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黃庭外景經》
關燈
小
中
大
丹霞、青霞二元君秘本 圓峤山紫霞洞涵虛子注
第一章
老子閑居作七言,解說身形及諸神。
上有黃庭下關元,前有幽阙後命門。
呼吸虛無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
總真童子食胎津,審能修之可長存。
此章乃少陽祖師開經贊也。
祖師曰:老君常念玉文,嘗即《内景經》删繁就簡,作為七言,仍名曰《黃庭》,别之曰《外景》。
内外乃前後之稱,非指身中内外也。
其所稱說者,一身五形,及身中萬神,真要典也。
太上以虛無為本,上下前後之間,其中有一虛無圈子,人能守此,呼吸則能深入丹田,養他家玉池中先天至清之水,以灌我家靈根,靈根固則丹基立矣。
總真童子,即胎嬰也。
胎嬰為萬神之宗,朝朝養育,服食胎息玄津,如此修之,便可長生不死。
灌靈根以後天養己言,食胎津以先天養丹言。
此一贊之妙義也。
世傳《黃庭經》,将老子閑居二句删去,下改為四言,曰“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阙,後有命門,呼吸廬外,出入丹田,審能行此,可以長存。
”總真童子句,諸本皆遺。
不睹真函,幾失廬山面目也。
先餘欲注《黃庭》時,忽感丹霞元君降于山齋雲:“接魏夫人書,命子考注《黃庭》,并以阆苑秘本垂示一日。
”有餐霞[1]道人,得南嶽弟子楊長史傳本,以寄持平子,轉示于餘,合丹霞本參之,始識天宮秘箓,固自相同也。
喜而志于注下。
第二章 黃庭真人衣朱衣,關門牡鑰阖兩扉。
幽阙使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氣微。
玉池清水土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
鑰鑰同鎖鑰也,其機括有牝有牡,關門之時,以牡入牝,則鑰合而兩扉亦阖,喻言神氣交媾,如牝牡之相銜也。
作壯字者謬。
土生肥者,取他家玉池中至清無擾之水,日日澆培,則瘠土變為肥土,而靈根深穩,堅堅固固,至老不衰枯也。
餘見《内景》四章。
第三章 中池有士服赤朱,田下三寸神所居。
中外相距重閉之,神廬之中務修治。
玄膺氣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持。
中池為氣海,一曰中心,内有修身之士。
服赤朱衣,指心神也。
田,丹田也。
田下一寸為關元,二寸為中極,三寸為會陰,皆神所居之地,非獨中池也。
中池與田下三寸,不無中外相隔之勢,而重重緊閉,則内神不出。
神廬者,神室也。
神室之中,務修治清淨,不許外緣相侵,綿綿若存,内養神火,忽而水來相濟,則有玄膺氣管承受精符。
精符者,以精合神,取水制火也。
精在我家為子精。
從此急急固濟,以自扶持,則正一含華也。
第四章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見之可不病。
橫徑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噓吸廬間以自償,保守完堅身受慶。
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複壯。
使以幽阙流下竟,養子玉樹令可杖。
首句與《内景》“宅中有真常衣丹”同。
宅,靈宅也,培養成陰丹之地也。
一名廬間,一名方寸。
橫徑量之,其長不過尺許,約束乎内神之上,務使内境不出,外境不入,守之在此,噓吸在此,保養在此,蓋藏在此,精神歸根在此。
幽阙使之,其流沖至下而竟,竟者止也。
養子玉樹者,灌溉靈根,使之琳條森森,可以為杖也,喻言内丹成就,扶持衰老之義。
第五章 至道不煩不旁迕,靈台中天臨中野。
方寸之中至阙下,玉房之中神門戶。
皆是公子教我者。
迕,逆也,又行也。
至道逆行,然不同[2]旁門逆行,左上右下者,非正軌也。
必須後升前降,乃自然之大路。
靈台起于中天,即真心發現處也。
下臨中野,注意于中央黃庭。
方寸者,規中也。
阙下者,臍下也。
玉房即《内景》之金匮玉房,言玉房而金匮亦在其内。
夫人之神栖于目,故為神之門戶,經所謂“機在目”者是也。
此至道之要,皆是木公之子,指教我者。
公子為震帝,為長子,為龍。
龍從火出,汞性靈通,道教人先明己性,能明己性,即能自己醒悟,自己醒悟,即如公子之教我也。
第六章 明堂四達法海源[3],真人子丹當我前。
三關之間精氣深,子欲不死修昆侖。
明堂即明堂宮也。
此宮在兩眉間一寸之内,日月列宿,照耀光明,故曰四達。
