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當代資産階級經濟學者對《資本論》表示的新姿态
關燈
小
中
大
消費不足論。
在這裡,馬克思竟被說成是他嚴厲批判過的消費不足論者馬爾薩斯的信徒了。
這是對馬克思的莫大歪曲和污蔑。
(二)斯特拉徹在《現代資本主義》中的新姿态 斯特拉徹曾經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者的姿态,寫過一些經濟學論著。
自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了英國工黨政府的内閣大臣以後,他的機會主義的尾巴,就翹得很高了。
在一九五六年他出了一部《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論著。
這部著作,雖題名為《現代資本主義》,但裡面所講的,實質上是要借現代資本主義來論證馬克思的《資本論》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如何為這個現代資本主義所推翻,如何成了“過時”的東西,同時論證凱恩斯的經濟學如何對現代資本主義有現實性和創見性。
他的立論手法和他所極力推崇的羅賓遜的手法差不多。
他有時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表示一些恭維意見,無非是要用來襯托凱恩斯的“偉大”,或模糊讀者的視聽罷了。
他在該書第一章講到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時說:“我在若幹章節中采用的陳述方法,目的就是把一些研究資本主義制度的著名經濟學家的分析,不僅拿來和事實上已經揭露的現實比較,而且還拿來和馬克思或他的繼承者的分析相比較。
”[36]也就是說,通過對于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看誰的理論不對,誰的理論對。
斯特拉徹在他的現代資本主義論著中,也和羅賓遜一樣,對馬克思主義講了一些“恭維”的話。
他說:“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件無縫的外衣,當我們單獨考慮它的經濟方面時——雖在表達它時不得不從某一部分開始,我們就破壞了這個整體。
但是我們決不應該忘記,馬克思永遠企圖超越經濟學而在我們面前呈現人類社會怎樣在各方面運行的宏大全景。
”[37]“如果我們拿現在根據經驗而得知的馬克思所達到的深入觀察的程度,來同其他任何一位社會學家的造詣比較一下,我們将會對他充滿尊敬。
”[38]但是,斯特拉徹認為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危險所在。
因此他在緊接着前面那段“好話”之後馬上說:“一百年來的發展指出他的企圖除了極粗略的初步近似論而外,并未成功亦不可能成功,而這些近似論如果不加批評地應用,勢必引起巨大的錯誤。
”[39] 斯特拉徹認為,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如從經濟學方面開始,就得從勞動價值論開始。
因為“價值概念在曆史上和理論上,都攔在經濟思想的門口”[40]。
“勞動價值論今天首先被認為是馬克思體系的基礎。
”[41]馬克思把勞動價值論發展成為剩餘價值論,即利潤從何而來的學說,積累的學說,資本的學說;同時,在勞動價值論裡,又包含着勞動力價值僅夠維持勞動者生存的“工資生活費論”,由此引伸到相對絕對貧困化論,危機論,終而招緻資本主義制度滅亡論。
斯特拉徹要人們不要拒不承認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比經濟學家們有巨大的進步[42];說他對許多經濟問題,都提出了獨特答案。
如果說,“經濟學家們已經研究了每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生産者之間的關系。
但馬克思深入工廠,研究了工廠内的隐蔽的交換過程。
這是工人的勞動力同占有者支配的生活資料交換過程。
馬克思使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這個特殊的交換行為,這是他的無上的成就。
”[43]然而,這都不是正面的文章。
而他真正要說的,卻在這裡:整個馬克思主義,與其說是科學體系,不如說是一種方法[44],要“使用馬克思的那種包羅萬象的方法,是帶有莫大危險性的”[45]。
為什麼呢?斯特拉徹反複指出: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的勞動價值論,雖然被“巧妙地”用來說明國民産額在社會各階級間的分配,在這種意義上,不失為一個“有收獲的假設”[46],但在他看來,第一,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價值單位,勢将無法表明勞動生産率的變化;無法解釋不增加勞動者人數或勞動時間,卻可大大增加産額的事實。
他不但和羅賓遜一樣把價值和使用價值混做一談,并按照馬歇爾的庸俗看法,認為“價值不但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人——時決定,而且由資本的當前的報酬水平決定”[47]。
其次,勞動價值論一般都把工資生活費論作為它的重要内容,以為勞動者總隻能獲得等于或低于勞動力價值的工資,他認為這是馬克思對國民産品在社會各階級間分配的說明中的重大缺點,也是馬克思的無産階級相對絕對貧困化學說不符合事實的根本原因。
