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關燈
,切骰子大)上等分,一處以好酒浸透,取出,各自揀,焙或曬幹,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赤痢,用并以甘草幹姜湯下。

    此方浙西何山純老以傳,蘇韬光雲,數十年救人無數,人多求方,不敢輕授,恐以其藥品之微而忽之。

    韬光每以救人,甚效。

    洪氏方亦有修制湯使,少異。

     [第八門]治血痢 熱躁。

     水研粳米半升,取汁令盡,以汁置有油翁瓶,蠟紙封口,沉井底,平旦服之。

    吳内翰家乳妪病,服之而愈。

     [第八門]治噤口痢 《泊宅編》雲:蜀人山叟治痢藥,用罂粟殼并去核,鼠查子,各數枚,焙幹,末之,飲下,尤治噤口痢。

    鼠楂子即糖球。

     [第八門]治噤口痢 陳慶長知縣名祖永雲:頃守官南康,其子年十許歲,患噤口痢,水漿不入者數日進藥。

    同官家有方書,載一治法,試用之,一服而痢稍疏,三服遂索粥飲,頓食半盞是痢止而安。

    其法用幹山藥一半炒黃色,半生用,研為細末,米飲調下。

     [第八門]如聖湯 治下痢赤白甚重者二方,焦濟卿傳。

     人參當歸(各三寸,洗)滴乳(一塊,黑豆大)甘草(二寸,炙)烏梅(七個)罂粟殼(一個,去穣、蜜炙)大北棗(七枚)縮砂仁大丁香白豆蔻(各二十一枚)陳生姜(二塊上為末,分作三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濾去滓服,不用罂粟殼亦可。

     [第八門]香茸丸 治下痢危困。

     麝香(半錢,别研,臨時入)鹿茸(一兩,火燎去毛,酥炙)上鹿茸為細末,方入麝香,以燈心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缪立夫雲:有一醫者每料添滴乳香半兩,尤有效。

    紹熙壬子紹興人苦痢疾者極多,往往不救而死,凡平時所用治痢如罂粟殼之類,不可向口,唯服此等藥或沒石子丸作效。

     [第八門]治血痢 用合成平胃散稱一兩,入川續斷末二錢半,拌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服。

    張叔潛秘書知斂州時,其閣中病血痢,一醫者用此藥治之而愈。

    紹熙壬子會稽時行痢疾,叔潛之子為人說服之亦驗。

    小兒病親曾服作效。

     [第八門]如聖飲 治痢如聖飲,治一切痢疾,無問久新,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日夜無度,悉能治之。

     紹熙壬子浙東提舉黃郎中,施此藥頗有效驗。

     當歸地榆縮砂仁赤石脂陳皮石榴皮诃子肉甘草罂粟殼幹姜(各等分)上十味為粗末,每三錢重作一服,水一盞半,入陳霜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赤痢冷服,白痢熱服,赤白痢溫服,年高、娠婦、小兒皆可服。

    忌生冷肥膩物。

     [第八門]必效飲子 治久新赤白痢。

    浙東帥趙侍郎子和,壬子年施此藥。

     白術甘草(蜜炙)罂粟殼(蜜炙,以上等分用)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痢加白術、赤痢加甘草,不拘時候服,忌油膩之物。

     [第八門]治痢 《泊宅編》雲:姚自殿監遷入座,母夫人病痢,諸藥不效,令李昂筮軌革有真人指靈草之語,一日登對,上訝其色悴,具以實奏,诏賜一散子,數服而愈。

    仍喻隻炒椿子熟,末之飲下。

    餘撿《本草》椿莢,主大便下血,今處處有之,夏中生莢,樗之有花者無莢,有莢者無花,常生臭樗上,未見椿上有莢者。

    然世俗不辨椿樗之異,故俗名此為椿莢,其實樗莢耳。

    注雲,樗皮主疳痢,止《日華子》雲,樗皮溫,無毒,止瀉及腸風,入藥時用蜜炙。

     《藥性論》雲,樗白皮使味苦微熱,無毒,能治赤白痢,腸滑,痔疾,瀉血不住,取白皮一握,倉粳米五十粒,蔥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兩合,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頓服之。

    小兒量大小服。

    枝葉與皮功用皆同。

     [第八門]治痢 無問赤白。

    韓明道名月卿傳。

     玄胡索不以多少,新瓦上炒過,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隻一服取效。

     [第八門]治痢疾 甚者數服止。

    趙彥信方。

     人參白術當歸地榆阿膠(各一分)蚌粉炒黃甘草(一錢)乳香(少許)肉豆蔻(二枚,面裹煨)上九味為粗末,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第八門]治痢 褚日新方雲甚奇。

     杏仁(四十九粒)巴豆(四十九粒,各于麻油燈焰上燒灰存性)百草霜(一錢)上各研為細末,用黃蠟溶成膏,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五粒。

    白痢,幹姜湯下;赤痢,甘草湯下。

    如要定轉用棗湯下七粒。

     [第八門]赤白痢 治赤白痢及水瀉最效。

    廬州合肥唐主簿方。

     破故紙(一兩炒香熟)罂粟殼(四兩,去穣頂蒂,新瓦上爆燥)上二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化開,姜二片,棗一枚,煎取七分,如小兒分作四服。

     [第八門]治痢 無問赤白。

    張王仲參議說。

     官局二姜丸不用糊,卻以豬膽為丸,根據常法服,以米飲湯下,空心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