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嘉隆後的散曲作家們
關燈
小
中
大
有《逍遙館集》。
其曲亦豪爽放蕩,似馮惟敏諸人之所作。
像《啄木兒》:“那巢由可笑,他把天下将來當甚麼”,其氣魄不為不偉大。
圻山山人的《三徑閑題》[22],刊于萬曆戊寅(六年,即公元1578年),首有王百穀序。
此書很可怪,于自作的《黃莺兒》的《詠花》一百三首,《雜詠》二十九首,又《閑居》一套,《遊春》、《題風花雪月》、《題虎丘》等作外,别于下卷附刻張伯子、梁伯子“新詞”數套,又附刻“前人名詞”,如唐六如、祝枝山、王尚書、陳翰林之所作若幹套。
他自稱勾吳圻山山人。
百穀序雲:“太醫杜夫子,善能詩,有隽才。
家擅園池之勝,香草美箭,燦然成蹊。
君對之情然樂也。
莫不倚而為曲。
細而禽蟲花竹,大而寒暑四時,風雲月露之變幻,芳辰樂事之流連,一觞一詠,積之青箱,于是蓋盈卷矣。
”此杜圻山,自即《吳騷二集》的杜圻山無疑。
然《吳騷》所錄《駐雲飛》一曲,又不見于是書;則圻山之曲,佚者當亦不少。
這書所錄唐六如、王尚書等之作,也多未見于他選者,頗可珍視。
陳繼儒有《清明曲》,見于《寶顔堂秘笈》,僅寥寥數頁,且僅《清明曲》一套耳,不能成一帙也。
此曲殊平庸,無可注意。
袁宗道也善于詞曲,然所作罕見。
其弟小修的《珂雪齋随筆》嘗載他的《一枝花帶折桂令》的《自壽》曲:“秋風高挂洞庭帆,夏雨深耕石浦田,春窗飽吃南平飯,笑冬烘歸忒晚,明朝已是三三。
”其作風還是鄰于前期的豪放。
騎蝶軒“秘選”《情籁》,首有陳眉公序,當亦萬曆間所刊。
其中所選張葦如、伍灌夫、餘壬公、姚小涞、扶搖五人的散曲,确都是他選所未入錄的“秘”物。
然其作風卻全都是很凡庸的。
五 沈璟開創了另一派的作風:他反對陳腐,他要抛卻貌為绮麗而中實無所有的陳調;他推崇本色,要以真誠的面目與讀者相見,而不想用濃妝巧扮的人工來掩飾凡庸。
然而他是失敗的。
典雅派的勢力實在太大了。
連他自己也不期然而然的卷入他們的狂濤之中。
淩初成也在狂叫着“本色”,然而他也同樣的失敗了。
原因是:劇曲的本色,尚易為世人所了解,所以沈氏于此還得到若幹的成功;而于散曲求本色,則實在太難了。
能達到民歌中的《挂枝兒》、《銀紐絲》的程度,已是不易(沈璟的能力實在夠不上追摹民歌);而《挂枝兒》、《銀紐絲》卻正是典雅派之欲以萬鈞之力排斥之于曲壇之外的東西。
沈氏既沒有趙南星、馮夢龍那麼大膽,他便隻好停止在中途了。
“畫虎不成反類犬”,他的散曲便成了十分淺凡的東西。
然而沈氏多才,甯庵辟地于此,一大串的沈氏詞人們便都也随之而定居于此,其成就盡有高過甯庵若幹倍以上者。
甯庵的散曲集,有《情癡寐語》、《詞隐新詞》,及《曲海青冰》。
《青冰》全是翻北為南之作,吃力不讨好,和李日華翻《西廂》同樣的失敗。
其自作之曲,情詞最多,亦間有很茜秀者,像《偎情》(《四時花》套):“當初戲語說别離,道伊口是心非。
誰料濃歡猶未幾,恁下得霎時抛棄!千央萬浼,但隻願休忘前誓。
我雖瘦矣,再拚得為伊憔悴。
