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諸風
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口眼斜,鼻流清涕,頭旋目眩,言語澀滞,心胸痰積,口中涎水,手足頑痹,腰膝疼痛,久立不得,頭痛尤甚,攻耳成膿而聾;又沖眼赤及骨節風、繞腕風、腎髒風、胎風、頭風、暗風、心風、大風、白癜風,并膈氣冷熱諸氣等症,并皆治之用威靈仙一味,冬三月丙丁戊巳日采,洗淨,焙幹,為末。
好酒和,令微濕,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幹,添酒重灑之,以白飯和搗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
又方但用威靈仙,陰幹為末。
每日空心溫酒調二錢匕服,可漸加至六錢匕,利過兩行則減之,病除乃停服。
其性甚善,不觸諸藥,但惡茶及面湯,可煎甘草栀子湯代飲。
蓋此草生時比衆草先采,以不聞水聲者良。
治三十六種風用馬齒苋一石,水二石,煎令味盡,去渣,澄清,入黃蠟三兩,熬成膏。
每治癱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腿無力用阿膠、驢皮熬者,炙令微起。
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入膠煮六七沸,膠烊化盡,頓服之。
仍煮蔥豉粥一升,任意服食,三四劑則止。
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用仙靈皮(脾)一斤,細锉,生絹袋盛于瓷器中,以無灰酒一鬥浸之,濃紙重封,不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開。
每日随性暖飲之,當令醺醺不得大醉。
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
合時,忌雞犬見,亦益陽事。
治中風口偏用生鹿肉并生椒同搗敷之。
右患敷左,左患敷右,看正即除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用皂角一挺,去皮,塗豬脂,炙黃為末。
每服一錢匕,溫酒調服;如氣實脈盛,服二錢匕;若牙關不開,用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吐出風涎即差。
治中風面目相引偏僻,牙拘急,舌不可轉用桂心酒煮取汁,故布蘸掩病上,正即止。
左拓右;右拓左,大效。
治中風失音不語,偏風口眼斜,時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者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稀葉洗淨曝幹,入甑中,層層灑酒,與蜜蒸之,又曝,如此九遍,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溫酒吞下。
治卒中風不語以竹燒瀝,灌飲之良。
治卒中風昏昏若醉,四肢不收,口角涎出用肥實不蛀豬牙皂角四挺,光明晉礬一兩,共為末。
每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令涎出一二升,當時惺惺,用之累效。
治風冷癱緩用蠶沙五升,醇酒三升灑拌,甑内蒸熱,暖室中鋪于油單上,令患人就所患一邊卧,濃蓋覆,汗出為度,仍令頭面不得壅覆;如未痊,再作。
治心髒風熱,氣壅膈脹用薄荷煎作茶飲立效;及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頭風、下氣消宿食、陰陽毒瓦斯、傷寒頭痛,能引諸藥入營衛。
治中風遍身冷,口噤不知人用獨活四兩,好酒一升,煎取半升,分溫服。
治中風及壅滞用旋複花洗淨,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臨卧茶湯下五七丸。
治國中風一日内癱瘓用膽礬研細。
每服一字,溫醋湯下,立吐出涎。
治暴風口噤,金瘡用垣(蟬)衣酒漬,服之甚效。
治中風口眼斜用硬鍛石一合,以醋炒,調如泥,于不患邊塗之,立便牽正。
一方以白水牛鼻炙熱,于不患邊熨之漸正。
治癱緩風,手足曳,口眼斜,言語謇澀,步履不正用川烏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為末,入腦、麝研勻,滴水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次暖酒調服,每日空心、晚食前各一服,至五七丸,便擡得手,移得步,十丸可自治中風煩熱,皮膚瘙癢用醍醐四兩,每服酒調下半匙。
