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
毛長尺餘,亦謂之羊,北人引大羊以此羊為群首。
又孟诜雲:河西羊最佳,河東羊亦好,縱有驅至南方,筋力自勞損,安能補人?然今南方:亦有數種羊,唯淮南州郡或有佳者,可亞大羊。
江、浙羊都少味而發疾。
閩、廣山中,出一種野羊,彼人謂之羚羊,其皮濃硬,不兼主冷勞,山岚瘧痢,婦人赤白下。
然此羊多啖石香薷,故腸髒頗熱,亦不宜多食也。
謹按《本經》雲:羊肉,甘。
而《素問》雲:羊肉,苦。
兩說不同。
蓋《本經》以滋味言,而《素問》以物性解。
羊性既熱,熱則歸火,故配于苦。
麥與杏、薤性亦熱,并同配于苦也。
又下條有白馬陰莖、眼、蹄、白馬懸蹄、赤馬蹄、齒、頭膏、毛、心、肺、肉脯、頭骨、屎、溺及牡狗陰莖、膽、心、腦、齒、四蹄、白狗血、肉、屎中骨,《本經》并有主治。
唯白馬莖、眼、懸蹄用出雲中平澤者,餘無所出州土。
今醫方:多用馬通,即馬屎也,及狗膽,其餘亦稀使,故但附見于此下。
食療角,主驚邪,明目,辟鬼,安心益氣。
燒角作灰,治鬼氣并漏下惡血。
羊肉,妊娠人勿多食。
頭肉,平。
主緩中,汗出虛勞,安心止驚。
宿有冷病患勿多食。
主熱風眩,疫疾,小兒痫,兼補胃虛損及丈夫五勞骨熱。
熱病後宜食羊頭肉。
肚,主補胃病虛損,小便數,止虛汗。
肝,性冷。
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
熱病後失明者,以青羊肝或子肝薄切,水浸敷之,極效。
生子肝吞之尤妙。
主目失明,取羊肝一斤,去脂膜薄切,以未着水新瓦盆一口,揩令淨,鋪肝于盆中,置于炭火上爆,令脂汁盡。
候極幹,取決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令香為末,和肝杵之為末。
以白蜜漿下方寸匕,食後服之,日三,加至三匕止,不過二劑,目極明。
一年服之妙,夜見文本并諸物。
其羊,即骨曆羊是也。
常患眼痛澀,不能視物,及看日光并燈火光不得者,取熟羊頭眼睛中白珠子二枚,于細石上和棗汁研之,取如小麻子大,安眼睛上,仰卧。
日二夜二,不過三、四度瘥。
羊心,補心肺,從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如馬尾毛,長二、三寸以來,須割去之,不去令人痢。
又,取皮去毛煮羹,補虛勞。
煮作食之,去一切風,治腳中虛風。
羊骨,熱。
主治虛勞,患宿熱人勿食。
髓,酒服之,補血。
主女人風血虛悶。
頭中髓,發風。
若和酒服,則迷人心,便成中風也。
羊屎,黑人毛發。
主箭镞不出。
糞和雁膏敷毛發落,三宿生。
白羊黑頭者,勿食之。
令為患腸癰。
一角羊不可食。
六月勿食羊,傷神。
謹按:南方羊都不與鹽食之,多在山中吃野草,或食毒草。
若此羊,一、二年間亦不可食,食必病生爾。
為其來南地食毒草故也。
若南地人食之,即不憂也。
今将北羊于南地養三年之後,猶亦不中食,何況于南羊能堪食乎?蓋土地各然也。
聖惠方:治風,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而複蘇。
用羊角屑微炒,搗羅為散。
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匕。
又方:治硫黃忽發氣悶。
用羊血服一合,效。
外台秘要崔氏療傷寒,手足疼欲脫。
取羊屎煮汁以灌之,瘥止。
亦療時疾,陰囊及莖熱腫。
亦可煮黃柏等洗之,并除傷寒之疾。
又方:治小兒疳。
羊膽二個,和漿水灌下部。
豬膽亦得。
又方:救急治天行後,嘔逆不下食,食入即出。
取羊肝如食法,作生淡食,不過三度,即止。
又方:療氣瘿方:羊厭一具,去脂,含汁盡去之,日一具,七日含,便瘥止。
千金方:療尿床方:羊肚盛水令滿,系兩頭熟煮開,取水頓服之。
即瘥。
又方:治目赤及翳。
