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鄉村》——蕭軍先生作[1]

關燈
在革命的鬥争中鍛煉着,生長着,發展着。

    人類資料進行着極大的改造。

    這一改造所以能夠順利地進行着,是因為革命是由先進分子來領導的,此種分子認清了革命運動的目标,他們領導較落後的,幫助他們去受訓練,受改造。

     他寫了兩個典型人物(或者主要人物,實際沒有一個不典型的):一個是礦工出身的粗人木羅式加,一個是中學生出身的書生美谛克。

    他綜括全書的結構道: 《毀滅》就結構講,是并不複雜的。

    它基本的意思是用叙述各隊的命運,叙述某隊怎樣開始搜索白黨,怎樣抵抗白黨,結果怎樣沖破了白黨的包圍,而犧牲了好多戰士,但仍情願迎接新的戰鬥的方法。

    [5] 《毀滅》給了一個榜樣。

    蕭軍先生有經驗,有力量,有氣概,他少的隻是借鏡。

    參照法捷耶夫的主旨和結構,他開始他的《八月的鄉村》。

    然而《毀滅》的影響——猶如蕭軍先生所謂,“起始從事寫作的人所不能逃避的”良好的影響——并不減輕《八月的鄉村》的重量。

    沒有一個人能孤零零創造一部前不把天後不把地的作品。

    我們沒有一分一秒不是生活在影響的交流。

    影響不是抄襲,而是一種吸引,或者猶如紀德所謂,“一種顯示,把我們裡面所不知道的部分顯示給我們自己,對于我這隻是一種解釋——是的,把我自己解釋給我自己,前人已然說過,相似影響”[6]。

    一切原是蕭軍先生的,他不過從别人的書得到一點啟示。

    實際再沒有比這兩部小說不同的,魯迅在序裡指出《八月的鄉村》的結構“近乎短篇的連續”,但是還有深沉者在:基于作者各自強烈的個性,由于調理的工拙,作品呈出相反的情調,一個成為一件藝術的傑作,一個成為一種光榮的記錄。

    《八月的鄉村》不是一部傑作,它失敗了,不是由于影響,而是由于作品本身。

     讀完這部義勇軍——或如書中有意的區别,人民革命軍——苦鬥的血史,第一個印在我們心頭的人物,不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男女,而是具有堅強的性格的自然。

    在所有的月份之中,他選了八月,一位現代詩人詠做: 從沒有人說過八月什麼話, 夏天過去了,還不到秋天。

     農植這時将要達到生命的頂點:“高粱油青的剛高過頭。

    ”給人類僅僅留下“田裡一窄條路”。

    [7] 這茂盛的八月,理應給人類帶來豐盈的喜悅的,如今卻成為徒手的人民争奪自由的屏翼。

    我們從第一頁就看見東三省的風物,聽見它們的音籁。

    然而風景的運用,在《毀滅》裡面是一種友誼,在這裡卻是一種無情。

    自然不是一團溫馨,而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

    作者愛他故鄉的風物,卻不因之多所原諒,它們不唯無所為力,反而随人作嫁。

    我們用了多少年恩愛開墾出來的土地,一瞬間就服服貼貼做了異姓的奴隸。

    這冷酷的自然,張來也是它,李來也是它,打扮得那樣迷離入目,原來娼妓一樣迎新送舊!任你生氣,呼号,絕望,它依然故我不問飲恨吞聲,毀家纾難,它依然花枝招展。

    它譏笑人類的憂患,也是人類衷心的奸細。

    作者的敏感饒不過它: 她攤卧着,衣服變得殘破,周身漸漸恢複了痛楚!——太陽在天空沒有關涉高空飛走的白雲也沒有關涉。

    什麼也似乎沒有關涉一樣。

    對于人類的苦痛,對于當前李七嫂的苦痛。

     不能寬宥,卻那樣依戀,多奇怪的無省之民的心情!誰能不愛,便是朝三暮四也罷,從小長在我們的心頭,它屬于我們的心頭!我們熱烈的無望加倍顯出自然的冷酷。

    這種對于自然的冷酷,這種對于自然的浪漫的心情(跑向自然尋找同情,臨了發見自己越發孤獨)幾乎是每個青年必有的階段。

    不像那類十九世紀初葉自私的靈魂,我們的作者擁有一個國家和種族的怨恨。

    他不能饒恕——誰能?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發見作者是一個描寫的能手,卻時時刻刻出來破壞自己的描寫。

    和他不一樣,《毀滅》的作者多了一個勝利的喜悅。

    他曾經失敗,然而若幹年後,在他從事寫作的時節,他已然平靜了。

    我們的作者沒有這種福氣。

    他的情感火一般熾着。

    把每一句話都燒成火花一樣飛躍着,呐喊着。

    他努力追求藝術的效果,然而在他不知不覺之中,熱情添給句子一種難以勝任的力量。

    一個常人極不注目的地方,例如标點符号,有時倒是一種親切的洩漏。

    讓我們随便選一段來看! 晚風吹襲廟角的銅鈴,響亮清脆而細碎!門扇早被掀倒在地上,泥塑像沒了莊嚴,肚子殘破的躺在每處!——一處廟脊角,被流彈掃了去。

     好像一道一道的水閘,他的情感把他的描寫腰截成若幹驚歎。

    文字不夠他使用,而情感卻爆竹一般随地炸開。

    不僅僅描寫,就是刻畫人物,他用驚歎符号把自己(情感,意見,愛戀,等等)活活獻給我們。

    例如這類造句: 另一隊員說着的時候,顯着很貪婪! 一種本能的力沖蕩着他,還籠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