治諸風用浮萍為丸。
古歌雲: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癱風與緩風,些治風壅痰涎唾多,咽膈不利用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共為末。
食後、臨卧,湯點二錢。
治痰癖卒風生姜八兩,附子四兩。
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禁豬肉、冷水。
治風氣客于皮膚,瘙癢不已用露蜂房微炙、蟬蛻等分為末。
酒調一錢匕,日二、三服。
又方用薄荷、蟬蛻等分為末。
酒調一錢匕,日三服。
治遍身風癢,生瘡疥用蒺藜子苗,煮湯浴洗。
治風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複蘇用羊角屑,微炒,搗羅細末。
不拘時,溫酒調一錢匕服。
治節風,百骨節疼痛不可忍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絹袋盛,以酒二鬥,浸五宿,随性暖飲之,妙。
治白虎風走注疼痛,兩膝熱腫用虎胫骨塗酥炙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為末。
每服溫酒調二錢匕,日再服。
治風痹癱緩,口噤及産後諸風用大豆炒黑,煙未斷及熱投酒中,良久,取酒熱飲。
治熱風心胸煩熱用生大豆,于食後服半兩。
明目鎮心,溫補益顔色,不忘。
治久風濕痹,筋攣膝痛用黃卷一升,熬香為末。
空心暖酒調一匙服。
亦除五髒胃氣結聚,去面點黑痣,潤皮毛。
黃卷以大豆為芽,孽生便幹之者是也。
治暖風四肢不收用豉三升,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二作。
亦可酒漬飲。
治風毒腳膝攣急,骨節疼痛豉五升,九蒸九曝,酒一鬥,浸經宿,空心随性緩飲之。
治中風不語,舌強用人乳汁五合,三年陳醬五合和研,以生布絞汁。
不拘時,少少與服,良久當語。
治中風口噤不語及虛勞血癖,心腹攪痛用乳香細研方寸匕,酒煎蘇木湯調服,立吐惡物。
治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急,聲如拽鋸,口出涎沫用藜蘆一兩,去蘆頭,以防風湯浴過,焙幹,炒褐色為末。
每服半錢,溫湯調下,以吐風涎為效;如人行三裡不吐,再服。
一方加大南星一個去皮臍,上剜一坑,内陳醋二橡鬥,四面火炙令黃,同藜蘆搗為末,生面為丸如赤豆大。
每服三丸,溫酒下。
治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用蓖麻子油一升,酒一鬥,銅缽盛,煮一日熟,旋服之。
治急中風目瞑牙噤,無門下藥者用天南星末,以中指點末揩齒大牙,左右三二十揩,其口自開,始得下藥。
以天南星、白龍腦等分研末,五月五日午時合,患者隻用一字至半錢。
治中風四肢逆冷,口吐清水,宛轉啼呼者用桂心二兩細锉。
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渣溫盡服。
治曆節諸風,百節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或二十遍;亦可以煉酥三升,溫和松脂三升,熟攪令極稠。
空腹服方寸匕,酒調日三數,食面粥為佳。
忌血腥、生冷、果子,百日差。
又方用松脂二十斤,酒五鬥,漬三七日。
每服一合,日五六服。
治中風身直,不得屈伸反複者用槐皮黃白者切之,以酒或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溫稍稍服之。
治偏風及一切風用新嫩桑枝,锉一升,水一鬥,煎取三升。
夏用井中沉,恐酢壞。
每日空心服一盞,服盡再煎。
治中賊風,口偏不能語者用茱萸酒一升,煮四五沸,冷服半升,日三服,得少汗差。
治卒中風口用皂角五兩,去皮、子,為末,以陳醋和,右塗左,左塗右,幹更敷之。
又方用巴豆七枚,去殼煉研。
左塗右手心,右塗左手心,以暖水一盞,安向手心,須治曆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可忍者用沒藥半兩,虎腦骨三兩塗酥炙黃為末,同沒藥研細,溫酒調二錢,日三服,大佳。
治中風身直不能屈伸者刮取枳樹皮一升,酒二升,漬一宿,服五合至一升,酒盡再造服。
治中風不語用淡豉、茱萸各一升。
水五升,煮取二升,稍稍服之。
又方以苦酒煮白芥子,敷頭一周,以帛包之,一日一夜乃差。
