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小兒)
關燈
小
中
大
兒初生
治小兒初生用甘草一指節長炙透、锉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指頭纏綿蘸汁,點兒口中約一蚬殼,吐出胸中惡汁,待其饑渴更與之。
若兩服不吐,盡一合止,則兒智能無病。
又方初生時即用豬膽一枚,以水七升,煎取四升,澄清浴兒,令長大及終身永無瘡疥。
治初生兒至十日口噤用牛黃少許研細,以淡竹瀝調一字灌之,更以豬乳點口中,即瘥。
治小兒初生三日,去驚邪,避惡氣用牛黃大豆許,細研,以赤蜜如酸棗許,共研勻,以棉蘸之與吮,一日令盡。
治兒生七日,助谷神以導達腸胃用粟米研爛,煮粥飲如乳,每日與半栗殼吃。
又方兒生三日,即以粳米擂碎煮作濃汁如乳,與大豆許于口中。
胎熱胎寒 治小兒胎中受熱,生下面赤,眼閉不開,大小便不通,不能進乳用澤瀉二錢半,生地黃二錢,豬苓、赤茯苓、天花粉各錢半,茵陳、甘草各一錢锉碎,和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治小兒生下遍體皆黃,身熱,大小便不通,乳食不進,啼叫不止用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各一錢。
水一盞,煎七分,乳母服,并略滴些小與兒口中。
治小兒腦熱常閉目用大黃一分,水二盞,漬一宿,每日與半盞,頻稍服;及塗頂上,幹即治小兒五髒大熱用山栀子炒過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
治小兒吐血不止用黃連末一錢,豆豉二十粒。
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尿血用甘草五分,水六合,煎二合,一歲兒一日服令盡。
又方用升麻五分,水五合,煎一合,去滓溫服。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用蜂房燒灰,為末,酒調一錢,日二服。
治小兒熱毒赤腫用破草鞋和發燒灰,醋和敷。
又方用芭蕉根汁煎塗之。
又方用伏龍肝為末,以芭蕉油調敷。
又方用鯉魚膽或血塗,即瘥。
又方用向南燕窩泥為末,以雞子清調敷。
又方用針将腫處劃破,以鳝血塗之。
又方用筆管盛水蛭拄腫上,令食去惡血。
治小兒胎中受寒,生下再感外風,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及腹疼盤腸内吊用當歸炒、黃蜜炙、細辛、黃芩、龍骨、桂心、赤芍藥各二錢,為末。
每服以乳汁調下一字,日三服,仍看兒大小加減。
治内吊腹疼用乳香、沒藥各三錢,木香、姜黃各四錢,木鼈十二個,為末,煉蜜成劑貯瓷罐内。
量兒大小加減,煎鈎藤湯化下。
又方用蓬術半兩,阿魏一錢,以溫水化阿魏,浸蓬術一晝夜,焙幹為末。
每服一字,煎紫蘇米飲空心調下。
治小兒盤腸氣痛用木香一塊,于乳缽内磨,水半盞,調乳香、沒藥末少許,煎數沸,服之立效。
又方用炒茴香、延胡索等分為末。
空心米飲調下,量兒大小服之。
重舌 治小兒重舌用黃柏末和苦竹瀝,點舌上。
又方用亂發燒灰為末,敷舌上。
又方用烏賊魚骨燒灰和雞子黃敷之。
又方用針刺去惡血即愈。
又方用蒲黃塗之亦瘥。
治小兒舌腫塞口欲滿者用紫雪一分,竹瀝半合,研勻,頻置口中,以盡為度。
治兒初生,舌下有膜,如石榴子連于舌根可摘斷之,微有血無害;如血不止,燒發灰摻之;若不摘斷,令兒長大言語不利。
鵝口口瘡 治小兒白屑滿舌,狀如鵝口用發纏指頭,蘸井花水拭舌上;如不脫,濃煮栗木汁,以綿纏箸頭蘸拭,卻用過黃丹摻之。
又方用朱砂、白礬等分為末。
先以亂發纏指,揩舌上令淨,以末敷之。
治小兒口瘡通白及風疳瘡蝕透者用白僵蠶炒黃為末,蜜和敷之立效。
