敦煌石窟裡,還留下來《食療本草》的殘本。
按“食谷者生”這句話,初見于《史記》: 太倉公諄于意為陽虛侯相趙章看病,斷定病人隻能再活五天,可是病人卻活了十天,原因是由于病人吃了谷子做的粥。
倉公解釋說:“嗜粥,故中藏實;中藏實,故過期。
”又說:“安谷者過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就是說,能吸收谷的養分的病人,可以延長生命;否則,便會早死。
寶钗看了黛玉的藥方,便對黛玉說:“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
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铫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寶钗很懂養生之道,她要黛玉經常吃燕窩粥,不要一暴十寒。
寶钗是客居,她對榮、甯二府的飲食、醫藥方面,看得比較清楚,但是賈府自家便注意不到了。
珍貴的藥材已成家常便飯,康熙就曾認為曹寅是吃人參太多而喪身的。
曹家為大内積存的人參,在南方變賣,《紅樓夢》裡寫人參放置久了,會自然灰敗。
寶钗也是看在眼裡的,故而會說出“食谷者生”的道理來。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史湘雲和賈寶玉興緻來了,商議要吃生鹿肉。
被李纨聽見了,便說:“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那怕吃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幹。
”可見《紅樓夢》裡吃生鹿肉并不稀罕。
隻是李纨怕他倆撐病了,自家要挨老太太的訓斥罷了。
在二百年前,柳條邊一帶,還有吃生鹿肉的風習,傳說鹿吃仙草,所以是最幹淨不過的。
但這一點,不為嬸娘李纨所理解,所以她說帶玉佩金的寶玉和湘雲那樣幹淨俊秀,又不少吃的,怎麼要吃起生鹿肉來?她哪裡知道,不但活鹿肉可以生食,就是風幹的鹿肉,也可以生食呢。
清代皇室,保持滿族風俗,喜喝生鹿血。
乾隆在射鹿時,就曾當場飲食鹿血。
很像現在廣東人在吃蛇時,把活蛇膽浸入醇酒中,馬上喝下去,認為可以明目一樣。
鹿血之外,還有鹿胎、鹿鞭、鹿尾,都認為是大補特補。
《竹葉亭雜記》中記“吉林屬每歲進貢方物”,就有“鹿尾”和“曬幹鹿尾”。
冬天,京城由關東運進來的關東貨,最出色的就有“鹿尾”。
京師宴席,最重鹿尾。
鹿尾的作法,是以剃刀去其茸毛,但不可割破,以保血漿。
這就不僅僅是追求美味,而是以滋補為主了。
在《江甯織造曹家檔案史料》中,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也有曹寅蒙上賜鹿舌、鹿尾、鹿肉等物謝恩的奏折。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烏進孝報上來的賬單上,開列的第一宗,就是“大鹿三十隻”。
大鹿也就是全鹿,自然包括鹿尾在内。
有意思的是這位莊頭,還孝敬哥兒、姐兒們活鹿兩對……,剛好說明湘雲和寶玉要吃生鹿肉的來路,就在這裡。
當然,湘雲和寶玉要吃生鹿肉,并不是從什麼營養、食療出發,而是出于少爺小姐的好奇與嘗新。
但鹿的全身卻是大補劑品。
據說生喝鹿血,立刻會導緻全身發熱,雍正、乾隆都曾喝過。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中,大觀園内放煙火,賈母說:“夜長,覺得有些餓了。
”鳳姐兒忙回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
”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吧。
”鳳姐兒忙道:“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
”賈母笑道:“不是油膩膩的,就是甜的。
”鳳姐兒又忙道:“還有杏仁茶。
”又接着補上一句:
”這雖是一句普通典故,卻關系到我國一種特殊的文化傳統,即“食療法”。
我國的食療有很久的曆史,《周禮》有“食醫”,掌調和飲食,是司天子食療保健專職的官醫。
在敦煌石窟裡,還留下來《食療本草》的殘本。
按“食谷者生”這句話,初見于《史記》: 太倉公諄于意為陽虛侯相趙章看病,斷定病人隻能再活五天,可是病人卻活了十天,原因是由于病人吃了谷子做的粥。
倉公解釋說:“嗜粥,故中藏實;中藏實,故過期。
”又說:“安谷者過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就是說,能吸收谷的養分的病人,可以延長生命;否則,便會早死。
寶钗看了黛玉的藥方,便對黛玉說:“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
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铫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寶钗很懂養生之道,她要黛玉經常吃燕窩粥,不要一暴十寒。
寶钗是客居,她對榮、甯二府的飲食、醫藥方面,看得比較清楚,但是賈府自家便注意不到了。
珍貴的藥材已成家常便飯,康熙就曾認為曹寅是吃人參太多而喪身的。
曹家為大内積存的人參,在南方變賣,《紅樓夢》裡寫人參放置久了,會自然灰敗。
寶钗也是看在眼裡的,故而會說出“食谷者生”的道理來。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史湘雲和賈寶玉興緻來了,商議要吃生鹿肉。
被李纨聽見了,便說:“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那怕吃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幹。
”可見《紅樓夢》裡吃生鹿肉并不稀罕。
隻是李纨怕他倆撐病了,自家要挨老太太的訓斥罷了。
在二百年前,柳條邊一帶,還有吃生鹿肉的風習,傳說鹿吃仙草,所以是最幹淨不過的。
但這一點,不為嬸娘李纨所理解,所以她說帶玉佩金的寶玉和湘雲那樣幹淨俊秀,又不少吃的,怎麼要吃起生鹿肉來?她哪裡知道,不但活鹿肉可以生食,就是風幹的鹿肉,也可以生食呢。
清代皇室,保持滿族風俗,喜喝生鹿血。
乾隆在射鹿時,就曾當場飲食鹿血。
很像現在廣東人在吃蛇時,把活蛇膽浸入醇酒中,馬上喝下去,認為可以明目一樣。
鹿血之外,還有鹿胎、鹿鞭、鹿尾,都認為是大補特補。
《竹葉亭雜記》中記“吉林屬每歲進貢方物”,就有“鹿尾”和“曬幹鹿尾”。
冬天,京城由關東運進來的關東貨,最出色的就有“鹿尾”。
京師宴席,最重鹿尾。
鹿尾的作法,是以剃刀去其茸毛,但不可割破,以保血漿。
這就不僅僅是追求美味,而是以滋補為主了。
在《江甯織造曹家檔案史料》中,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也有曹寅蒙上賜鹿舌、鹿尾、鹿肉等物謝恩的奏折。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烏進孝報上來的賬單上,開列的第一宗,就是“大鹿三十隻”。
大鹿也就是全鹿,自然包括鹿尾在内。
有意思的是這位莊頭,還孝敬哥兒、姐兒們活鹿兩對……,剛好說明湘雲和寶玉要吃生鹿肉的來路,就在這裡。
當然,湘雲和寶玉要吃生鹿肉,并不是從什麼營養、食療出發,而是出于少爺小姐的好奇與嘗新。
但鹿的全身卻是大補劑品。
據說生喝鹿血,立刻會導緻全身發熱,雍正、乾隆都曾喝過。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中,大觀園内放煙火,賈母說:“夜長,覺得有些餓了。
”鳳姐兒忙回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
”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吧。
”鳳姐兒忙道:“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
”賈母笑道:“不是油膩膩的,就是甜的。
”鳳姐兒又忙道:“還有杏仁茶。
”又接着補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