治風順氣利腸用蘇子一升,微炒,杵碎,生絹袋盛,于三鬥清酒中浸三宿,少少飲之。
治風瘙癢痛用茱萸一升,酒五升,煮一升半,去渣暖洗。
治風氣所攻,髒腑積滞用牽牛子,以童便浸一宿後,長流水上洗半日,卻用生絹袋盛,挂治風痰鼻拓用蓖
好酒和,令微濕,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幹,添酒重灑之,以白飯和搗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
又方但用威靈仙,陰幹為末。
每日空心溫酒調二錢匕服,可漸加至六錢匕,利過兩行則減之,病除乃停服。
其性甚善,不觸諸藥,但惡茶及面湯,可煎甘草栀子湯代飲。
蓋此草生時比衆草先采,以不聞水聲者良。
治三十六種風用馬齒苋一石,水二石,煎令味盡,去渣,澄清,入黃蠟三兩,熬成膏。
每治癱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腿無力用阿膠、驢皮熬者,炙令微起。
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入膠煮六七沸,膠烊化盡,頓服之。
仍煮蔥豉粥一升,任意服食,三四劑則止。
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用仙靈皮(脾)一斤,細锉,生絹袋盛于瓷器中,以無灰酒一鬥浸之,濃紙重封,不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開。
每日随性暖飲之,當令醺醺不得大醉。
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
合時,忌雞犬見,亦益陽事。
治中風口偏用生鹿肉并生椒同搗敷之。
右患敷左,左患敷右,看正即除之。
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用皂角一挺,去皮,塗豬脂,炙黃為末。
每服一錢匕,溫酒調服;如氣實脈盛,服二錢匕;若牙關不開,用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吐出風涎即差。
治中風面目相引偏僻,牙拘急,舌不可轉用桂心酒煮取汁,故布蘸掩病上,正即止。
左拓右;右拓左,大效。
治中風失音不語,偏風口眼斜,時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者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稀葉洗淨曝幹,入甑中,層層灑酒,與蜜蒸之,又曝,如此九遍,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溫酒吞下。
治卒中風不語以竹燒瀝,灌飲之良。
治卒中風昏昏若醉,四肢不收,口角涎出用肥實不蛀豬牙皂角四挺,光明晉礬一兩,共為末。
每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令涎出一二升,當時惺惺,用之累效。
治風冷癱緩用蠶沙五升,醇酒三升灑拌,甑内蒸熱,暖室中鋪于油單上,令患人就所患一邊卧,濃蓋覆,汗出為度,仍令頭面不得壅覆;如未痊,再作。
治心髒風熱,氣壅膈脹用薄荷煎作茶飲立效;及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頭風、下氣消宿食、陰陽毒瓦斯、傷寒頭痛,能引諸藥入營衛。
治中風遍身冷,口噤不知人用獨活四兩,好酒一升,煎取半升,分溫服。
治中風及壅滞用旋複花洗淨,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臨卧茶湯下五七丸。
治國中風一日内癱瘓用膽礬研細。
每服一字,溫醋湯下,立吐出涎。
治暴風口噤,金瘡用垣(蟬)衣酒漬,服之甚效。
治中風口眼斜用硬鍛石一合,以醋炒,調如泥,于不患邊塗之,立便牽正。
一方以白水牛鼻炙熱,于不患邊熨之漸正。
治癱緩風,手足曳,口眼斜,言語謇澀,步履不正用川烏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為末,入腦、麝研勻,滴水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次暖酒調服,每日空心、晚食前各一服,至五七丸,便擡得手,移得步,十丸可自治中風煩熱,皮膚瘙癢用醍醐四兩,每服酒調下半匙。
治諸風用浮萍為丸。
