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下 癰瘍門

關燈
(外科方症,至為繁多,不能盡錄。

    茲量采數方,以備擇用。

    若夫瀉熱解毒活血托裡之劑,諸寒與濕搏之,則凝滞而行遲為不及。

    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為太過。

    氣得邪而郁,津液稠粘,為痰為飲。

    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滞于陽也。

    血得邪而郁,隧道阻滞,或溢或結。

    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滞于陰也。

    百病皆由于此,不止癰疽為然。

    ) 皂莢丸 (金匮)治肺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眠。

    (肺者,五髒之華蓋,處于胸中,主氣,候在毛皮。

    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

    内感于肺,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膈脹滿,久久不瘥,則成肺痿。

    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于肺。

    則成肺癰。

    多吐涎沫,而無膿者,肺痿也。

    口幹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吐膿血,胸中隐痛者,肺癰也。

    痿為正氣虛,癰為邪氣實。

    )皂莢(刮去皮弦酥炙)為末,蜜丸,以棗膏和湯服三丸。

     喻嘉言曰:火熱之毒,結聚于肺,表之裡之溫之清之,曾不少應。

    堅而不可功者,令服此丸加蛤粉,等分為末,名皂蛤丸。

    每服二錢,酒下。

    治婦人風邪客于乳房,而成奶癰。

    (此藥 桔梗杏仁煎 治咳嗽吐膿,痰中帶血。

    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癰者,此方為第一。

    (此桔梗湯桔梗杏仁甘草(一錢)阿膠麥冬百合金銀花夏枯草連翹(二錢)貝母紅藤 腸癰秘方 凡腸癰生于小肚角,微腫而小腹隐痛不止者,若毒瓦斯不散,漸大内攻而潰,則成急宜以此藥治之。

     先以紅藤一兩許,以好酒二碗,煎一碗。

    午前一服,醉卧一時。

    午後用紫花地丁一兩許,亦蟬蛻僵蠶(一錢)當歸天龍大黃石蠍草(五錢)老蜘蛛(二個。

    捉放新瓦上,以 金銀花酒 治一切癰疽惡瘡,不問發在何處,或肺癰腸癰。

    初起便服,奇效。

    (癰疽之生,怒憂思之不時,飲食居處之不節。

    或金石草藥之發動,寒暑燥濕之不憂調。

    緻陰陽不結,營衛凝澀而腐潰。

    輕者起于六腑,浮達而為癰。

    重者發于五髒,沉澀而為疽。

    大為癰,淺者為疖,深則為疽矣。

    發于外者為背疽腦疽眉鬓等疽,發于内者為肝癰肺癰癰。

    外症易識,内症難明。

    太陽經虛,從背而出。

    少陽經虛,從鬓而出。

    陽明經虛,出。

    督脈經虛,從腦而出。

    )金銀花(五兩幹者不及生者力速)甘草(一兩)水二碗,煎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

    分三調敷毒四金銀花寒能清熱解毒,甘能養血補虛,為癰瘡聖藥。

    甘草亦扶胃解毒之上劑也。

     金銀花(二兩)甘草(一兩)黃(四兩)酒一升。

    重湯煮服,名回毒金銀花湯。

    治痛瘍,色變紫已成即潰附長春藥酒。

    黃(十二兩蜜炙煎膏)大生地(六兩銅刀切片)金銀花當歸(各四兩)甘草米二鬥,做酒釀一埕再煮三炷香。

    将埕埋凡勞傷虛損服之,無附金銀花膏(一名忍冬膏)四月采鮮花搗汁熬膏,茶酒任點服。

    養陰退陽,補虛療風。

     尤宜于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未潰者。

     金銀花(五錢)陳皮(去白)當歸(酒洗錢半)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片。

    蛤粉炒。

    去皆忌鐵。

    )金銀花散熱解毒,癰瘡聖藥,故以為君。

    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濕祛風,并能排膿消腫。

     當臣山故成 托裡散 治一切惡瘡,發背疔疽便毒,始發脈弦洪實數,腫甚欲作膿者。

    (脈弦洪實數,乃堅滿之症,故宜下之。

    )金銀花當歸(一兩)大黃樸硝花粉連翹牡蛎皂角刺(三錢)黃芩赤芍(一錢)金銀花清熱解毒,癰瘡主藥。

    當歸赤芍調營血,大黃芒硝蕩胃熱。

    黃芩清肺火,牡蛎軟堅痰赤,雖大風藥可下不知 芍藥蒺藜煎 治通身濕熱瘡疹,及下部紅腫熱痛諸瘡,神效。

    外以螵蛸粉敷之。

     龍膽草栀子黃芩木通澤瀉(錢半)芍藥生地(二錢)白蒺藜(連刺搗碎。

     五錢。

     如火不甚者,宜去龍膽草栀子,加當歸茯苓米仁之屬。

    如濕毒盛者,加土茯苓五錢,或一二 當歸蒺藜煎 治癰疽瘡疹,血氣不行,邪毒不化,内無實熱,而痛腫淋漓者,悉宜用之。

    此藜煎,相為奇正也,當酌其詳。

     當歸熟地芍藥(酒炒)何首烏(二錢)甘草(炙)防風川芎白芷荊芥穗(一錢)服後飲酒數杯,化者,加人參黃 灸法 治一切癰疽惡瘡。

     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腫痛。

    以濕紙覆其上,先幹處,即癰頭也。

    取獨頭大蒜切片覺早中間愈。

     氣上至夜不按毒 百草煎 治百般癰毒,諸瘡損傷,疼痛,腐肉,腫脹。

    或風寒濕氣,留聚走注疼痛等症,無效。

     百草(凡田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