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律詩的起來
關燈
小
中
大
期偕往,則酒肴畢具。
置胡琴于前。
食畢,捧琴語道:“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
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
一日之内,聲華溢都[20]。
子昂初為《感遇詩》,王适見而驚道:“此子必為海内文宗。
”柳公權評其詩道:“能極著述,克備比興,唐興以來,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21]。
子昂《感遇詩》,今見三十八章,其風格大似阮籍《詠懷》、左思《詠史》,當是受他們的啟示而寫的。
這三十八章的詩篇,内容甚雜,或詠史,或抒懷,或超脫,或悲憫,但綜其格律,放在沈、宋的一群裡,卻是不類不同的。
像: 林居病時久,水木澹孤清。
閑卧觀物化,悠悠念無生。
青春始萌達,朱火已滿盈。
徂落方自此,感歎何時平。
索居猶幾日,炎夏忽然衰。
陽彩皆陰翳,親友盡睽違。
登山望不見,涕泣久漣洏。
宿夢感顔色,若與白雲期。
馬上驕豪子,驅逐正蚩蚩。
蜀山與楚水,攜手在何時? 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
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
自言幽燕客,結發事遠遊。
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
故鄉三千裡,遼水複悠悠。
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
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 比了一般的頌聖酬宴的所作,自然是高出萬倍的了。
他痛快的抒其所懷抱的情思,一點也不顧忌,一點也不宛曲回避,直活現出一位“性褊躁”,易于招禍的詩人來。
又像《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詩意圖 那樣的豪邁,那樣的潇灑,自不會向“破家縣令”屈膝,自要為其所陷害的了。
參考書目 一、《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傳》。
二、《新唐書》卷二百一至三《文藝傳》。
三、辛文房《唐才子傳》(有《佚存叢書》本;涵芬樓有石印本《佚存叢書》)。
四、《唐詩紀事》宋計有功撰,有清刊本,有石印本。
五、《全唐詩話》宋尤袤撰,有何文煥刻《曆代詩話》本。
(《曆代詩話》有原刊本,有醫學書局石印本。
) 六、《全唐詩》有揚州詩局原刊本,有同文書局石印本。
七、《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撰,有明刊本,有清嘉慶間刊本。
八、《全唐詩說》明王世貞撰,有《學海類編》本。
九、《唐詩癸簽》明胡震亨撰,有明刊本。
又震亨的《唐詩談叢》,有《學海類編》本。
十、《唐百名家詩》清席氏編刊。
? *** [1]沈佺期、宋之問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中》。
[2]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傳·宋之問傳》。
[3]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有明萬曆間刊本。
王士祯有《唐人萬首絕句選》,有原刊本,又商務印書館有鉛印本。
[4]見《少室山房筆叢》後附之《詩薮·内篇》六。
《筆叢》有原刊本,有清嘉慶間翻刊本。
[5]胡應麟語,見《詩薮·内篇》四。
[6]見其所著《全唐詩說》。
《學海類編》本,即《藝苑卮言》的一部分。
[7]《宋之問集》,今有席刻《唐百家詩》本,又見《全唐詩》中。
[8]《沈佺期集》,今有席刻《唐百家詩》本,又見《全唐詩》中。
[9]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
[10]蘇味道、李峤、崔融同見《舊唐書》卷九十四,又《新唐書》卷一百十四(崔、蘇)及卷一百二十三(李)。
[11]見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李峤條下。
“山川滿目”四語,見峤所作《汾陰行》中。
[12]杜審言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上》,《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上》。
[13]《杜審言集》二卷,有明刊本。
[14]上官婉兒見《舊唐書》卷五十一《後妃上》,《新唐書》卷七十六《後妃上·韋皇後傳》。
[15]崔湜、崔液見《舊唐書》卷七十四《崔仁師傳》。
[16]喬知之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中》。
[17]劉希夷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中》。
《唐才子傳》卷一作字延芝。
[18]見辛文房《唐才子傳》(《佚存叢書》本)卷一。
[19]陳子昂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
《新唐書》卷一○七。
[20]見《全唐詩話》(《曆代詩話》本)引《獨異記》語。
[21]《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有新都楊春刊本,清楊國桢輯刻本,又明刊本二卷,《四部叢刊》本。
