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黃庭外景經》

關燈
,結成真身,故曰真人子丹。

    由明堂而入神室,神室在明堂之前,故曰當我前。

    三關見《内景》注内。

    子欲不死修昆侖,這句乃玄中妙語,不可不知。

    上昆侖為修煉陽神之地,長生遠死之鄉,此人所共知者,而尤不止此也。

    有中昆侖,隐在身中為至清至空之境,氣與神合,渾渾淪淪,打成一片,如入萬仞虛空,身之内雖有上中下三關,到此并無三關可分,一真特露,萬象皆虛,離種種邊,造巍巍境。

    張三豐[5]先生《道情》所謂,“無事真人裡面藏,主翁端坐昆侖上”者是也。

    此處見先天長生陽神,無後天轉劫陰神,故曰三關之間精氣深,子欲不死修昆侖。

    誦《黃庭》者,須要在“之間”二字着眼。

    又有下昆侖,為修丹發火之源,皆所當知者。

    凡修昆侖者,須凝神于三關之間,此間有至清之精,至淨之氣,神入其中,深微浩渺,空空無無,心甚明白又不動念,一刹那間頓超上乘。

    世人見昆侖二字,即雲訣在泥丸。

    若非吾山、保和二師頻頻指點,誰知緻意于三關之間哉。

     第七章 绛宮重樓十二級,宮阙之中五采集。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長城玄谷邑。

    長生要妙房中接。

     绛宮在重樓之下,藥入绛宮,必先下肺管重樓十二階梯。

    宮阙之中,指黃宮言。

    追二炁于黃道,合三姓于黃宮,則五炁朝元,衆美畢聚,故曰五采集。

    赤神之子,真意是也。

    由心生意,故曰赤神之子。

    中池者,元海也。

    五采相集之時,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定而不走,神氣凝住,故曰立。

    中池之下有長城,金堤是也。

    又有玄谷,水鄉是也。

    邑在其中,為修行人食采之地,如人間都邑,有城垣圍之,濠溝繞之,乃嚴密處也。

    長生要妙,自房中得之,丹家名接命術,有如男女交媾,并非采戰之事,乃神炁相胥,金木交并而已矣。

     第八章 棄捐淫欲專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

    系乎長流心安甯,觀志遊神三奇靈。

    閑暇無事心太平。

     首句之意,勸人戒色欲以固精也。

    寸田者,命門也。

    尺宅者,靈舍也。

    《内景》雲,“方圓一寸命門中,”本經雲,橫徑長尺約其上,乃養己存心之地,俗人作面門解,非也。

    心不安甯,由于擾擾外馳,長流不返,故須系之于内,以安其心。

    觀志者,閉塞内觀以持其志也。

    遊神者,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有泳遊自得之象。

    此時精氣神,合而不分,故稱為三奇靈。

    閑閑暇暇,無事無為,心境于斯太平焉。

     第九章 常存玉房神明達,時念太倉不饑渴。

    役使六丁神女谒,閉子精路可長活。

     常存玉房者,刻刻存神也,閉目内守,神不外遊則愈定愈慧。

    人知其神之神以為明達,而不知不神之神乃真明達也。

    時念太倉者,時時調護,薄滋味以養之也。

    太倉為胃,意土居之,意所在即太倉所在,不可執有形之胃也。

    仙家以玄關為太倉穴,長胎住息之所,《内景》雲,“方圓一寸命門中,”吾山[6]以為意所燕居之地,真通論也。

    意土強盛,能使胃消水谷,飲食融化,故曰不饑渴。

    六丁之神名之為女者,陰神也。

    陽神在我則能役使六丁,命其來谒。

    長生之道如此,總要閉子精路耳。

     第十章 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無敢污。

    曆觀五髒視節度,六腑修治潔如素。

    虛無自然道之故。

     正室者,中央神室,不偏不倚也。

    洗心退藏,自勤修治,無敢垢污焉。

    由是而内觀五髒,曆曆如燭照,一身節度,皆可審視也。

    由是而内觀,六腑一一修治,潔然如素,并無濁穢也。

    虛無自然之道,從古如此。

    故,原故也。

     第十一章 物有自然事不煩,垂拱無為身自安。

    體虛無物心自閑,寂寞曠然口不言。

    修和獨立真人宮,恬淡無欲遊德園。

    清淨香潔玉女存,修德明善道之門。

     物有陰物陽物,分乾坤内外。

    看此物字以内言。

    凡修内物者,有自然之理,不必多事,其事本不煩也。

    身安則精不動,心閑則神不擾,口不言則氣不散。

    但當端拱無為,體虛無物,寂寞曠然耳。

    修理太和,守中獨立,此之謂真人宮。

    恬恬淡淡,内無欲念,遊于德園,玉芽燦燦。

    斯時也,清淨無染,香潔無塵,則玉女長存矣。

    玉女者,内汞之喻也。

    德也者,人之所得于天,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物者也;修之所以複其虛靈之體焉。

    善也者,天之所賦于人,最初一點,乃性之根而心之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