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嘉隆後的散曲作家們

關燈
以“思情”為限;有遊覽,有宴賞,有祝賀,有寄答,有旅懷,有隐逸,有嘲笑,故趣味也比較的複雜:“有豪爽者,有隽逸者,有凄惋者,有诙諧者。

    ” 在這兩部南、北宮《詞紀》裡,除開前人所作者外,當代詞家之作,殆全以所聞他自己的友朋們為中心;易言之,可以說是所聞及其他金陵詞人們的總集。

    非金陵人所作,亦有選入者;然多半亦為所聞輩的友朋或大名家們。

     周晖的《金陵瑣事》叙述金陵詞人之事最詳。

    于陳铎、徐霖、金銮諸大家外,别載陳全、馬俊、史癡、羅子修、盛鸾、邢一鳳、鄭仕、胡懋禮、杜大成、王逢原、沈越、盛敏耕、高志學、段炳、張四維、黃方胤諸人(《續瑣事》亦載數人)。

    其時代有在弘、正間者;其作品,南、北宮《詞紀》及他書所未載者亦多。

    南、北宮《詞紀》所載金陵詞人們更有在此以外者,殆皆所聞同時的交遊。

    像倪民悅、李登、黃祖儒、黃戍儒、孫起都、皮光淳以及中山王孫徐惟敬等,都是和所聞相酬和的。

    休甯汪廷讷那時也住在南京,他以财雄一時,俨然有和徐惟敬同為他們的東道主之概。

     馬俊、史癡諸人之作,惜不得見。

    “陳全秀才有《樂府》一卷行于世,無詞家大學問,但工于嘲罵而已。

    ”(周晖語)《北宮詞紀》雖載其名于詞人姓氏,然未錄其所作。

    偶見萬曆版陳眉公編(即胡文煥編)的《遊覽粹編》(卷六),卻發現他的嘲罵式的小令好幾首,頗為快意!但他所作,實在有些刻畫過度,不避龌龊;像詠“秃子”的《雁兒落》:“頭發遍周遭,遠看像個尿胞,如芋苗經霜打,比冬瓜雪未消。

    有些兒腥臊,又惹的蒼蠅鬧鏖糟,隻落得不梳頭閑到老。

    ” 邢一鳳字伯羽,号雉山,官太常;“所填南北詞,最新妥,人弦索”。

    像《燕山重九》:“幾回搔短發,晚風柔,破帽多情卻戀頭。

    ”實在也不過是穩妥而已,無甚新意也。

    胡懋禮[18]名汝嘉;所作像《夏日閑情》(《高陽台》套):“出谷莺啼,穿簾燕舞”,也多套語,未足見其有異于時人。

    盛敏耕字伯年,号壺林,為盛鸾子。

    鸾有《贻拙堂樂府》,惜一篇不傳。

    敏耕友于陳所聞,其曲像《陳荩卿蔔築莫愁湖》:“小小蝸廬,半畝春蔬千頃雨,潇潇蓬戶,萬竿修竹一床書”雲雲,亦隻是辦得平穩無疵。

    朱蘭嵎雲:“盛仲交(鸾字)以倚馬之才,寄傲詩酒;而長公亦複豪俊如此。

    惜皆淪落,不偶于時。

    ”高志學(《南宮詞紀·詞人姓氏》作承學),号石樓,“秀才,工小令”。

    常與李登相唱和。

    杜大成号山狂,為陳所聞友人;有《九日同陳荩卿南鄭眺遠》一曲,見《北宮詞紀》。

    張四維号午山,秀才,有《溪上閑情》;而《北宮詞紀》所載,則僅《秋遊莫愁湖因過陳荩卿看菊》一曲耳。

    黃方胤的雜劇,今存者不少,惟其《陌花軒小詞》則今未見。

     倪民悅号公甫,亦秣陵人,官縣尹。

    有《合歡》的《新水令》一套,見《北宮詞紀》。

    李登号如真,應天上元人。

    他的曲有《題澗松晚翠》等,見《南宮詞紀》。

     黃祖儒、戍儒二人,疑為兄弟輩。

    祖儒号叔初,戍儒号參鳳。

    叔初所作,南、北宮《詞紀》所載甚多,而無特長;參鳳之作,《南宮》所載雖僅寥寥數篇,而像《嘲蚊蟲》的《黃莺兒》:“我恰才睡醒,他百般做聲,口兒到處胭脂贈”,在詠物曲中卻是上乘之作。