治小兒心有客熱,滿口生瘡用天南星末,醋調貼腳心。
又方用吳茱萸為末,米醋調塗腳心亦可。
又方用黃連為末,蜜水調服。
治小兒口生爛瘡用羊生乳含之,瘥。
又方用桑皮中白汁敷之便愈。
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用白礬如雞子大,置好醋一盞中,頻塗兒足底即愈。
又方用硝石為末摻瘡,日三五度。
亦治重舌。
又方用巴豆一、二粒去殼研爛,入朱砂或黃丹少許,貼在囟上,如四邊起小泡,便用溫水洗去藥,更用菖蒲水洗之甚效。
臍風撮口 治小兒因剪臍傷于風濕,或尿在抱裙之内遂成臍風。
面赤唇青,啼聲不出,名曰撮口用白又方用牛黃一錢,竹瀝少許,研勻抹入口中。
治小兒撮口及發噤用晚蠶蛾二枚炙黃,為末,蜜和,敷兒口内。
又方用蠍稍四尾,僵蠶七枚,瞿麥半錢,為末。
先以鵝毛管吹藥少許入鼻内,使噴嚏啼叫,後用薄荷湯調少許與服。
又方用川烏尖三個,麝香少許,别研為末,和勻。
每服半字,金銀薄荷湯調下。
治小兒臍赤腫用杏仁杵爛敷臍腫上。
治小兒臍瘡不幹用白礬、白龍骨等分,為末,敷之。
又方用綿子燒灰存性為末塗敷。
又方用黃柏為末貼之。
又方用龍骨燒灰為末敷之。
又方用飛礬為末貼之。
又方用甑帶燒灰為末敷之。
治小兒撮口用雀甕、鼠婦同研如泥。
先刺破兒口角,出血後,塗藥在口角并口内。
治撮口發噤用甘草二錢半,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與服,令吐痰涎自愈。
胎驚夜啼 治兒在胎中受驚,生未盈月而驚啼用朱砂、牛黃、麝香各少許,研細,取豬乳汁調稀,抹治小兒夜啼用蟬殼十四枚全者,去大腳為末,入朱砂少許,蜜調與吮服。
又方用燈心燒灰塗乳上與吃。
又方用雞翼安席下,勿令母知。
又方用幹牛糞如手大,安卧席下,勿令母知,子母俱吉。
又方用前胡為末,蜜丸如小豆大。
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七丸,以瘥為度。
又方用火柴頭一個長四五寸,削平一面,朱砂寫雲:“撥火杖,撥火杖,瘥來作神将,捉又方用燈花二枚或四枚研為末,以燈心煎湯調抹口中,乳汁送下,日三服。
治小兒腹痛夜啼用牛黃如小豆大,乳汁化服。
又方用甘草炙、黃、當歸、赤芍藥、木香等分為末。
每用少許,塗乳頭上,使吃服。
又方于臍兒下,用朱筆書“田”字一個即瘥。
治小兒驚啼用真麝香研細,每服清水調下一字,日三。
量兒大小與服。
治胎驚風痫啼叫用全蠍一枚,以生薄荷四葉裹之,線紮定,火上炙燥為末,分作四服;或入麝香、朱砂少許,麥門冬湯下。
若大人風痰作一服。
又方用仙人杖安睡處身畔。
此杖即筍欲成竹時立死者。
變蒸發熱 治小兒變蒸與傷寒相似,但上唇中心有白點子者為變蒸用麻黃去節、大黃、杏仁各一分燒灰存性,為末。
每服一字,水半盞煎服,抱兒于溫暖處連進之,有微汗身涼即瘥。
治小兒變蒸發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用人參、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甘草、天花粉、橘梗各二錢,細辛一分,為末。
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一葉,煎服。
治小兒發熱用郁李仁根煎湯浴洗。
又方用苦參煎湯浴洗。
又方用白芷煮湯浴之,避風。
治小兒熱渴不止用葛根半兩,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五心煩熱,渴欲飲水者用黑豆水煮熟與食之,并飲汁即愈。
急慢驚風 治小兒急慢驚風用乳香、甘遂等分,為末。
每服半錢,乳香湯調下,或童便調亦妙。
又方用牛黃一錢,水研細。
