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經》約解
關燈
小
中
大
涵虛子注
大通者,廣大圓通之義也。《經》中無形、無體、無象、無相、無為,皆大無方,通無礙也。
真空章
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存,存而無體。然而無體,未嘗存也。故曰:“不可思議。”
先天氣無質,後天神無方。然神雖無方而運化卻有方,故曰:“未嘗存也。”“不可思議”,妙用無窮也。
玄理章
靜為之性,心在其中矣。動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
靜為性,而心在中。一切皆忘,性定心亦定矣。動為心,而性亦在中。一靈獨覺,心見性亦見矣。凡人所以不見性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其性即隐。若無妄心,其性即見。以性體本空耳。如空無象,性體湛然。
玄妙章
大道無相,故内攝于其有。真性無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廣無邊際。對境忘境,不沉于六賊之魔。居塵出塵,不落于萬緣之化。緻靜不動,緻和不遷。慧照十方,虛變無為。頌曰:有法悟無法,無修解有修。包含萬象體,不挂一絲頭
無相則無有,内攝其有,則還無相之道也。無為則無心,外不生心,則返無為之性也。攝有還無則無相,收心返性則無為。無相、無為,則無邊際也。由是而對境居塵,似覺有相、有為。不沉、不落,仍覺無相、無為。六賊萬緣,何足挂心哉靜不動定也,和不遷安也。慧照虛變,則元神善運矣。要之,無相、無為也。
大通者,廣大圓通之義也。《經》中無形、無體、無象、無相、無為,皆大無方,通無礙也。
真空章
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存,存而無體。然而無體,未嘗存也。故曰:“不可思議。”
先天氣無質,後天神無方。然神雖無方而運化卻有方,故曰:“未嘗存也。”“不可思議”,妙用無窮也。
玄理章
靜為之性,心在其中矣。動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
靜為性,而心在中。一切皆忘,性定心亦定矣。動為心,而性亦在中。一靈獨覺,心見性亦見矣。凡人所以不見性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其性即隐。若無妄心,其性即見。以性體本空耳。如空無象,性體湛然。
玄妙章
大道無相,故内攝于其有。真性無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廣無邊際。對境忘境,不沉于六賊之魔。居塵出塵,不落于萬緣之化。緻靜不動,緻和不遷。慧照十方,虛變無為。頌曰:有法悟無法,無修解有修。包含萬象體,不挂一絲頭
無相則無有,内攝其有,則還無相之道也。無為則無心,外不生心,則返無為之性也。攝有還無則無相,收心返性則無為。無相、無為,則無邊際也。由是而對境居塵,似覺有相、有為。不沉、不落,仍覺無相、無為。六賊萬緣,何足挂心哉靜不動定也,和不遷安也。慧照虛變,則元神善運矣。要之,無相、無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