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粉調敷。
蘇韬光丁亥年,耳上病碎瘡,或痛或癢兩月雲,此證蓋以痰飲之故,隻用肥皂燒存性,生油膩粉調敷,用之尤佳。
[第二十四門]治一切惡瘡 醫所不識者,神效方。
趙通判傳,名百中字德全。
水銀甘草黃柏黃連松脂膩粉土蜂窠着(壁上者,南方多有之,或雲KT窠,可上取水銀放掌中,以唾殺為泥入瓷器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絹濾,如稀饧,和藥末,再研如稠饧。
先以溫水洗瘡,帛拭,幹塗之。
一切無名瘡,塗一次即瘥,有黃水者塗之,随手便幹;癢不堪忍者,塗之立止;痛甚者,塗之立定;治疥尤佳,抓破敷藥。
合時細心,不可蔑裂也。
[第二十四門]治多年惡瘡,瘡口不幹者 采冬瓜葉陰幹,瓦上焙,碾極細貼瘡,濕處三、二次便幹,累效。
[第二十四門]治一切惡瘡已破,膿血不止者 蝸牛并殼肉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調敷之。
[第二十四門]治瘡 高司法方,蔣簽判雲極妙。
江茶大黃(一分,焙幹)小粉(焙之,炒,令青黃色稱)上為細末,幹者冷水調敷,濕者幹摻。
[第二十四門]惡瘡、瘰 張定叟侍郎傳,專治惡瘡,瘰,神效。
黃皮不以多少,以童子小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焙幹為細末,穿山甲不以多少,火存性,研細,土牛不以多少,新瓦磚幹,研細,每黃皮末三錢,穿山甲末,土牛末各一字,輕粉半錢,同研極勻細,濕瘡幹摻,幹瘡麻油調塗之。
[第二十四門]治凍瘡 張仲安傳名阜。
黃柏燒存性灰,研細,以雞子清調敷,破者幹摻神妙。
[第二十四門]治惡瘡及一切腫毒 瘾疹或癢或疼。
茄子花黃蜀葵花上二味,各采來時,用竹夾子夾,不得犯手,約度相等,共享瓷瓶盛,密包,挂淨室中,久 [第二十四門]妙用膏 治惡瘡妙用膏,治項上有瘿及漏瘡。
真清麻油入古文錢三,二十文,久浸年深,每用以鵝毛掃患處。
[第二十四門]治暑傷肌膚瘡爛 或因搔成瘡,多是大暑汗出,坐卧濕地,緻肌膚多瘡爛汁出。
有一乳姥曰取幹壁土,揉細末敷之,随手即瘥。
[第二十四門]治久瘡 用豬筒骨者,見小兒門中。
[第二十四門]治惡瘡 雄黃(飛)白礬(飛)黃丹(飛)白蔹(細末)上等分水調,鵝毛掃紙花貼,中留小竅,出毒瓦斯。
[第二十四門]治胫股間生瘡成片 拆裂者,六兄。
巴豆(十四粒,去殼)麻油(二兩)上同煎巴豆焦黑為度,去巴豆不用,入黃蠟少許,輕粉三十文,攪勻如面油,擦瘡上。
[第二十四門]治髭瘡 六兄。
用耳中垢塞敷之,立愈,神效。
[第二十四門]治狐刺 土中饒瓷片,上色細白,向陽,日色所照者,不以多少,背陰者不可使,不用底足,揩去土,不須洗,以黃泥作一窩子,盛瓷片在内,複以黃泥固濟成團,于竈内以木柴燒令通紅,隻或碾為細末,然後再入乳缽。
熬研如粉,無聲乃止,每用一耳摻瘡上即愈。
凡狐刺,多因手足間被物簽損,因而成瘡,痛不可忍,甚至于堕指。
仍有二種,雄狐刺隻一個瘡頭,母狐刺七個瘡頭,逐旋發出,其瘡頭内黃水出不止,向日視之,瘡頭及四邊若有絲綱其上,瘡内亦如亂絲,痛楚手不可近,如其間有刺者是也。
用藥時先以口含溫鹽湯洗瘡,以軟帛KT幹,挑藥在瘡口内,水即幹,而不痛,一貼即愈。
如母狐刺,即以藥敷第一次所發瘡口,即安,其餘瘡不須貼也。
滁州李直學名敏求家傳方雲,兵火中得之于一過軍,後嘗施此藥,所治已千百人矣。
研時須用饒缽,若使石捶缽,即反被藥研下石末,不可敷貼也! [第二十四門]治狐刺 湖州人謂之水刺,越州人謂之水漢。
趙君猷雲,取爐中炭灰,幹罨在腫赤處上,以好米醋澆之,二物多用不妨,無力即易之,赤 [第二十四門]治丁瘡土鬼丹 華宮使傳金頭蜈蚣(一條,全者)銅綠膽礬(各一錢)烏魚骨(二錢)麝香(一字)上為細末,用針豚(音笃)蘸油滴藥在上,若瘡不破,灸破用藥。
