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草部

關燈
水草類石草類苔類 澤瀉 通、利水、瀉膀胱火、去濕熱。

     甘鹹微寒。

    入膀胱。

    利小便。

    (熱在氣分而口渴者。

    )瀉腎經之火邪。

    功颛利濕行水。

    治消渴痰飲。

    嘔吐瀉痢。

    腫脹水痞。

    腳氣疝痛。

    淋瀝陰汗。

    (陰間有汗。

    )尿血洩精。

    (既利水而又止洩精、何也、此乃濕熱為病、不為虛滑者言也、虛滑則當用補澀矣。

    )一切濕熱之病。

    濕熱既除。

    則清氣上行。

    又能止頭旋。

    有聰耳明目之功。

    (脾胃有濕熱、則頭重耳鳴目昏、滲去其濕熱、則清氣上行、頭目諸證自除、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宗謂其接引桂附入腎經、時珍膀胱之邪氣也、古人用補、有宜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阖一辟、此乃玄妙、後人不知此理、專一于補、必緻偏勝之患矣、王履溯洄集曰:地黃山萸茯苓丹皮、皆腎經藥、桂附右腎命門藥、何待接引乎、錢仲陽謂腎為真水、有補無瀉、或雲脾虛腎旺、故瀉腎扶脾、不知腎之真水不可瀉、瀉其伏留之邪耳、易老雲:去脬中留垢、以其微鹹、能瀉伏水故也。

    )澤瀉善瀉。

    古稱補虛者誤矣。

    扁鵲謂其害眼者确也。

    病患無濕。

    腎虛精滑。

    目虛不明。

    切勿輕與。

    新鮮不蠹。

    色白者佳。

    去皮。

    鹽水拌。

    或酒浸。

    畏文蛤。

    忌鐵。

     石菖蒲 宣、通竅。

     辛苦而溫。

    芳香而散。

    開心孔。

    利九竅。

    明耳目。

    發聲音。

    去濕除風。

    逐痰消積。

    開胃寬中。

    療噤口毒痢。

    (楊士瀛曰:噤口雖屬脾虛、亦熱閉胸膈所緻、用木香失之溫、山藥失之閉、唯參苓白術散加菖蒲、米飲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

    )風痹。

    (同黍米釀酒、治諸風。

    )驚痫。

    崩帶胎漏。

    消腫止痛。

    解毒殺蟲。

    (士材曰:仙經稱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用泔浸、飯上蒸之、借谷氣而臻于中和、真有殊常之效、又曰:芳香利竅、心脾良藥、能佐地黃天冬之屬、資其宣導、若多用獨用、亦耗氣血而為殃。

    )香燥而散。

    陰血不足者禁之。

     精滑汗多者尤忌。

    生水石間。

    不沾土。

    根瘦節密。

    一寸九節者良。

    去毛。

    微炒。

    秦艽為使。

     惡器。

    (犯鐵器、令人吐逆。

    ) 蒲黃 生、滑行血、炒、澀止血。

     甘平。

    厥陰血分藥。

    (心包、肝。

    )生用性滑。

    行血消瘀。

    通經脈。

    利小便。

    祛心腹膀胱之熱。

    (同五靈脂、名失笑散、治心腹血氣痛。

    )療撲打損傷。

    瘡疖諸腫。

    (一婦舌脹滿口、以蒲黃頻摻、比曉乃愈、宋度宗舌脹滿口、禦醫用蒲黃、幹姜末等分搽之、愈、時珍曰:觀此、則蒲黃之涼血活血可知矣、蓋舌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幹姜、是陰陽相濟也。

    )炒黑性澀。

    止一切血。

    崩帶洩精。

    無瘀者勿服。

    香蒲花中蕊屑。

    湯成入藥。

    (舌重生瘡、蒲黃末敷舌上、瘥、耳中出血、蒲黃炒黑、研末摻入、效。

    ) 水萍 宣、發汗祛風、通、行水。

     辛寒。

    輕浮入肺經。

    發汗祛風。

    (歌雲:天生靈草無根幹、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飄水面、神仙一味去沉、采時須在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鐵钋頭上也出汗。

    )利水消腫。

    非大實大熱。

    不可輕試。

    (丹溪曰:浮萍發汗、勝于麻黃。

    )七月采紫背浮萍。

    揀淨。

    以竹篩攤曬。

    下置水一盆映之。

    則易幹。

    (鼻衄不止、浮萍末吹之、大腸脫肛、用紫背浮萍為末、幹貼之。

    ) 海藻 瀉熱、軟堅痰、消瘿瘤。

     苦能洩結,鹹能軟堅,寒能滌熱。

    消瘰結核。

    症瘕陰之堅聚。

    及痰飲腳氣水腫癰腫之濕熱。

    去宿食。

    消五膈。

    脾寒有濕者勿服。

    産膠州。

    有大葉、馬尾二種。

    亦作海菜食。

    洗去鹹水。

    (其用在鹹、不宜過洗。

    )反甘草。

    (東垣治瘰馬刀、海藻、甘草并用、蓋激之以潰堅也。

    ) 海帶 下水消瘿。

    功同海藻。

    似海藻而粗。

    柔韌而長。

     昆布 功同海藻而少滑。

    性雄。

    治瘿瘤水腫。

    陰隔噎。

    (含之咽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