”(《集賢賓》) 甯庵的仲弟瓒,字子勺,号定庵,從弟珂,字祥止,号巢逸,也皆能作曲。
子勺的曲子,見于《太霞新奏》者不少。
他亦喜翻北詞,足見其情思的枯澀。
巢逸詞僅見《南詞新譜》,倒頗有些本色的傾向。
甯庵諸從子,天才皆遠出他之上,所成就也更高。
像自晉、自征、自繼,都是很高明的詞人。
自繼字君善,别号礙影生;自征字君庸;自晉字伯明,一字長康,号西來,别号鞠通生。
自晉、自征,于劇曲造詣甚深。
香月居主人雲:“詞隐先生為詞家開山祖。
伯明其猶子。
其諸弟則平、君善、君庸,俱以詞擅場,信王、謝家無子弟也。
”而伯明尤為白眉。
他編《南詞新譜》,保存了不少明末的文獻。
他的散曲,有《賭墅餘音》、《黍離續奏》、《越溪吟》、《不殊堂近稿》等。
今見傳者僅《黍離續奏》、《不殊堂近稿》及《越溪新詠》三集[23]。
《續奏》為甲申以後作,《新詠》為丁亥以後作,皆他晚年之作也。
而他的作風也以晚年所作為最蒼老凄涼,豪勁有力;若庖丁之解牛,迎刃而解,不求工而自工。
在曲子裡,像這樣的感亂傷離的情調,最為罕有。
像《再亂出城暮奔石裡問渡》: 〔漁家傲〕昨日個鬥雪梅花遍野芳。
恰才的酒泛瑤樽,歌翻豔腔,夜月暗香幽栖徑。
蓦逢塵揚,疾忙走身脫危城,又驚喧烽起戰場,怎知他燕雀嬉遊歎處堂!〔剔銀燈〕回頭看,風鶴盡影響。
泥踏步,任把腳蹤兒安放,急打點帶着一家忙趨向。
急竄逃,再免一番兒摧喪。
昏黃,花月盡慘,草莽處潛迹,隻索在路旁。
(下略) 而甲申三月作的《字字啼春色》套(見《新譜》)尤為悲憤之極: 〔啭調泣榴紅〕雄都萬年金與湯,更何難未雨苞桑。
奈養軍千日都抛向,說甚輸攻墨守無傷。
……〔雙梧秋夜雨〕酬恩事已荒,報國身何往!死矣襄城,血濺還争葬。
(下略) 充分地表現當時士大夫身丁家難的态度。
君庸、君善的所作,皆見《南詞新譜》及《太霞新奏》。
他們的作風,都是以隽語來保存了“本色”的;所作雖不多,而都是上乘的篇什,像君善的《自題祝發小像》:“慢延俄,有口渾如鎖。
猛端相,曾經認哥。
兩頭蛇,撮空因果,三腳驢,撒謎禅,那窮窯幾陣風吹堕。
纏腿帳派誰擔荷,看掂播,依然暈渦。
休待要瞞人,打破沙鍋。
”(《太師引》)那樣潑辣辣的以真正的口語自抒所懷,是同時所罕見的。
則平未知其名,詞多見《太霞新奏》。
《南詞新譜》,南曲譜。
明末清初沈自晉著。
此書據作者叔父沈璟《南九宮十三調曲譜》修訂而成。
第三代的沈氏子弟,會作曲的也不少。
如自晉子永隆(字治佐),君善子永啟(字方思,号旋輪),詞隐孫繡裳(字長文,一字素先),詞隐侄孫永馨(字建芳,别号篆水),又從孫憲(字祿天,号西豹),自晉侄永瑞(字雲襄),又同輩永令(字一指,一字文人)。
第四代的自晉侄孫辛杼(号龍媒),世楙(字旃美,号初授),也都善于作曲(皆見《南詞新譜》)。
又有沈昌(号聖勷),沈非病(有《流楚集》),當也都是他們的一派;而其本邑同宗沈君谟(号蘇門,作傳奇《丹晶墜》等,散曲集名《青樓怨》)及沈雄(号偶僧,作《古今詞話》)也都是作曲的能手。
不僅子弟為然,即詞隐季女靜專(字曼君,著《适适草》),巢逸孫女蕙端(字幽芳,适顧來屏),也都是很不壞的女流曲家。
