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木部

關燈
卷之五 木部 茯神 陽也,味甘。

    無毒。

     《珍》雲:治風眩心虛,非此不能安。

     《藥性論》雲:君,主驚痫,安神定志,補虛乏。

    主心下急痛堅滿,人虛而小便不利者。

     卷之五 木部 烏藥 氣溫,味辛。

    無毒。

     入足陽明經、少陰經。

     《本草》雲:主中惡心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

    婦人血氣,小兒腹中諸蟲。

    又雲:去貓涎極妙。

    烏藥葉及根,嫩時采,作茶片炙碾煎服,能補中益氣,偏止小便滑數。

     卷之五 木部 幹漆 氣溫、平,味辛。

    無毒。

    有毒。

    《本草》雲:主絕傷,補中,續筋骨,填髓腦,安五髒。

    治五緩六急,風寒濕痹。

    療咳嗽,消瘀血痞結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腸,去蛔蟲。

     生漆,去長蟲,半夏為之使。

    畏雞子。

    忌油脂。

     卷之五 木部 皂莢 氣溫,味辛、鹹。

    有小毒。

     引入厥陰經藥。

     《本草》雲:主風痹死肌邪氣,風頭淚出,利九竅,療腹脹滿,消谷,除咳嗽。

    治囊縮,婦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為沐藥,不入湯。

     《日華子》雲:通關節,除頭風,消痰,殺勞蟲,治骨蒸,開胃,破堅瘕,腹中痛,能堕胎。

    柏實為之使。

    惡麥門冬。

    畏空青、人參、苦參。

     仲景治咳逆上氣,唾濁,但坐不得卧,皂莢丸主之。

    杵末,一物蜜丸桐子大,用棗湯服一丸,日三夜一。

     《活人書》雲:治陰毒,正陽散内用皂莢,引入厥陰也。

    用之有蜜炙、酥炙、燒灰之異,等分依方。

     卷之五 木部 竹葉 氣平,味辛。

    又苦大寒,辛平。

    無毒。

     《本草》雲: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

    除煩熱,風痙,喉痹,嘔吐。

    仲景竹葉湯用淡竹葉。

     《心》雲:除煩熱,緩皮而益氣。

     《珍》雲:陰中微陽,涼心經。

     卷之五 木部 竹茹 氣微寒,味苦。

     《本草》雲:主嘔哕、溫氣、寒熱,吐血、崩中。

    溢筋。

     卷之五 木部 淡竹葉 氣寒,味辛、平。

     《本草》雲: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藥性論》雲:淡竹葉主吐血,熱毒風,壓丹石藥毒,止渴。

     《日華子》雲:淡竹及根,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并懷孕婦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痫天吊。

