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下 理血門
關燈
小
中
大
四物湯
治一切血虛,及婦人經病。
(月經先期為熱,後期為寒,為虛,為郁,為痰。
丹溪曰:經水者,陰血也。
陰必從陽,故其色紅。
上應于月,其行有常,故名曰經。
為氣之配,因氣而行,成塊者,氣之凝。
将行而痛者,氣之滞。
行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
色淡,亦虛也。
錯經妄行者,氣之亂。
紫者,氣之熱,黑則熱之甚也。
今人見紫黑作痛成塊,率指為風冷乘之,而用溫熱之劑,禍不旋踵矣。
經曰:亢則害,承乃制。
熱極則兼水化,所以熱則紫,甚則黑也。
若曰風冷,必須外得。
設或有之,十不一二也。
玉機微義曰:寒則凝而不行,既行而紫黑,故知非寒也。
)當歸(酒洗)生地(三錢)芍藥(二錢)芎(錢半)如涼血,心加黃連,肝條芩,肺枯芩,大腸實芩,膽黃連,腎膀胱黃柏,脾生地,胃大黃,三焦地骨,心包絡丹皮,小腸栀子木通。
如清氣,心與包絡加麥冬,肺枳殼,肝柴胡青皮,脾白芍,胃幹葛石膏,大腸三焦連翹,小腸赤茯,膀胱滑石琥珀,血虛加龜闆,血燥加人乳,血瘀加桃仁紅花韭汁童便行之。
暴血加薄荷元參散之,血不止加炒蒲黃京墨,久不止加升麻引血歸經。
婦人經血紫黑,脈數為熱,加芩連。
血淡脈遲為寒,加桂附。
人肥有痰,加半夏南星橘紅。
人瘦有火,加黑栀知母黃柏。
郁者加木香砂仁蒼術神曲,瘀滞加桃仁紅花延胡肉桂。
氣虛加參,氣實加枳樸。
(以上乃舊時加用法,切不可執。
)當歸辛苦甘溫,入心脾生血為君。
生地甘寒,入心腎滋血加黃柏知母,名知柏四物湯。
再加玄參,名滋陰降火湯。
治陰虛有火,知柏四物蜜丸,名坎離丸。
治陰虛嗽血。
加黃連胡黃連,名二連四物湯。
(元戎)治氣旺血虛。
五心煩熱,熱入血室,夜分發熱。
(血室,沖脈也。
沖為血海,晝靜夜劇。
陽陷陰中,名熱入血室。
)加黃柏黃芩甘草,名三黃四物湯。
治陰虛潮熱。
用生熟二地,加黃丹皮升麻柴胡,名三黃補血湯。
治亡血血虛,六脈俱大,按之空虛。
(二地補血,丹皮涼血,黃補氣,升柴升陽,陽旺則能生血也。
)加桃仁紅花,名元戎四物湯。
治血結便秘撲損瘀血。
加羌活防風,(一用秦艽)名治風六合湯。
治風虛眩暈。
風秘便難,蜜丸,名補肝丸。
(肝以散為補。
)加木香槟榔,名治氣六合湯。
治血虛氣滞,或血氣上沖。
加羌活天麻,蜜丸,名神應養真丹。
治足厥陰經,受風寒暑濕癱瘓不遂,語言謇澀,及血虛香港腳,加桃仁紅花竹濕瀝姜汁,治半身不遂,在左者屬瘀血。
(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
故用桃仁紅花,活血去瘀。
加姜汁竹瀝者,以痰無分左右也。
)去白芍加防風,名防風當歸散,治發汗過多。
而成痙證,宜去風養血,去地黃加幹姜,名四神湯。
治婦人血虛心腹痛。
(音鸠。
又音絞。
急痛也。
)加艾葉四制香附,(童便鹽水酒醋各浸三日。
)醋丸,名艾附暖宮丸,治子宮虛冷。
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月水不調。
加丹皮地骨,治婦人骨蒸。
除芍藥地黃,名歸芎湯。
為末,名佛手散,又名一奇散,又名君臣散。
治産後血虛頭痛,胎動下血,服此即安。
子死腹中,服此即下,催生神效。
四物各七錢,加防風一兩,栀子黃芩黃連各三錢,每服五錢。
如脈實,加大黃。
名生地黃連湯。
(海藏)治婦人血風證,去血過多,因而燥涸,循衣摸床,撮空閉目,揚手擲足,錯語失神,脈弦浮而虛。
(男子去血過多,亦有此證。
)陶節奄曰:大承氣湯,氣藥也,自外而之内者用之。
生地黃連湯,血藥也,自内而之外者用之。
氣血合病,循衣摸床證同。
自氣之血,血而複之氣者,大承氣湯下之。
自血之氣,氣而複之血者,生地黃連湯主之。
