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随記
關燈
小
中
大
後院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說着,便臨風掃地般,由一群媳婦丫鬟擁進,打扮與衆姑娘不同,彩袖輝煌,恍若神妃……
單是這“彩袖輝煌”四個字,就活現出王熙鳳的體态形容了。
接着便有一大串的衣飾描繪,刻畫得平實盡緻,一絲不苟。
薛寶钗是在不驚不躁中透出明豔、守拙。
王熙鳳是在紫佩珠钗中顯出風騷、攬權。
可是,就在這火旺油燃的當兒,賈母向黛玉介紹道:“你不認得她,她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隻叫她鳳辣子就是了。
” 這兒一逗一逼,王熙鳳登時便從衣着威勢中,躍然紙上。
她的性格作風,不着筆墨,也都全盤托出。
而曹雪芹在這煊赫的場面裡,卻把鳳姐這個潑皮破落戶兒的身份,也随之交待得十分清楚準确。
其實,薛寶钗也是個破落戶兒。
隻因為她和王熙鳳不同,所以,人家更不易發現她的真正身份,而曹雪芹也絕不加以明說。
這種撲朔迷離的寫法,套用脂硯的語法說,不知瞞哄過多少讀者。
這種手法,也正如黛玉和晴雯都是孤女一樣,前者把身世交待得很清楚,而後者則一字不提,取得異曲同工之妙。
待到“比通靈”的時候: 寶玉看了寶钗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把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璎珞掏出,寶玉念着金鎖上的八個字,笑問寶钗道:“這八個字倒真是與我的是一對?” 莺兒笑道:“是個癡癫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錾在金器上……” 寶钗不待說完,便嗔她不去倒茶。
回目上是“金莺微露意”,側重在個“微”字上面。
金莺這話是有意露的。
但她剛“微露”一個“金”字,寶钗便不要她說下去了。
可見寶钗是有心的,所以,在她的話中,偏偏故意略去金字不用。
對寶钗心思,金莺全都知情,而寶玉卻沒有這些想法。
也正因為心中沒有,口中才不避諱“八字”、“一對”這等詞兒呢。
也正由于寶玉心中沒有這些想法,此時才與寶钗就近。
“隻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氣,遂問姐姐熏的是什麼香?我竟從未聞見過這味兒!” 這樣真實自然,才又點出這香氣與衆不同的一段故事來。
一步緊似一步。
………… 話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地走了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嗳喲,我來的不巧了!” 曹雪芹對黛玉的穿着,不着一筆,隻用“搖搖地”三字,形容她走路的姿态。
再從她的話風裡,使人看到一個秀削尖俐的美人兒來。
寶玉眼中,注意到黛玉穿的大紅羽緞對襟褂子,點出外邊落雪來。
寶玉便問婆娘們取了自己的鬥篷來不曾?這一問,是寶玉的魂兒已随着黛玉走了。
方才“比通靈”,是熱的場面,使人忘記室外的風雪天,但黛玉剛一進門,寶玉便想跟着她出門了。
屋裡的熱留不住他,外邊的冷擋不住他。
黛玉一進門,便說:“我來的不巧了!”話是這麼說,仿佛無意中碰上的。
實在是湊這個巧才來的。
已經露出拈“酸”的份兒來了。
經寶钗反問,黛玉雖然答得令人無話可回,顯出心靈口巧,掩住了另外一段話語。
但誰也會聽得出來,其中是帶味的。
在喝酒禦寒過程中,引出薛姨媽說出黛玉“多心”的話來,李嬷嬷說出“助着寶玉”的話來。
寶钗也“忍不住把黛玉腮上一擰”…… 這些人的種種心理過程,都是一筆勾出,絕對不肯再加點畫…… 寶玉和黛玉說話,隻稱你我,可見已到了不分彼此的份兒。
而寶玉和寶钗說話,便要稱姐姐,要捏着幾分兒。
茶飯過後,黛玉問寶玉道:“你走不走?” 寶玉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實在是黛玉拿定寶玉會和她一同走,才有此問。
否則,黛玉是不肯問的。
此時,寶玉乜斜倦眼,實在已有些走不動的意思,要不是黛玉走,他是不會走的。
丫頭給寶玉穿戴猩氈鬥篷,沒有稱他的心,惹他罵丫頭“蠢東西”,要自己動手。
黛玉道:“羅唆什麼!過來我瞧瞧!” “羅唆什麼!”沒有人和寶玉這樣說話的,隻有黛玉才能這樣。
