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皆胃氣受冷故也,其脈喜沉弦細遲,方悉主之。

    若宜取利者,加大黃;須半夏(五兩,洗)生姜(五兩)茯苓(三兩)旋複花(一兩)細辛(二兩)橘皮(二兩) 桂凡十一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病者先時喜有水下者,用術三兩,除旋複花,去下便調瘥也。

     半夏枳實湯,治冷熱久癖,實不能飲食,心下虛滿,狀如水氣方。

     半夏(四兩,洗)枳實(五枚)術(三兩)桂肉(二兩)前胡(四兩)生姜(四兩)茯苓(凡八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茱萸湯,治胃脘有寒病,煩滿不受飲食,飲食嘔逆方。

     吳茱萸(五兩)蜀椒(一合)桂肉(一兩)大棗(二十枚)半夏(一升,洗)人參(一兩)小麥(一升) 凡七物,以水一鬥,煮小麥令熟,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茱萸湯,治胃中冷,胸中逆滿方。

     吳茱萸(一兩)甘草(一兩)桂肉(一兩)栀子(七枚)生姜(三兩)當歸(一兩)生竹葉(一把)麥門冬(一兩)芍藥(一兩) 凡九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二合,分三服。

     茱萸湯,治胸中少氣,晝日少瘥,夜卧欲絕,腰背喜痛,手足逆冷,食不得味,時時嘔吐,陰不足陽有餘方。

     吳茱萸(一升)甘草(一兩)五味子(一兩)人參(三分,一方一兩)生姜(二兩) 凡五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分再服。

     遊氣湯,治五髒有餘寒虛氣、勞氣、驚憂氣,其人喜悸,胸中熱,上下無常,多悲傷,氣流四肢常腫,齊四邊核赤腫,小便不利方。

     濃樸(四兩)桂肉(五兩)人參(二兩)茯苓(四兩)半夏(二兩,洗)黃芩(二兩) 生姜(八兩)陳枳實(五枚)甘草(二兩) 凡九物,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分三服。

     治胸脅不利,腹中脹,氣急妨悶,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洗去滑)生姜(一斤,合皮切)桂心(六兩)槟榔仁(二兩,末。

    ) 上四味,細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四合,絞去滓,分溫五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裡進一服,快利為度。

    忌羊肉、饧、生蔥、油膩。

     治心痛腹脹滿冷痛諸方 治腹氣滿,濃樸湯方。

     濃樸(八兩)陳枳實子(五枚)甘草(三兩)桂肉(二兩)大黃(三兩)生姜(三兩) 大棗(十枚) 凡七物,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

     溫脾湯方,治除冷實,腸胃中實,始作滞下,腹痛自下佳。

     幹姜(三兩)附子(三兩)人參(三兩)大黃(三兩)甘草(二兩) 凡五物,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溫胃湯,治胃氣不平,時脹滿,或嘔,不能飲食方。

     附子(一兩,炮)當歸(一兩)幹姜(五分)椒(三合)濃樸(半兩)人參(一兩)橘皮(一兩)芍藥(一兩)甘草(一兩) 凡九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當歸大黃湯,治冷氣牽腰背脅内痛,少腹堅,小便難且不禁,尺脈牢實者方。

     當歸(三兩)幹姜(一兩)吳茱萸(五合)桂肉(三兩)芍藥(二兩)人參(一兩)大黃(凡八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芍藥湯,治虛羸腹中痛,補益氣力方。

     芍藥(三兩)茯苓(二兩半)當歸(二兩)生姜(二兩)麥門冬(二兩)桂肉(一兩) 大棗(二十枚)甘草(一兩) 凡八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寒疝心腹疼方。

    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疼痛,灸刺諸藥所不治者,桂枝湯加烏頭湯主之。

     桂肉(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烏頭(五枚,破之,以蜜一升,煎取五合,湯成納之) 凡六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納蜜煎,分服五合,日三。

     解急蜀椒湯,主寒疝心痛如刺,繞臍絞痛,腹中盡痛,白汗自出,欲絕方。

     蜀椒(三百枚,二枚) 大棗(三十枚)甘凡七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湯成熱服一升,不瘥複服一升,數用治心痛最良。

    一說寒氣心腹痛,槎攪困急欲死,解結逐寒下氣止痛方良。

     芎湯,治卒寒,腹中拘急痛方。

     芎(一兩)當歸(一兩)桂肉(一兩)黃芩(半兩)芍藥(一兩)幹姜(半兩)杏仁(三凡八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當歸湯,主心腹絞痛,諸虛冷氣滿方。

     當歸(三兩)幹姜(四兩)甘草(二兩)芍藥(三兩)濃樸(三兩)黃(二兩)蜀椒(一凡十物,以水一鬥,煮取三升二合,強人服一升,羸人服八合,大冷者加附子一枚。

     治寒冷腹痛,茱萸湯方。

     茱萸(二升)甘草(一兩)人參(一兩)桂肉(一兩)生姜(一斤)半夏(一兩,洗) 小麥(一斤)當歸(二兩) 凡八物,以水一鬥五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

     治久寒堅,數吐下之,止痛溫中,七物當歸湯方。

     當歸(三兩)芍藥(三兩)幹地黃(二兩)幹姜(二兩)人參(二兩)阿膠(一兩)黃(三兩) 凡七物,以勞水一鬥,煮取三升,服七合,日三。

     治寒疝腹中痛,及諸脅痛裡急,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方。

     當歸(三兩)生姜(三兩)芍藥(三兩)羊肉(三斤) 凡四物,以水一鬥二升,煮肉令熟爛,出肉納諸藥,煎取三升,服七合,日三,試用驗。

     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此寒也,當以溫藥下其寒,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凡三物,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溫中當歸湯方,治暴冷,心腹刺痛,面目青,肉冷汗出,欲霍亂吐下,脈沉細者,及傷寒毒冷,下清水,變作青白滞,及先作青白滞後,複清水者悉主之,此方可以調諸冷病也。

     當歸(二兩)人參幹姜茯苓濃樸青木香桂肉桔梗芍藥甘草(各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日三服,不耐青木香者,以犀角一兩代之凡厥心痛,與背相引,喜螈,如物從後觸其心,身伛偻者,腎心痛也。

     厥心痛,腹脹滿,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

     厥心痛,痛如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灰狀,不得歎息者,肝心痛也。

     厥心痛,卧若從居心間痛,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中痛,發作種聚,行來上下,痛有休止,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