而蕙端婿顧來屏,作《耕煙集》,隽什也不少。
來屏還作傳奇幾種。
他本為蔔大荒甥,故于曲學也頗有淵源。
但可怪的是,沈家諸子弟,對于詞隐的調律,個個人都不敢違背;然對于他的崇尚“本色”的作風,卻沒有一個能夠徹底服從的。
典雅派的力量壓迫得他們不得不向着更雄偉的一個呼聲:“守詞隐先生之矩镬,而運以清遠道人之才情”走去。
故詞隐的影響隻是曲律一方面,其作風的跟從者卻很少,特别在散曲上。
吳江人善作曲而見收于《新譜》者有高鴻(字雲公,号玄齋),尤本欽(号伯諧,著《瓊花館傳奇》),顧伯起(字元喜,大典侄孫),吳亨(字士還),梅正妍(号暎蟾)等。
松江近于蘇州,受其影響是當然的,故當時松江曲家也甚多。
見收于《南詞新譜》者有張次璧(名積潤),宋子建(名存标,别号蒹葭秋士),宋尚木(名征壁,别号歇浦材農),宋轅文(名征輿,别号佩月主人),陳大樽(即子龍,字卧子)等。
大樽散曲最罕見,《新譜》所載《詠柳》套的《琥珀貓兒墜》一曲: 奈成輕薄,又逐曉雲回,盡日空漾吹絮末?一江搖曳化萍飛。
相疑:尚是春深,暗驚秋意。
也還是不壞的典雅派之作品。
蔔大荒之作,見于《太霞新奏》者不少。
大荒和呂天成二人殆是最信從詞隐之說的。
香月居主人雲:“大荒奉詞隐先生衣缽甚謹,往往绌詞就律,故琢句每多生澀之病。
”為了翻北為南的風氣開于詞隐,故大荒也多此類公開的剽竊之作,較他所創作的更不足道。
六 明末曲家,自以王骥德、馮夢龍、淩濛初為三大家;沈家自晉、自征亦傑出群輩。
然能脫出窠臼,自暢所懷,高視闊步,不主故常者,卻要推異軍蒼頭突起的施紹莘。
王骥德貌似服從詞隐,實則他卻為複歸“典雅”運動的最有力的主持者。
他的《方諸館樂府》雖不傳,然所作見于《新譜》、《新奏》者尚可輯成一帙。
自晉和夢龍(即香月居主人?),都絕口贊頌他。
其實,他于熟谙曲律外,也隻能辦到绮麗二字,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
像《寄中都趙姬》套: 〔小桃紅〕轉頭來,春光瞥;屈指處,秋風歇。
從教捱到芙蓉節,多應咒破丁香舌。
情知難過梅花劫,悔當初輕散輕别。
也少新警之語。
惟他“思情”以外之作,像《酬魏郡穆仲裕内史》一類的東西,卻頗有些高曠的意境,少相因相襲之病。
像這套:“白眼看青天,悠悠更誰同調相憐”,起得便很疏放;“西園好風似剪,初調笑紅牙錦箋,當場肝膽投一片”以後,也都還惆怅雄壯。
他是最崇拜臨川的,為才力所限,故所成就僅止于此。
(臨川散曲,片字隻語不傳,最為憾事!) 馮夢龍雕塑 馮夢龍之服膺詞隐訓條,較伯良為真摯。
他嘗訂正詞隐的《南九宮譜》,多增古作,是為他崇尚本色之證。
(此譜惜不傳。
)而由愛好《挂枝兒》一類的民歌上,也可以知道他是一位不甚為庸腐的“典雅”之作所沉醉的人。
他的《挂枝兒》,流傳最盛;這本是拟作或改作,大類“以南翻北”的把戲。
然為了此類民歌的内容過于新妍,略經點綴,便成絕妙好辭。
王伯良《曲律》雲:“小曲《挂枝兒》即《打棗竿》,是北人長技。
”然夢龍傳布之于南,而南人卻也無不為之心蕩神醉者。
