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 全文

關燈


    用意參焉。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

    玄溝數萬裡。

    河鼓臨星紀兮。

    人民皆驚駭。

    晷影妄前卻兮。

    九年被兇咎。

    皇上覽視之兮。

    王者退自改。

    關楗有低昂兮。

    害氣遂奔走。

    江淮之枯竭兮。

    水流注于海。

    天地之雌雄兮。

    徘徊子與午。

    寅申陰陽祖兮。

    出入複終始。

    循鬥而招搖兮。

    執衡定元紀。

     ○升熬于甑山兮。

    炎火張設下。

    白虎唱導前兮。

    蒼液和于後。

    朱雀翺翔虧兮。

    飛揚色五彩。

    遭遇羅網施兮。

    壓之不得舉。

    嗷嗷聲甚悲兮。

    嬰兒之慕母。

    颠倒就湯镬兮。

    摧折傷毛羽。

    漏刻未過半兮。

    魚鱗狎鬣起。

    五色象炫耀兮。

    變化無常主。

    潏潏鼎沸馳兮。

    暴勇不休止。

    接連重疊累兮。

    犬牙相錯距。

    形如仲冬冰兮。

    闌幹吐锺乳。

    崔巍而雜廁兮。

    交積相支柱。

     ○陰陽得其配兮。

    淡泊而相守。

    青龍處房六兮。

    春華震東卯。

    白虎在昴七兮。

    秋芒兌西酉。

    朱雀在張二兮。

    正陽離南午。

    三者俱來朝兮。

    家屬為親侶。

    本之但二物兮。

    末而為三五。

    三五并與一兮。

    都集歸二所。

    治之如上科兮。

    日數亦取甫。

     ○先白而後黃兮。

    食黑達表裡。

    名曰第一鼎兮。

    食如大黍米。

    自然之所為兮。

    非有邪僞道。

    若山澤氣相蒸兮。

    興雲而為雨。

    泥竭遂成塵兮。

    火滅化為土。

    若蘖染為黃兮。

    似藍成綠組。

    皮革煮成膠兮。

    曲蘖化為酒。

    同類易施功兮。

    非種難為巧。

    惟斯之妙術兮。

    審谛不诳語。

    傳于億世後兮。

    昭然自可考。

    煥若星經漢兮。

    炳如水宗海。

    思之務令熟兮。

    反複視上下。

    千周燦彬彬兮。

    萬遍将可睹。

    神明或告人兮。

    心靈乍自悟。

    探端索其緒兮。

    必得其門戶。

    天道無适莫兮。

    常傳與賢者。

     ○參同契者。

    敷陳梗概。

    不能純一。

    泛濫而說。

    纖微未備。

    闊略仿佛。

    今更撰錄。

    補塞遺脫。

    潤色幽深。

    鈎援相逮。

    旨意等齊。

    所趣不悖。

    故複作此。

    命五相類。

    則大易之情性盡矣。

     ○大易情性。

    各如其度。

    黃老用究。

    較而可禦。

    爐火之事。

    真有所據。

    三道由一。

    俱出徑路。

     ○枝莖華葉。

    果實垂布。

    正在根株。

    不失其素。

    誠心所言。

    審而不誤。

     ○象彼仲冬節。

    竹木皆摧傷。

    佐陽诘賈旅。

    人君深自藏。

    象時順節令。

    閉口不用談。

    天道甚浩廣。

    太玄無形容。

    虛寂不可睹。

    匡郭以消亡。

    謬誤失事緒。

    言還自敗傷。

    别序斯四象。

    以曉後生盲。

     ○會稽鄙夫。

    幽谷朽生。

    挾懷樸素。

    不樂歡榮。

    栖遲僻陋。

    忽略利名。

    執守恬淡。

    希時安平。

    宴然閑居。

    乃撰斯文。

    歌叙大易。

    三聖遺言。

    察其旨趣。

    一統共倫。

     ○務在順理。

    宣耀精神。

    神化流通。

    四海和平。

    表以為曆。

    萬世可循。

    序以禦政。

    行之不繁。

    引内養性。

    黃老自然。

    含德之厚。

    歸根返元。

    近在我心。

    不離己身。

    抱一毋舍。

    可以長存。

    配以服食。

    雄雌設陳。

    挺除武都。

    八石棄捐。

     ○審用成物。

    世俗所珍。

    羅列三條。

    枝莖相連。

    同出異名。

    皆由一門。

    非徒累句。

    諧偶斯文。

    殆有其真。

    礫硌可觀。

    使予敷僞。

    卻被贅愆。

    命參同契。

    微覽其端。

    辭寡意大。

    後嗣宜遵。

    委時去害。

    依托丘山。

    循遊寥廓。

    與鬼為鄰。

    化形而仙。

    淪寂無聲。

    百世一下。

    遨遊人間。

    陳敷羽翮。

    東西南傾。

    湯遭厄際。

    水旱隔并。

    柯葉萎黃。

    失其華榮。

    吉人相乘負。

    安穩可長生。

     【鼎器歌】圓三五。

    寸一分。

    口四八。

    兩寸唇。

    長尺二。

    厚薄勻。

    腹齊三。

    坐垂溫。

    陰在上。

    陽下奔。

    首尾武。

    中間文。

    始七十。

    終三旬。

    二百六。

    善調勻。

    陰火白。

    黃芽鉛。

    兩七聚。

    輔翼人。

    贍理腦。

    定升玄。

    子處中。

    得安存。

    來去遊。

    不出門。

    漸成大。

    情性純。

    卻歸一。

    還本原。

    善愛敬。

    如君臣。

    至一周。

    甚辛勤。

    密防護。

    莫迷昏。

    途路遠。

    複幽玄。

    若達此。

    會乾坤。

    刀圭沾。

    靜魄魂。

    得長生。

    居仙村。

    樂道者。

    尋其根。

    審五行。

    定铢分。

    谛思之。

    不須論。

    深藏守。

    莫傳文。

    禦白鶴兮。

    駕龍鱗。

    遊太虛兮。

    谒仙君。

    錄天圖兮。

    号真人。

     【贊序】參同契者。

    辭隐而道大。

    言微而旨深。

    列五帝以建業。

    配三皇而立政。

    若君臣差殊。

    上下無準。

    序以為政。

    不至太平。

    服食奇法。

    未能長生。

    學以養性。

    又不延年。

    至于剖析陰陽。

    合其铢兩。

    日月弦望。

    八卦成象。

    男女施化。

    剛柔動靜。

    米鹽分判。

    以經為證。

    用意健矣。

    故為立法。

    以傳後賢。

    推曉大象。

    必得長生。

    為吾道者。

    重加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