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未得吐下用小蒜一升锉細。
水三升,煮一升,頓服。
治筋脈攣急,不得屈伸者用薏苡仁生,為末。
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無時,日進三服,勿治腿轉筋但用自腳踏實地自止。
治足筋急痛用生姜半斤搗如膏,貼裹痛處。
治轉筋吐瀉用艾葉、木瓜各半兩,鹽二錢。
水盅半,煎一盅,待冷凍飲料。
治幹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用鹽一兩,生姜半兩切,同炒色變。
以水一碗,煎熟溫服。
甚者加童便一盞。
治霍亂用橘皮、生姜煎服。
又方用幹姜、小蒜葉、官桂,各單方水煎服。
治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挂塵,滾湯泡,澄清服之。
大忌飲食,入腹則死。
吃冷水不妨,不治霍亂轉筋用皂角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
又方用山豆根末二錢,橘皮湯調下。
治霍亂煩躁用亂發如雞子大燒灰,鹽湯二盞和服之,未愈再服。
又方用木瓜煎湯;或枝葉亦可治霍亂吐瀉轉筋。
治霍亂吐痢用桃葉三升切細。
水五升,煮一升三合,溫分二服。
治霍亂心痛無汗,吐不止用梨枝葉一握。
水二升,煎一升服。
治霍亂轉筋煩渴用米泔汁飲數升立瘥。
治霍亂不吐用白粱粉五合,水一升和如粥,頓服。
黃粱粉、糯米亦可。
治霍亂吐下後,大渴多飲則傷人用黃粱米五升,水一鬥,煮三升,澄清,稍稍飲。
亦止洩痢。
治霍亂吐瀉轉筋,頭旋眼花,四肢逆冷用吳茱萸、木瓜、食鹽各半兩,同炒焦。
先用瓦瓶,水三升,煮百沸,入前藥煎至二升,服之。
又方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錢,沸湯調服。
又方用鹽一撮,醋一盞。
煎七分,溫服;或鹽、梅、鹹、酸等物,亦可煎服。
治霍亂吐瀉不能服藥用綠豆、胡椒各四十九粒,研碎,水煎服。
如渴甚,新汲水調服甚效。
又方用木瓜、茱萸各二錢,茴香、甘草各半錢。
水二盞,姜三片,紫蘇十葉,煎六分,空治五髒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及胃虛感寒,嘔吐不止用人參、甘草、幹姜、白術等分,锉細。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及治諸症,有加減法:若為寒氣、濕氣所中者,加附子一兩;若霍亂吐瀉者,加橘紅、青橘各一兩;若幹霍亂心腹作痛,先以鹽湯少許頻服,候吐出令透,即服此藥;若嘔吐者,加橘紅、丁香、半夏一兩,生姜十片,同煎;若洩瀉者,加橘紅、茯苓一兩;若溏洩不已者,加橘紅、茯苓、附子;若不喜飲,水谷不化者,再加縮砂;若霍亂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于本方内去白術加熟附子;若傷寒結胸,先以橘梗、枳殼等分煎服,不愈者及諸吐利後胸痞欲絕,心膈高處急痛,手足不可近者,加枳實、茯苓;若渴者,再加栝蒌根;若霍亂後轉筋者,加火石膏;若臍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官桂。
腎惡燥故去術,恐作奔豚故加桂;若悸多者,加茯苓;若渴欲飲水者,去術加附子;若飲酒過多及啖炙爆熱物發鼻衄,加川芎;若傷胃吐血,此藥能寬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隻用本方。
嘔吐 治嘔吐用槟榔一顆煨,陳皮一分炙,為末。
水一盞,煎半盞服。
治時氣嘔逆不下食用半夏半兩、湯洗七次,生姜一兩。
水一盞,煎六分,去渣,分二服,不拘時溫服。
治久積冷不食,嘔吐不止,冷在胃中用半夏五兩、湯洗七次,為末。