劉效祖已拟過《挂枝兒》,然不甚有影響。
“馮生《挂技兒》”[24]刊布,其影響始大。
其中像《噴嚏》: 對妝台忽然間打個噴嚏,想是有情哥思量我寄信兒。
難道他思量我剛剛一次!自從别了你,日日淚珠垂。
似我這等把你思量也,想你的噴嚏常如雨。
《挂枝兒》書影 據說這一首乃是夢龍自己的創作。
詞隐一生鼓吹“本色”,其實他何嘗夢見此種真實的絕妙好辭。
他向元曲中讨生活,而夢龍則向活人的歌辭裡求模範,其結果遂以大殊。
夢龍的散曲别有《宛轉歌》(《宛轉歌》今未見傳本)一集,亦多真率異常的情語,像《有懷》(《集賢賓》套): 相思一日十二時,那一刻不相思!問往事,相問誰可似?演将來有千段情詞。
任你伶牙俐齒,說不透我胸中一二。
衫淚漬,從别後,到今不次! 而小令尤多佳什,像《江兒水·留客》: 郎莫開船者,西風又大了些。
不如依舊還侬舍。
郎要東西和侬說,郎身若冷侬身熱。
且消受今朝這一夜。
明日風和,便去也侬心安貼。
又像《玉胞肚·贈書》: 頻頻書寄,止不過叙寒溫别無甚奇。
你便一日間千遍郵來,我心中也不嫌聒絮。
書啊,你原非要緊的東西,為甚你一日遲來我便淚垂! 《挂枝兒》的風趣,刻骨銘心,拂拭不去。
《太霞新奏》評夢龍作,雲:“子猶諸曲,絕無文彩;然有一字過人,曰:真。
”這确是一言破的。
《花影集》書影 那克西斯,希臘神話中的美男子。
由于拒絕女神愛可(Echo)的愛情,而受到在泉水邊飲水的懲罰。
于是,他愛上了自己的影子,終因憂傷緻死。
後變成一朵水仙花。
施紹莘字子野,号峰柳浪仙,華亭人。
有《花影集》[2
其曲亦豪爽放蕩,似馮惟敏諸人之所作。
像《啄木兒》:“那巢由可笑,他把天下将來當甚麼”,其氣魄不為不偉大。
圻山山人的《三徑閑題》[22],刊于萬曆戊寅(六年,即公元1578年),首有王百穀序。
此書很可怪,于自作的《黃莺兒》的《詠花》一百三首,《雜詠》二十九首,又《閑居》一套,《遊春》、《題風花雪月》、《題虎丘》等作外,别于下卷附刻張伯子、梁伯子“新詞”數套,又附刻“前人名詞”,如唐六如、祝枝山、王尚書、陳翰林之所作若幹套。
他自稱勾吳圻山山人。
百穀序雲:“太醫杜夫子,善能詩,有隽才。
家擅園池之勝,香草美箭,燦然成蹊。
君對之情然樂也。
莫不倚而為曲。
細而禽蟲花竹,大而寒暑四時,風雲月露之變幻,芳辰樂事之流連,一觞一詠,積之青箱,于是蓋盈卷矣。
”此杜圻山,自即《吳騷二集》的杜圻山無疑。
然《吳騷》所錄《駐雲飛》一曲,又不見于是書;則圻山之曲,佚者當亦不少。
這書所錄唐六如、王尚書等之作,也多未見于他選者,頗可珍視。
陳繼儒有《清明曲》,見于《寶顔堂秘笈》,僅寥寥數頁,且僅《清明曲》一套耳,不能成一帙也。
此曲殊平庸,無可注意。
袁宗道也善于詞曲,然所作罕見。
其弟小修的《珂雪齋随筆》嘗載他的《一枝花帶折桂令》的《自壽》曲:“秋風高挂洞庭帆,夏雨深耕石浦田,春窗飽吃南平飯,笑冬烘歸忒晚,明朝已是三三。
”其作風還是鄰于前期的豪放。
騎蝶軒“秘選”《情籁》,首有陳眉公序,當亦萬曆間所刊。
其中所選張葦如、伍灌夫、餘壬公、姚小涞、扶搖五人的散曲,确都是他選所未入錄的“秘”物。
