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無胃曰死,冬以胃氣為本。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
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
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見也。
十六難 論五髒病内外證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
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
其内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
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幹,喜笑。
其内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
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
其内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堕嗜卧,四支不收。
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
其内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喘欬,灑淅寒熱。
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
其内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洩如下重,足胫寒而逆。
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十七難 論切脈而知死生存亡 十七難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
」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
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濇者,死也。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濇而微者,死也。
病若吐血,複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病若谵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
病若大腹而洩者,脈當微細而濇,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難 論脈有三部四經與切脈而知積聚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
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
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
中部法人,主●以下至臍之有疾也。
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審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滞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将異也? 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
伏者,脈行筋下也。
浮者,脈在肉上行也。
左右表裡,法皆如此。
假令脈結伏者,内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十九難 論男女脈之順逆 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恒。
」而反者,何謂也? 然:男子生于寅,寅為木,陽也。
女子生于申,申為金,陰也。
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恒弱,女子尺脈恒盛,是其常也。
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
其為病何如? 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脈言之也。
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脈言之。
此之謂也。
二十難 論脈有伏匿 二十難曰:經言:「脈有伏匿。
」伏匿于何藏而言伏匿邪?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
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濇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
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重陽者狂,重陰者癫,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二十一難 論形與脈 二十一難曰: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
」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
此大法。
二十二難 論一脈變為二病 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
」一脈變為二病者,何也?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
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
氣主呴之,血主濡之。
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
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
二十三難 論十二經脈長短之度數及其流注 二十三難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
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
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見也。
十六難 論五髒病内外證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
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
其内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
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幹,喜笑。
其内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
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
其内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堕嗜卧,四支不收。
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
其内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喘欬,灑淅寒熱。
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
其内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
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洩如下重,足胫寒而逆。
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十七難 論切脈而知死生存亡 十七難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
」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
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濇者,死也。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濇而微者,死也。
病若吐血,複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病若谵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
病若大腹而洩者,脈當微細而濇,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難 論脈有三部四經與切脈而知積聚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
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
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
中部法人,主●以下至臍之有疾也。
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審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滞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将異也? 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
伏者,脈行筋下也。
浮者,脈在肉上行也。
左右表裡,法皆如此。
假令脈結伏者,内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十九難 論男女脈之順逆 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順,男女有恒。
」而反者,何謂也? 然:男子生于寅,寅為木,陽也。
女子生于申,申為金,陰也。
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恒弱,女子尺脈恒盛,是其常也。
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
其為病何如? 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脈言之也。
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脈言之。
此之謂也。
二十難 論脈有伏匿 二十難曰:經言:「脈有伏匿。
」伏匿于何藏而言伏匿邪?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
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濇而短,此謂陽中伏陰也。
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謂陰中伏陽也。
重陽者狂,重陰者癫,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二十一難 論形與脈 二十一難曰:經言:「人形病脈不病曰生,脈病形不病曰死。
」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謂息數不應脈數也。
此大法。
二十二難 論一脈變為二病 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
」一脈變為二病者,何也?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
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
氣主呴之,血主濡之。
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
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
二十三難 論十二經脈長短之度數及其流注 二十三難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