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處。
獨治于外者 水澄膏 雄黃(水飛,三錢)黃連(半兩)郁金(二錢)黃柏(半兩)大黃(半兩)黃丹(半兩,上為細末,量所腫處,用藥多少,新汲水半盞,操,藥在内,須臾藥沉,慢去其澄者,水盡,然後用槐柳枝攪藥數百餘轉,如面糊相似勻。
以小紙花子攤藥,塗腫處。
更以 獨治于外者 魚膽丸 草龍膽青鹽腦子(以上各半兩)黃連(一兩,去須)砂南硼砂麝香鯉魚膽(以上各上鋤草龍膽、鯉魚膽外,同為細末,先将草龍膽同微研破,以河水三升浸,春秋二宿,夏一宿,冬三宿。
将浸者摩揉極爛,用絹袋濾去滓,于瓷器内,慢火熬成膏子,點于水内,不散,用指頭捏開有絲,乃膏子成,然後入魚膽拌勻,将膏上件和藥末作劑,丸如粟米,徐徐點可視之。
獨治于外者 金絲膏 黃丹代赭石玄精石(以上各半兩)爐甘石(一兩,燒)腦子(半錢)黃連蕤仁(去皮、油,二味各三錢)白丁香南硼砂(二味各一錢) 上除硼砂、腦子外,同為細末,以河水一升,白砂蜜三兩,同熬三、五沸,然後入藥末,再熬至半茶盞,以上用綿子濾過,去滓,次入硼砂腦末,攪勻定,瓷器内放。
徐徐 獨治于外者 生肌散 黃連(三錢)密陀僧(半兩)幹胭脂(二錢)雄黃(一錢)綠豆粉(二錢)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
以溫漿水洗過,用無垢軟帛,淨,藥貼之,大有效 獨治于外者 赴筵散 五倍子密陀僧(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先入漿水漱過,幹貼。
獨治于外者 麝香玉線子 豆粉(半兩)信(一錢)枯白礬(一錢半) 上三件,同研入麝香半錢,再研為細末,滴水和于手背上,撚作線。
如用時,先以漿水嗽了口,用毛翎撩縫中淨,臨卧幹貼。
或為線子,住于縫中。
獨治于外者 化瘿丹 治贅。
海帶海藻海蛤昆布(以上四味皆焙)澤瀉(炒)連翹(以上并各等份)豬靥羊靥(各十上為細末,蜜丸,如雞頭大。
臨卧噙化一、二丸。
獨治于外者 通氣丸 同上所治。
海藻海帶昆布木通甘草(以上各一兩)诃子薄荷(以上各半兩)杏仁(少許,煮,浸去皮尖,用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
每夜噙化一丸。
忌油膩物。
又方海藻海帶昆布澤瀉木通豬靥羊靥(各五枚)海蛤連翹上為細末,研靥為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臨卧噙化下,效。
獨治于外者 消毒散 治喉腫。
當歸荊芥甘草(各等份) 上為末。
水煎三、五錢,去滓,熱漱之。
獨治于外者 煮肝散 治雀目。
青蛤粉夜明砂谷精草(各等份) 上為細末。
每服五、七錢,豬肝内煮熟,細嚼,茶清下。
獨治于外者 枯瘤方 砂粉霜雄黃(以上各二錢)輕粉沒藥乳香(以上各一錢)土黃(三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
以津調塗瘤頂,外邊歇一韭葉,先花紙貼之,上以小黃膏貼之。
獨治于外者 小黃膏 黃柏黃芩大黃(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以水調為糊,比前藥大一遭,三日一易,至八九上不取,直候可取。
獨治于外者 刀箭藥 鍛石(一斤,陳年者)龍骨(四兩)刺薊(一小束) 上為末,杵作泥,為餅子,或為散。
貼,端午日合。
獨治于外者 木香槟榔散 木香槟榔黃連乳香輕粉密陀僧(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幹摻之,先以口噙漿水洗之。
又方加黃柏,麝香。
獨治于外者 陽起石散 陽起石(燒) 上研末。
新水調塗腫痛處。
獨治于外者 鉛白霜散 鉛白霜幹胭脂寒水石(以上各等份)腦子輕粉(各少許) 上為末。
摻之。
獨治于外者 雄黃散 雄黃乳香沒藥麝香(少許) 上為末。
量瘡大小幹貼。
獨治于外者 化斑湯 紫草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锉麻豆大。
水一盞,糯米二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調治 無比山藥丸 幹山藥(二兩)肉苁蓉(四兩,锉,酒浸,焙)五味子(六兩,揀淨)菟絲子(三兩,酒浸)杜仲(三兩,去粗皮,炒)牛膝(一兩,酒浸)澤瀉(一兩)熟地黃(幹,一兩) 山茱萸(一兩)茯苓(一兩,去皮)巴戟(一兩,去心)赤石脂(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溫酒下,米飲亦可。
調治 當歸丸 當歸香附子(炒)杜蒺藜芍藥(各等份)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五十丸,米飲送下。
調治 香薷湯 香薷(五錢,去土)濃樸(五錢,姜制)白扁豆(二錢半,生炒) 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酒煎,去滓,溫服。