     皮光淳号元素,應天人。

    他的《溪上卧病》(《步步嬌》套),把很少人顧問而應該寫得有點新意的東西,卻給糟蹋了。

    孫起都号幼如,亦為應天人。

    所作《代妓》四首(《金落索》)隻是摭拾浮辭以成之的東西。

     中山王的後裔徐惟敬,号惺予。

    有很大的園林在南京,所以常成為文士們宴集之所。

    他也會寫些散曲,有《秋懷》的《二郎神》套,見《南宮詞紀》。

    汪廷讷雖是安徽人,也有很幽靜的花園在秣陵;他似是一位多财善賈的人。

    故周晖頗攻擊之(見《金陵瑣事》)。

    然陳所聞則和他關系甚深。

    他所作散曲,《南宮詞紀》所錄,皆泛泛應酬之作;其見于《環翠堂集》者,也都不是從真性情裡流露出來者。

    《南詞》所載徽州詞人,尚有程中權(名可中)、王十嶽(名寅)二人,殆亦系廷讷同時人。

    十嶽有《訪汪伯玉歸隐》的《黃莺兒》一阕;他和汪道昆當有相當的友誼。

     汪廷讷 他是明代劇作家的最富有者,是大地主,也是大商人。

    這幅“坐隐圖”(汪耕繪,黃應組刊)表現着他的豪華的生活的一部分。

    選自明刻本《坐隐棋譜》 投桃記 這是汪廷讷的作品之一。

    他的所作,都是镌刻得十分豪華的。

    選自明刻本 陳所聞他自己似是一位最健筆的作曲者。

    據周晖所言,汪廷讷的劇本,幾皆系攘竊他之所作者;而南、北宮《詞紀》裡,他自己之作所載也獨多。

    他寫了不少“即興”的歌曲,應酬的令套,那些,當然不容易寫得出色。

    他嘗作《述懷》(《解三酲》套):“對西風把行藏自省,歎年來百事無成。

    蕭條一室如懸磬。

    ……《蓼莪》篇玩來悲哽,寂寞了萱室椿庭”;幸而有賢妻,甘貧食苦,伴他病軀;而“年過半百,蘭夢無征”。

    他家庭是那樣的清寒與孤寂。

    而他的生活便“隻落得床頭濁酒,筆底新聲”。

    将劇稿售給了富翁之事,在他或者會這麼辦。

    他受梁辰魚、鄭若庸諸典雅派作家的影響過深,故類多浮辭绮語,罕見精悍之作。

     這一班金陵詞人們,其作風大體也都是這樣的。

    他們流連于遊宴,沉酣于詩酒,傾倒于戀情的遭遇,這樣便是一生。

    所謂“不得志于朝廷”的一生,便是這樣的消磨過去。

    一時強有力者,也便樂為他們的東道主。

    故雖窮,而文酒之宴,卻似無虛日。

    最盛大的一會,為齊王孫國華所主持,至有二百文人,四十名妓,同時集于回光寺。

    萬曆初元的詞壇,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孵育而成的。

     《南宮詞紀》載高瑞南之作最多。

    瑞南名濂,号深甫,浙江杭州人,即有名的《玉簪記》的作者。

    他所作曲,為典雅派最高的成就;圓瑩而不流于滑,绮膩而不入于闆;以他較梁辰魚,他似尤高出梁氏一着。

    像《代妓謝雙送别》:“此夜人黯黯,離愁心上忍。

    寒雞殘月,似妒我衾調緣分。

    三唱聲沉影一痕,報曉窗鵲傳初信”(《二郎神》);《斷弦愁》:“窗前花褪雙頭朵,枕邊線脫連珠顆。

    又早扇掩西風泣素羅……早受用些夢魂寂寞,鬥心兵戟與戈;愁營怨陣幾時和,恨殺是冤家誤我,賺得人那裡去開科”(《十樣錦》);《四時怨别》:“心牽挂,滿前春色落誰家?我的病也因他,愁也因他;病和愁都在斜陽下”(《金落索》);都是很新鮮的。

     作《錦箋記》的周履靖,号螺冠,又号梅墟,也有好幾阕散曲,見于《南宮詞紀》。

    像《詠風》:“隔簾時見柳絲搖,臨軒乍遞歌聲到”(《駐馬聽》);《帶雨鳴柯》:“岩花搖落東風冷,頃刻山光暝蒙,鸠藏樹鳴,遠岫峮嶙,黮黮雲遮映,潆漾甘雷傾,為采薪荷笠登山嶺”(《步步嬌》套);都是寫得很新妍可愛的。

     史叔考之作,《南宮詞紀》裡也載得很多。

    叔考名槃,為徐文長的門人,作劇曲十餘種;又有散曲集《齒雪餘香》,惜皆不傳;即見存者觀之,那麼清隽俊逸的歌曲,确是這個庸腐的時代的珍品。

    像《旅思》:“敲冰進舫,正瑤天忽漫飛雪。

    兩岸荻蘆,風打梢折,見漁火乍明滅,在江心也,萬頃波濤平貼,暗敲篷時聽風葉敗。

    寒已冽,香到梅花船未歇。

    欲向那酒家沽酒,指尖兒瓶冷難挈”(《小措大》);《醉羅歌》:“難道難道丢開罷!提起提起淚如麻。

    欲訴相思抱琵琶,手軟彈不下!一腔恩愛,秋潮卷沙,百年夫婦,春風落花,耳邊廂枉說盡了從話!他人難靠,我見已差,虎狼也狠不過這冤家!”都是能夠另出新意,以自救出于塵凡的熟套裡的。