先以蛇蛻一分,水一盞,煎半盞,濾去滓,調牛黃服,五歲以上倍服。
又方用冷坑中糞清水一呷與之服。
即愈。
又方用青礞石磨水灌服
若兩服不吐,盡一合止,則兒智能無病。
又方初生時即用豬膽一枚,以水七升,煎取四升,澄清浴兒,令長大及終身永無瘡疥。
治初生兒至十日口噤用牛黃少許研細,以淡竹瀝調一字灌之,更以豬乳點口中,即瘥。
治小兒初生三日,去驚邪,避惡氣用牛黃大豆許,細研,以赤蜜如酸棗許,共研勻,以棉蘸之與吮,一日令盡。
治兒生七日,助谷神以導達腸胃用粟米研爛,煮粥飲如乳,每日與半栗殼吃。
又方兒生三日,即以粳米擂碎煮作濃汁如乳,與大豆許于口中。
胎熱胎寒 治小兒胎中受熱,生下面赤,眼閉不開,大小便不通,不能進乳用澤瀉二錢半,生地黃二錢,豬苓、赤茯苓、天花粉各錢半,茵陳、甘草各一錢锉碎,和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治小兒生下遍體皆黃,身熱,大小便不通,乳食不進,啼叫不止用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各一錢。
水一盞,煎七分,乳母服,并略滴些小與兒口中。
治小兒腦熱常閉目用大黃一分,水二盞,漬一宿,每日與半盞,頻稍服;及塗頂上,幹即治小兒五髒大熱用山栀子炒過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
治小兒吐血不止用黃連末一錢,豆豉二十粒。
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尿血用甘草五分,水六合,煎二合,一歲兒一日服令盡。
又方用升麻五分,水五合,煎一合,去滓溫服。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用蜂房燒灰,為末,酒調一錢,日二服。
治小兒熱毒赤腫用破草鞋和發燒灰,醋和敷。
又方用芭蕉根汁煎塗之。
又方用伏龍肝為末,以芭蕉油調敷。
又方用鯉魚膽或血塗,即瘥。
又方用向南燕窩泥為末,以雞子清調敷。
又方用針将腫處劃破,以鳝血塗之。
又方用筆管盛水蛭拄腫上,令食去惡血。
治小兒胎中受寒,生下再感外風,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及腹疼盤腸内吊用當歸炒、黃蜜炙、細辛、黃芩、龍骨、桂心、赤芍藥各二錢,為末。
每服以乳汁調下一字,日三服,仍看兒大小加減。
治内吊腹疼用乳香、沒藥各三錢,木香、姜黃各四錢,木鼈十二個,為末,煉蜜成劑貯瓷罐内。
量兒大小加減,煎鈎藤湯化下。
又方用蓬術半兩,阿魏一錢,以溫水化阿魏,浸蓬術一晝夜,焙幹為末。
每服一字,煎紫蘇米飲空心調下。
治小兒盤腸氣痛用木香一塊,于乳缽内磨,水半盞,調乳香、沒藥末少許,煎數沸,服之立效。
又方用炒茴香、延胡索等分為末。
空心米飲調下,量兒大小服之。
重舌 治小兒重舌用黃柏末和苦竹瀝,點舌上。
又方用亂發燒灰為末,敷舌上。
又方用烏賊魚骨燒灰和雞子黃敷之。
又方用針刺去惡血即愈。
又方用蒲黃塗之亦瘥。
治小兒舌腫塞口欲滿者用紫雪一分,竹瀝半合,研勻,頻置口中,以盡為度。
治兒初生,舌下有膜,如石榴子連于舌根可摘斷之,微有血無害;如血不止,燒發灰摻之;若不摘斷,令兒長大言語不利。
鵝口口瘡 治小兒白屑滿舌,狀如鵝口用發纏指頭,蘸井花水拭舌上;如不脫,濃煮栗木汁,以綿纏箸頭蘸拭,卻用過黃丹摻之。
又方用朱砂、白礬等分為末。
先以亂發纏指,揩舌上令淨,以末敷之。
治小兒口瘡通白及風疳瘡蝕透者用白僵蠶炒黃為末,蜜和敷之立效。
治小兒心有客熱,滿口生瘡用天南星末,醋調貼腳心。
又方用吳茱萸為末,米醋調塗腳心亦可。
又方用黃連為末,蜜水調服。
治小兒口生爛瘡用羊生乳含之,瘥。
又方用桑皮中白汁敷之便愈。