調治 石葦散 石葦(去毛)木通(各二兩)當歸甘草王不留行(以上各一兩)滑石白術瞿麥葵子芍藥(以上各三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下。
調治 妙功丸 京三棱(一兩,炮)川烏(四錢,生,去皮)大黃(一兩) 以上同為細末,好醋半升,熬膏。
可破積,水丸。
神曲麥(以上各一兩)幹姜(二錢,炒裂用)巴豆(兩個,去皮油心)半夏(半兩)茴香(一兩,炒香)官桂牽牛(三兩,揀淨) 上為細末,用膏丸小豆大。
生姜湯下十丸、十五丸。
溫涼水亦可。
以意加減,以 調治 人參散 石膏甘草(以上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二兩)人參(半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溫水調下,食後。
調治 茴香丸 茴香(八兩,炒)川楝子(炒)川烏(炮去皮)威靈仙(洗去土)防風(去蘆)陳皮(以上各三兩)地龍(一兩,去土,微炒)烏藥(五兩)赤小豆(八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
每服三、五丸,茶酒下。
調治 七宣丸 大黃(濕紙裹煨)枳實(麸炒)木香柴胡(去蘆)诃子肉(各五兩)桃仁(六兩,炒,去皮尖)甘草(四兩,炒)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酒下。
調治 人參調中湯 沉香(二兩)木香(半兩)白豆蔻(一兩,用仁)甘草(一分)腦子(一錢)麝香(半錢)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沸湯點服。
或入生姜鹽少許,食後服。
調治 烏金散 當歸(一兩)自然銅(金色者,為末,醋熬,一兩)烏金石(三兩,鐵炭是也)大黃(一兩童子小便浸用) 上為末。
每服二錢,紅花酒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調下,食前,日二服。
調治 沉香降氣丸 沉香木香縮砂仁白豆蔻仁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廣術(煨)枳實(麸炒,以上各一兩)蘿蔔子(一兩,另末)黑牽牛(二兩,末)大黃(二兩,炒) 上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橘皮湯下。
調治 枳術丸 治氣不下降,胸膈滿悶。
枳實(麸炒)白術(各半兩) 上為細末,燒飯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諸飲送下。
獨治于外者 水澄膏 雄黃(水飛,三錢)黃連(半兩)郁金(二錢)黃柏(半兩)大黃(半兩)黃丹(半兩,上為細末,量所腫處,用藥多少,新汲水半盞,操,藥在内,須臾藥沉,慢去其澄者,水盡,然後用槐柳枝攪藥數百餘轉,如面糊相似勻。
以小紙花子攤藥,塗腫處。
更以 獨治于外者 魚膽丸 草龍膽青鹽腦子(以上各半兩)黃連(一兩,去須)砂南硼砂麝香鯉魚膽(以上各上鋤草龍膽、鯉魚膽外,同為細末,先将草龍膽同微研破,以河水三升浸,春秋二宿,夏一宿,冬三宿。
将浸者摩揉極爛,用絹袋濾去滓,于瓷器内,慢火熬成膏子,點于水内,不散,用指頭捏開有絲,乃膏子成,然後入魚膽拌勻,将膏上件和藥末作劑,丸如粟米,徐徐點可視之。
獨治于外者 金絲膏 黃丹代赭石玄精石(以上各半兩)爐甘石(一兩,燒)腦子(半錢)黃連蕤仁(去皮、油,二味各三錢)白丁香南硼砂(二味各一錢) 上除硼砂、腦子外,同為細末,以河水一升,白砂蜜三兩,同熬三、五沸,然後入藥末,再熬至半茶盞,以上用綿子濾過,去滓,次入硼砂腦末,攪勻定,瓷器内放。
徐徐 獨治于外者 生肌散 黃連(三錢)密陀僧(半兩)幹胭脂(二錢)雄黃(一錢)綠豆粉(二錢)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
以溫漿水洗過,用無垢軟帛,淨,藥貼之,大有效 獨治于外者 赴筵散 五倍子密陀僧(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先入漿水漱過,幹貼。
獨治于外者 麝香玉線子 豆粉(半兩)信(一錢)枯白礬(一錢半) 上三件,同研入麝香半錢,再研為細末,滴水和于手背上,撚作線。
如用時,先以漿水嗽了口,用毛翎撩縫中淨,臨卧幹貼。
或為線子,住于縫中。
獨治于外者 化瘿丹 治贅。
海帶海藻海蛤昆布(以上四味皆焙)澤瀉(炒)連翹(以上并各等份)豬靥羊靥(各十上為細末,蜜丸,如雞頭大。
臨卧噙化一、二丸。
獨治于外者 通氣丸 同上所治。
海藻海帶昆布木通甘草(以上各一兩)诃子薄荷(以上各半兩)杏仁(少許,煮,浸去皮尖,用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
每夜噙化一丸。
忌油膩物。
又方海藻海帶昆布澤瀉木通豬靥羊靥(各五枚)海蛤連翹上為細末,研靥為丸,如雞頭大。
每服一丸,臨卧噙化下,效。
獨治于外者 消毒散 治喉腫。
當歸荊芥甘草(各等份) 上為末。
水煎三、五錢,去滓,熱漱之。
獨治于外者 煮肝散 治雀目。
青蛤粉夜明砂谷精草(各等份) 上為細末。