然其作風卻全都是很凡庸的。
五 沈璟開創了另一派的作風:他反對陳腐,他要抛卻貌為绮麗而中實無所有的陳調;他推崇本色,要以真誠的面目與讀者相見,而不想用濃妝巧扮的人工來掩飾凡庸。
然而他是失敗的。
典雅派的勢力實在太大了。
連他自己也不期然而然的卷入他們的狂濤之中。
淩初成也在狂叫着“本色”,然而他也同樣的失敗了。
原因是:劇曲的本色,尚易為世人所了解,所以沈氏于此還得到若幹的成功;而于散曲求本色,則實在太難了。
能達到民歌中的《挂枝兒》、《銀紐絲》的程度,已是不易(沈璟的能力實在夠不上追摹民歌);而《挂枝兒》、《銀紐絲》卻正是典雅派之欲以萬鈞之力排斥之于曲壇之外的東西。
沈氏既沒有趙南星、馮夢龍那麼大膽,他便隻好停止在中途了。
“畫虎不成反類犬”,他的散曲便成了十分淺凡的東西。
然而沈氏多才,甯庵辟地于此,一大串的沈氏詞人們便都也随之而定居于此,其成就盡有高過甯庵若幹倍以上者。
甯庵的散曲集,有《情癡寐語》、《詞隐新詞》,及《曲海青冰》。
《青冰》全是翻北為南之作,吃力不讨好,和李日華翻《西廂》同樣的失敗。
其自作之曲,情詞最多,亦間有很茜秀者,像《偎情》(《四時花》套):“當初戲語說别離,道伊口是心非。
誰料濃歡猶未幾,恁下得霎時抛棄!千央萬浼,但隻願休忘前誓。
我雖瘦矣,再拚得為伊憔悴。
”(《集賢賓》) 甯庵的仲弟瓒,字子勺,号定庵,從弟珂,字祥止,号巢逸,也皆能作曲。
子勺的曲子,見于《太霞新奏》者不少。
他亦喜翻北詞,足見其情思的枯澀。
巢逸詞僅見《南詞新譜》,倒頗有些本色的傾向。
甯庵諸從子,天才皆遠出他之上,所成就也更高。
像自晉、自征、自繼,都是很高明的詞人。
自繼字君善,别号礙影生;自征字君庸;自晉字伯明,一字長康,号西來,别号鞠通生。
自晉、自征,于劇曲造詣甚深。
香月居主人雲:“詞隐先生為詞家開山祖。
伯明其猶子。
其諸弟則平、君善、君庸,俱以詞擅場,信王、謝家無子弟也。
”而伯明尤為白眉。
他編《南詞新譜》,保存了不少明末的文獻。
他的散曲,有《賭墅餘音》、《黍離續奏》、《越溪吟》、《不殊堂近稿》等。
今見傳者僅《黍離續奏》、《不殊堂近稿》及《越溪新詠》三集[23]。
《續奏》為甲申以後作,《新詠》為丁亥以後作,皆他晚年之作也。
而他的作風也以晚年所作為最蒼老凄涼,豪勁有力;若庖丁之解牛,迎刃而解,不求工而自工。
在曲子裡,像這樣的感亂傷離的情調,最為罕有。
像《再亂出城暮奔石裡問渡》: 〔漁家傲〕昨日個鬥雪梅花遍野芳。
恰才的酒泛瑤樽,歌翻豔腔,夜月暗香幽栖徑。
蓦逢塵揚,疾忙走身脫危城,又驚喧烽起戰場,怎知他燕雀嬉遊歎處堂!〔剔銀燈〕回頭看,風鶴盡影響。
泥踏步,任把腳蹤兒安放,急打點帶着一家忙趨向。
急竄逃,再免一番兒摧喪。
昏黃,花月盡慘,草莽處潛迹,隻索在路旁。
(下略) 而甲申三月作的《字字啼春色》套(見《新譜》)尤為悲憤之極: 〔啭調泣榴紅〕雄都萬年金與湯,更何難未雨苞桑。
奈養軍千日都抛向,說甚輸攻墨守無傷。
……〔雙梧秋夜雨〕酬恩事已荒,報國身何往!死矣襄城,血濺還争葬。