運藥至此,為丹法會歸之地,源頭活水,從此化生,故曰法海源[4]。
子丹者,金胎也。
金胎乃真人之體,以金克木,母來見子
上有黃庭下關元,前有幽阙後命門。
呼吸虛無入丹田,玉池清水灌靈根。
總真童子食胎津,審能修之可長存。
此章乃少陽祖師開經贊也。
祖師曰:老君常念玉文,嘗即《内景經》删繁就簡,作為七言,仍名曰《黃庭》,别之曰《外景》。
内外乃前後之稱,非指身中内外也。
其所稱說者,一身五形,及身中萬神,真要典也。
太上以虛無為本,上下前後之間,其中有一虛無圈子,人能守此,呼吸則能深入丹田,養他家玉池中先天至清之水,以灌我家靈根,靈根固則丹基立矣。
總真童子,即胎嬰也。
胎嬰為萬神之宗,朝朝養育,服食胎息玄津,如此修之,便可長生不死。
灌靈根以後天養己言,食胎津以先天養丹言。
此一贊之妙義也。
世傳《黃庭經》,将老子閑居二句删去,下改為四言,曰“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阙,後有命門,呼吸廬外,出入丹田,審能行此,可以長存。
”總真童子句,諸本皆遺。
不睹真函,幾失廬山面目也。
先餘欲注《黃庭》時,忽感丹霞元君降于山齋雲:“接魏夫人書,命子考注《黃庭》,并以阆苑秘本垂示一日。
”有餐霞[1]道人,得南嶽弟子楊長史傳本,以寄持平子,轉示于餘,合丹霞本參之,始識天宮秘箓,固自相同也。
喜而志于注下。
第二章 黃庭真人衣朱衣,關門牡鑰阖兩扉。
幽阙使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氣微。
玉池清水土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
鑰鑰同鎖鑰也,其機括有牝有牡,關門之時,以牡入牝,則鑰合而兩扉亦阖,喻言神氣交媾,如牝牡之相銜也。
作壯字者謬。
土生肥者,取他家玉池中至清無擾之水,日日澆培,則瘠土變為肥土,而靈根深穩,堅堅固固,至老不衰枯也。
餘見《内景》四章。
第三章 中池有士服赤朱,田下三寸神所居。
中外相距重閉之,神廬之中務修治。
玄膺氣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持。
中池為氣海,一曰中心,内有修身之士。
服赤朱衣,指心神也。
田,丹田也。
田下一寸為關元,二寸為中極,三寸為會陰,皆神所居之地,非獨中池也。
中池與田下三寸,不無中外相隔之勢,而重重緊閉,則内神不出。
神廬者,神室也。
神室之中,務修治清淨,不許外緣相侵,綿綿若存,内養神火,忽而水來相濟,則有玄膺氣管承受精符。
精符者,以精合神,取水制火也。
精在我家為子精。
從此急急固濟,以自扶持,則正一含華也。
第四章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見之可不病。
橫徑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噓吸廬間以自償,保守完堅身受慶。
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複壯。
使以幽阙流下竟,養子玉樹令可杖。
首句與《内景》“宅中有真常衣丹”同。
宅,靈宅也,培養成陰丹之地也。
一名廬間,一名方寸。
橫徑量之,其長不過尺許,約束乎内神之上,務使内境不出,外境不入,守之在此,噓吸在此,保養在此,蓋藏在此,精神歸根在此。
幽阙使之,其流沖至下而竟,竟者止也。
養子玉樹者,灌溉靈根,使之琳條森森,可以為杖也,喻言内丹成就,扶持衰老之義。
第五章 至道不煩不旁迕,靈台中天臨中野。
方寸之中至阙下,玉房之中神門戶。
皆是公子教我者。
迕,逆也,又行也。
至道逆行,然不同[2]旁門逆行,左上右下者,非正軌也。
必須後升前降,乃自然之大路。
靈台起于中天,即真心發現處也。
下臨中野,注意于中央黃庭。
方寸者,規中也。
阙下者,臍下也。
玉房即《内景》之金匮玉房,言玉房而金匮亦在其内。
夫人之神栖于目,故為神之門戶,經所謂“機在目”者是也。
此至道之要,皆是木公之子,指教我者。
公子為震帝,為長子,為龍。
龍從火出,汞性靈通,道教人先明己性,能明己性,即能自己醒悟,自己醒悟,即如公子之教我也。
第六章 明堂四達法海源[3],真人子丹當我前。
三關之間精氣深,子欲不死修昆侖。
明堂即明堂宮也。
此宮在兩眉間一寸之内,日月列宿,照耀光明,故曰四達。
運藥至此,為丹法會歸之地,源頭活水,從此化生,故曰法海源[4]。
子丹者,金胎也。
金胎乃真人之體,以金克木,母來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