每服三錢,白面一治嘔而胸中滿及幹嘔吐涎沫而頭疼者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姜、人參各一兩。
水五升,煎三升,每服七合,日三。
治嘔逆不能食用诃梨勒皮二兩去核炒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二十丸,日二服。
治嘔哕不止不欲食用枇杷葉煮汁飲之。
治嘔哕用面、醋和作彈丸二三十枚,煮熟漉出,浸漿水中少頃,乘熱吞下三兩枚,加至八九枚未定,晚後飯前再吞。
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用葛根二錢,半夏錢半湯洗七次,甘草炙一錢。
水一盞,入竹茹一塊,姜五片,煎七分,去渣,冷服,不拘時。
治幹嘔哕用茯苓、白術、人參、黃各三錢,锉細。
水三盞,姜五片,煎一盞,去渣,溫服。
如吐瀉轉筋,頭痛自汗,脈浮者,加桂枝五錢。
如吐瀉轉筋,頭痛無汗,脈浮者加麻黃五錢。
治口中常如淡泔嘔出用大黃六兩,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渣,分服。
洩瀉 治水瀉用黃連、濃樸各二錢或四錢,以姜汁拌勻炒幹。
仍用生姜三片,水一盅,煎七分服。
又方用車前子炒焦為末,米飲調一錢服。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洩瀉用破故紙炒四兩,肉豆蔻二兩生,為末;以大棗四十九枚,生姜四兩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肉研膏和藥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治久病大腸滑洩用五倍子五兩,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日三服。
治髒腑洩瀉不調用乳香一兩,肉豆蔻一兩面裹煨熟,為末,以陳米粉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湯下。
治白瀉不止用五味子二兩,吳茱萸五錢同炒香熟,為末。
每服三錢,陳粟米飲湯,空心臨卧調服,七日痊愈。
治洩瀉轉筋用木瓜、艾葉各二錢。
水一盞,煎七分,入醋少許,鹽一撚,服之。
又方用吳茱萸、艾葉各三錢。
水二盞,煎盞半,分三服,即效。
又方用生姜一塊煨,艾葉一把。
水煎,熱服。
治洩瀉手足冷,不渴,腹痛用人參、白術、幹姜、甘草。
水二盞,煎八分,食前服。
中寒重者,加附子。
治久患脾洩用生姜四兩,黃連一兩,锉碎同炒,姜脆赤色去姜,用黃連為末。
每服二錢,空心茶清調下;或服蠟礬丸亦效,見癰疽門。
諸痢 治初得痢冷熱赤白及霍亂用甘草一兩炙,豆蔻七個锉。
水三升,煎一升,分服。
治赤白痢多用艾葉、醋煎服;或入生姜同煎,止一切瀉痢,亦止心腹痛及五髒痔瀉血,并治痢用紫參半斤,水五升,煎取二升,入甘草二兩,煎至半升,分溫二服。
治寒痢水瀉幹姜為末,米飲調一錢服,立效。
治大熱毒純血痢用宣黃連六兩,水七升,煮三升,半夜露星月下,平旦,空腹頓服。
治冷痢腹痛不能食用肉豆蔻一兩去皮,以醋和面裹,煨面熟為度,搗為末,粥飲下一錢匕。
治冷滑下痢不禁,虛羸用縮砂日幹為末,羊子肝薄切,以末逐片摻勻,瓦上焙幹,為末,入幹姜末等分,米飲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日二服。
治赤白痢用甘草一尺炙,掰碎,以淡漿水蘸二三度,又以慢火炙之後;用生姜去皮半兩,以漿水一升,同煎至七分,服立效。
治氣痢瀉,裡急後重每服用黃連末一錢,幹姜末半錢,空心溫酒調下。
又方用生姜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便瘥;若熱痢留姜皮,冷痢去皮,大治赤白痢,積久不瘥用雲母粉方寸匕,米飲調下,兩服立效。
治痢色白物不消者煮米粥入炒面方寸匕,調服。
治赤白痢,下水谷食不消煮粟米粥,和曲末方寸匕,日四五服。
治重下即赤白痢用豉熬焦為末,服一合,日三無妨。
