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遺書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熱,熱作腫而竅塞,血不行而肢廢,餘有消長無疾,痛附有疾,痛無生死者疣瘤而已。
精血 餘食五味養髓骨肉血肌膚毛發。
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陽之中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
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之中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
陽精陰血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
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始,發黃者黑,筋弱者強,即其溢也。
凡充身肢體手足耳目之餘,雖針芥之瀝無有不下,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嘗于父母之身無所不曆也。
是以父一肢廢則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虧則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鳥牝獸無天癸而成胎者何也?鳥獸精血往來尾間也,精未通而禦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内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複竭之,則大小便道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
女人天癸既至,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之腫,或雖合而難子。
合男子多則澀枯虛人,産乳衆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除疾 除疾之道,極其候證,詢其嗜好,察緻疾之由來,觀時人之所患,則窮其病之始終矣。
窮其病矣,外病療内,上病救下,辨病藏之虛實,通病藏之母子,相其老壯,酌其淺深,以制其劑,而十全上功至焉。
制劑獨味,為上二味次之,多品為下。
酸通骨,甘解毒,苦去熱,鹹導下,辛發滞當驗之。
藥未驗切戒,亟投大勢,既去餘勢。
不宜再藥,修而肥者,飲劑豐羸而弱者受藥減。
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将,善用兵者,徒有車之功;善用藥者,姜有桂之效,知其才智,以軍付之,用将之道也。
知其方,伎以生付之用,醫之道也。
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民中絕命,斷可識矣。
審微 疾有誤涼而得冷,證有似是而實非,差之毫厘,損其壽命。
《浮栗經·二氣篇》曰:“諸瀉皆為熱,諸冷皆為節,熱則先涼藏,冷則先溫血。
”《腹疾篇》曰:“幹痛有時當為蟲,産餘刺痛皆變腫。
”《傷寒篇》曰:“傷風時疫濕暑宿痰,作瘧作疹,俱類傷寒,時人多瘧,宜防為瘧。
時人多疹,宜防作疹。
春瘟夏疫,内證先出中濕、中暑,誠以苓木投之。
發散劑吐汗下俱至此證,号宿痰失導,必肢廢嗟乎。
病有微而殺人勢有重而易治精微,區别天下之良工哉。
辯書 尹彥成問曰:“五運六氣是邪非邪?”曰:“大撓作甲子隸首,作數志歲月日時遠近耳,故以當年為甲子歲,冬至為甲子月,朔為甲子日,夜半為甲子時,使歲月日時積一十百千萬亦有條而不紊也。
配以五行,位以五方,皆人所為也。
歲月日時,甲子乙醜,次第而及天地五行,寒暑風雨,倉猝而變,人嬰所氣,疾作于身。
氣難預期,故疾難預定;氣非人為,故疾難人測。
推驗多舛,拯救易誤,俞扁弗議,淳華未稽,吾未見其是也。
”曰:《素問》之書,成于黃岐,運氣之宗,起于《素問》。
将古聖哲妄邪曰:“尼父删經,三墳猶廢,扁鵲盧出,虛醫遂多,尚有黃岐之醫籍乎,後書之托,名于聖哲也。
”曰:“然則諸書不足信邪。
”曰:“由漢而上有說無方,由漢而下有方無說,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
固知君子之言不求貧朽,然于武成之策,亦取二三。
”曰:“居今之世,為古之工,亦有道乎。
”曰:“師友良醫,因言而識變,觀省舊典,假筌以求魚博,涉知病多,診識胍屢用達藥,則何愧于古人。
” 問子 建平王妃姬等皆麗而無子,擇良家未笄女入禦又無子。
問曰:“求男有道乎?”澄對之曰:“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氣完實而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
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洩,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壽,此王之所以無子也。
然婦人有所産皆女者,有所産皆男者,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謀置宮府,有男之道也。
