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大小多少量與服。
忌如常法。
治少小夏月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唯可飲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四分)枳實(炙)黃芩人參(各三分)龍骨(六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溫服。
治少小未滿百日,傷寒,身熱,衄,嘔逆,五味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石膏寒水石(各三分)甘草(二分,炙)桂心(一分) 上藥,切,以水一升,煮取八合,分服,效。
治少小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方。
牛膝大把,無多少,煮作飲,飲之立愈,有驗。
治小兒客忤方。
吞麝香如大豆,立愈。
又方取熱馬矢一丸,絞取汁飲,兒下便愈。
又方取衣中白魚十枚,末,以塗母乳頭,令兒飲之,入咽即愈。
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取棗哺之,日三,便起。
治小兒誤吞鐵珠子如狸豆大者,經年不以為害,後病瘦瘠,食不生肌膚,時下痢,或寒熱,服諸藥自治來,反劇不效。
有師診之雲:是吞物不消,作法服衆藥,所吞物不去,終不瘥。
令其家中察之,雲:兒近歲常弄十六具鐵珠,覺失一顆,慮是吞之,從來積歲,實不以為疑之。
師六診乃信,是故令病矣。
為處湯藥,所患即瘥,複與将治,其兒肌膚充悅,而忘說其方,具記之。
又有一家女子,六七歲許,患腹痛,其母與摩按之,覺手下有一橫物在兒肉裡,正平橫爾。
問兒曰:那得針在肉中,大驚怪。
脫衣看之,肉完淨無有刺處,按之兒亦不患針痛,惟覺腹裡痛耳。
其母即以爪甲重重介之,乃橫物折爪下兩段,亦不偏痛。
迎師診之共察,若吞針刺物者。
其嬰兒時,不經鲠礙,惟恐養兒時,母常帶針,裸抱橫兒體,針入兒肌膚中,兒縱覺痛啼呼,與乳卧息便止,遂成不覺,今因腹痛,摩之知耳。
鐵得土木濕,皆生屑易朽,針在人肉中經數歲,肉得血氣,皆朽也,故介之即折,令患腹痛不安,但治腹痛,服溫中湯下心腹痛瘥。
後長大嫁。
因産乳,不聞道針處為患。
故記之。
治少小疾病諸丸散衆方 治小兒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前胡(随多少) 上一味,搗篩,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以哺兒則愈。
治少小夜啼,至明即安寝,夜辄啼,芎散方。
芎(二分)術(二分)防己(二分) 凡三物,搗下篩,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兒大能服散者,服之多少以意節度。
治四五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痿黃瘦瘠,四肢痿缭戾,服之令充悅方。
芍藥(十分,炙令黃)黃鼈甲(炙)人參(各四分)柴胡(八分)茯苓(六分)甘草(炙)幹姜(各二分,如熱以枳實代) 上八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
忌如常法。
治少小咳嗽,晝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複啼,四物款冬丸方。
款冬花紫菀(各一兩半)伏龍肝(一分)桂心(二分) 上藥搗篩,蜜和如泥,取如棗核大,塗乳頭,令兒飲之,日三。
治少小熱痢不止,栀子丸方。
栀子仁(七枚)黃連(五分)黃柏(三分,炙)礬石(四分,燒)大棗(四枚,炙令黑) 上五味,末之,以蜜丸,空腹服小豆許七丸,瘥。
如未除更服。
忌如常法。
治少小壯熱
忌如常法。
治少小夏月藥大下後,胃中虛熱渴,唯可飲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四分)枳實(炙)黃芩人參(各三分)龍骨(六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溫服。
治少小未滿百日,傷寒,身熱,衄,嘔逆,五味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石膏寒水石(各三分)甘草(二分,炙)桂心(一分) 上藥,切,以水一升,煮取八合,分服,效。
治少小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方。
牛膝大把,無多少,煮作飲,飲之立愈,有驗。
治小兒客忤方。
吞麝香如大豆,立愈。
又方取熱馬矢一丸,絞取汁飲,兒下便愈。
又方取衣中白魚十枚,末,以塗母乳頭,令兒飲之,入咽即愈。
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取棗哺之,日三,便起。
治小兒誤吞鐵珠子如狸豆大者,經年不以為害,後病瘦瘠,食不生肌膚,時下痢,或寒熱,服諸藥自治來,反劇不效。
有師診之雲:是吞物不消,作法服衆藥,所吞物不去,終不瘥。
令其家中察之,雲:兒近歲常弄十六具鐵珠,覺失一顆,慮是吞之,從來積歲,實不以為疑之。
師六診乃信,是故令病矣。
為處湯藥,所患即瘥,複與将治,其兒肌膚充悅,而忘說其方,具記之。
又有一家女子,六七歲許,患腹痛,其母與摩按之,覺手下有一橫物在兒肉裡,正平橫爾。
問兒曰:那得針在肉中,大驚怪。
脫衣看之,肉完淨無有刺處,按之兒亦不患針痛,惟覺腹裡痛耳。
其母即以爪甲重重介之,乃橫物折爪下兩段,亦不偏痛。
迎師診之共察,若吞針刺物者。
其嬰兒時,不經鲠礙,惟恐養兒時,母常帶針,裸抱橫兒體,針入兒肌膚中,兒縱覺痛啼呼,與乳卧息便止,遂成不覺,今因腹痛,摩之知耳。
鐵得土木濕,皆生屑易朽,針在人肉中經數歲,肉得血氣,皆朽也,故介之即折,令患腹痛不安,但治腹痛,服溫中湯下心腹痛瘥。
後長大嫁。
因産乳,不聞道針處為患。
故記之。
治少小疾病諸丸散衆方 治小兒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前胡(随多少) 上一味,搗篩,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以哺兒則愈。
治少小夜啼,至明即安寝,夜辄啼,芎散方。
芎(二分)術(二分)防己(二分) 凡三物,搗下篩,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兒大能服散者,服之多少以意節度。
治四五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痿黃瘦瘠,四肢痿缭戾,服之令充悅方。
芍藥(十分,炙令黃)黃鼈甲(炙)人參(各四分)柴胡(八分)茯苓(六分)甘草(炙)幹姜(各二分,如熱以枳實代) 上八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
忌如常法。
治少小咳嗽,晝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複啼,四物款冬丸方。
款冬花紫菀(各一兩半)伏龍肝(一分)桂心(二分) 上藥搗篩,蜜和如泥,取如棗核大,塗乳頭,令兒飲之,日三。
治少小熱痢不止,栀子丸方。
栀子仁(七枚)黃連(五分)黃柏(三分,炙)礬石(四分,燒)大棗(四枚,炙令黑) 上五味,末之,以蜜丸,空腹服小豆許七丸,瘥。
如未除更服。
忌如常法。
治少小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