羊眼睛曝幹為末,敷兩目。
又方:療目KTKT。
青羊肝,内銅器内煮,以面餅複面上,上鑽兩孔如人眼,止以目向上,熏之,不過兩度。
又方:治小兒口中白羊屎納口中。
又方:治發不生。
以羊屎灰淋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度即生腫上。
又方:辟蛇法:蛇到,燒羊角令有煙出,蛇即去矣。
又方:治木刺入肉中不出、痛。
取幹羊屎燒灰,和豬脂調塗,不覺自出。
又方:治卒驚悸,香,及熱四日瘥。
又方:治眼暗,熱病後失明。
以羊膽敷之,旦、暮時各一敷之。
又箭、金、針、錢等物,多食肥羊肉。
肥脂諸般肥肉等,自裹之,必得出。
《外台或癢或瘭子腫起,不即始之,日甚殺人。
羊角燒為灰,研令極細,以雞子清和塗之,甚妙。
又方:療面多如雀卵色。
以羊膽一枚,酒二升,合煮三沸以塗拭之,日三度,瘥。
經驗後方:治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
羊腎、苁蓉羹法:羊腎一對,去脂膜細切,肉苁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細切,相和作羹,蔥白、鹽、五味等如常法事治,空腹食之。
梅師方:治産後餘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悶面青,身冷氣欲絕。
新羊血一盞飲之,三、兩服,妙。
又方:目暗,黃昏不見物者。
以青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佳。
孫真人食忌羊蹄筋膜中珠子,食之令人癫。
羊一角者害人。
食醫心鏡主風眩羸瘦,小兒驚痫,丈夫五勞,手足無力。
羊頭一枚。
洗如法,蒸令熟,切,以五味調主腎勞損精竭。
炮羊腎一雙,去脂細切,于豉汁中,以五味、米糅如常法,瘦無力,腹肚痛,冷氣不調。
又,腦中風,汗自出。
白羊肉一斤切,如常法調和,腌臘食之。
又,治風胎瘦病,五勞七傷,虛驚悸。
白羊頭一如食法,煮令及熟,切于豉汁中,五味調和食之。
又,治脾胃氣冷,食入口即吐出。
羊肉半斤,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齑、五辣、醬、醋、空腹食。
又,主下焦虛冷,小便數,肉,作羹食之,煮粥亦得。
又,主下焦虛冷,腳膝無力,之,甚有效。
又,益腎氣,甚妙。
又,主腎髒虛冷,腰脊轉動不得。
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爛,煮,和蒜齑,空腹食之。
兼飲酒少許,妙。
又,理目熱赤痛,如隔紗,看物不分明,宜補肝氣,益睛。
青羊肝一具,細起薄切,以水洗漉出瀝幹,以五味、醬、醋食之。
又,理風眩瘦疾小兒驚痫,兼丈夫五勞七傷。
羊頭一枚,治如食法,煮令熟作脍,以五辣、醬、臘食之。
兵部手集療無故嘔逆酸水不止,或吐三、五口。
食後如此方:羊屎十顆,好酒兩合,煎取一合,頓服,即愈。
如未定,更服,看大小加減服之,六、七歲即五顆。
子母秘錄:療産後寒熱,心悶極脹百病。
羊角燒末,酒服方寸匕,未瘥再服。
姚和衆治小孩食土方:候市人合時,買市中羊肉一斤,以繩系之,令人着地拽至家,以水洗,炒炙根據料,與兒吃,如未吃食,即煮汁喂。
禮記羊,冷。
毛而毳,膻不可食。
周成王人獻四角羊。
丹房鏡源羊脂柔銀軟銅,羚羊角縮賀。
賀,錫也。
衍義曰:羚羊角,出陝西、河東,謂之羊,尤狠健,毛最長而濃,此羊可入藥。
如要食,不如無角白大羊。
本草不言者,亦有所遺爾。
又同、華之間,有卧沙細肋,其羊有角似羊,但低小供馔,在諸羊之上。
張仲景治寒疝,用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驗。
又一婦人産當寒月,寒氣入産門,臍下脹滿,手不敢犯,此寒疝也。