”王曰:“善”。
未再期生六男,夫老陽遇少陰,老陰遇少陽,亦有子之道也。
精血 餘食五味養髓骨肉血肌膚毛發。
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陽之中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
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之中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
陽精陰血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
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始,發黃者黑,筋弱者強,即其溢也。
凡充身肢體手足耳目之餘,雖針芥之瀝無有不下,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嘗于父母之身無所不曆也。
是以父一肢廢則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虧則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鳥牝獸無天癸而成胎者何也?鳥獸精血往來尾間也,精未通而禦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内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複竭之,則大小便道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
女人天癸既至,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之腫,或雖合而難子。
合男子多則澀枯虛人,産乳衆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除疾 除疾之道,極其候證,詢其嗜好,察緻疾之由來,觀時人之所患,則窮其病之始終矣。
窮其病矣,外病療内,上病救下,辨病藏之虛實,通病藏之母子,相其老壯,酌其淺深,以制其劑,而十全上功至焉。
制劑獨味,為上二味次之,多品為下。
酸通骨,甘解毒,苦去熱,鹹導下,辛發滞當驗之。
藥未驗切戒,亟投大勢,既去餘勢。
不宜再藥,修而肥者,飲劑豐羸而弱者受藥減。
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将,善用兵者,徒有車之功;善用藥者,姜有桂之效,知其才智,以軍付之,用将之道也。
知其方,伎以生付之用,醫之道也。
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民中絕命,斷可識矣。
審微 疾有誤涼而得冷,證有似是而實非,差之毫厘,損其壽命。
《浮栗經·二氣篇》曰:“諸瀉皆為熱,諸冷皆為節,熱則先涼藏,冷則先溫血。
”《腹疾篇》曰:“幹痛有時當為蟲,産餘刺痛皆變腫。
”《傷寒篇》曰:“傷風時疫濕暑宿痰,作瘧作疹,俱類傷寒,時人多瘧,宜防為瘧。
時人多疹,宜防作疹。
春瘟夏疫,内證先出中濕、中暑,誠以苓木投之。
發散劑吐汗下俱至此證,号宿痰失導,必肢廢嗟乎。
病有微而殺人勢有重而易治精微,區别天下之良工哉。
辯書 尹彥成問曰:“五運六氣是邪非邪?”曰:“大撓作甲子隸首,作數志歲月日時遠近耳,故以當年為甲子歲,冬至為甲子月,朔為甲子日,夜半為甲子時,使歲月日時積一十百千萬亦有條而不紊也。
配以五行,位以五方,皆人所為也。
歲月日時,甲子乙醜,次第而及天地五行,寒暑風雨,倉猝而變,人嬰所氣,疾作于身。
氣難預期,故疾難預定;氣非人為,故疾難人測。
推驗多舛,拯救易誤,俞扁弗議,淳華未稽,吾未見其是也。
”曰:《素問》之書,成于黃岐,運氣之宗,起于《素問》。
将古聖哲妄邪曰:“尼父删經,三墳猶廢,扁鵲盧出,虛醫遂多,尚有黃岐之醫籍乎,後書之托,名于聖哲也。
”曰:“然則諸書不足信邪。
”曰:“由漢而上有說無方,由漢而下有方無說,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
固知君子之言不求貧朽,然于武成之策,亦取二三。
”曰:“居今之世,為古之工,亦有道乎。
”曰:“師友良醫,因言而識變,觀省舊典,假筌以求魚博,涉知病多,診識胍屢用達藥,則何愧于古人。
” 問子 建平王妃姬等皆麗而無子,擇良家未笄女入禦又無子。
問曰:“求男有道乎?”澄對之曰:“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氣完實而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
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洩,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壽,此王之所以無子也。
然婦人有所産皆女者,有所産皆男者,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謀置宮府,有男之道也。
”王曰:“善”。
未再期生六男,夫老陽遇少陰,老陰遇少陽,亦有子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