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公安派與竟陵派

關燈
《夜宿沙浦》)“竹雨松濤響道房,瓜黃李碧酒筵香。

    人間何物熱不喘?此地蒼蠅凍欲僵。

    一水飛光帶城郭,千峰流翠上衣裳。

    ”(《新秋避暑豁然堂》)“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箸舊封題谷雨,紫砂新磋買宜興。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幾無不是新語連綿,奇思突出;其不避俗語、俗物,無所不入詩,已開了公安派的一條大路。

     李贽[10]的遭遇,較徐渭殆尤不幸。

    贽之被正統派文人們所疾視,也較渭為尤甚。

    贽字卓吾,号宏甫,泉州晉江人。

    領鄉薦,不再上公車。

    授教官。

    曆南京刑部主事,出為姚安太守。

    嘗入雞足山,閱藏不出。

    被劾,緻仕。

    客黃安耿子庸處。

    子庸死,遂至麻城龍潭湖上,祝發為僧。

    卓吾所著書,于上下數千年之間,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勢力甚大;當時學者們,鹹以為妖,噪而逐之。

    尋以妖人,逮下通州獄。

    獄詞上,議勒還原籍。

    卓吾道:“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歸為!”遂奪薙發刃自刭,兩日而死。

    在萬曆間,所著《焚書》[11],嘗被焚二次,清室亦以卓吾所著,列于禁書中,然卒傳。

    在文壇上,卓吾是獨往獨來的。

    他無意于為文,然其文卻自具一種絕代的姿态。

    他不摹仿什麼古人,他隻說出他心之所言。

    行文如行雲流水,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這在明人散文中,已是很高的成就了。

    他的詩,尤有影響于公安派;什麼話都敢說,不懼入俗,不怕陷诙諧。

    或傷其俳優作态,實則純是一片天真。

    像: 李贽像 本無家可歸,原無路可走。

     若有路可走,還是大門口。

     ——《偈答梅中丞》 芍藥庭開兩朵,經僧閣裡評論。

     木魚暫且停手,風送花香有情。

     ——《雲中僧舍芍藥》 一别山房便十年,親栽竹篠已參天。

     舊時年少惟君在,何處看山不可憐! ——《重來山房贈馬伯時》 間亦有很平庸的淺陋的篇什,但他決不用艱深,或藻麗以文飾其庸淺。

     湯顯祖的詩文[12],為其“四夢”所掩,很少人注意及之,其實卻是工力很深厚的。

    其散文,不自言有什麼宗派,卻是極嚴整、精密的文言文,在所謂“古文”中,也可占一個最高的地位:有抒情的意味很濃厚的小品,也有極端莊的大文章。

    李贽、徐渭間露粗犷,或顯跳踉诙諧之态。

    惟顯祖之作,卻如美玉似的無瑕,如水晶似的瑩潔,留不下半點渣滓。

    他的詩也很高隽。

    屠隆雲:“義仍才高學博,氣猛思沉,格有似凡而實奇,調有甚新而不詭,語有老蒼而不乏于姿,态有纖秾而不傷其骨。

    ”(《绛雪樓集》)帥機謂:“義仍諸詩,聚寶镕金,譬諸瑤池之宴,無腥腐之混品;珠履之門,靡布褐之蕪雜。

    ”(《陽秋館集》)我們隻要舉一首: 罅樹紅無地,岩檐綠有江。

     蝶花低雨檻,鼯竹亂秋窗。

     楚瀝杯誰個?吳歌榜欲雙。

     崩騰過雲影,浥浥片心降。

     ——《龍潭高閣》 已可知道他們的話,并不是憑空的瞎贊。

    顯祖于王世貞頗為不敬。

    嘗謂:“我朝文字以宋學士為宗。

    李夢陽至琅玡,氣力強弱雜細不同,等赝文爾。

    ”又簡括獻吉、于麟、元美文賦:“标其中用事、出處,及增減漢史、唐詩字面,流傳白下。

    ”可謂反抗拟古運動的一個急先鋒。

     同時又有程嘉燧(字孟陽,原為休甯人,有《松圓浪淘集》)、李流芳(字長蘅,有《檀園集》)、婁堅(字子柔,有《吳歈小草》)、唐時升[13](字叔達,有《三易齋集》)四人,也能詩,而俱住嘉定,被稱為“嘉定四先生”。

    其詩的作風也有異于王、李。

     三 所謂公安派,蓋指公安袁宗道、宏道、中道的三兄弟及其他附庸者而言。

    宗道字伯修,萬曆丙戌進士,授編修,累官洗馬庶子,贈禮部侍郎。

    有《白蘇齋集》[14]。

    宗道并不是公安派的主将,卻是他們的開倡者。

    他在詞垣時,正王、李作風在絕叫;他獨與同館黃昭素,力排假借盜竊之失。

    嘗有詩道:“家家椟玉誰知赝,處處描龍總忌真。

    一從馬糞《卮言》出,難洗詩家入骨塵。

    ”其意可知。

    他于唐,好香山,于宋,好眉山,故自名其齋曰白蘇;欲由赝而返真,由臨描而返自然。

    雖所成就未必甚高,卻已啟導了一大派的詩人們向更真實的路上走去。

     《袁中郎全集》書影 宏道[15]字中郎,宗道弟,為公安派最重要的主持者。

    他為萬曆壬辰進士,除吳縣知縣。

    曆國子博士,官至吏部員外郎。

    有《敝箧》、《錦帆》、《解脫》、《瓶花》、《潇碧堂》、《廣陵》、《破研齋》諸集[16]。

    其弟中道謂:“中郎詩文,如《錦帆》、《解脫》,意在破人之執縛。

    才高膽大,無心于世之毀譽,聊抒其意之所欲言耳。

    或快爽之極,浮而不沉,情景太真,迫而不遠。

    而出自靈竅,寫于铦款,蕭蕭冷冷,足以蕩滌塵情,消除熱惱。

    ”蓋宗道還未免為白、蘇所範圍,宏道才開始排棄規範,空所依傍;凡所作,類皆“出自靈竅”。

    他最表彰徐渭與李贽。

    又嘗刊行湯顯祖的“四夢”(即柳浪館評刊“四夢”)。

    其于前人,蓋于狷介不群者獨有默契。

    或病其淺俗。

    而清人攻讦之尤甚。

    朱彜尊謂:“由是公安流派盛行。

    然白、蘇各有神采,顧乃頹波自放,舍其高潔,專尚鄙俚。

    ”然朱氏不知宏道、中道已非複白、蘇可得而牢籠之者。

    《四庫總目提要》謂:“公安三袁又從而排抵之。

    其詩文變闆重為輕巧,變粉飾為本色,緻天下耳目一新,又複靡然而從之。

    然七子猶根于學問,三袁則惟恃聰明。

    學七子者不過赝古,學三袁者乃至矜其小慧,破律而壞度。

    名為救七子之敝,而敝又甚焉。

    ”其實中道也已說過:“一二學語者流,取中郎率易之語,效颦學步,其究為俗俚,為纖巧,為莽蕩,烏焉三寫,必至之弊,豈中郎之本旨哉!”中郎詩固有像朱彜尊所指斥的“無端見白發,欲哭翻成笑。

    自喜笑中意,一笑又一跳”一類的俳諧無聊之作,然并不多。

    像“細雨乍收山鳥喜,亂畦行盡草花熏”(《暮春故郭外》);“坐消纖雨輕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