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卷下

關燈
聞聲;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

    腎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四十一難 論肝獨有兩葉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四十二難 論腸胃長短與髒腑重量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谷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鬥五升,其中常留谷二鬥,水一鬥五升。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鬥,水七升半。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鬥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谷之數也。

     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意。

    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铢,盛精汁三合。

    胃重二斤二兩,纡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鬥,水一鬥五升。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大腸重二斤十二兩, 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齊右回十六曲,盛谷一鬥,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铢,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

    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四十三難 論人不食飲七日而死 四十三難曰:人不飲食,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當有留谷二鬥,水一鬥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鬥五升,而水谷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盡,即死矣。

     四十四難 論七沖門 四十四難曰:七沖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贲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

     四十五難 論八會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太倉,藏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内也。

    熱病在内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四十六難 論老人卧而不寐與少壯寐而不寤 四十六難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于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

    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濇,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四十七難 論人面獨能耐寒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四十八難 論人有三虛三實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

    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堅牢者為實。

    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

    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内快為外實内虛,内痛外快為内實外虛。

    故曰虛實也。

     四十九難 論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之别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别之?然: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 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自病也。

     何謂五邪?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

    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

    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

    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

    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若味也。

    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