醫将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
嘗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水,二服遂愈。
牡狗陰莖 味鹹,平,無毒。
主傷中,陰痿不起,令強熱大,生子,除女子帶下十二疾。
一名狗精。
六月上伏取,陰幹百日。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犬陰治絕陽及婦人陰。
膽 主明目,痂瘍惡瘡。
臣禹錫等謹按鼻衄血通用藥雲:狗膽,平。
藥性論雲:狗膽,亦可單用。
味苦,有小毒。
主鼻,鼻中息肉。
孟诜雲:膽去眼中膿水。
又白犬膽,和通草、桂為丸服,令人隐形。
青犬尤妙。
日華子雲:膽,主撲損瘀血,刀箭瘡。
心 主憂恚氣,除邪。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心治狂犬咬,除邪氣,風痹,療鼻衄及下部瘡。
腦 主頭風痹,下部瘡,鼻中息肉。
齒 主癫痫寒熱,卒風痱,伏日取之。
臣禹錫等謹按癫痫通用藥雲:狗齒,平。
日華子雲:齒,理小兒客忤,燒入用。
頭骨 主金瘡止血。
臣禹錫等謹按金瘡通用藥雲:狗頭骨,平。
蜀本雲:餘骨主補虛,小兒驚痫,止下痢。
藥性論雲:狗頭骨,使。
燒灰為末,治久痢,勞痢。
和幹姜、莨菪焦炒見煙,為丸。
白飲空心下十丸,極效。
日華子雲:頭骨燒灰用亦壯陽,黃者佳。
四腳蹄 煮飲之,下乳汁。
臣禹錫等謹按下乳汁通用藥雲:狗四足,平。
白狗血 味鹹,無毒。
主癫疾發作。
臣禹錫等謹按癫痫通用藥及藥對雲:白狗血,溫。
日華子雲:血,補安五髒。
肉 味鹹、酸,溫。
主安五髒,補絕傷,輕身益氣。
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犬肉,益陽事,補血脈,濃腸胃,實下焦,填精髓。
不可炙食,恐成消渴,但和五味煮,空腹食之。
不與蒜同食,必頓損人。
若去血,則力少不益人。
瘦者多是病,不堪食。
日華子雲:犬肉,暖,無毒。
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
屎中骨 主寒熱,小兒驚痫。
陶隐居雲:白狗、烏狗入藥用。
白狗骨燒屑,療諸瘡及妒乳癰腫,黃狗肉大補虛不及牡者。
牡者,父也。
又呼為犬,言腳上别有一懸蹄者是也。
白狗血合白雞肉、白鵝肝、白羊肉、烏雞肉、子羹等,皆病患不可食。
犬,春月,目赤鼻燥。
欲狂者不宜食。
唐本注雲:别錄雲,狗骨灰,主下痢,生肌,敷馬瘡。
烏狗血,主産難橫生,血上搶心者。
下颔骨,主小兒諸痫。
陰卵,主婦人十二疾,為灰服之。
毛,主産難。
白狗屎,主疔瘡。
水絞汁服,主諸毒不可入口者。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狗正黃色者,肉溫補,宜腰腎,起陽道。
骨煎為粥熱補,令婦人有子。
乳汁,主青盲。
取白犬生子目未開時乳汁,注目中,療十年盲,狗子目開即瘥。
膽,塗惡瘡。
腎,主婦人産後,腎勞如瘧者。
婦人體熱用豬腎,體冷即用犬腎。
肝、心,主狂犬咬,以敷瘡上。
屎,主瘭疽徹骨癢者,當燒作灰塗瘡,勿令病者知。
又屎和臘月豬脂敷瘡。
又敷溪毒,疔腫出根。
頸下毛,主小兒夜啼。
绛袋盛,系着兒兩手。
狗肝,主腳氣攻心,作生姜、醋進之,當洩,先洩勿服之。
臣禹錫等謹按藥對雲:屎中骨,平。
日華子雲:犬黃者大補益,餘色微補。
古言薯蓣涼而能補,犬肉暖而不補,雖有此言,服終有益,然奈穢甚,不食者衆。
圖經文具羊角條下。
唐本餘牡狗陰莖并同。
白狗血,主女人生子不出。
納酒中服之,主下痢,卒風痱。
伏日取之,主補虛,小兒驚痫,止下痢。
食療牡狗陰莖,補髓。
肉,溫。
主五髒,補七傷五勞,填骨髓,大補益氣力。
空腹食之。
黃色牡者上,白、黑色者次,女人妊娠勿食。
