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新水調下。
暑門(瘧附) 石膏散 石膏(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
新水蜜水調三錢,生姜湯亦可。
暑門(瘧附) 辰砂丹 治瘧。
信(一錢)雄黑豆(六十個或二兩重) 上為細末,朱砂為衣,端午日合。
不令雞犬婦人見。
每服一丸,無根水下。
暑門(瘧附) 溫脾丸 信(一錢)甘草(二錢)紫河車(三錢)豆粉(四兩) 上為末,滴水丸。
每服半錢,作十丸,臨卧,無根水下。
暑門(瘧附) 溫脾散 紫河車綠豆(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砒(一錢,另研) 上為細末,後入砒,研勻。
每服半錢,新水一盞調下。
如是隔日發,直待臨睡服藥;如頻日發,隻夜深服。
忌葷、酒、魚、兔等。
濕門(嗽附) 五苓散 官桂澤瀉豬苓(去黑皮)茯苓(去皮)白術(各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熱湯,或新水調下。
濕門(嗽附) 葶苈木香散 苦葶苈茯苓(去皮)豬苓(去皮,以上各一分)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官桂(一分)滑石(三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生姜湯調下,食前服。
濕門(嗽附) 白術木香散 白術豬苓澤瀉赤茯苓(各半兩)木香槟榔(各三錢)陳皮(二兩,去白)官桂(一錢) 滑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溫服,食後。
濕門(嗽附) 大橘皮湯 橘皮(一兩半)木香(一分)滑石(六兩)槟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去黑皮)澤瀉白術官桂(以上各半兩)甘草(二錢) 上為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濕門(嗽附) 神助散 苦葶苈(二兩,炒)黑牽牛(三兩半,微炒,取頭末用之)澤瀉(二兩)豬苓(二兩,去皮)椒目(半上為細末。
每服,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東服之。
濕門(嗽附) 桂苓白術丸 官桂茯苓半夏(以上各一兩)白術幹生姜(一分)橘皮(去白)澤瀉黃連(各半兩)黃上為末,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五十丸,姜湯,食後服之。
濕門(嗽附) 桂苓白術散 官桂茯苓白術(以上各半兩)甘草澤瀉石膏寒水石(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上為細末。
熱湯調三錢,新水生姜湯亦可,食後服。
濕門(嗽附) 白術調中湯 白術茯苓橘皮(去白)澤瀉(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兩)幹姜(炒)官桂縮砂仁藿香(以上各一分) 上為末。
白湯化蜜少許,調下二錢,無時。
煉蜜每兩作十丸,名曰白術調中丸。
濕門(嗽附) 甯神散 治嗽。
禦米殼(二兩,蜜炙)人參苦葶苈(以上各一兩) 上為末。
入烏梅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熱服,食後。
濕門(嗽附) 甯肺散 禦米(蜜炒,去穣)甘草幹姜當歸白礬陳皮(以上各一兩) 上為末。
煎齑汁調三錢。
濕門(嗽附) 人參補肺散 人參麻黃(去節)白術防己防風(各等份)桑白皮(倍加) 上锉咀。
以漿水一碗,煎至半,去滓, 濕門(嗽附) 白術湯 白術甘草當歸陳皮桔梗枳殼(各等份) 上為粗末。
水煎,去滓,溫服三、五錢。
濕門(嗽附) 薏苡仁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薏苡仁(三兩)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水煎,入糯米為引,米軟為度,食後服之。
濕門(嗽附) 益黃散 治小兒痢。
陳皮(一兩)青皮诃子肉甘草(以上各半兩)丁香(二錢)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煎,食前服之。
濕門(嗽附) 香連丸 木香诃子肉(面炒)黃連(炒,以上各半兩)龍骨(二錢) 上為細末,飯丸如黍米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
火門 涼膈散 大黃(一兩)連翹(四兩)甘草黃芩薄荷樸硝山栀(以上各一兩)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入蜜竹葉煎三、五沸,去滓,溫服,無時。
火門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大栀子(以上各等份) 上锉為麻豆大。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之。