     顧仲方的散曲,《南宮詞紀》裡隻選《詠芙蓉》一套;他的《筆花樓新聲》(《筆花樓新聲》有萬曆間刊本)也不過八套;所作多凡庸,無甚新的情境。

    惟《新聲》所附插圖,出于仲方自筆,頗可珍貴。

    仲方名正誼,直隸松江人。

    和陳眉公、王百穀皆有交誼。

    工于畫,甚有聲于當時。

     胡文煥号全庵,浙江錢塘人,編刻《格緻叢書》,甚有名。

    他的散曲,《南宮詞紀》隻有一阕;他處更渺不可得。

    惟《遊覽粹編》所錄獨多:題為《警悟》(《清江引》)的凡十二首,題為《道情》(《浪淘沙》)的亦十二首,《南紀》的《秋思》(《駐雲飛》),“玉露金風,一枕凄涼”還不在其中。

    這些“警悟”,都是“歸田樂府”的同類。

    但像: 鐘送黃昏雞報曉,世事何時了!春來草再生,萬古人空老。

    好笑他忙處多,閑處少。

     ——《警悟》 那麼直捷的教訓意味的歌詞,在散曲中卻還不多。

    他殆是曲中的王梵志一流人物。

     在南、北宮《詞紀》裡的詞人們,尚有王仲山(名問,直隸無錫人)、範晶山、朱長卿(名世征,昆山人)、茅平仲(名溱,鎮江人)、湯三江(江陰人)、孫百川(名樓)、費勝之(名廷臣)、蘇子文、王玉陽、晏振之、武陵仙史(應天人)、趙南星、孫子真(名湛,新都人)等。

    王玉陽即王骥德,所錄《十二紅》(《紀情》)一套,亦見《太霞新奏》。

    蘇子文的《集常談》的《黃莺兒》五曲,乃是《南紀》中最重要的資料之一,姑舉其一篇: 現世報,活倒包,過了橋兒就拆橋。

    人牢物也牢,心高命不高。

    湯澆雪,火燎毛;窮似煎,餓似炒。

     其餘諸家,都不怎麼重要。

    可以不必詳講。

    但這時代尚有幾個散曲作家,有曲集流傳于世者,卻不能不于此一提及。

     趙南星[19]字夢白,号清都散客,高邑人。

    萬曆甲戌進士,除汝甯推官,累遷吏部尚書。

    以忤魏忠賢谪戍代州(1550~1627)。

    有《趙忠毅集》及《芳茹園樂府》[20](《北宮詞紀》隻載其曲一套)。

    高攀龍謂:“侪鶴先生為小詞,多寓憂世之懷。

    酒酣令人歌而和之,慷慨徘徊,不能自已。

    ”《列朝詩集》謂:“鄉裡後進,依附門下,已而奔趨權利,相背負。

    酒後耳熱,戟手唾罵,更為長歌、小詞、廋語、吳歌、《打棗竿》之類以戲侮之。

    ”在《芳茹園樂府》裡,确多慷慨雄豪之作,像《點绛唇》套的《慰張鞏昌罷官》:“你休怨烏台錯品題,也休道老黃門不察端的;從來讒口亂真實,辜負了誓丹心半世清名美。

    也隻因逢着卷舌一點官星退。

    他隻道是貓兒都吃腥,是鴉兒一樣黑。

    已做到五馬諸侯位,那裡有不散的筵席!”(《油葫蘆》)但也有最潑辣精悍的情歌,在别的曲集裡決難遇到的,像《鎖南枝半插羅江怨》: 非容易,休當耍!合性命相連怎肘拉,這冤家委實該牽挂。

    除非是全不貪花,要不貪花,誰更如他;既相逢怎肯幹休罷。

    不瞧他,眼怕睜開;不抓他,手就頑麻。

    見了他歡歡喜喜無邊話;一回家埋怨蒼天:怎麼來生在煙花!料麼他無損英雄價。

     《芳茹園樂府》書影 其他像《銀紐絲》五首,《鎖南枝》二首,《折桂令》(《永平賞軍作》)二首,《一口氣》二首,《山坡羊》四首,《玉胞肚》五首,《喜連聲》六首,《劈破玉》一首,哪一首不是精神虎虎,爽脆異常。

    這樣的單刀直入的情詞,真要愧死梁伯龍輩的忸怩作态,浮泛不切的戀歌了。

    如他那麼善用《銀紐絲》、《劈破玉》、《山坡羊》的俗曲者,馮夢龍的《挂枝兒》外,殆未見其匹。

    然而三百餘年來,除陳所聞登錄他的一套外,選家幾曾留意到他!在典雅派的黴腐氣息的壓迫之下,如他這種的永久常新的活潑潑的東西,自是不易脫穎而出的。

     朱應辰的《淮海新聲》[21],明、清選家,似亦不曾見到過。

    應辰字拱之,一字振之,累舉不第,貢入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