又,上伏日采膽,以酒調服之。
明目,去眼中膿水。
又,主惡瘡痂癢,以膽汁敷之止。
膽敷惡瘡,能破血。
有中傷因損者,熱酒調半個服,瘀血盡下。
又,犬傷人,杵生杏仁封之瘥。
比來去血食之,卻不益人也。
肥者血亦香美,即何要去血?去血之後,都無效矣。
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
九月勿食犬肉,傷神。
聖惠方:治眼癢急赤澀,用犬膽汁注目中。
又方:治附骨疽及魚眼瘡,用狗頭燒煙熏之。
又方:治婦人赤白帶下久不止。
用狗頭燒灰為細散,每日空心及食前,溫酒調下一錢匕。
外台秘要療食魚肉等,成症結在腹并諸毒瓦斯方:狗糞五升,燒,末之綿裹,酒五升漬,再宿取清。
分十服,日再,以後日三服使盡,随所食症結,即便出矣。
又方:療腰痛。
取黃狗皮,炙裹腰痛處,取暖徹為度,頻即瘥也。
徐伯玉方同。
又方:治馬鞍瘡。
狗牙灰酢和敷之。
又五月五日取牡狗糞燒灰數敷之,良。
又方:治發背神驗。
牡狗白糞半升,覺絞取汁,分再服,仍以滓敷上,每日再為之,瘥止。
千金翼方:治産後煩悶不能食。
白犬骨一味,燒研,以水服方寸匕。
葛氏方:治久下痢,經時不止者,此成休息。
療之取犬骨炙令黃焦搗,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即愈。
又方:治小兒卒得痫。
刺取白犬血一棗許含之。
又,塗身上。
又方:療犬咬人,仍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複發。
百一方:得之無漸,卒着如刀刺狀,胸脅腹内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衄血、下血。
一名鬼排。
斷白犬頭取熱血一升飲之。
又方:卒得瘡,常對在兩腳。
塗白犬血立愈。
經驗方:治血氣撮不可忍者。
黑狗膽一個,半幹半濕,割開,以篦子挑丸如綠豆大,蛤粉滾過。
每服五丸,燒生鐵淬酒下,其痛立止。
經驗後方:治婦人産後血不定,奔四肢并違堕。
狗頭骨灰,以酒調下二錢匕,甚效。
梅師方:食郁肉漏脯中毒。
燒犬屎末,酒服方寸匕。
《聖惠方》同。
又方:治熱油湯火燒瘡,痛不可忍。
取狗毛細剪以烊膠和毛敷之,至瘡落漸瘥。
食醫心鏡治脾胃冷弱,腸中積冷脹滿刺痛。
肥狗肉半斤,以米、鹽、豉等煮粥,頻吃一、兩頓。
又方,下痢,臍下切痛。
狗肝一具洗,細切,米一升,稀調煮粥。
空腹點三兩,合蒜吃,椒、蔥、鹽、醬任性着之。
又,治浮腫,小便澀少。
精肥狗肉五斤熟蒸,空腹服之。
又,主氣水鼓脹,浮腫。
狗肉一斤,細切,和米煮粥。
空腹吃,作羹吃亦佳。
子母秘錄:療小兒桃李鲠,狗頭煮湯摩頭上瘥。
楊氏産乳妊娠不得食狗肉,令兒無聲。
魏志河内太守劉勳女病左膝瘡癢。
華佗視之,以繩系犬後足不得行,斷犬腹取膽向瘡口,須臾有蟲若蛇從瘡上出,長三尺, 羚羊角 羚羊角 味鹹、苦,寒、微寒,無毒。
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安心氣,常不魇寐,療傷寒,時氣寒熱,熱在肌膚,溫風注毒伏在骨間,除邪氣驚夢,狂越僻謬及食噎不通。
久服強筋骨,輕身,起陰,益氣,利丈夫。
生石城山川谷及華陰山,采無時。
陶隐居雲:今出建平、宜都諸蠻中及西域。
多兩角,一角者為勝。
角甚多節,蹙蹙園繞。
别有山羊角長極長,唯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
《爾雅》名羊,而羌夷雲:隻此名羚羊角,甚能陟峻。
短角者乃是山羊爾。
亦未詳其正。
唐本注雲:《爾雅》雲:羚,大羊。
羊如牛大,其角堪為鞍橋。
一名羊,俗名山羊,或名野羊。
善鬥至死。
又有山驢,大如鹿,皮堪靴用,有兩角,角大小如山羊角。
前言其一邊有蹙文又疏慢者是此也。
陶不識,謂山羊,誤矣。
二種并不入藥。
