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公安派與竟陵派

關燈
江西陷,南英南奔于閩;唐王授禦史,尋卒[42]。

    而陳子龍等也皆殉難于抗滿之役。

    子龍[43]字人中,又字卧子,華亭人,崇祯十年進士。

    遷兵科給事中。

    大亂時,他受魯王命,結太湖兵欲起事;事洩被捕,投淵死[44]。

    夏允彜字彜仲,聞北都陷,谒史可法,謀興複。

    南京複失,他便自殺。

    他的兒子完淳,生了亡國之痛,作《大哀賦》。

    天才橫溢,哀豔驚人。

    似較庾子山的《哀江南賦》尤加沉痛。

    年十七,即殉國難而死。

    有集[45]。

    徐孚遠和何剛也皆殉難以死。

    子龍詩文皆名世,其骈體文和長短句的造詣,尤為明人所罕及。

     陳子龍 他是明末的大詩人,正像文天祥在宋末一樣。

    明詩以他為殿,可以看出明詩的境界不止于幽峭。

    選自《古聖賢像傳略》 張溥[46]字天如,太倉人,與同裡張采(字受先),同學齊名。

    号“婁東二張”。

    崇祯間,在裡集諸名士,倡為複社,聲譽震于吳中。

    溥于崇祯四年成進士,改庶吉士。

    假歸即不出。

    四方好事者,多奔走其門,盡名為複社。

    溥亦傾身結納,頗議及朝政。

    因此,為大臣所惡,欲窮究之。

    迄溥死(1602~1641),而獄事未已。

     參考書目 一、《列朝詩集》清錢謙益編,有原刊本,有清宣統間鉛印本。

     二、《明詩綜》清朱彜尊編,有清康熙間刊本。

     三、《明詩紀事》近人陳田編,有刊本。

     四、《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編,有明崇祯間刊本。

     五、《明文海》及《明文授讀》清黃宗羲編;《文海》有抄本,《授讀》有刻本。

     六、《明文奇賞》四十卷明陳仁錫編,有明刊本。

     七、《啟祯兩朝遺詩》清陳濟生編,有刊本,極罕見。

     八、《尺牍新語》及《廣集》清汪淇編,有清康熙間刊本。

     九、《尺牍新鈔》及《結鄰集》、《藏棄集》清周在浚編,有清康熙原刊本,有清道光雷氏刊本。

     十、《冰雪攜》明衛泳編,罕見;又《冰雪攜補》亦少見。

     十一、《明三十家詩選》清汪端編,有刊本。

     十二、《明文在》清薛熙編,有刊本。

     十三、《明詩平論二集》明朱隗編,有明崇祯間刊本。

     *** [1]王慎中見《明史》卷二八七,《列朝詩集》丁集卷一。

     [2]《遵岩集》有隆慶間刊本。

     [3]唐順之見《明史》卷二○五,《列朝詩集》丁集卷一。

     [4]《荊川集》有明嘉靖刊本,有清代唐氏、盛氏諸刊本,有《四部叢刊》本。

     [5]茅坤見《明史》卷二八七,《列朝詩集》丁集卷三。

     [6]歸有光見《明史》卷二八七,《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7]《震川文集》有明歸氏刊本,陳文燭刊本,《四部叢刊》本。

     [8]徐渭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9]《徐文長集》有明刊本,有海山仙館本;《逸稿》有明刊本。

     [10]李贽見《列朝詩集》閏集卷三。

     [11]《焚書》有明刊本,有清末鉛印本;《文集》有明刊本;《遺書》有明刊本。

     [12]《玉茗堂全集》有明刊本,有清順治刊本;又《向棘郵草》有明刊本(罕見)。

     [13]程嘉燧、李流芳、唐時升等均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三。

     [14]《白蘇齋集》有明刊本。

     [15]袁宏道見《明史》卷二八八,又三袁并見《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16]《袁中郎全集》有明刊本數種,有道光間刊本;《袁中郎十種》有明刊本。

     [17]《珂雪齋集》有明刊本。

    又明末有《三袁集》。

     [18]《歇庵集》有明刊本。

     [19]鐘惺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20]《隐秀軒集》有明刊本,有清末刊本。

     [21]譚元春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22]《嶽歸堂集》有明刊本,又《譚子詩歸》有明刊本。

     [23]阮大铖見《明史》卷三○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六。

     [24]《詠懷堂詩集》有明刊本,有國學圖書館石印本。

     [25]耿定向見《明史》卷二二一。

     [26]《先進遺風》有《寶顔堂秘笈》本。

     [27]《雪濤小說》及《艾子後語》均有《八公遊戲叢談》本,有《明百家小說》本。

     [28]《應諧錄》有《寶顔堂秘笈》本。

     [29]陳仁錫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五。

     [30]曹學佺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四。

     [31]陳繼儒見《明史》卷二九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六。

     [32]陳眉公《晚香堂集》有明刊本,有清末鉛印本。

    又《陳眉公集》有明刊本。

     [33]王思任見《列朝詩集》丁集卷十二。

     [34]《王季重集》有《乾坤正氣集》本。

    又《谑庵文飯小品》有明刻本。

     [35]董其昌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六。

     [36]《琅嬛山館集》有清光緒間刊本。

     [37]《陶庵夢憶》有刊本,有樸社标點本;《西湖夢尋》有《武林掌故叢書》本,有杭州鉛印本。

     [38]《徐霞客遊記》有刊本,有商務印書館印本。

     [39]《帝京景物略》有明刊本。

     [40]李日華見《明史》卷二八八,《列朝詩集》丁集卷十六。

     [41]艾南英見《明史》卷二八八。

     [42]艾南英《天傭子集》有刊本。

     [43]陳子龍、夏允彜等見《明史》卷二七七。

     [44]陳子龍《湘真閣稿》有明刊本;《陳忠裕公集》有道光刊本,《乾坤正氣集》本。

     [45]《夏完淳集》有《乾坤正氣集》本。

     [46]張溥見《明史》卷二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