水三升,煮一升,頓服。
治筋脈攣急,不得屈伸者用薏苡仁生,為末。
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無時,日進三服,勿治腿轉筋但用自腳踏實地自止。
治足筋急痛用生姜半斤搗如膏,貼裹痛處。
治轉筋吐瀉用艾葉、木瓜各半兩,鹽二錢。
水盅半,煎一盅,待冷凍飲料。
治幹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用鹽一兩,生姜半兩切,同炒色變。
以水一碗,煎熟溫服。
甚者加童便一盞。
治霍亂用橘皮、生姜煎服。
又方用幹姜、小蒜葉、官桂,各單方水煎服。
治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挂塵,滾湯泡,澄清服之。
大忌飲食,入腹則死。
吃冷水不妨,不治霍亂轉筋用皂角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
又方用山豆根末二錢,橘皮湯調下。
治霍亂煩躁用亂發如雞子大燒灰,鹽湯二盞和服之,未愈再服。
又方用木瓜煎湯;或枝葉亦可治霍亂吐瀉轉筋。
治霍亂吐痢用桃葉三升切細。
水五升,煮一升三合,溫分二服。
治霍亂心痛無汗,吐不止用梨枝葉一握。
水二升,煎一升服。
治霍亂轉筋煩渴用米泔汁飲數升立瘥。
治霍亂不吐用白粱粉五合,水一升和如粥,頓服。
黃粱粉、糯米亦可。
治霍亂吐下後,大渴多飲則傷人用黃粱米五升,水一鬥,煮三升,澄清,稍稍飲。
亦止洩痢。
治霍亂吐瀉轉筋,頭旋眼花,四肢逆冷用吳茱萸、木瓜、食鹽各半兩,同炒焦。
先用瓦瓶,水三升,煮百沸,入前藥煎至二升,服之。
又方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錢,沸湯調服。
又方用鹽一撮,醋一盞。
煎七分,溫服;或鹽、梅、鹹、酸等物,亦可煎服。
治霍亂吐瀉不能服藥用綠豆、胡椒各四十九粒,研碎,水煎服。
如渴甚,新汲水調服甚效。
又方用木瓜、茱萸各二錢,茴香、甘草各半錢。
水二盞,姜三片,紫蘇十葉,煎六分,空治五髒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及胃虛感寒,嘔吐不止用人參、甘草、幹姜、白術等分,锉細。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及治諸症,有加減法:若為寒氣、濕氣所中者,加附子一兩;若霍亂吐瀉者,加橘紅、青橘各一兩;若幹霍亂心腹作痛,先以鹽湯少許頻服,候吐出令透,即服此藥;若嘔吐者,加橘紅、丁香、半夏一兩,生姜十片,同煎;若洩瀉者,加橘紅、茯苓一兩;若溏洩不已者,加橘紅、茯苓、附子;若不喜飲,水谷不化者,再加縮砂;若霍亂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于本方内去白術加熟附子;若傷寒結胸,先以橘梗、枳殼等分煎服,不愈者及諸吐利後胸痞欲絕,心膈高處急痛,手足不可近者,加枳實、茯苓;若渴者,再加栝蒌根;若霍亂後轉筋者,加火石膏;若臍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官桂。
腎惡燥故去術,恐作奔豚故加桂;若悸多者,加茯苓;若渴欲飲水者,去術加附子;若飲酒過多及啖炙爆熱物發鼻衄,加川芎;若傷胃吐血,此藥能寬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隻用本方。
嘔吐 治嘔吐用槟榔一顆煨,陳皮一分炙,為末。
水一盞,煎半盞服。
治時氣嘔逆不下食用半夏半兩、湯洗七次,生姜一兩。
水一盞,煎六分,去渣,分二服,不拘時溫服。
治久積冷不食,嘔吐不止,冷在胃中用半夏五兩、湯洗七次,為末。
每服三錢,白面一治嘔而胸中滿及幹嘔吐涎沫而頭疼者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姜、人參各一兩。