古歌雲: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癱風與緩風,些治風壅痰涎唾多,咽膈不利用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甘草炙半兩,共為末。
食後、臨卧,湯點二錢。
治痰癖卒風生姜八兩,附子四兩。
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禁豬肉、冷水。
治風氣客于皮膚,瘙癢不已用露蜂房微炙、蟬蛻等分為末。
酒調一錢匕,日二、三服。
又方用薄荷、蟬蛻等分為末。
酒調一錢匕,日三服。
治遍身風癢,生瘡疥用蒺藜子苗,煮湯浴洗。
治風心煩恍惚,腹中痛或時悶絕複蘇用羊角屑,微炒,搗羅細末。
不拘時,溫酒調一錢匕服。
治節風,百骨節疼痛不可忍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絹袋盛,以酒二鬥,浸五宿,随性暖飲之,妙。
治白虎風走注疼痛,兩膝熱腫用虎胫骨塗酥炙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為末。
每服溫酒調二錢匕,日再服。
治風痹癱緩,口噤及産後諸風用大豆炒黑,煙未斷及熱投酒中,良久,取酒熱飲。
治熱風心胸煩熱用生大豆,于食後服半兩。
明目鎮心,溫補益顔色,不忘。
治久風濕痹,筋攣膝痛用黃卷一升,熬香為末。
空心暖酒調一匙服。
亦除五髒胃氣結聚,去面點黑痣,潤皮毛。
黃卷以大豆為芽,孽生便幹之者是也。
治暖風四肢不收用豉三升,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二作。
亦可酒漬飲。
治風毒腳膝攣急,骨節疼痛豉五升,九蒸九曝,酒一鬥,浸經宿,空心随性緩飲之。
治中風不語,舌強用人乳汁五合,三年陳醬五合和研,以生布絞汁。
不拘時,少少與服,良久當語。
治中風口噤不語及虛勞血癖,心腹攪痛用乳香細研方寸匕,酒煎蘇木湯調服,立吐惡物。
治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急,聲如拽鋸,口出涎沫用藜蘆一兩,去蘆頭,以防風湯浴過,焙幹,炒褐色為末。
每服半錢,溫湯調下,以吐風涎為效;如人行三裡不吐,再服。
一方加大南星一個去皮臍,上剜一坑,内陳醋二橡鬥,四面火炙令黃,同藜蘆搗為末,生面為丸如赤豆大。
每服三丸,溫酒下。
治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用蓖麻子油一升,酒一鬥,銅缽盛,煮一日熟,旋服之。
治急中風目瞑牙噤,無門下藥者用天南星末,以中指點末揩齒大牙,左右三二十揩,其口自開,始得下藥。
以天南星、白龍腦等分研末,五月五日午時合,患者隻用一字至半錢。
治中風四肢逆冷,口吐清水,宛轉啼呼者用桂心二兩細锉。
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渣溫盡服。
治曆節諸風,百節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或二十遍;亦可以煉酥三升,溫和松脂三升,熟攪令極稠。
空腹服方寸匕,酒調日三數,食面粥為佳。
忌血腥、生冷、果子,百日差。
又方用松脂二十斤,酒五鬥,漬三七日。
每服一合,日五六服。
治中風身直,不得屈伸反複者用槐皮黃白者切之,以酒或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溫稍稍服之。
治偏風及一切風用新嫩桑枝,锉一升,水一鬥,煎取三升。
夏用井中沉,恐酢壞。
每日空心服一盞,服盡再煎。
治中賊風,口偏不能語者用茱萸酒一升,煮四五沸,冷服半升,日三服,得少汗差。
治卒中風口用皂角五兩,去皮、子,為末,以陳醋和,右塗左,左塗右,幹更敷之。
又方用巴豆七枚,去殼煉研。
左塗右手心,右塗左手心,以暖水一盞,安向手心,須治曆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可忍者用沒藥半兩,虎腦骨三兩塗酥炙黃為末,同沒藥研細,溫酒調二錢,日三服,大佳。
治中風身直不能屈伸者刮取枳樹皮一升,酒二升,漬一宿,服五合至一升,酒盡再造服。
治中風不語用淡豉、茱萸各一升。
水五升,煮取二升,稍稍服之。
又方以苦酒煮白芥子,敷頭一周,以帛包之,一日一夜乃差。
治風順氣利腸用蘇子一升,微炒,杵碎,生絹袋盛,于三鬥清酒中浸三宿,少少飲之。
治風瘙癢痛用茱萸一升,酒五升,煮一升半,去渣暖洗。
治風氣所攻,髒腑積滞用牽牛子,以童便浸一宿後,長流水上洗半日,卻用生絹袋盛,挂治風痰鼻拓用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