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片。

     漏胎 凡受孕之後,經血不時點滴,謂之漏胎。

    蓋由勞傷氣血,虛弱之故,或因惱怒,或食炙熱物所緻。

    宜補中安胎飲。

     補中安胎飲 條芩白術人參(各三錢)熟地(三錢)當歸(錢半)白芍(一錢)生甘草(五分)蘇梗(八分) 跌撲動胎 凡妊娠跌撲動胎,下血不止,急服安胎參蘇飲。

     安胎參蘇飲 人參蕲艾川芎(各三分)當歸(一錢)條芩生術(各二錢)陳皮紫蘇生甘草(各四分)阿膠(一錢)有外感者,加蔥白四寸。

    腹痛,減蕲艾,加砂仁四分。

     小便帶血 凡妊娠小便中帶血,由形體勞苦,或過食炙之物所緻。

    宜清膀胱之火,服加味逍遙散。

     加味逍遙散 當歸白術(各二錢)柴胡白芍(各一錢)丹皮茯苓栀子(各七分)生甘草(八分)燈心(七莖) 子淋 凡妊娠小便淋漓,此由調攝失宜,酒色過度,傷損營衛,緻令子宮氣虛而然。

    又或下焦有熱而閉塞者,名曰子淋。

    宜服安榮散。

     安榮散 當歸(五錢)滑石(一兩)通草(一兩)人參(三錢)麥冬(一兩)細辛(一錢)炙甘草燈心(各五錢)共為末,每服四錢,白湯送下。

    又方用桑螵蛸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送下。

    又方用陳米陶濃汁服之。

     此方并可治男子癃閉。

     按:此症由飲食無忌,熱積膀胱者居多。

    湯氏用古芎歸湯,加木通、麥冬、人參、燈心、甘草、滑石治之。

     如清涼通利等藥不效,即用補中益氣湯,加淨車前二錢。

    蓋中氣一提,則下竅自開,況車前利水通淋,一提一降,自然見效。

    補中益氣湯見子滿條下。

     子腫 凡妊娠面目虛浮,四肢有水氣,名曰子腫。

    蓋由脾胃虛弱所緻。

    宜服全生白術散,或鯉魚湯。

     全生白術散 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皮(八分)甘草(三分)當歸(二錢)川芎(六分)紫蘇陳皮(各四分)生姜(三片)水煎服。

    或加蒲種殼二錢,或幹浮萍一錢,生姜用皮,并加冬瓜子三錢。

     鯉魚湯 鯉魚不拘大小,二三尾洗去鱗,用水煮熟,去魚,每服用湯一大盅煎後藥,服之。

     當歸白術(各五錢)茯苓(四錢)陳皮(二錢)每服四錢,加生姜七片,投魚湯内煎服,以愈為度。

     湯氏雲:子腫,于五六個月時多有之。

    或腹大高過心胸,氣逆不安,此由胎中蓄水所緻。

    若不早治,必然生子生理殘障,子母難保。

    常煎鯉魚粥食之。

     子滿 凡妊娠腿膝浮腫,腳面足趾水出,氣促滿悶,此由脾虛血化成水所緻,名曰子滿,又名子氣。

    宜服加味天仙藤散。

    如脾氣弱甚者,宜服補中益氣湯。

     加味天仙藤散 天仙藤(洗,略炒,六分)木瓜(一錢)香附(六分)紫蘇陳皮(各四分)烏藥(七分)甘草(三分)水煎服。

    虛甚,加人參一錢,當歸、白術各二錢。

     補中益氣湯 人參炙(各錢半)炙草(五分)白術歸身(各一錢)陳皮(七分)柴胡升麻(各三分)或加川椒目一錢,淨車前一錢更佳。

    水煎服。

     按:妊娠七八個月,兩足浮腫,乃胞漿水濕下流之故。

    其微腫者,名曰皺腳。

    得之易産。

    其腫甚,或出黃水者,始服補中益氣湯。

     子懸 凡妊娠胎氣不和,上湊心腹,滿痛難忍,謂之子懸。

    以紫蘇散治之。

     紫蘇散 紫蘇陳皮白術腹皮當歸川芎(各等分)人參甘草(各減半)姜(五片)蔥白(五寸)水煎,空心服。

    一方以蓮房燒灰,酒送下。

     安胎順氣飲 即前方去腹皮,加砂仁三粒,木香三分,磨汁,加姜煎。

     按:受孕至三五個月,斯時相火養胎,火盛胎熱,則氣逆湊心,多有此症。

     子煩 凡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

    宜服竹葉安胎飲。

     竹葉安胎飲 人參(三分)白術條苓當歸(各二錢)棗仁遠志(各八分)陳皮(三分)川芎(七分)生甘草(四分)生地(錢半)麥冬(一錢)竹葉(十片)姜棗引。

    有痰,加竹瀝、姜汁。

    虛甚,人參倍用。

    瀉,加芡實,減生地。

     按:此症亦多在四五個月之時,相火用事,或因夏令君火大行,俱能乘肺,以緻煩躁。

    湯建中雲:因相火者,加知母。

    因君火者,加川連。

     子嗽 凡妊娠子嗽,因外感傷寒者,參蘇飲去人參、半夏,加桑皮、杏仁。

    因火乘肺金者,二陳湯去半夏,加芩、連、枳、桔、貝母。

    痰而喘者,加蒌仁、前胡、桑皮。

    如咳嗽吐血不止者,用生地飲,如風壅相攻,胸滿久嗽者,用百合散。

     加減參蘇飲 蘇葉杏仁橘紅(各一錢)枳殼(炒,七分)前胡(八分)木香(三分)桔梗幹葛(各七分)桑皮(七分)甘草(四分)水煎服。

    喘,加蒌仁二錢。

     加減二陳湯 枯芩(二錢)川連橘紅川貝茯苓桑皮(各一錢)前胡(七分)枳殼(八分)甘草(五分)栝蒌(一錢) 生地飲 生地(三錢)犀角(三分)白芍知母天冬麥冬(各二錢)黃芩(八分)桔梗(八分)當歸(二錢)紫苑(一錢五分)甘草(四分)喘,加栝蒌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