而俗人亦用山驢角者。
今用細如人指,長四、五寸
毛長尺餘,亦謂之羊,北人引大羊以此羊為群首。
又孟诜雲:河西羊最佳,河東羊亦好,縱有驅至南方,筋力自勞損,安能補人?然今南方:亦有數種羊,唯淮南州郡或有佳者,可亞大羊。
江、浙羊都少味而發疾。
閩、廣山中,出一種野羊,彼人謂之羚羊,其皮濃硬,不兼主冷勞,山岚瘧痢,婦人赤白下。
然此羊多啖石香薷,故腸髒頗熱,亦不宜多食也。
謹按《本經》雲:羊肉,甘。
而《素問》雲:羊肉,苦。
兩說不同。
蓋《本經》以滋味言,而《素問》以物性解。
羊性既熱,熱則歸火,故配于苦。
麥與杏、薤性亦熱,并同配于苦也。
又下條有白馬陰莖、眼、蹄、白馬懸蹄、赤馬蹄、齒、頭膏、毛、心、肺、肉脯、頭骨、屎、溺及牡狗陰莖、膽、心、腦、齒、四蹄、白狗血、肉、屎中骨,《本經》并有主治。
唯白馬莖、眼、懸蹄用出雲中平澤者,餘無所出州土。
今醫方:多用馬通,即馬屎也,及狗膽,其餘亦稀使,故但附見于此下。
食療角,主驚邪,明目,辟鬼,安心益氣。
燒角作灰,治鬼氣并漏下惡血。
羊肉,妊娠人勿多食。
頭肉,平。
主緩中,汗出虛勞,安心止驚。
宿有冷病患勿多食。
主熱風眩,疫疾,小兒痫,兼補胃虛損及丈夫五勞骨熱。
熱病後宜食羊頭肉。
肚,主補胃病虛損,小便數,止虛汗。
肝,性冷。
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
熱病後失明者,以青羊肝或子肝薄切,水浸敷之,極效。
生子肝吞之尤妙。
主目失明,取羊肝一斤,去脂膜薄切,以未着水新瓦盆一口,揩令淨,鋪肝于盆中,置于炭火上爆,令脂汁盡。
候極幹,取決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令香為末,和肝杵之為末。
以白蜜漿下方寸匕,食後服之,日三,加至三匕止,不過二劑,目極明。
一年服之妙,夜見文本并諸物。
其羊,即骨曆羊是也。
常患眼痛澀,不能視物,及看日光并燈火光不得者,取熟羊頭眼睛中白珠子二枚,于細石上和棗汁研之,取如小麻子大,安眼睛上,仰卧。
日二夜二,不過三、四度瘥。
羊心,補心肺,從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如馬尾毛,長二、三寸以來,須割去之,不去令人痢。
又,取皮去毛煮羹,補虛勞。
煮作食之,去一切風,治腳中虛風。
羊骨,熱。
主治虛勞,患宿熱人勿食。
髓,酒服之,補血。
主女人風血虛悶。
頭中髓,發風。
若和酒服,則迷人心,便成中風也。
羊屎,黑人毛發。
主箭镞不出。
糞和雁膏敷毛發落,三宿生。
白羊黑頭者,勿食之。
令為患腸癰。
一角羊不可食。
六月勿食羊,傷神。
謹按:南方羊都不與鹽食之,多在山中吃野草,或食毒草。
若此羊,一、二年間亦不可食,食必病生爾。
為其來南地食毒草故也。
若南地人食之,即不憂也。
今将北羊于南地養三年之後,猶亦不中食,何況于南羊能堪食乎?蓋土地各然也。
聖惠方:治風,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而複蘇。
用羊角屑微炒,搗羅為散。
不計時候,溫酒調下一錢匕。
又方:治硫黃忽發氣悶。
用羊血服一合,效。
外台秘要崔氏療傷寒,手足疼欲脫。
取羊屎煮汁以灌之,瘥止。
亦療時疾,陰囊及莖熱腫。
亦可煮黃柏等洗之,并除傷寒之疾。
又方:治小兒疳。
羊膽二個,和漿水灌下部。
豬膽亦得。
又方:救急治天行後,嘔逆不下食,食入即出。
取羊肝如食法,作生淡食,不過三度,即止。
又方:療氣瘿方:羊厭一具,去脂,含汁盡去之,日一具,七日含,便瘥止。
千金方:療尿床方:羊肚盛水令滿,系兩頭熟煮開,取水頓服之。
即瘥。
又方:治目赤及翳。
羊眼睛曝幹為末,敷兩目。
又方:療目KTKT。
青羊肝,内銅器内煮,以面餅複面上,上鑽兩孔如人眼,止以目向上,熏之,不過兩度。
又方:治小兒口中白羊屎納口中。