    莖葉同用。

    見《局方本草》。

    今錄附于此。

     卷之五 木部 茗苦茶 氣微寒,味苦、甘。

    無毒。

     入手足厥陰經。

     《液》雲:臘茶是也。

    清頭目,利小便,消熱渴,下氣消食,令人少睡。

    中風昏愦,多睡不醒宜用此。

    入手足厥陰。

    茗苦茶,苦、甘微寒。

    無毒。

    主瘡,利小便,去痰熱渴,治陰證湯藥内,用此,去格拒之寒。

    及治伏陽,大意相似。

    茶苦,經雲:苦以洩之,其體下行,如何是清頭目。

     卷之五 木部 秦皮 氣寒,味苦。

    無毒。

     《液》雲:主熱利下重,下焦虛。

    經雲:以苦堅之。

    故用白頭翁、黃柏、秦皮,苦之劑也。

    治風寒濕痹,目中青翳白膜,男子少精,婦人帶下,小兒驚痫,宜作湯洗目,俗呼為白木。

    取皮漬水,浸出青藍色,與紫草同用,以增光暈尤佳。

    大戟為之使。

    惡吳茱萸。

     卷之五 木部 桑白皮 氣寒,味苦、酸,甘而辛,甘濃辛薄。

    無毒。

     入手太陰經。

     《象》雲:主傷中、五勞羸瘦,補虛益氣,除肺氣,止唾血、熱渴,消水腫,利水道。

     《心》雲:甘以固元氣,辛以瀉肺氣之有餘。

     《本草》雲: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

    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胪脹,利水道,去寸白,可縫金瘡。

    出土者,殺人。

    續斷、麻子、桂心為之使。

    忌鐵鉛。

     卷之五 木部 梓白皮 氣寒,味苦。

    無毒。

     《本草》雲:主熱,去三蟲,治目中疾。

    生河内山谷,今近道皆有之。

    木似梧桐。

     卷之五 木部 紫葳 即淩霄花 氣微寒,味酸。

    無毒。

     《本草》雲:主婦人産乳餘疾,崩中,症瘕血閉,寒熱羸瘦,養胎。

    莖、葉味苦,無毒,主痿蹶,益氣。

     《日華子》雲:根,治熱風身癢,遊風風疹。

    治瘀血帶下,花、葉功用同。

    又雲:淩霄花,治酒,熱毒風刺,婦人血膈、遊風,崩中帶下。

     《衍義》雲:木也,紫葳花是也。

    畏鹵鹹。

     卷之五 木部 诃黎勒 氣溫,味苦。

    苦而酸,性平,味濃,陰也,降也。

    苦重酸輕。

    無毒。

     《象》雲:主腹脹滿,不下飲食;消痰下氣,通利津液,破胸膈結氣;治久痢赤白,腸風。

    去核,搗細用。

     《心》雲: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以酸補之。

    苦重瀉氣,酸輕不能補肺,故嗽藥中不用。

    俗名诃子、随風子。

     《本草》雲:主冷氣,心腹滿,下食。

    仲景治氣痢,以诃黎勒十枚,面裹,灰火中煨之。

    令面黃熟,去核,細研為末,和粥飲頓服。

     《衍義》雲:氣虛人亦宜緩緩煨熟,少服。

    此物能澀腸而又洩氣,蓋其味苦澀故爾。

    其子未熟時,風飄堕者,謂之随風子。

     卷之五 木部 杜仲 味辛、甘,平、溫,無毒。

    陽也,降也。

     《本草》雲:主腰脊痛。

    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濕癢,小便餘瀝,腳中酸疼,不欲踐地。

    久服,輕身、耐老。

    惡蛇蛻皮、玄參。

     《日華子》雲:暖,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

     卷之五 木部 琥珀 氣平,味甘,陽也。

     《珍》雲:利小便,清肺。

     《本草》雲:安五髒,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杵細用。

     《藥性論》雲:君。

    治産後血疹痛。

     《日華子》雲:療蠱毒,壯心,明目磨翳;止心痛。

    癫邪,破症結。

     卷之五 木部 郁李仁 味苦、辛,陰中之陽。

    辛、苦,陰也。

     《珍》雲:破血潤燥。

     《本草》雲:郁李根主齒龈腫,齲齒;堅齒,去毒蟲。

     《藥性論》雲:根,治齒痛,宣結氣,破積聚。

     《日華子》雲:根,涼,無毒,治小兒發熱,作湯浴。

    風牙,濃煎含之。

     卷之五 木部 巴豆 氣溫,味辛,生溫、熟寒。

    有大毒。

     《本草》雲:主傷寒,溫瘧寒熱。

    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脹。

    蕩滌五髒六腑,開通閉塞。

    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

    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

    殺斑蝥毒,健脾開胃。

     易老雲:斬關奪門之将,大宜詳悉,不可輕用。

     《雷公》雲:得火則良,若急治為水谷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

    若緩治,為消堅磨積之劑,炒煙去,令紫黑,研用。

    可以通腸,可以止洩,世所不知也。

    仲景治百病客忤,備急圓主之。

    巴豆、杏仁例,及加減寒熱佐使,五色并餘例,并見《元戎》。

     《珍》雲:去胃中寒濕。

     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