置胡琴于前。
食畢,捧琴語道:“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
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
一日之内,聲華溢都[20]。
子昂初為《感遇詩》,王适見而驚道:“此子必為海内文宗。
”柳公權評其詩道:“能極著述,克備比興,唐興以來,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21]。
子昂《感遇詩》,今見三十八章,其風格大似阮籍《詠懷》、左思《詠史》,當是受他們的啟示而寫的。
這三十八章的詩篇,内容甚雜,或詠史,或抒懷,或超脫,或悲憫,但綜其格律,放在沈、宋的一群裡,卻是不類不同的。
像: 林居病時久,水木澹孤清。
閑卧觀物化,悠悠念無生。
青春始萌達,朱火已滿盈。
徂落方自此,感歎何時平。
索居猶幾日,炎夏忽然衰。
陽彩皆陰翳,親友盡睽違。
登山望不見,涕泣久漣洏。
宿夢感顔色,若與白雲期。
馬上驕豪子,驅逐正蚩蚩。
蜀山與楚水,攜手在何時? 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
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
自言幽燕客,結發事遠遊。
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
故鄉三千裡,遼水複悠悠。
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
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 比了一般的頌聖酬宴的所作,自然是高出萬倍的了。
他痛快的抒其所懷抱的情思,一點也不顧忌,一點也不宛曲回避,直活現出一位“性褊躁”,易于招禍的詩人來。
又像《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詩意圖 那樣的豪邁,那樣的潇灑,自不會向“破家縣令”屈膝,自要為其所陷害的了。
參考書目 一、《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傳》。
二、《新唐書》卷二百一至三《文藝傳》。
三、辛文房《唐才子傳》(有《佚存叢書》本;涵芬樓有石印本《佚存叢書》)。
四、《唐詩紀事》宋計有功撰,有清刊本,有石印本。
五、《全唐詩話》宋尤袤撰,有何文煥刻《曆代詩話》本。
(《曆代詩話》有原刊本,有醫學書局石印本。
) 六、《全唐詩》有揚州詩局原刊本,有同文書局石印本。
七、《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撰,有明刊本,有清嘉慶間刊本。
八、《全唐詩說》明王世貞撰,有《學海類編》本。
九、《唐詩癸簽》明胡震亨撰,有明刊本。
又震亨的《唐詩談叢》,有《學海類編》本。
十、《唐百名家詩》清席氏編刊。
? *** [1]沈佺期、宋之問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中》。
[2]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傳·宋之問傳》。
[3]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有明萬曆間刊本。
王士祯有《唐人萬首絕句選》,有原刊本,又商務印書館有鉛印本。
[4]見《少室山房筆叢》後附之《詩薮·内篇》六。
《筆叢》有原刊本,有清嘉慶間翻刊本。
[5]胡應麟語,見《詩薮·内篇》四。
[6]見其所著《全唐詩說》。
《學海類編》本,即《藝苑卮言》的一部分。
[7]《宋之問集》,今有席刻《唐百家詩》本,又見《全唐詩》中。
[8]《沈佺期集》,今有席刻《唐百家詩》本,又見《全唐詩》中。
[9]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
[10]蘇味道、李峤、崔融同見《舊唐書》卷九十四,又《新唐書》卷一百十四(崔、蘇)及卷一百二十三(李)。
[11]見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李峤條下。
“山川滿目”四語,見峤所作《汾陰行》中。
[12]杜審言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上《文苑上》,《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上》。
[13]《杜審言集》二卷,有明刊本。
[14]上官婉兒見《舊唐書》卷五十一《後妃上》,《新唐書》卷七十六《後妃上·韋皇後傳》。
[15]崔湜、崔液見《舊唐書》卷七十四《崔仁師傳》。
[16]喬知之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中》。
[17]劉希夷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文苑中》。
《唐才子傳》卷一作字延芝。
[18]見辛文房《唐才子傳》(《佚存叢書》本)卷一。
[19]陳子昂見《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
《新唐書》卷一○七。
[20]見《全唐詩話》(《曆代詩話》本)引《獨異記》語。
[21]《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有新都楊春刊本,清楊國桢輯刻本,又明刊本二卷,《四部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