(下略) 充分地表現當時士大夫身丁家難的态度。
君庸、君善的所作,皆見《南詞新譜》及《太霞新奏》。
他們的作風,都是以隽語來保存了“本色”的;所作雖不多,而都是上乘的篇什,像君善的《自題祝發小像》:“慢延俄,有口渾如鎖。
猛端相,曾經認哥。
兩頭蛇,撮空因果,三腳驢,撒謎禅,那窮窯幾陣風吹堕。
纏腿帳派誰擔荷,看掂播,依然暈渦。
休待要瞞人,打破沙鍋。
”(《太師引》)那樣潑辣辣的以真正的口語自抒所懷,是同時所罕見的。
則平未知其名,詞多見《太霞新奏》。
《南詞新譜》,南曲譜。
明末清初沈自晉著。
此書據作者叔父沈璟《南九宮十三調曲譜》修訂而成。
第三代的沈氏子弟,會作曲的也不少。
如自晉子永隆(字治佐),君善子永啟(字方思,号旋輪),詞隐孫繡裳(字長文,一字素先),詞隐侄孫永馨(字建芳,别号篆水),又從孫憲(字祿天,号西豹),自晉侄永瑞(字雲襄),又同輩永令(字一指,一字文人)。
第四代的自晉侄孫辛杼(号龍媒),世楙(字旃美,号初授),也都善于作曲(皆見《南詞新譜》)。
又有沈昌(号聖勷),沈非病(有《流楚集》),當也都是他們的一派;而其本邑同宗沈君谟(号蘇門,作傳奇《丹晶墜》等,散曲集名《青樓怨》)及沈雄(号偶僧,作《古今詞話》)也都是作曲的能手。
不僅子弟為然,即詞隐季女靜專(字曼君,著《适适草》),巢逸孫女蕙端(字幽芳,适顧來屏),也都是很不壞的女流曲家。
而蕙端婿顧來屏,作《耕煙集》,隽什也不少。
來屏還作傳奇幾種。
他本為蔔大荒甥,故于曲學也頗有淵源。
但可怪的是,沈家諸子弟,對于詞隐的調律,個個人都不敢違背;然對于他的崇尚“本色”的作風,卻沒有一個能夠徹底服從的。
典雅派的力量壓迫得他們不得不向着更雄偉的一個呼聲:“守詞隐先生之矩镬,而運以清遠道人之才情”走去。
故詞隐的影響隻是曲律一方面,其作風的跟從者卻很少,特别在散曲上。
吳江人善作曲而見收于《新譜》者有高鴻(字雲公,号玄齋),尤本欽(号伯諧,著《瓊花館傳奇》),顧伯起(字元喜,大典侄孫),吳亨(字士還),梅正妍(号暎蟾)等。
松江近于蘇州,受其影響是當然的,故當時松江曲家也甚多。
見收于《南詞新譜》者有張次璧(名積潤),宋子建(名存标,别号蒹葭秋士),宋尚木(名征壁,别号歇浦材農),宋轅文(名征輿,别号佩月主人),陳大樽(即子龍,字卧子)等。
大樽散曲最罕見,《新譜》所載《詠柳》套的《琥珀貓兒墜》一曲: 奈成輕薄,又逐曉雲回,盡日空漾吹絮末?一江搖曳化萍飛。
相疑:尚是春深,暗驚秋意。
也還是不壞的典雅派之作品。
蔔大荒之作,見于《太霞新奏》者不少。
大荒和呂天成二人殆是最信從詞隐之說的。
香月居主人雲:“大荒奉詞隐先生衣缽甚謹,往往绌詞就律,故琢句每多生澀之病。
”為了翻北為南的風氣開于詞隐,故大荒也多此類公開的剽竊之作,較他所創作的更不足道。
六 明末曲家,自以王骥德、馮夢龍、淩濛初為三大家;沈家自晉、自征亦傑出群輩。
然能脫出窠臼,自暢所懷,高視闊步,不主故常者,卻要推異軍蒼頭突起的施紹莘。
王骥德貌似服從詞隐,實則他卻為複歸“典雅”運動的最有力的主持者。