二者俱不大便,此是承氣湯對子。
又與三黃石膏湯相表裡,是皆三焦包絡諸火之病也。
病既危急,隻得以此降血中之伏火爾。
綱目曰:四物與桂枝麻黃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此易老用藥大略也。
〕加大黃芒硝甘草,當歸用尾,芍藥用赤,名玉燭散。
(子和)治經閉腹痛,體瘦善饑。
(取爾雅四時和氣,謂之玉燭之義也。
) 抵當湯 (仲景)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發熱惡寒。
頭痛項強。
)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
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必有蓄血,令人善忘。
所以然者,以太陽随經于熱在裡故也。
水蛭(三十個豬脂熬黑)虻蟲(三十個去頭足翅)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研)大黃(四兩酒浸)苦走血,鹹滲血,虻蟲水蛭之苦鹹,以除蓄血。
甘緩急,苦洩熱,桃仁大黃之甘苦,以下結熱。
(程郊倩曰:表證仍在,脈微而沉,是有表證而無表脈。
熱在下焦可知,非桂枝所能散,桃仁所能攻。
緣熱結膀胱,與瘀熱在裡,邪有淺深,故桃仁承氣與抵當湯,攻有緩急。
)減水蛭十個,虻蟲桃仁各減五個,分為四丸,每水煮一丸,名抵當丸,治本病無喜忘如狂之證者。
附代抵當丸,大黃(四兩)、生地、歸尾、桃仁、穿山甲、元明粉(各一兩)、桂心(三錢)、蜜丸。
(桃仁歸尾生地,潤以通之,桂心熱以動之,大黃元明粉,苦寒鹹寒以推蕩之,加穿山 桃仁承氣湯 (仲景)治傷寒外證不解,熱結膀胱,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谵語,蓄血,發熱如狂。
及血
(月經先期為熱,後期為寒,為虛,為郁,為痰。
丹溪曰:經水者,陰血也。
陰必從陽,故其色紅。
上應于月,其行有常,故名曰經。
為氣之配,因氣而行,成塊者,氣之凝。
将行而痛者,氣之滞。
行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
色淡,亦虛也。
錯經妄行者,氣之亂。
紫者,氣之熱,黑則熱之甚也。
今人見紫黑作痛成塊,率指為風冷乘之,而用溫熱之劑,禍不旋踵矣。
經曰:亢則害,承乃制。
熱極則兼水化,所以熱則紫,甚則黑也。
若曰風冷,必須外得。
設或有之,十不一二也。
玉機微義曰:寒則凝而不行,既行而紫黑,故知非寒也。
)當歸(酒洗)生地(三錢)芍藥(二錢)芎(錢半)如涼血,心加黃連,肝條芩,肺枯芩,大腸實芩,膽黃連,腎膀胱黃柏,脾生地,胃大黃,三焦地骨,心包絡丹皮,小腸栀子木通。
如清氣,心與包絡加麥冬,肺枳殼,肝柴胡青皮,脾白芍,胃幹葛石膏,大腸三焦連翹,小腸赤茯,膀胱滑石琥珀,血虛加龜闆,血燥加人乳,血瘀加桃仁紅花韭汁童便行之。
暴血加薄荷元參散之,血不止加炒蒲黃京墨,久不止加升麻引血歸經。
婦人經血紫黑,脈數為熱,加芩連。
血淡脈遲為寒,加桂附。
人肥有痰,加半夏南星橘紅。
人瘦有火,加黑栀知母黃柏。
郁者加木香砂仁蒼術神曲,瘀滞加桃仁紅花延胡肉桂。
氣虛加參,氣實加枳樸。
(以上乃舊時加用法,切不可執。
)當歸辛苦甘溫,入心脾生血為君。
生地甘寒,入心腎滋血加黃柏知母,名知柏四物湯。
再加玄參,名滋陰降火湯。
治陰虛有火,知柏四物蜜丸,名坎離丸。
治陰虛嗽血。
加黃連胡黃連,名二連四物湯。
(元戎)治氣旺血虛。
五心煩熱,熱入血室,夜分發熱。
(血室,沖脈也。
沖為血海,晝靜夜劇。
陽陷陰中,名熱入血室。
)加黃柏黃芩甘草,名三黃四物湯。
治陰虛潮熱。
用生熟二地,加黃丹皮升麻柴胡,名三黃補血湯。