“我瞧瞧!”可見黛玉以前也未曾給寶玉戴過。
但初次就做得比别人體貼。
整理已畢,又端相了端相,說道:“好了!披上鬥篷吧!”寶玉
接着便有一大串的衣飾描繪,刻畫得平實盡緻,一絲不苟。
薛寶钗是在不驚不躁中透出明豔、守拙。
王熙鳳是在紫佩珠钗中顯出風騷、攬權。
可是,就在這火旺油燃的當兒,賈母向黛玉介紹道:“你不認得她,她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隻叫她鳳辣子就是了。
” 這兒一逗一逼,王熙鳳登時便從衣着威勢中,躍然紙上。
她的性格作風,不着筆墨,也都全盤托出。
而曹雪芹在這煊赫的場面裡,卻把鳳姐這個潑皮破落戶兒的身份,也随之交待得十分清楚準确。
其實,薛寶钗也是個破落戶兒。
隻因為她和王熙鳳不同,所以,人家更不易發現她的真正身份,而曹雪芹也絕不加以明說。
這種撲朔迷離的寫法,套用脂硯的語法說,不知瞞哄過多少讀者。
這種手法,也正如黛玉和晴雯都是孤女一樣,前者把身世交待得很清楚,而後者則一字不提,取得異曲同工之妙。
待到“比通靈”的時候: 寶玉看了寶钗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把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璎珞掏出,寶玉念着金鎖上的八個字,笑問寶钗道:“這八個字倒真是與我的是一對?” 莺兒笑道:“是個癡癫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錾在金器上……” 寶钗不待說完,便嗔她不去倒茶。
回目上是“金莺微露意”,側重在個“微”字上面。
金莺這話是有意露的。
但她剛“微露”一個“金”字,寶钗便不要她說下去了。
可見寶钗是有心的,所以,在她的話中,偏偏故意略去金字不用。
對寶钗心思,金莺全都知情,而寶玉卻沒有這些想法。
也正因為心中沒有,口中才不避諱“八字”、“一對”這等詞兒呢。
也正由于寶玉心中沒有這些想法,此時才與寶钗就近。
“隻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氣,遂問姐姐熏的是什麼香?我竟從未聞見過這味兒!” 這樣真實自然,才又點出這香氣與衆不同的一段故事來。
一步緊似一步。
………… 話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地走了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嗳喲,我來的不巧了!” 曹雪芹對黛玉的穿着,不着一筆,隻用“搖搖地”三字,形容她走路的姿态。
再從她的話風裡,使人看到一個秀削尖俐的美人兒來。
寶玉眼中,注意到黛玉穿的大紅羽緞對襟褂子,點出外邊落雪來。
寶玉便問婆娘們取了自己的鬥篷來不曾?這一問,是寶玉的魂兒已随着黛玉走了。
方才“比通靈”,是熱的場面,使人忘記室外的風雪天,但黛玉剛一進門,寶玉便想跟着她出門了。
屋裡的熱留不住他,外邊的冷擋不住他。
黛玉一進門,便說:“我來的不巧了!”話是這麼說,仿佛無意中碰上的。
實在是湊這個巧才來的。
已經露出拈“酸”的份兒來了。
經寶钗反問,黛玉雖然答得令人無話可回,顯出心靈口巧,掩住了另外一段話語。
但誰也會聽得出來,其中是帶味的。
在喝酒禦寒過程中,引出薛姨媽說出黛玉“多心”的話來,李嬷嬷說出“助着寶玉”的話來。
寶钗也“忍不住把黛玉腮上一擰”…… 這些人的種種心理過程,都是一筆勾出,絕對不肯再加點畫…… 寶玉和黛玉說話,隻稱你我,可見已到了不分彼此的份兒。
而寶玉和寶钗說話,便要稱姐姐,要捏着幾分兒。
茶飯過後,黛玉問寶玉道:“你走不走?” 寶玉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實在是黛玉拿定寶玉會和她一同走,才有此問。
否則,黛玉是不肯問的。
此時,寶玉乜斜倦眼,實在已有些走不動的意思,要不是黛玉走,他是不會走的。
丫頭給寶玉穿戴猩氈鬥篷,沒有稱他的心,惹他罵丫頭“蠢東西”,要自己動手。
黛玉道:“羅唆什麼!過來我瞧瞧!” “羅唆什麼!”沒有人和寶玉這樣說話的,隻有黛玉才能這樣。
“我瞧瞧!”可見黛玉以前也未曾給寶玉戴過。
但初次就做得比别人體貼。
整理已畢,又端相了端相,說道:“好了!披上鬥篷吧!”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