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方。
當我者死,向我者亡。
左右社稷,寇賊伏匿。
行者有喜,留者有福。
五神護佑,所求者得。
急急如律令。
出三奇吉門 《經》曰:出六乙門,禹步三,咒曰:白虎除,道路當遵吾。
慎勿陪,仁德之士便來助。
出六丙門,禹步三,咒曰:天罡揚威武,當從青龍與白虎。
行誅天賊及□□,敢有不從伏天斧。
出六丁門,禹步三,咒曰:玉女名神母,呼而問之道所在,當從鬥表入鬥裡,清冷之淵多神草,拆以自障句駭。
凡出三奇吉門,事遠亦可直去,志心信之,其神立驗,慎勿反顧。
真人步鬥法 《步鬥經》曰:夫步可以通神。
當以夜半居星下,白垩畫地,作九鬥。
星間相去三尺,天蓬從天罡起,随次第之。
人居魁前,逆布之正,立天英而歌《鬥經》。
誦前至天英,便先舉左足,并呼星名,以次依經步之左右,更遍履之如後。
此法為之百日,即與神人通矣。
秘之勿洩。
于非人殃堕,九祖盜視者,無驗也。
乃誦曰:鬥要妙兮十二神,承光明兮威武陳。
氣仿佛兮如浮雲,七變動兮上應天。
知變化兮有吉兇,入鬥宿兮遇天關。
合律呂兮治甲榮,履天英兮度天任。
清冷淵兮可陸沉,扳天柱兮擁天心。
從此度兮登天禽,倚天輔兮望天沖。
入天芮兮出天蓬,鬥道通兮剛柔濟。
天福祿兮流後世,杳杳冥冥兮千萬歲。
急急如律令。
九星式 六甲陰符 《經》曰:凡為上将,遇其敵,須作六甲陰符,令敵人自誅。
故曰:甯與人千金,不與人六甲之陰。
天地之間,此遁最禁。
藏之金匮,貫之于心。
不傳非人,慎勿輕法。
盜視者盲,讀者喑。
須齋戒,若污犯者,則無驗矣。
六甲之陰者: 甲子旬,陰在丁卯,其神兔首人身; 甲戌旬,陰在丁醜,其神牛首人身; 甲申旬,陰在丁亥,其神豬首人身; 甲午旬,陰在丁酉,其神雞首人身; 甲辰旬,陰在丁未,其神羊首人身; 甲寅旬,陰在丁巳,其神蛇首人身。
作符之法 凡作符之法,常以月蝕之時伐牡荊,或梧桐陰上枝,亦可用,長九寸、廣二寸、厚二分,以雌黃氣畫其神像,并神名著像之下: 丁卯神名孔林,字旋音。
若人吹笳,可使緻人物。
丁醜神名梁邱,字叔音。
若犬俱嗥,可使遠行人情。
丁亥神名陵成,字陸音。
若壞城聲,可使緻大小平地成山林。
丁酉神名費揚,字多音。
若群鳥夜鳴,可使緻威。
大呼噓,萬人恐。
丁未神名玉屈,字奇音。
若群獸入城門,可使緻飲食。
丁巳神名許鹹,字池音。
若魚躍于泉,可使緻水蟲有甲之類。
凡畫符訖,以錦囊盛之,大将自随身。
若有兵時,便出當旬之符于囊外,以指敵人,敵人自敗,不可趕反兵也。
凡取木時,必先齋戒。
以酒一升,鹿脯三朐、鹽一?,維祭之日,以白苑為籍,向北與子俱遊變化某身,以子所指莫敢服者,謹奉清酌美脯,願如飨之。
咒訖,再拜三。
咒畢,乃伐木。
取木時,勿令旁有穢污之物及女子、狗見之。
先受持之法,齋戒五日,沐浴蘭湯,食香潔淨飲,勿食五腥之物,乃可畫符。
竟六甲之日夜半,醮于壇之上。
為壇方一丈二尺,外綧方十二丈,開十二時辰門,以竹為纂,纂長三尺。
一雲九天随色列上綧六陰之符壇上衣位色。
以色繪彩三尺五寸為藉,各置酒三杯、脯三斤、鹽一?,向坐再拜,跪呼其四方堂之長、六甲陰神名者。
假令甲子日陰在丁卯正東,再拜而呼其神而咒之。
以錦帛為囊,盛陰符,常随身,則百鬼萬兵不能侵。
以陰符指,敵人自滅。
若倉卒無壇,但于庭中野外畫地為之仿。
履陰符令敵人不起 《經》曰:能履陰符者,令敵人不起。
為兵之法:甲乙日平旦南向;丙丁日食時西向;戊己日日中北向;庚辛日日映東向。
各皆所向,取方寸桃枝,書其姓名,著左履下。
所求者必得。
便咒曰:惡惡不善大逆,罵天地,罵日月,伐社稷,使君不得血食。
君便持之,吾自與君擊之,陰陽之神共來誅之。
先于地上畫敵人之像,從月建上來,呼其人姓名,随六甲之神所在滅之,則敵人仇怨,自消亡矣。
六甲所在者: 甲子旬神在頭;甲戌旬神在左足,甲申旬神在右足,甲辰旬神在左手,甲寅旬神在右手,甲午旬神在體腹。
凡軍行遇惡風、旗竿倒折者,取四窮上土作泥人,長三寸,手持桃弓、葦矢,執刀披發,向風三叩齒,咒曰:天有四狗,以守四境。
吾有四狗,以守四隅。
以城為山,以池為河。
越盜不敢過,來者不得進,去者不得還。
急急如律令。
咒畢,棄之而去逆風之道,則災殃消除也。