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用白礬如雞子大,置好醋一盞中,頻塗兒足底即愈。
又方用硝石為末摻瘡,日三五度。
亦治重舌。
又方用巴豆一、二粒去殼研爛,入朱砂或黃丹少許,貼在囟上,如四邊起小泡,便用溫水洗去藥,更用菖蒲水洗之甚效。
臍風撮口 治小兒因剪臍傷于風濕,或尿在抱裙之内遂成臍風。
面赤唇青,啼聲不出,名曰撮口用白又方用牛黃一錢,竹瀝少許,研勻抹入口中。
治小兒撮口及發噤用晚蠶蛾二枚炙黃,為末,蜜和,敷兒口内。
又方用蠍稍四尾,僵蠶七枚,瞿麥半錢,為末。
先以鵝毛管吹藥少許入鼻内,使噴嚏啼叫,後用薄荷湯調少許與服。
又方用川烏尖三個,麝香少許,别研為末,和勻。
每服半字,金銀薄荷湯調下。
治小兒臍赤腫用杏仁杵爛敷臍腫上。
治小兒臍瘡不幹用白礬、白龍骨等分,為末,敷之。
又方用綿子燒灰存性為末塗敷。
又方用黃柏為末貼之。
又方用龍骨燒灰為末敷之。
又方用飛礬為末貼之。
又方用甑帶燒灰為末敷之。
治小兒撮口用雀甕、鼠婦同研如泥。
先刺破兒口角,出血後,塗藥在口角并口内。
治撮口發噤用甘草二錢半,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與服,令吐痰涎自愈。
胎驚夜啼 治兒在胎中受驚,生未盈月而驚啼用朱砂、牛黃、麝香各少許,研細,取豬乳汁調稀,抹治小兒夜啼用蟬殼十四枚全者,去大腳為末,入朱砂少許,蜜調與吮服。
又方用燈心燒灰塗乳上與吃。
又方用雞翼安席下,勿令母知。
又方用幹牛糞如手大,安卧席下,勿令母知,子母俱吉。
又方用前胡為末,蜜丸如小豆大。
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七丸,以瘥為度。
又方用火柴頭一個長四五寸,削平一面,朱砂寫雲:“撥火杖,撥火杖,瘥來作神将,捉又方用燈花二枚或四枚研為末,以燈心煎湯調抹口中,乳汁送下,日三服。
治小兒腹痛夜啼用牛黃如小豆大,乳汁化服。
又方用甘草炙、黃、當歸、赤芍藥、木香等分為末。
每用少許,塗乳頭上,使吃服。
又方于臍兒下,用朱筆書“田”字一個即瘥。
治小兒驚啼用真麝香研細,每服清水調下一字,日三。
量兒大小與服。
治胎驚風痫啼叫用全蠍一枚,以生薄荷四葉裹之,線紮定,火上炙燥為末,分作四服;或入麝香、朱砂少許,麥門冬湯下。
若大人風痰作一服。
又方用仙人杖安睡處身畔。
此杖即筍欲成竹時立死者。
變蒸發熱 治小兒變蒸與傷寒相似,但上唇中心有白點子者為變蒸用麻黃去節、大黃、杏仁各一分燒灰存性,為末。
每服一字,水半盞煎服,抱兒于溫暖處連進之,有微汗身涼即瘥。
治小兒變蒸發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用人參、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甘草、天花粉、橘梗各二錢,細辛一分,為末。
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一葉,煎服。
治小兒發熱用郁李仁根煎湯浴洗。
又方用苦參煎湯浴洗。
又方用白芷煮湯浴之,避風。
治小兒熱渴不止用葛根半兩,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五心煩熱,渴欲飲水者用黑豆水煮熟與食之,并飲汁即愈。
急慢驚風 治小兒急慢驚風用乳香、甘遂等分,為末。
每服半錢,乳香湯調下,或童便調亦妙。
又方用牛黃一錢,水研細。
先以蛇蛻一分,水一盞,煎半盞,濾去滓,調牛黃服,五歲以上倍服。
又方用冷坑中糞清水一呷與之服。
即愈。
又方用青礞石磨水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