一般資
在這裡,馬克思竟被說成是他嚴厲批判過的消費不足論者馬爾薩斯的信徒了。
這是對馬克思的莫大歪曲和污蔑。
(二)斯特拉徹在《現代資本主義》中的新姿态 斯特拉徹曾經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者的姿态,寫過一些經濟學論著。
自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了英國工黨政府的内閣大臣以後,他的機會主義的尾巴,就翹得很高了。
在一九五六年他出了一部《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論著。
這部著作,雖題名為《現代資本主義》,但裡面所講的,實質上是要借現代資本主義來論證馬克思的《資本論》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如何為這個現代資本主義所推翻,如何成了“過時”的東西,同時論證凱恩斯的經濟學如何對現代資本主義有現實性和創見性。
他的立論手法和他所極力推崇的羅賓遜的手法差不多。
他有時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表示一些恭維意見,無非是要用來襯托凱恩斯的“偉大”,或模糊讀者的視聽罷了。
他在該書第一章講到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時說:“我在若幹章節中采用的陳述方法,目的就是把一些研究資本主義制度的著名經濟學家的分析,不僅拿來和事實上已經揭露的現實比較,而且還拿來和馬克思或他的繼承者的分析相比較。
”[36]也就是說,通過對于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看誰的理論不對,誰的理論對。
斯特拉徹在他的現代資本主義論著中,也和羅賓遜一樣,對馬克思主義講了一些“恭維”的話。
他說:“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件無縫的外衣,當我們單獨考慮它的經濟方面時——雖在表達它時不得不從某一部分開始,我們就破壞了這個整體。
但是我們決不應該忘記,馬克思永遠企圖超越經濟學而在我們面前呈現人類社會怎樣在各方面運行的宏大全景。
”[37]“如果我們拿現在根據經驗而得知的馬克思所達到的深入觀察的程度,來同其他任何一位社會學家的造詣比較一下,我們将會對他充滿尊敬。
”[38]但是,斯特拉徹認為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危險所在。
因此他在緊接着前面那段“好話”之後馬上說:“一百年來的發展指出他的企圖除了極粗略的初步近似論而外,并未成功亦不可能成功,而這些近似論如果不加批評地應用,勢必引起巨大的錯誤。
”[39] 斯特拉徹認為,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如從經濟學方面開始,就得從勞動價值論開始。
因為“價值概念在曆史上和理論上,都攔在經濟思想的門口”[40]。
“勞動價值論今天首先被認為是馬克思體系的基礎。
”[41]馬克思把勞動價值論發展成為剩餘價值論,即利潤從何而來的學說,積累的學說,資本的學說;同時,在勞動價值論裡,又包含着勞動力價值僅夠維持勞動者生存的“工資生活費論”,由此引伸到相對絕對貧困化論,危機論,終而招緻資本主義制度滅亡論。
斯特拉徹要人們不要拒不承認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比經濟學家們有巨大的進步[42];說他對許多經濟問題,都提出了獨特答案。
如果說,“經濟學家們已經研究了每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生産者之間的關系。
但馬克思深入工廠,研究了工廠内的隐蔽的交換過程。
這是工人的勞動力同占有者支配的生活資料交換過程。
馬克思使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這個特殊的交換行為,這是他的無上的成就。
”[43]然而,這都不是正面的文章。
而他真正要說的,卻在這裡:整個馬克思主義,與其說是科學體系,不如說是一種方法[44],要“使用馬克思的那種包羅萬象的方法,是帶有莫大危險性的”[45]。
為什麼呢?斯特拉徹反複指出: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的勞動價值論,雖然被“巧妙地”用來說明國民産額在社會各階級間的分配,在這種意義上,不失為一個“有收獲的假設”[46],但在他看來,第一,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價值單位,勢将無法表明勞動生産率的變化;無法解釋不增加勞動者人數或勞動時間,卻可大大增加産額的事實。
他不但和羅賓遜一樣把價值和使用價值混做一談,并按照馬歇爾的庸俗看法,認為“價值不但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人——時決定,而且由資本的當前的報酬水平決定”[47]。
其次,勞動價值論一般都把工資生活費論作為它的重要内容,以為勞動者總隻能獲得等于或低于勞動力價值的工資,他認為這是馬克思對國民産品在社會各階級間分配的說明中的重大缺點,也是馬克思的無産階級相對絕對貧困化學說不符合事實的根本原因。
一般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