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易簡方》序

關燈
醫者,聖人仁民之術也。

    古之君子有愛民之志而無行道之地者,往往用意醫藥,以幾有所濟其耳目所遇,有可利民者,多奏而行之,然未足以充其志也。

    閑暇兼用意于醫,得一藥一方之良,手自錄之,蓋以試皆驗,以施濟亦博矣。

    所集錄既富,永樂中嘗具表以進,特被獎。

     其子和邦國,有行道之地,方将導迎德澤,以覃利天下,而猶汲汲于此,蓋仁人君子愛民之一念,無所不用其至也。

    然善為醫者,如良将用師,精熟古法而不執一道。

    臨敵之際,随機制勝,故所向成功。

    夫得是編者,誠能究明陰陽、表裡、虛實與夫經絡脈證之故,審度而用之,将其施也,養由之射,庖丁之解牛,惡足以喻其妙且速哉,其功不甚博矣乎!此固胡公利人之意而未發也,故為引諸卷首。

     宣德丁未六月甲子榮祿大夫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廬陵楊士奇序 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李春芳等謹題:為欽奉事,先該内閣傳奉聖谕,書闆可着部取續該臣等題。

    奉聖旨,是訪補完日,先如數印進,後有增用另行。

    欽此。

    謹欽遵,即遍訪前刻序不必用,李幹給賞彩緞一表裡,欽此。

    欽遵,臣等督同該司郎中何汝健、署員外郎張正谟、主夏木、孫說安、節亨、林泾繕寫;仍率太醫院醫士陳雲鳳,惠民局大使梁應奎校正。

    刊刻完備,遵奉明旨,如數刷印,裝潢成帙,謹随本進呈禦覽。

    所據頒布一節,照得兩京并直隸十三省等處,官員見在,應朝合無,每處給與一部,就令各官領,前去傳布,庶遠迩得以均沾聖澤,而皇上好生之德,益怙冒于無外矣。

    謹具題知。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十八日 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李春芳 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董份 祠祭清吏司郎中臣何汝健 署員外郎事主事臣張正谟 主事臣曾同亨 臣路王道 都吏何東 令史康法 本月十九日奉聖旨,是這方書刻成,于民有濟。

    李春芳、董份盡心幹理,各賞銀二十兩,絲一表裡。

    該司官各銀五兩,官儒醫士等各二兩。

    欽此。

     進《衛生易簡方》表稿 伏以皇天開泰運,付大寶于元良;聖帝禦明時,奠群生于永樂。

    聲教洋溢乎天下,仁恩普洽于寰區。

    夷夏清甯,神人歡慶。

    欽惟皇帝陛下,聰明睿知,成功俪美于唐虞;文武聖神,茂德丕隆于湯武。

    惜寸美片能之土,廣與人為善之心。

    開拓輿非經國庇民。

    發政施仁,務在博施濟衆。

    萬方悉賴,庶績鹹熙。

    恩廣被于兩間,功永垂于萬世。

    鴻谟偉烈,擴前聖之規模;聖子神孫,固高皇之基本。

    宗社安如磐石,福壽高如泰山。

     凡居覆載之中,均受和平之賜。

    臣思無補報,竊效勤劬,敬陳丹悃于九重,謹獻諸方于一覽。

    磬展荛之見,少伸葵藿之誠。

     臣聞醫者意也。

    藥不執方,合宜而用,投機應病,則匕勺可以起沉,造妙通玄,雖刀圭足自神農嘗百草以濟蒼生,逮黃帝辨四方而興《素問》。

    曆代聖君哲輔,靡不留心,自古孝子仁人,鹹知注意。

    《玉函》、《金匮》,無非濟世之良方;《肘後》、《囊中》,莫匪活人典。

    蓋以人生兩間,身緣四大,或風寒暑濕之侵蒸,或喜怒憂思之郁結。

    苦樂榮悴,悉損精神;饑飽逸勞,俱傷氣血。

    真元才觸景以中虧,邪毒即乘虛而外感。

    有生難免,具體皆然。

     仲尼豈不能謹疾保身,康子猶未免問安饋藥。

    且藥性有寒溫良毒,人身有虛實盛衰,未達其性,豈可遽嘗?必有恒心,斯能永濟。

    望聞問切,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