治亡血血虛,六脈俱大,按之空虛。
(二地補血,丹皮涼血,黃補氣,升柴升陽,陽旺則能生血也。
)加桃仁紅花,名元戎四物湯。
治血結便秘撲損瘀血。
加羌活防風,(一用秦艽)名治風六合湯。
治風虛眩暈。
風秘便難,蜜丸,名補肝丸。
(肝以散為補。
)加木香槟榔,名治氣六合湯。
治血虛氣滞,或血氣上沖。
加羌活天麻,蜜丸,名神應養真丹。
治足厥陰經,受風寒暑濕癱瘓不遂,語言謇澀,及血虛香港腳,加桃仁紅花竹濕瀝姜汁,治半身不遂,在左者屬瘀血。
(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
故用桃仁紅花,活血去瘀。
加姜汁竹瀝者,以痰無分左右也。
)去白芍加防風,名防風當歸散,治發汗過多。
而成痙證,宜去風養血,去地黃加幹姜,名四神湯。
治婦人血虛心腹痛。
(音鸠。
又音絞。
急痛也。
)加艾葉四制香附,(童便鹽水酒醋各浸三日。
)醋丸,名艾附暖宮丸,治子宮虛冷。
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月水不調。
加丹皮地骨,治婦人骨蒸。
除芍藥地黃,名歸芎湯。
為末,名佛手散,又名一奇散,又名君臣散。
治産後血虛頭痛,胎動下血,服此即安。
子死腹中,服此即下,催生神效。
四物各七錢,加防風一兩,栀子黃芩黃連各三錢,每服五錢。
如脈實,加大黃。
名生地黃連湯。
(海藏)治婦人血風證,去血過多,因而燥涸,循衣摸床,撮空閉目,揚手擲足,錯語失神,脈弦浮而虛。
(男子去血過多,亦有此證。
)陶節奄曰:大承氣湯,氣藥也,自外而之内者用之。
生地黃連湯,血藥也,自内而之外者用之。
氣血合病,循衣摸床證同。
自氣之血,血而複之氣者,大承氣湯下之。
自血之氣,氣而複之血者,生地黃連湯主之。
二者俱不大便,此是承氣湯對子。
又與三黃石膏湯相表裡,是皆三焦包絡諸火之病也。
病既危急,隻得以此降血中之伏火爾。
綱目曰:四物與桂枝麻黃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此易老用藥大略也。
〕加大黃芒硝甘草,當歸用尾,芍藥用赤,名玉燭散。
(子和)治經閉腹痛,體瘦善饑。
(取爾雅四時和氣,謂之玉燭之義也。
) 抵當湯 (仲景)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發熱惡寒。
頭痛項強。
)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
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必有蓄血,令人善忘。
所以然者,以太陽随經于熱在裡故也。
水蛭(三十個豬脂熬黑)虻蟲(三十個去頭足翅)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研)大黃(四兩酒浸)苦走血,鹹滲血,虻蟲水蛭之苦鹹,以除蓄血。
甘緩急,苦洩熱,桃仁大黃之甘苦,以下結熱。
(程郊倩曰:表證仍在,脈微而沉,是有表證而無表脈。
熱在下焦可知,非桂枝所能散,桃仁所能攻。
緣熱結膀胱,與瘀熱在裡,邪有淺深,故桃仁承氣與抵當湯,攻有緩急。
)減水蛭十個,虻蟲桃仁各減五個,分為四丸,每水煮一丸,名抵當丸,治本病無喜忘如狂之證者。
附代抵當丸,大黃(四兩)、生地、歸尾、桃仁、穿山甲、元明粉(各一兩)、桂心(三錢)、蜜丸。
(桃仁歸尾生地,潤以通之,桂心熱以動之,大黃元明粉,苦寒鹹寒以推蕩之,加穿山 桃仁承氣湯 (仲景)治傷寒外證不解,熱結膀胱,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谵語,蓄血,發熱如狂。
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