他的《方諸館樂府》雖不傳,然所作見于《新譜》、《新奏》者尚可輯成一帙。
自晉和夢龍(即香月居主人?),都絕口贊頌他。
其實,他于熟谙曲律外,也隻能辦到绮麗二字,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
像《寄中都趙姬》套: 〔小桃紅〕轉頭來,春光瞥;屈指處,秋風歇。
從教捱到芙蓉節,多應咒破丁香舌。
情知難過梅花劫,悔當初輕散輕别。
也少新警之語。
惟他“思情”以外之作,像《酬魏郡穆仲裕内史》一類的東西,卻頗有些高曠的意境,少相因相襲之病。
像這套:“白眼看青天,悠悠更誰同調相憐”,起得便很疏放;“西園好風似剪,初調笑紅牙錦箋,當場肝膽投一片”以後,也都還惆怅雄壯。
他是最崇拜臨川的,為才力所限,故所成就僅止于此。
(臨川散曲,片字隻語不傳,最為憾事!) 馮夢龍雕塑 馮夢龍之服膺詞隐訓條,較伯良為真摯。
他嘗訂正詞隐的《南九宮譜》,多增古作,是為他崇尚本色之證。
(此譜惜不傳。
)而由愛好《挂枝兒》一類的民歌上,也可以知道他是一位不甚為庸腐的“典雅”之作所沉醉的人。
他的《挂枝兒》,流傳最盛;這本是拟作或改作,大類“以南翻北”的把戲。
然為了此類民歌的内容過于新妍,略經點綴,便成絕妙好辭。
王伯良《曲律》雲:“小曲《挂枝兒》即《打棗竿》,是北人長技。
”然夢龍傳布之于南,而南人卻也無不為之心蕩神醉者。
劉效祖已拟過《挂枝兒》,然不甚有影響。
“馮生《挂技兒》”[24]刊布,其影響始大。
其中像《噴嚏》: 對妝台忽然間打個噴嚏,想是有情哥思量我寄信兒。
難道他思量我剛剛一次!自從别了你,日日淚珠垂。
似我這等把你思量也,想你的噴嚏常如雨。
《挂枝兒》書影 據說這一首乃是夢龍自己的創作。
詞隐一生鼓吹“本色”,其實他何嘗夢見此種真實的絕妙好辭。
他向元曲中讨生活,而夢龍則向活人的歌辭裡求模範,其結果遂以大殊。
夢龍的散曲别有《宛轉歌》(《宛轉歌》今未見傳本)一集,亦多真率異常的情語,像《有懷》(《集賢賓》套): 相思一日十二時,那一刻不相思!問往事,相問誰可似?演将來有千段情詞。
任你伶牙俐齒,說不透我胸中一二。
衫淚漬,從别後,到今不次! 而小令尤多佳什,像《江兒水·留客》: 郎莫開船者,西風又大了些。
不如依舊還侬舍。
郎要東西和侬說,郎身若冷侬身熱。
且消受今朝這一夜。
明日風和,便去也侬心安貼。
又像《玉胞肚·贈書》: 頻頻書寄,止不過叙寒溫别無甚奇。
你便一日間千遍郵來,我心中也不嫌聒絮。
書啊,你原非要緊的東西,為甚你一日遲來我便淚垂! 《挂枝兒》的風趣,刻骨銘心,拂拭不去。
《太霞新奏》評夢龍作,雲:“子猶諸曲,絕無文彩;然有一字過人,曰:真。
”這确是一言破的。
《花影集》書影 那克西斯,希臘神話中的美男子。
由于拒絕女神愛可(Echo)的愛情,而受到在泉水邊飲水的懲罰。
于是,他愛上了自己的影子,終因憂傷緻死。
後變成一朵水仙花。
施紹莘字子野,号峰柳浪仙,華亭人。
有《花影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