又方:治發不生。
以羊屎灰淋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度即生腫上。
又方:辟蛇法:蛇到,燒羊角令有煙出,蛇即去矣。
又方:治木刺入肉中不出、痛。
取幹羊屎燒灰,和豬脂調塗,不覺自出。
又方:治卒驚悸,香,及熱四日瘥。
又方:治眼暗,熱病後失明。
以羊膽敷之,旦、暮時各一敷之。
又箭、金、針、錢等物,多食肥羊肉。
肥脂諸般肥肉等,自裹之,必得出。
《外台或癢或瘭子腫起,不即始之,日甚殺人。
羊角燒為灰,研令極細,以雞子清和塗之,甚妙。
又方:療面多如雀卵色。
以羊膽一枚,酒二升,合煮三沸以塗拭之,日三度,瘥。
經驗後方:治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
羊腎、苁蓉羹法:羊腎一對,去脂膜細切,肉苁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細切,相和作羹,蔥白、鹽、五味等如常法事治,空腹食之。
梅師方:治産後餘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悶面青,身冷氣欲絕。
新羊血一盞飲之,三、兩服,妙。
又方:目暗,黃昏不見物者。
以青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佳。
孫真人食忌羊蹄筋膜中珠子,食之令人癫。
羊一角者害人。
食醫心鏡主風眩羸瘦,小兒驚痫,丈夫五勞,手足無力。
羊頭一枚。
洗如法,蒸令熟,切,以五味調主腎勞損精竭。
炮羊腎一雙,去脂細切,于豉汁中,以五味、米糅如常法,瘦無力,腹肚痛,冷氣不調。
又,腦中風,汗自出。
白羊肉一斤切,如常法調和,腌臘食之。
又,治風胎瘦病,五勞七傷,虛驚悸。
白羊頭一如食法,煮令及熟,切于豉汁中,五味調和食之。
又,治脾胃氣冷,食入口即吐出。
羊肉半斤,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齑、五辣、醬、醋、空腹食。
又,主下焦虛冷,小便數,肉,作羹食之,煮粥亦得。
又,主下焦虛冷,腳膝無力,之,甚有效。
又,益腎氣,甚妙。
又,主腎髒虛冷,腰脊轉動不得。
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爛,煮,和蒜齑,空腹食之。
兼飲酒少許,妙。
又,理目熱赤痛,如隔紗,看物不分明,宜補肝氣,益睛。
青羊肝一具,細起薄切,以水洗漉出瀝幹,以五味、醬、醋食之。
又,理風眩瘦疾小兒驚痫,兼丈夫五勞七傷。
羊頭一枚,治如食法,煮令熟作脍,以五辣、醬、臘食之。
兵部手集療無故嘔逆酸水不止,或吐三、五口。
食後如此方:羊屎十顆,好酒兩合,煎取一合,頓服,即愈。
如未定,更服,看大小加減服之,六、七歲即五顆。
子母秘錄:療産後寒熱,心悶極脹百病。
羊角燒末,酒服方寸匕,未瘥再服。
姚和衆治小孩食土方:候市人合時,買市中羊肉一斤,以繩系之,令人着地拽至家,以水洗,炒炙根據料,與兒吃,如未吃食,即煮汁喂。
禮記羊,冷。
毛而毳,膻不可食。
周成王人獻四角羊。
丹房鏡源羊脂柔銀軟銅,羚羊角縮賀。
賀,錫也。
衍義曰:羚羊角,出陝西、河東,謂之羊,尤狠健,毛最長而濃,此羊可入藥。
如要食,不如無角白大羊。
本草不言者,亦有所遺爾。
又同、華之間,有卧沙細肋,其羊有角似羊,但低小供馔,在諸羊之上。
張仲景治寒疝,用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驗。
又一婦人産當寒月,寒氣入産門,臍下脹滿,手不敢犯,此寒疝也。
醫将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