火門 瀉心湯 大黃甘草(炙)當歸芍藥麻黃荊芥(以上各一兩半)白術(二錢半)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火門 八正散 大黃瞿麥木通蓄車前子甘草山栀子(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加木香一兩尤佳。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火門 調胃散 治傷寒吐逆,四肢厥冷。
水銀舶上硫磺(各半兩) 上二味,先研硫磺極細,次入水銀,同研至深黑。
每服一錢,病重者二錢,溫米飲,調服,不拘時。
火門 三黃丸 大黃黃芩黃柏(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水丸。
每服三十丸,水下。
又方:去黃芩用黃連。
火門 芍藥柏皮丸 芍藥(白者)黃柏(去皮,各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水下,食前。
火門 大金花丸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等份) 上為末,水丸。
新水下三十丸。
加栀子減大黃,名栀子金花丸。
火門 清涼飲子 大黃(蒸)赤芍藥當歸甘草(炒,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以意加減。
火門 黃連清心湯 涼膈散加黃連半兩是也。
火門 犀角散 黃連大黃芍藥犀角甘草(各等份) 上為粗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無時溫服之。
火門 黃連木通丸 治心經蓄熱,夏至則甚。
黃連(二兩)木通(半兩) 上為末,生姜汁打面糊和丸。
每服三十丸,食後,燈心湯下,日三服。
燥門 神功丸 大黃(面裹,蒸)诃子皮麻子仁(另搗)人參(去蘆,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麻子仁搗,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或米酒飲下,食後臨卧。
如大便不通,加服。
燥門 脾約丸 麻仁(一兩二錢半)枳實(麸炒)濃樸(去粗皮)芍藥(以上各二兩)大黃(四兩,蒸)杏仁(去皮尖,炒黃,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臨卧溫水送下。
燥門 麻仁丸 郁李仁(去皮,另搗)火麻仁(另搗,二味各二兩)大黃(二兩,半生半熟)槟榔(半兩)幹山藥防風(去蘆)枳殼(炒,去穣,七錢半)羌活木香(各五錢半) 上為細末,入另搗者,三味攪勻,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水下,食後。
牽牛。
滑石亦少。
燥門 潤體丸 郁李仁大黃桂心黑牽牛當歸黃柏(并生
每服五錢,新水調下。
暑門(瘧附) 石膏散 石膏(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
新水蜜水調三錢,生姜湯亦可。
暑門(瘧附) 辰砂丹 治瘧。
信(一錢)雄黑豆(六十個或二兩重) 上為細末,朱砂為衣,端午日合。
不令雞犬婦人見。
每服一丸,無根水下。
暑門(瘧附) 溫脾丸 信(一錢)甘草(二錢)紫河車(三錢)豆粉(四兩) 上為末,滴水丸。
每服半錢,作十丸,臨卧,無根水下。
暑門(瘧附) 溫脾散 紫河車綠豆(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砒(一錢,另研) 上為細末,後入砒,研勻。
每服半錢,新水一盞調下。
如是隔日發,直待臨睡服藥;如頻日發,隻夜深服。
忌葷、酒、魚、兔等。
濕門(嗽附) 五苓散 官桂澤瀉豬苓(去黑皮)茯苓(去皮)白術(各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熱湯,或新水調下。
濕門(嗽附) 葶苈木香散 苦葶苈茯苓(去皮)豬苓(去皮,以上各一分)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官桂(一分)滑石(三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生姜湯調下,食前服。
濕門(嗽附) 白術木香散 白術豬苓澤瀉赤茯苓(各半兩)木香槟榔(各三錢)陳皮(二兩,去白)官桂(一錢) 滑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溫服,食後。
濕門(嗽附) 大橘皮湯 橘皮(一兩半)木香(一分)滑石(六兩)槟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去黑皮)澤瀉白術官桂(以上各半兩)甘草(二錢) 上為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濕門(嗽附) 神助散 苦葶苈(二兩,炒)黑牽牛(三兩半,微炒,取頭末用之)澤瀉(二兩)豬苓(二兩,去皮)椒目(半上為細末。
每服,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東服之。
濕門(嗽附) 桂苓白術丸 官桂茯苓半夏(以上各一兩)白術幹生姜(一分)橘皮(去白)澤瀉黃連(各半兩)黃上為末,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五十丸,姜湯,食後服之。
濕門(嗽附) 桂苓白術散 官桂茯苓白術(以上各半兩)甘草澤瀉石膏寒水石(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上為細末。
