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

關燈
學篇》)自己一派的互相争論的結果,又使後來者目迷五色,耳紛八音,有無所适從之苦。

    這都是迫促他們以就于滅亡的。

     筆削詩書 選自從明嘉靖刊本《孔子評傳》(慈溪馮氏藏) 《孟子》書影 墨家之書,存者僅《墨子》一作。

    儒家之書,于《論語》外,存于今者,在《禮記》中有《大學》、《中庸》二篇,《大學》相傳為曾子及其門人所作的。

    《中庸》相傳為孔子之孫子思所作。

    又有《孝經》,相傳系孔子為曾子說的,由後人記載下來。

    還有其他各書,但都不甚重要。

    其中最重要的,且最有影響于後來的文學的作品的,為《孟子》和《荀子》。

     孟子[6]名轲,鄒人。

    生于公元前372年(即周烈王四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即周赧王二十六年),卒時,年八十四。

    他曾受業于子思的門人,見過齊宣王、梁惠王,所如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7]七篇”(《史記》)。

    有的人頗疑《孟子》,以為系後人所僞作,有的人則以為《孟子》一書未必為轲所自著,而是弟子所記述的。

    大約以後說較為可靠。

    當孟子時,天下競言功利,以攻伐從橫為賢。

    孟子乃稱述唐虞三代之德,痛言功利之害,宣傳仁義之說,努力維持儒家的道德。

    是以時人都以他為“迂遠而闊于事情”。

    但他一方面卻也染了戰國辯士之風,頗好辯難,喜以比喻宣達他的意見。

    因此,《孟子》一書較之《論語》及《孝經》諸書,其文辭更富于文學的趣味;辭意駿利而深切,比喻贍美而有趣。

    他和孔子相差不過一世紀多,而作風之不同已如此。

     孟子 選自從明刊本《儒林列傳》(西谛藏) 左丘明 選自從明刊本《儒林列傳》(西谛藏) 荀子名況[8],字卿,趙人。

    初仕齊,三為祭酒。

    齊人或讒荀卿。

    卿乃适楚。

    春申君用他為蘭陵令。

    春申君死,荀卿失官,因家蘭陵,著書數萬言[9]而卒。

    卿的生活時代約在公元前310年至前230年左右。

    他的書《荀子》,有三十三篇,内有賦五篇,詩二篇。

    漢魏六朝以至唐,最流行之文體之一,即為賦,而其名實自荀卿始創之。

    荀卿并不墨守儒家的思想。

    他批評墨、道及諸子之失時,對于儒家之子思、孟子也不肯放過。

    他主張人性是惡的,反對孟子性善之說。

    主張法後王,反對儒家法先王之說。

    又主人治,反對天治。

    對于盤據于中國人的心中的“相”的觀念,加以嚴肅的駁诘。

    其影響是很大的。

     道家的支流,最著者為莊子。

    他的書,為後來文學者所最喜悅。

    莊子[10]名周,蒙人。

    嘗為蒙漆園吏。

    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約死于公元前275年左右。

    他甚博學,最喜老子的學說,著書十餘萬言[11]。

    其文字雄麗洸洋,自恣以适己。

    “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

    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友。

    ”(《天下篇》)他的書,《莊子》,現在存三十三篇,其中《讓王》、《說劍》、《盜跖》、《漁父》諸篇,是後人僞作的。

    他最喜以美麗而雄辯的文辭自恣其所言。

    像《秋水》、《胠箧》諸篇都是最漂亮的散文。

     莊子像 道家于莊子之外,尚有關尹子、文子、列子亦皆各有遺文傳于世。

    《關尹子》及《列子》皆僞作。

    《文子》則柳宗元也以它為駁書:“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

    凡孟、管輩數家皆見剽竊。

    ”(柳宗元《辯文子》)故這裡俱不詳之。

     三 持其說以自騁于世者,于儒、道、墨三家外,還有不少。

    《孟子》裡說及的,有許行及楊朱。

    許行與“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屦,織席以為食”。

    他主張“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他的徒從以為“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谷多寡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楊朱的學說,也見于《孟子》。

    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最後他又慨然的說道:“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楊朱之學說能引起孟子那麼激烈的反抗,當然在那個時候一定流傳得很廣。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由這句話可知楊朱的勢力已與墨翟并駕齊驅的了。

    《莊子·天下篇》所叙列的“天下之治方術者”有儒家,有以墨翟、禽滑釐為中心的墨家,有宋钘、尹文,有彭蒙、田骈、慎到,有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