嘗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水,二服遂愈。
牡狗陰莖 味鹹,平,無毒。
主傷中,陰痿不起,令強熱大,生子,除女子帶下十二疾。
一名狗精。
六月上伏取,陰幹百日。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犬陰治絕陽及婦人陰。
膽 主明目,痂瘍惡瘡。
臣禹錫等謹按鼻衄血通用藥雲:狗膽,平。
藥性論雲:狗膽,亦可單用。
味苦,有小毒。
主鼻,鼻中息肉。
孟诜雲:膽去眼中膿水。
又白犬膽,和通草、桂為丸服,令人隐形。
青犬尤妙。
日華子雲:膽,主撲損瘀血,刀箭瘡。
心 主憂恚氣,除邪。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心治狂犬咬,除邪氣,風痹,療鼻衄及下部瘡。
腦 主頭風痹,下部瘡,鼻中息肉。
齒 主癫痫寒熱,卒風痱,伏日取之。
臣禹錫等謹按癫痫通用藥雲:狗齒,平。
日華子雲:齒,理小兒客忤,燒入用。
頭骨 主金瘡止血。
臣禹錫等謹按金瘡通用藥雲:狗頭骨,平。
蜀本雲:餘骨主補虛,小兒驚痫,止下痢。
藥性論雲:狗頭骨,使。
燒灰為末,治久痢,勞痢。
和幹姜、莨菪焦炒見煙,為丸。
白飲空心下十丸,極效。
日華子雲:頭骨燒灰用亦壯陽,黃者佳。
四腳蹄 煮飲之,下乳汁。
臣禹錫等謹按下乳汁通用藥雲:狗四足,平。
白狗血 味鹹,無毒。
主癫疾發作。
臣禹錫等謹按癫痫通用藥及藥對雲:白狗血,溫。
日華子雲:血,補安五髒。
肉 味鹹、酸,溫。
主安五髒,補絕傷,輕身益氣。
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犬肉,益陽事,補血脈,濃腸胃,實下焦,填精髓。
不可炙食,恐成消渴,但和五味煮,空腹食之。
不與蒜同食,必頓損人。
若去血,則力少不益人。
瘦者多是病,不堪食。
日華子雲:犬肉,暖,無毒。
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
屎中骨 主寒熱,小兒驚痫。
陶隐居雲:白狗、烏狗入藥用。
白狗骨燒屑,療諸瘡及妒乳癰腫,黃狗肉大補虛不及牡者。
牡者,父也。
又呼為犬,言腳上别有一懸蹄者是也。
白狗血合白雞肉、白鵝肝、白羊肉、烏雞肉、子羹等,皆病患不可食。
犬,春月,目赤鼻燥。
欲狂者不宜食。
唐本注雲:别錄雲,狗骨灰,主下痢,生肌,敷馬瘡。
烏狗血,主産難橫生,血上搶心者。
下颔骨,主小兒諸痫。
陰卵,主婦人十二疾,為灰服之。
毛,主産難。
白狗屎,主疔瘡。
水絞汁服,主諸毒不可入口者。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狗正黃色者,肉溫補,宜腰腎,起陽道。
骨煎為粥熱補,令婦人有子。
乳汁,主青盲。
取白犬生子目未開時乳汁,注目中,療十年盲,狗子目開即瘥。
膽,塗惡瘡。
腎,主婦人産後,腎勞如瘧者。
婦人體熱用豬腎,體冷即用犬腎。
肝、心,主狂犬咬,以敷瘡上。
屎,主瘭疽徹骨癢者,當燒作灰塗瘡,勿令病者知。
又屎和臘月豬脂敷瘡。
又敷溪毒,疔腫出根。
頸下毛,主小兒夜啼。
绛袋盛,系着兒兩手。
狗肝,主腳氣攻心,作生姜、醋進之,當洩,先洩勿服之。
臣禹錫等謹按藥對雲:屎中骨,平。
日華子雲:犬黃者大補益,餘色微補。
古言薯蓣涼而能補,犬肉暖而不補,雖有此言,服終有益,然奈穢甚,不食者衆。
圖經文具羊角條下。
唐本餘牡狗陰莖并同。
白狗血,主女人生子不出。
納酒中服之,主下痢,卒風痱。
伏日取之,主補虛,小兒驚痫,止下痢。
食療牡狗陰莖,補髓。
肉,溫。
主五髒,補七傷五勞,填骨髓,大補益氣力。
空腹食之。
黃色牡者上,白、黑色者次,女人妊娠勿食。
又,上伏日采膽,以酒調服之。
明目,去眼中膿水。
又,主惡瘡痂癢,以膽汁敷之止。
膽敷惡瘡,能破血。
有中傷因損者,熱酒調半個服,瘀血盡下。