每服五、七錢,豬肝内煮熟,細嚼,茶清下。
獨治于外者 枯瘤方 砂粉霜雄黃(以上各二錢)輕粉沒藥乳香(以上各一錢)土黃(三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
以津調塗瘤頂,外邊歇一韭葉,先花紙貼之,上以小黃膏貼之。
獨治于外者 小黃膏 黃柏黃芩大黃(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以水調為糊,比前藥大一遭,三日一易,至八九上不取,直候可取。
獨治于外者 刀箭藥 鍛石(一斤,陳年者)龍骨(四兩)刺薊(一小束) 上為末,杵作泥,為餅子,或為散。
貼,端午日合。
獨治于外者 木香槟榔散 木香槟榔黃連乳香輕粉密陀僧(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幹摻之,先以口噙漿水洗之。
又方加黃柏,麝香。
獨治于外者 陽起石散 陽起石(燒) 上研末。
新水調塗腫痛處。
獨治于外者 鉛白霜散 鉛白霜幹胭脂寒水石(以上各等份)腦子輕粉(各少許) 上為末。
摻之。
獨治于外者 雄黃散 雄黃乳香沒藥麝香(少許) 上為末。
量瘡大小幹貼。
獨治于外者 化斑湯 紫草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锉麻豆大。
水一盞,糯米二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調治 無比山藥丸 幹山藥(二兩)肉苁蓉(四兩,锉,酒浸,焙)五味子(六兩,揀淨)菟絲子(三兩,酒浸)杜仲(三兩,去粗皮,炒)牛膝(一兩,酒浸)澤瀉(一兩)熟地黃(幹,一兩) 山茱萸(一兩)茯苓(一兩,去皮)巴戟(一兩,去心)赤石脂(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溫酒下,米飲亦可。
調治 當歸丸 當歸香附子(炒)杜蒺藜芍藥(各等份)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五十丸,米飲送下。
調治 香薷湯 香薷(五錢,去土)濃樸(五錢,姜制)白扁豆(二錢半,生炒) 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酒煎,去滓,溫服。
調治 石葦散 石葦(去毛)木通(各二兩)當歸甘草王不留行(以上各一兩)滑石白術瞿麥葵子芍藥(以上各三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下。
調治 妙功丸 京三棱(一兩,炮)川烏(四錢,生,去皮)大黃(一兩) 以上同為細末,好醋半升,熬膏。
可破積,水丸。
神曲麥(以上各一兩)幹姜(二錢,炒裂用)巴豆(兩個,去皮油心)半夏(半兩)茴香(一兩,炒香)官桂牽牛(三兩,揀淨) 上為細末,用膏丸小豆大。
生姜湯下十丸、十五丸。
溫涼水亦可。
以意加減,以 調治 人參散 石膏甘草(以上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二兩)人參(半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溫水調下,食後。
調治 茴香丸 茴香(八兩,炒)川楝子(炒)川烏(炮去皮)威靈仙(洗去土)防風(去蘆)陳皮(以上各三兩)地龍(一兩,去土,微炒)烏藥(五兩)赤小豆(八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
每服三、五丸,茶酒下。
調治 七宣丸 大黃(濕紙裹煨)枳實(麸炒)木香柴胡(去蘆)诃子肉(各五兩)桃仁(六兩,炒,去皮尖)甘草(四兩,炒)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酒下。
調治 人參調中湯 沉香(二兩)木香(半兩)白豆蔻(一兩,用仁)甘草(一分)腦子(一錢)麝香(半錢)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沸湯點服。
或入生姜鹽少許,食後服。
調治 烏金散 當歸(一兩)自然銅(金色者,為末,醋熬,一兩)烏金石(三兩,鐵炭是也)大黃(一兩童子小便浸用) 上為末。
每服二錢,紅花酒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調下,食前,日二服。
調治 沉香降氣丸 沉香木香縮砂仁白豆蔻仁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廣術(煨)枳實(麸炒,以上各一兩)蘿蔔子(一兩,另末)黑牽牛(二兩,末)大黃(二兩,炒) 上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橘皮湯下。
調治 枳術丸 治氣不下降,胸膈滿悶。
枳實(麸炒)白術(各半兩) 上為細末,燒飯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諸飲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