蘇韬光丁亥年,耳上病碎瘡,或痛或癢兩月雲,此證蓋以痰飲之故,隻用肥皂燒存性,生油膩粉調敷,用之尤佳。
[第二十四門]治一切惡瘡 醫所不識者,神效方。
趙通判傳,名百中字德全。
水銀甘草黃柏黃連松脂膩粉土蜂窠着(壁上者,南方多有之,或雲KT窠,可上取水銀放掌中,以唾殺為泥入瓷器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絹濾,如稀饧,和藥末,再研如稠饧。
先以溫水洗瘡,帛拭,幹塗之。
一切無名瘡,塗一次即瘥,有黃水者塗之,随手便幹;癢不堪忍者,塗之立止;痛甚者,塗之立定;治疥尤佳,抓破敷藥。
合時細心,不可蔑裂也。
[第二十四門]治多年惡瘡,瘡口不幹者 采冬瓜葉陰幹,瓦上焙,碾極細貼瘡,濕處三、二次便幹,累效。
[第二十四門]治一切惡瘡已破,膿血不止者 蝸牛并殼肉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調敷之。
[第二十四門]治瘡 高司法方,蔣簽判雲極妙。
江茶大黃(一分,焙幹)小粉(焙之,炒,令青黃色稱)上為細末,幹者冷水調敷,濕者幹摻。
[第二十四門]惡瘡、瘰 張定叟侍郎傳,專治惡瘡,瘰,神效。
黃皮不以多少,以童子小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焙幹為細末,穿山甲不以多少,火存性,研細,土牛不以多少,新瓦磚幹,研細,每黃皮末三錢,穿山甲末,土牛末各一字,輕粉半錢,同研極勻細,濕瘡幹摻,幹瘡麻油調塗之。
[第二十四門]治凍瘡 張仲安傳名阜。
黃柏燒存性灰,研細,以雞子清調敷,破者幹摻神妙。
[第二十四門]治惡瘡及一切腫毒 瘾疹或癢或疼。
茄子花黃蜀葵花上二味,各采來時,用竹夾子夾,不得犯手,約度相等,共享瓷瓶盛,密包,挂淨室中,久 [第二十四門]妙用膏 治惡瘡妙用膏,治項上有瘿及漏瘡。
真清麻油入古文錢三,二十文,久浸年深,每用以鵝毛掃患處。
[第二十四門]治暑傷肌膚瘡爛 或因搔成瘡,多是大暑汗出,坐卧濕地,緻肌膚多瘡爛汁出。
有一乳姥曰取幹壁土,揉細末敷之,随手即瘥。
[第二十四門]治久瘡 用豬筒骨者,見小兒門中。
[第二十四門]治惡瘡 雄黃(飛)白礬(飛)黃丹(飛)白蔹(細末)上等分水調,鵝毛掃紙花貼,中留小竅,出毒瓦斯。
[第二十四門]治胫股間生瘡成片 拆裂者,六兄。
巴豆(十四粒,去殼)麻油(二兩)上同煎巴豆焦黑為度,去巴豆不用,入黃蠟少許,輕粉三十文,攪勻如面油,擦瘡上。
[第二十四門]治髭瘡 六兄。
用耳中垢塞敷之,立愈,神效。
[第二十四門]治狐刺 土中饒瓷片,上色細白,向陽,日色所照者,不以多少,背陰者不可使,不用底足,揩去土,不須洗,以黃泥作一窩子,盛瓷片在内,複以黃泥固濟成團,于竈内以木柴燒令通紅,隻或碾為細末,然後再入乳缽。
熬研如粉,無聲乃止,每用一耳摻瘡上即愈。
凡狐刺,多因手足間被物簽損,因而成瘡,痛不可忍,甚至于堕指。
仍有二種,雄狐刺隻一個瘡頭,母狐刺七個瘡頭,逐旋發出,其瘡頭内黃水出不止,向日視之,瘡頭及四邊若有絲綱其上,瘡内亦如亂絲,痛楚手不可近,如其間有刺者是也。
用藥時先以口含溫鹽湯洗瘡,以軟帛KT幹,挑藥在瘡口内,水即幹,而不痛,一貼即愈。
如母狐刺,即以藥敷第一次所發瘡口,即安,其餘瘡不須貼也。
滁州李直學名敏求家傳方雲,兵火中得之于一過軍,後嘗施此藥,所治已千百人矣。
研時須用饒缽,若使石捶缽,即反被藥研下石末,不可敷貼也! [第二十四門]治狐刺 湖州人謂之水刺,越州人謂之水漢。
趙君猷雲,取爐中炭灰,幹罨在腫赤處上,以好米醋澆之,二物多用不妨,無力即易之,赤 [第二十四門]治丁瘡土鬼丹 華宮使傳金頭蜈蚣(一條,全者)銅綠膽礬(各一錢)烏魚骨(二錢)麝香(一字)上為細末,用針豚(音笃)蘸油滴藥在上,若瘡不破,灸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