又,犬傷人,杵生杏仁封之瘥。
比來去血食之,卻不益人也。
肥者血亦香美,即何要去血?去血之後,都無效矣。
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
九月勿食犬肉,傷神。
聖惠方:治眼癢急赤澀,用犬膽汁注目中。
又方:治附骨疽及魚眼瘡,用狗頭燒煙熏之。
又方:治婦人赤白帶下久不止。
用狗頭燒灰為細散,每日空心及食前,溫酒調下一錢匕。
外台秘要療食魚肉等,成症結在腹并諸毒瓦斯方:狗糞五升,燒,末之綿裹,酒五升漬,再宿取清。
分十服,日再,以後日三服使盡,随所食症結,即便出矣。
又方:療腰痛。
取黃狗皮,炙裹腰痛處,取暖徹為度,頻即瘥也。
徐伯玉方同。
又方:治馬鞍瘡。
狗牙灰酢和敷之。
又五月五日取牡狗糞燒灰數敷之,良。
又方:治發背神驗。
牡狗白糞半升,覺絞取汁,分再服,仍以滓敷上,每日再為之,瘥止。
千金翼方:治産後煩悶不能食。
白犬骨一味,燒研,以水服方寸匕。
葛氏方:治久下痢,經時不止者,此成休息。
療之取犬骨炙令黃焦搗,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即愈。
又方:治小兒卒得痫。
刺取白犬血一棗許含之。
又,塗身上。
又方:療犬咬人,仍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複發。
百一方:得之無漸,卒着如刀刺狀,胸脅腹内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衄血、下血。
一名鬼排。
斷白犬頭取熱血一升飲之。
又方:卒得瘡,常對在兩腳。
塗白犬血立愈。
經驗方:治血氣撮不可忍者。
黑狗膽一個,半幹半濕,割開,以篦子挑丸如綠豆大,蛤粉滾過。
每服五丸,燒生鐵淬酒下,其痛立止。
經驗後方:治婦人産後血不定,奔四肢并違堕。
狗頭骨灰,以酒調下二錢匕,甚效。
梅師方:食郁肉漏脯中毒。
燒犬屎末,酒服方寸匕。
《聖惠方》同。
又方:治熱油湯火燒瘡,痛不可忍。
取狗毛細剪以烊膠和毛敷之,至瘡落漸瘥。
食醫心鏡治脾胃冷弱,腸中積冷脹滿刺痛。
肥狗肉半斤,以米、鹽、豉等煮粥,頻吃一、兩頓。
又方,下痢,臍下切痛。
狗肝一具洗,細切,米一升,稀調煮粥。
空腹點三兩,合蒜吃,椒、蔥、鹽、醬任性着之。
又,治浮腫,小便澀少。
精肥狗肉五斤熟蒸,空腹服之。
又,主氣水鼓脹,浮腫。
狗肉一斤,細切,和米煮粥。
空腹吃,作羹吃亦佳。
子母秘錄:療小兒桃李鲠,狗頭煮湯摩頭上瘥。
楊氏産乳妊娠不得食狗肉,令兒無聲。
魏志河内太守劉勳女病左膝瘡癢。
華佗視之,以繩系犬後足不得行,斷犬腹取膽向瘡口,須臾有蟲若蛇從瘡上出,長三尺, 羚羊角 羚羊角 味鹹、苦,寒、微寒,無毒。
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安心氣,常不魇寐,療傷寒,時氣寒熱,熱在肌膚,溫風注毒伏在骨間,除邪氣驚夢,狂越僻謬及食噎不通。
久服強筋骨,輕身,起陰,益氣,利丈夫。
生石城山川谷及華陰山,采無時。
陶隐居雲:今出建平、宜都諸蠻中及西域。
多兩角,一角者為勝。
角甚多節,蹙蹙園繞。
别有山羊角長極長,唯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
《爾雅》名羊,而羌夷雲:隻此名羚羊角,甚能陟峻。
短角者乃是山羊爾。
亦未詳其正。
唐本注雲:《爾雅》雲:羚,大羊。
羊如牛大,其角堪為鞍橋。
一名羊,俗名山羊,或名野羊。
善鬥至死。
又有山驢,大如鹿,皮堪靴用,有兩角,角大小如山羊角。
前言其一邊有蹙文又疏慢者是此也。
陶不識,謂山羊,誤矣。
二種并不入藥。
而俗人亦用山驢角者。
今用細如人指,長四、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