當我者死,向我者亡。
左右社稷,寇賊伏匿。
行者有喜,留者有福。
五神護佑,所求者得。
急急如律令。
出三奇吉門 《經》曰:出六乙門,禹步三,咒曰:白虎除,道路當遵吾。
慎勿陪,仁德之士便來助。
出六丙門,禹步三,咒曰:天罡揚威武,當從青龍與白虎。
行誅天賊及□□,敢有不從伏天斧。
出六丁門,禹步三,咒曰:玉女名神母,呼而問之道所在,當從鬥表入鬥裡,清冷之淵多神草,拆以自障句駭。
凡出三奇吉門,事遠亦可直去,志心信之,其神立驗,慎勿反顧。
真人步鬥法 《步鬥經》曰:夫步可以通神。
當以夜半居星下,白垩畫地,作九鬥。
星間相去三尺,天蓬從天罡起,随次第之。
人居魁前,逆布之正,立天英而歌《鬥經》。
誦前至天英,便先舉左足,并呼星名,以次依經步之左右,更遍履之如後。
此法為之百日,即與神人通矣。
秘之勿洩。
于非人殃堕,九祖盜視者,無驗也。
乃誦曰:鬥要妙兮十二神,承光明兮威武陳。
氣仿佛兮如浮雲,七變動兮上應天。
知變化兮有吉兇,入鬥宿兮遇天關。
合律呂兮治甲榮,履天英兮度天任。
清冷淵兮可陸沉,扳天柱兮擁天心。
從此度兮登天禽,倚天輔兮望天沖。
入天芮兮出天蓬,鬥道通兮剛柔濟。
天福祿兮流後世,杳杳冥冥兮千萬歲。
急急如律令。
九星式 六甲陰符 《經》曰:凡為上将,遇其敵,須作六甲陰符,令敵人自誅。
故曰:甯與人千金,不與人六甲之陰。
天地之間,此遁最禁。
藏之金匮,貫之于心。
不傳非人,慎勿輕法。
盜視者盲,讀者喑。
須齋戒,若污犯者,則無驗矣。
六甲之陰者: 甲子旬,陰在丁卯,其神兔首人身; 甲戌旬,陰在丁醜,其神牛首人身; 甲申旬,陰在丁亥,其神豬首人身; 甲午旬,陰在丁酉,其神雞首人身; 甲辰旬,陰在丁未,其神羊首人身; 甲寅旬,陰在丁巳,其神蛇首人身。
作符之法 凡作符之法,常以月蝕之時伐牡荊,或梧桐陰上枝,亦可用,長九寸、廣二寸、厚二分,以雌黃氣畫其神像,并神名著像之下: 丁卯神名孔林,字旋音。
若人吹笳,可使緻人物。
丁醜神名梁邱,字叔音。
若犬俱嗥,可使遠行人情。
丁亥神名陵成,字陸音。
若壞城聲,可使緻大小平地成山林。
丁酉神名費揚,字多音。
若群鳥夜鳴,可使緻威。
大呼噓,萬人恐。
丁未神名玉屈,字奇音。
若群獸入城門,可使緻飲食。
丁巳神名許鹹,字池音。
若魚躍于泉,可使緻水蟲有甲之類。
凡畫符訖,以錦囊盛之,大将自随身。
若有兵時,便出當旬之符于囊外,以指敵人,敵人自敗,不可趕反兵也。
凡取木時,必先齋戒。
以酒一升,鹿脯三朐、鹽一?,維祭之日,以白苑為籍,向北與子俱遊變化某身,以子所指莫敢服者,謹奉清酌美脯,願如飨之。
咒訖,再拜三。
咒畢,乃伐木。
取木時,勿令旁有穢污之物及女子、狗見之。
先受持之法,齋戒五日,沐浴蘭湯,食香潔淨飲,勿食五腥之物,乃可畫符。
竟六甲之日夜半,醮于壇之上。
為壇方一丈二尺,外綧方十二丈,開十二時辰門,以竹為纂,纂長三尺。
一雲九天随色列上綧六陰之符壇上衣位色。
以色繪彩三尺五寸為藉,各置酒三杯、脯三斤、鹽一?,向坐再拜,跪呼其四方堂之長、六甲陰神名者。
假令甲子日陰在丁卯正東,再拜而呼其神而咒之。
以錦帛為囊,盛陰符,常随身,則百鬼萬兵不能侵。
以陰符指,敵人自滅。
若倉卒無壇,但于庭中野外畫地為之仿。
履陰符令敵人不起 《經》曰:能履陰符者,令敵人不起。
為兵之法:甲乙日平旦南向;丙丁日食時西向;戊己日日中北向;庚辛日日映東向。
各皆所向,取方寸桃枝,書其姓名,著左履下。
所求者必得。
便咒曰:惡惡不善大逆,罵天地,罵日月,伐社稷,使君不得血食。
君便持之,吾自與君擊之,陰陽之神共來誅之。
先于地上畫敵人之像,從月建上來,呼其人姓名,随六甲之神所在滅之,則敵人仇怨,自消亡矣。
六甲所在者: 甲子旬神在頭;甲戌旬神在左足,甲申旬神在右足,甲辰旬神在左手,甲寅旬神在右手,甲午旬神在體腹。
凡軍行遇惡風、旗竿倒折者,取四窮上土作泥人,長三寸,手持桃弓、葦矢,執刀披發,向風三叩齒,咒曰:天有四狗,以守四境。
吾有四狗,以守四隅。
以城為山,以池為河。
越盜不敢過,來者不得進,去者不得還。
急急如律令。
咒畢,棄之而去逆風之道,則災殃消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