熱湯調三錢,新水生姜湯亦可,食後服。
濕門(嗽附) 白術調中湯 白術茯苓橘皮(去白)澤瀉(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兩)幹姜(炒)官桂縮砂仁藿香(以上各一分) 上為末。
白湯化蜜少許,調下二錢,無時。
煉蜜每兩作十丸,名曰白術調中丸。
濕門(嗽附) 甯神散 治嗽。
禦米殼(二兩,蜜炙)人參苦葶苈(以上各一兩) 上為末。
入烏梅同煎三、五沸,去滓,稍熱服,食後。
濕門(嗽附) 甯肺散 禦米(蜜炒,去穣)甘草幹姜當歸白礬陳皮(以上各一兩) 上為末。
煎齑汁調三錢。
濕門(嗽附) 人參補肺散 人參麻黃(去節)白術防己防風(各等份)桑白皮(倍加) 上锉咀。
以漿水一碗,煎至半,去滓, 濕門(嗽附) 白術湯 白術甘草當歸陳皮桔梗枳殼(各等份) 上為粗末。
水煎,去滓,溫服三、五錢。
濕門(嗽附) 薏苡仁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薏苡仁(三兩)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水煎,入糯米為引,米軟為度,食後服之。
濕門(嗽附) 益黃散 治小兒痢。
陳皮(一兩)青皮诃子肉甘草(以上各半兩)丁香(二錢)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煎,食前服之。
濕門(嗽附) 香連丸 木香诃子肉(面炒)黃連(炒,以上各半兩)龍骨(二錢) 上為細末,飯丸如黍米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
火門 涼膈散 大黃(一兩)連翹(四兩)甘草黃芩薄荷樸硝山栀(以上各一兩)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入蜜竹葉煎三、五沸,去滓,溫服,無時。
火門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大栀子(以上各等份) 上锉為麻豆大。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之。
火門 瀉心湯 大黃甘草(炙)當歸芍藥麻黃荊芥(以上各一兩半)白術(二錢半)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火門 八正散 大黃瞿麥木通蓄車前子甘草山栀子(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 加木香一兩尤佳。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五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火門 調胃散 治傷寒吐逆,四肢厥冷。
水銀舶上硫磺(各半兩) 上二味,先研硫磺極細,次入水銀,同研至深黑。
每服一錢,病重者二錢,溫米飲,調服,不拘時。
火門 三黃丸 大黃黃芩黃柏(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水丸。
每服三十丸,水下。
又方:去黃芩用黃連。
火門 芍藥柏皮丸 芍藥(白者)黃柏(去皮,各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水下,食前。
火門 大金花丸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等份) 上為末,水丸。
新水下三十丸。
加栀子減大黃,名栀子金花丸。
火門 清涼飲子 大黃(蒸)赤芍藥當歸甘草(炒,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以意加減。
火門 黃連清心湯 涼膈散加黃連半兩是也。
火門 犀角散 黃連大黃芍藥犀角甘草(各等份) 上為粗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無時溫服之。
火門 黃連木通丸 治心經蓄熱,夏至則甚。
黃連(二兩)木通(半兩) 上為末,生姜汁打面糊和丸。
每服三十丸,食後,燈心湯下,日三服。
燥門 神功丸 大黃(面裹,蒸)诃子皮麻子仁(另搗)人參(去蘆,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麻子仁搗,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或米酒飲下,食後臨卧。
如大便不通,加服。
燥門 脾約丸 麻仁(一兩二錢半)枳實(麸炒)濃樸(去粗皮)芍藥(以上各二兩)大黃(四兩,蒸)杏仁(去皮尖,炒黃,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臨卧溫水送下。
燥門 麻仁丸 郁李仁(去皮,另搗)火麻仁(另搗,二味各二兩)大黃(二兩,半生半熟)槟榔(半兩)幹山藥防風(去蘆)枳殼(炒,去穣,七錢半)羌活木香(各五錢半) 上為細末,入另搗者,三味攪勻,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水下,食後。
牽牛。
滑石亦少。
燥門 潤體丸 郁李仁大黃桂心黑牽牛當歸黃柏(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