水五升,煎三升,每服七合,日三。
治嘔逆不能食用诃梨勒皮二兩去核炒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二十丸,日二服。
治嘔哕不止不欲食用枇杷葉煮汁飲之。
治嘔哕用面、醋和作彈丸二三十枚,煮熟漉出,浸漿水中少頃,乘熱吞下三兩枚,加至八九枚未定,晚後飯前再吞。
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用葛根二錢,半夏錢半湯洗七次,甘草炙一錢。
水一盞,入竹茹一塊,姜五片,煎七分,去渣,冷服,不拘時。
治幹嘔哕用茯苓、白術、人參、黃各三錢,锉細。
水三盞,姜五片,煎一盞,去渣,溫服。
如吐瀉轉筋,頭痛自汗,脈浮者,加桂枝五錢。
如吐瀉轉筋,頭痛無汗,脈浮者加麻黃五錢。
治口中常如淡泔嘔出用大黃六兩,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渣,分服。
洩瀉 治水瀉用黃連、濃樸各二錢或四錢,以姜汁拌勻炒幹。
仍用生姜三片,水一盅,煎七分服。
又方用車前子炒焦為末,米飲調一錢服。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洩瀉用破故紙炒四兩,肉豆蔻二兩生,為末;以大棗四十九枚,生姜四兩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肉研膏和藥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治久病大腸滑洩用五倍子五兩,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日三服。
治髒腑洩瀉不調用乳香一兩,肉豆蔻一兩面裹煨熟,為末,以陳米粉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湯下。
治白瀉不止用五味子二兩,吳茱萸五錢同炒香熟,為末。
每服三錢,陳粟米飲湯,空心臨卧調服,七日痊愈。
治洩瀉轉筋用木瓜、艾葉各二錢。
水一盞,煎七分,入醋少許,鹽一撚,服之。
又方用吳茱萸、艾葉各三錢。
水二盞,煎盞半,分三服,即效。
又方用生姜一塊煨,艾葉一把。
水煎,熱服。
治洩瀉手足冷,不渴,腹痛用人參、白術、幹姜、甘草。
水二盞,煎八分,食前服。
中寒重者,加附子。
治久患脾洩用生姜四兩,黃連一兩,锉碎同炒,姜脆赤色去姜,用黃連為末。
每服二錢,空心茶清調下;或服蠟礬丸亦效,見癰疽門。
諸痢 治初得痢冷熱赤白及霍亂用甘草一兩炙,豆蔻七個锉。
水三升,煎一升,分服。
治赤白痢多用艾葉、醋煎服;或入生姜同煎,止一切瀉痢,亦止心腹痛及五髒痔瀉血,并治痢用紫參半斤,水五升,煎取二升,入甘草二兩,煎至半升,分溫二服。
治寒痢水瀉幹姜為末,米飲調一錢服,立效。
治大熱毒純血痢用宣黃連六兩,水七升,煮三升,半夜露星月下,平旦,空腹頓服。
治冷痢腹痛不能食用肉豆蔻一兩去皮,以醋和面裹,煨面熟為度,搗為末,粥飲下一錢匕。
治冷滑下痢不禁,虛羸用縮砂日幹為末,羊子肝薄切,以末逐片摻勻,瓦上焙幹,為末,入幹姜末等分,米飲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日二服。
治赤白痢用甘草一尺炙,掰碎,以淡漿水蘸二三度,又以慢火炙之後;用生姜去皮半兩,以漿水一升,同煎至七分,服立效。
治氣痢瀉,裡急後重每服用黃連末一錢,幹姜末半錢,空心溫酒調下。
又方用生姜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便瘥;若熱痢留姜皮,冷痢去皮,大治赤白痢,積久不瘥用雲母粉方寸匕,米飲調下,兩服立效。
治痢色白物不消者煮米粥入炒面方寸匕,調服。
治赤白痢,下水谷食不消煮粟米粥,和曲末方寸匕,日四五服。
治重下即赤白痢用豉熬焦為末,服一合,日三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